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渡槽槽身混凝土设计指标为C50W8F200,属高强高性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槽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满足槽身混凝土设计的强度要求和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抗裂性等性能要求外,还应满足混凝土施工强度保证率、均质性指标及和易性要求。通过掺用高性能减水剂、引气剂、优质粉煤灰,添加UF500纤维及优化骨料级配等技术手段,对槽身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优化设计,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经济合理的施工配合比。  相似文献   

2.
樟洋渡槽槽身采用现浇U形薄壳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标号高,槽身壁薄,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很高,为了保证渡槽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部聘请了国内混凝土专家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专题的技术攻关,最后选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漕河渡槽槽身混凝土防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漕河渡槽在工程施工初期槽身产生裂缝的原因,产生裂缝的原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混凝土自身结构约束及自重应力大;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养护不到位等。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用高效减水剂、优化骨料级配等技术手段控制渡槽槽身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依据永圣渡槽推荐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要求,采用XRD、TG-DTG、IR、SEM等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永圣渡槽C30槽身混凝土在两个龄期(7,28d)试样的凝结硬化水化过程、微观结构等现状,为渡槽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依据普溪河渡槽设计和DZS40/500造槽机在大跨度小截面预应力槽身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简述了渡槽现状与设计情况,分析了小截面槽身高标号混凝土配合比研究,进行了造槽机结构设计优化,以及造槽机槽身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裂缝预防、预应力结构设计与张拉方案优化,分析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湍河渡槽工程为相对独立的三线三槽单跨40m 的双向全预应力结构 U 形薄壁渡槽,槽身混凝土等级为 C50W8F200。渡槽槽体结构新颖,受力复杂,结构尺寸及施工技术较为复杂。该工程通过调整入仓方式,采用薄层浇筑、二次复振的方法,保证了槽身混凝土质量,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永圣渡槽是漳河灌区四干渠北干上的控制性工程,控制灌溉面积大,工程十分重要。本文依据永圣渡槽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采用多种检测和试验方法,对拟用于渡槽施工的各种原材料、主要技术性质以及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试验,对混凝土试块的干缩、抗冻、抗渗、抗硫酸盐侵蚀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用于渡槽槽身的混凝土最优配合比,为渡槽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高寒高纬度复杂条件下修建高混凝土拱坝,对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混凝土骨料线膨胀系数大、粉煤灰高钙、水泥低镁等不利条件下,通过对筑坝原材料的合理选择,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高强高抗裂性能。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更多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洺河渡槽工程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发热速度快,发热量高。对于槽身底板、侧墙、纵梁和横梁等薄壁结构来说,在浇筑早期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并可能进而发展成为贯穿性裂缝。另外,由于渡槽分两层浇筑,当上层新浇侧墙混凝土温度下降时,受老混凝土约束,容易产生贯穿性裂缝。利用仿真计算遴选不同月份施工时渡槽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温度控制指标,以便反馈设计和指导施工,达到渡槽混凝土施工期防裂的目的,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登水电站1号导流隧洞衬砌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混凝土骨料性能较差而使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过高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主要诱因,通过更换混凝土骨料、控制水泥质量稳定性及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采用优质骨料,优化施工配合比,加强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李新  朱国建 《人民长江》2012,43(7):33-36
某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址处的严寒气候特点对混凝土材料的抗冻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提出了较高要求。为达到混凝土高性能化和较好抗裂性的设计目标,进行了混凝土三级配、四级配和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最后确定了大坝混凝土推荐配合比,成型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含气量是发挥混凝土高性能的关键控制参数,含气量在4.5%~5.5%时可满足F400以上抗冻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碾压混凝土拱坝材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碾压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技术性能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拱坝碾压混凝土具有水泥用量少、粉煤灰掺量高、胶凝材料用量适中、绝热温升低、抗裂性好等特性;对比沙牌拱坝碾压混凝土,高抗裂碾压混凝土强度提高、弹性模量下降、弹强比减小、极限拉伸值提高,表现出极好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3.
大坝防渗心墙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壁庄水库副坝防渗心墙加固工程所需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抗渗性能好、低弹模和高抗拉强度。为了满足该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在选材上掺加了粉煤灰、膨润土、黏土和外加剂等掺和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经4个阶段的试验研究:混凝土配合比综合试验、掺和料对比试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和微调试验,分析了各材料对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材料的最佳配合比及成型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指标,说明了该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性能要求。最后,经应用验证了该高性能混凝土满足工程需要,所建大坝加固防渗心墙满足设计指标,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4.
趾板是面板堆石坝防渗的十分重要的第一道防线,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通过内蒙美岱水库趾板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针对当地气候特点,对选取的原材料品质,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抗冻性、抗渗性、抗裂性等耐久性能进行分析,其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优越,为创建优良、精品工程提供了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子结构设计”方法和独特的合成技术工艺,开发出了PC100聚羧酸塑化减水剂。试验表明,聚羧酸塑化剂具有减水率高、流动保持能力好、碱含量低等特性。掺用PC100的混凝土具有高密实、光洁、抗冻、抗渗及早强和高强性能,且属绿色环保节能产品,与传统的萘系减水剂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在东里桥闸重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由于低水胶比和高掺量矿物掺合料的原因,混凝土易于出现开裂现象,这种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更易出现,从而严重阻碍了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在东里桥闸重建工程中,为解决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的难题,采用大掺量矿渣微粉、大粒径骨料、低砂率和低坍落度混凝土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工程实践。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上述技术措施配制的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适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在东里桥闸重建工程中共使用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4.7万m3,采用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部位未出现开裂现象,工程分部验收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7.
介绍新疆博斯腾湖东泵站工程为了抵抗环境水侵蚀、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对厂房地面以下建筑物水工混凝土采用掺矿渣微粉的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工程结构材料的选择、设计及应用情况;从配合比、坍落度、施工工艺、泵送设备选型等方面,阐述了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应用。应用情况表明,该工程选择的抗侵蚀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解决了施工场地狭窄、混凝土浇筑困难等问题,取得了成功经验。建议类似工程严格进行温控设计,采取正确的保温保湿措施,从而有效控制裂缝产生,增强建筑物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谢礼仪 《人民长江》2000,31(10):8-11
珊溪水库工程实行进度,质量、投资全方位全过程监理。目标明确、资金到位、管理规范、措施有力。对已完成的面板堆石坝、泄洪洞、溢洪道、引水发电系统,发电厂房等36个分部工程中的2626个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优良率为78.9%,保证了2000年7月1日首台机组发电目标的管理,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国内同规模工程相比,其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优良,投资效益良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工程仅要求和注重强度,忽视了由于追求水泥早强、高强及生产质量下降、使用环境恶劣等原因引起的混凝土过早劣化现象,此时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也主要以满足强度要求进行.混凝土的过早劣化迫使人们注重其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为主要指标.对不同的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特殊性能组合".抗渗性是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指标,然而在具有高抗渗性的高性能混凝土中某些侵蚀性离子仍能在其中扩散,对此用侵蚀性离子的扩散性(以扩散系数表示)来评定其耐久性更为合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耐久性为目标,即满足侵蚀性离子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低扩散性.  相似文献   

20.
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九五”攻关“混凝土抗冻性研究”和“耐化学腐蚀及高耐蚀材料的研究”两个专题中,包括了高抗冻超抗冻混凝土的开发及应用、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荷载和高浓度硫酸盐侵蚀的研究,以及压力水下混凝土渗漏溶蚀的研究等子题。研究成果已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鉴定,并在三峡大坝等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