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水化热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磷渣粉在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的水化特性,并与Ⅱ级粉煤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磷渣粉具有很强的缓凝特性,其缓凝性导致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早期水化慢、强度低,但后期强度高,超过了对比粉煤灰,并存在强度最大时的最佳掺量.早期时磷渣粉可以延缓C3A的水化,AFt的生成明显减少,磷渣粉颗粒表面出现腐蚀痕迹;后期(180d)已找不到磷渣粉颗粒存在,磷渣粉颗粒几乎都全部水化,水化产物非常致密.  相似文献   
2.
从粉煤灰的“微集料效应”和“活性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粉煤灰在中高强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某水电站采用平压水箱平衡蜗壳内水压力,虽已安全运行了数十年,但水箱内产生了严重锈蚀,检修条件困难,存在安全隐患。为研究回填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替代水箱方案的可行性,开展了回填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及其单轴膨胀模拟试验研究。根据替代方案的设计要求,回填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应具有合适的膨胀量,无需振捣即可将水箱充填密实。采用工程当地原材料,通过拌和物性能试验及水胶比-强度试验,确定了水胶比、砂率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通过限制膨胀试验和模拟单轴膨胀试验研究了膨胀剂掺量与变形的关系。提出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流变参数在合理范围以内。提出的回填低热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及单轴膨胀模拟试验方法可供相关研究和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磷渣粉对水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掺磷渣粉水工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干缩、绝热温升、自身体积变形等性能。结果表明:单掺磷渣粉后,水工混凝土的强度不会降低,极限拉伸值变大,绝热温升增大,干缩变形增大;与粉煤灰复掺能减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自身体积变形;最后,对磷渣粉的水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掺磷渣粉能改善水工混凝土的部分性能,有利于大坝安全。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测试方法,对7d、28d、90d三个水化龄期的白云岩石粉-水泥胶凝体系水化产物的晶体相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研究了粉煤灰对白云岩石粉-水泥胶凝体系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发展,白云岩石粉-水泥胶凝体系水化产物中CaMg(CO3)2晶体相的衍射峰强度有变化,且在90d龄期Ca(OH)2晶体相的衍射峰强度减弱,说明白云岩石粉在水化后期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反应;但与粉煤灰相比,其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压汞测孔(MIP)方法,对7d、28d、90d三个水化龄期的白云岩石粉-水泥二元胶凝体系的孔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同水化龄期粉煤灰-白云岩石粉-水泥三元胶凝体系的孔结构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水化的进行,白云岩石粉-水泥胶凝体系孔隙率略有减少,平均孔径略降;粉煤灰-白云岩石粉-水泥三元胶凝体系的孔结构特征变化显著,孔结构参数得到较大优化。  相似文献   
7.
8.
骨料的性能对混凝土的强度起着重要作用,而由于再生骨料的一些缺陷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问题尤其突出。本文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再生骨料取代率与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取代率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线性关系、与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碾压混凝土拱坝材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碾压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技术性能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拱坝碾压混凝土具有水泥用量少、粉煤灰掺量高、胶凝材料用量适中、绝热温升低、抗裂性好等特性;对比沙牌拱坝碾压混凝土,高抗裂碾压混凝土强度提高、弹性模量下降、弹强比减小、极限拉伸值提高,表现出极好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0.
SL新型复合掺合料主要由磨细矿渣粉和石灰石粉复合而成。开展了SL新型复合掺合料对胶砂强度影响的研究;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测孔等现代测试技术对SL新型复合掺合料及其净浆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孔结构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并与粉煤灰的相应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