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硫酸工业》2002,(4):49-49
从目前国际硫磺市场的供求形势来看 ,硫磺的过剩不容乐观 ,为此世界各国研究了各种解决方法 ,酸性气体回注就是其中的一种。回注 (rejection) ,就是将从石油和天然气中回收的酸性气体以不同的形式重新注入于地下 ,以资源的形式贮存。目前有两种方式。1 酸性气体回注 在石油和天然气脱硫过程中 ,通常用标准胺法脱除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酸性气体 ,然后对其催化氧化以回收硫磺。酸性气体回注则是直接将这些酸性气体压缩 ,然后回注于地下。回注地点可以是大的蓄水层或废油井 ,甚至可以是正在生产的油田。其中废油井最为理想 ,因为其…  相似文献   

2.
《硫酸工业》2010,(1):44-44
最近阿尔伯塔硫研究有限公司(ASRL)公布了其2009—2010年有关酸性气生产、硫磺回收和处置的基本研究计划,其中包括15个重点研究项目:(1)改进尾气处理工艺;(2)改进液硫脱气技术;(3)H2S和SO2在液硫中的溶解度;(4)酸体气体回注:  相似文献   

3.
早些时候的预测指出,在近期内硫磺供应会出现过剩,但到2010年以后,由于酸性气体回注技术的广泛使用、中国对硫磺的强劲需求以及硫酸在镍矿浸取方面的新用途,硫磺供应将转向短缺。这个预言目前已被纠正。最新的迹象表明,全球硫磺的过剩将沿续到2010年以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含H2S酸性气体处理新工艺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化学吸收过程和电解反应过程构成的双反应工艺过程,处理炼油厂或油田含H2S酸性气体.在化学吸收过程中,H2S被氧化成固体硫磺;在电解反应过程中,由H2S生成的H 被还原成H2.现场放大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过程是可行的.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H2S的吸收率可达到99%以上,制得的硫磺纯度高于99.8%.对于化学吸收过程,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吸收剂中含Fe3 浓度大于2.5mol/L,操作温度为60℃,液气比1.5~3.0.  相似文献   

5.
含H2S酸性气体处理新工艺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化学吸收过程和电解反应过程构成的双反应工艺过程,处理炼油厂或油田含H2S酸性气体.在化学吸收过程中,H2S被氧化成固体硫磺;在电解反应过程中,由H2S生成的H+被还原成H2.现场放大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过程是可行的.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H2S的吸收率可达到99%以上,制得的硫磺纯度高于99.8%.对于化学吸收过程,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吸收剂中含Fe3+浓度大于2.5mol/L,操作温度为60℃,液气比1.5~3.0.  相似文献   

6.
神华煤直接液化原料煤中的硫元素和催化剂助剂中的硫元素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大部分转化为H2S气体,并分散于中压气、干气、液化气和酸性水中。为满足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指标要求,并回收循环利用硫元素,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采用气体脱硫工艺回收中压气、干气、液化气中H2S气体,装置运行稳定,回收率分别为97.28%、99.92%和99.99%;采用污水汽提工艺分离收集酸性水中H2S气体,回收率达99.6%;脱硫回收和汽提收集到的含H2S酸性气混合后采用Claus硫磺回收工艺将H2S转化成硫磺,平均每年回收硫磺14 683.5 t,硫磺产品作为催化剂助剂供煤液化反应和加氢稳定反应注硫使用,从而实现硫元素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李彦兴 《小氮肥》2013,(1):15-16
前言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硫回收工艺基于改良克劳斯法,并采用“绝热一等温”反应器的直接氧化工艺。硫回收是对合成氨装置中低温甲醇洗工段产生的酸性气体(H2S)进行回收处理,得到合格的硫磺产品,并将产生的尾气送往电厂处理。  相似文献   

8.
0前言 近年来,在煤化工脱硫领域中,胺法、砜胺法等脱硫溶液再生析出的含H2S酸性气大多采用克劳斯(Claus)装置回收硫磺。目前,根据被处理酸性气体中H2S浓度的不同,再生装置形成了不同的工艺技术流程,主要有Claus硫回收装置及其延伸物Superclaus和Euroclaus等酸性气处理技术,其要求H2S体积分数在25%~93%;后Linda公司又开发出低浓度酸性气处理技术(H2S体积分数为0.5%~3.0%),但投资巨大,故尚未大范围使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从天然气和石油中回收硫磺数量的日益增加 ,如何处置过剩的硫资源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因而也成为国外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开辟新的用途 ,在惰性条件下将固体硫磺重新储存于地下 ,将所回收的酸性气体回注于油气田 ,都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另一类大胆而奇特的想法却更令人耳目一新 ,那就是利用过剩的硫资源发电。第一种想法是利用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以回收热能发电 ,然后将液体二氧化硫回注入废弃的油气田内与硫化氢反应 ,生成硫磺和水。根据天然硫磺的开采经验 ,在地层条件下液体硫磺不会造成堵塞 ,因而对地层的孔…  相似文献   

10.
目前,石油炼制行业原油中高含硫油的比例越来越高,炼制过程中产生的H2S气体也随之增多,将炼油过程中污水汽提和溶剂再生产生的富含H2S气体转化为硫磺是硫磺回收装置的主要功能。随着炼油装置和高含疏原油比例的不断增加,硫磺回收装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硫磺回收装置的腐蚀问题也日益突出。回收H2S气体,对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和分析硫磺回收装置的腐蚀类型,  相似文献   

11.
从废液和废渣中回收硫并获得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从硫酸和磺化剂装置产生的含硫废渣以及从磷酸装置产生的含硫酸盐废液中心收硫的几种技术。硫过滤机的滤饼和熔硫沉降懵的硫渣与65%发烟硫酸或液体SO3一起送入反应器生成SO2,SO2作为产品或送入硫酸厂生产硫酸,惰性物料干燥后填埋处理。采用生物技术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将磷石膏中的硫酸盐还原成H2S气体,然后再通过Claus硫回收装置转化为硫磺。从含硫废渣中回收硫的方案不仅是环境友好的技术,而且可生成高附加值的纯净二氧化硫,而对于含硫碳氯化合物或矿物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使用生物技术是一种可行方案,该工艺不仅可以解决排放问题,而且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然而要实现工业应用还需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2.
在开发用甲烷还原法从闪速炉烟气中回收硫磺的新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种将天然气加入到烟气中的加料系统,以确保气体有效混合,使硫磺产率接近平衡值.根据对硫磺冷凝后还原气的色谱分析结果,将天然气消耗量自动保持在最佳水平.为保证SO2还原装置的正常运行采取了大量措施,以防止烟尘进入催化工段,其结果是大大提高了硫回收技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影响硫磺回收装置尾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因素,系统研究了降低硫磺回收装置外排尾气SO2浓度的方法。外排尾气SO2浓度取决于净化尾气和液硫脱气废气中的总硫含量,胺液和催化剂性能是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新开发的液硫脱气及废气处理新工艺,可将外排尾气ρ(SO2)降至50~150 mg/m3。  相似文献   

14.
WorleyParsons创新性二氧化硫还原工艺可有效地从二氧化硫气体中回收硫,能够处理矿石沸腾炉、冶炼和燃煤电厂排放气以减少硫排放量。该新工艺是对几种成熟工艺的创新性组合:CH4与硫蒸气反应生成CS2, CS2随后催化水解生成H2S,H2S与SO2进行Claus反应生成硫。主要优点是较低的燃料消耗、较少的排放量、较好的产品硫质量和较高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向虹 《硫酸工业》2020,(3):22-26
介绍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240 kt/a硫磺回收装置工艺流程、开工及标定情况,对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胺液吸收再生操作、采用液硫密闭收集、将S Zorb再生烟气引入一系列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加氢反应器等措施后,240 kt/a硫磺回收装置总硫转化率大于97.8%,排放气体ρ(SO2)小于100 mg/m^3.  相似文献   

16.
不溶性硫磺的生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介绍了不溶性硫磺的形成机理、产品性能、生产方法及工业化应用情况,详细比较了气化法、熔融法、接触法的特点。气化法生产工艺技术成熟,不溶性硫磺的转化率可达50%以上,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建议加快开发高温稳定剂和分散性好、无静电、无粉尘和充油型不溶性硫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瑞祥化工热电厂烟气脱硫装置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技术指标.该装置采用柠檬酸盐-硫化钠法对电厂烟气进行脱硫制硫磺.脱硫后排放的尾气ρ(S02)低于50 mg/m^3,且硫磺产量为4 175 t/a.该脱硫工艺副产品为易于储运的固体硫磺,吸收剂可循环使用,且无二次污染.因此,柠檬酸盐-硫化钠法脱硫制硫磺工艺是一种适合电厂烟气脱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冶炼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催化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热熔炼镍冶炼工艺产生的烟气ψ(SO2)为20%或更高,可用于生产元素硫。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天然气还原二氧化硫,在还原阶段采用催化剂有可能大大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work presents the use of nanoporous anodic aluminium oxide [AAO] for reflective interferometric sensing of volatile sulphur compounds and hydrogen sulphide [H2S] gas. Detection is based on changes of the interference signal from AAO porous layer as a result of specific adsorption of gas molecules with sulphur functional groups on a gold-coated surface. A nanoporous AAO sensing platform with optimised pore diameters (30 nm) and length (4 μm) was fabricated using a two-step anodization process in 0.3 M oxalic, followed by coating with a thin gold film (8 nm). The AAO is assembled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microfluidic chip supported with a miniature fibre optic system that is able to measure changes of reflective interference signal (Fabry-Perrot fringes). When the sensor is exposed to a small concentration of H2S gas, the interference signal showed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wavelength shifting of the Fabry-Perot interference fringe spectrum, as a result of the adsorption of H2S molecules on the Au surface and changes in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AAO. A practic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 of reflectometric interference spectroscopy [RIfS] Au-AAO sensor for malodour measurement was successfully shown. The RIfS method based on a nanoporous AAO platform is simple, easy to miniaturise, inexpensive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gas sensing devices for a range of 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Synthesis gas produced from gasification of coal contains sulphur compounds that need to be removed before the gas can be further processed. For the sulphur removal process, it is normally assumed that all sulphur is present as hydrogen sulphide (H2S) with minor amounts of carbonyl sulphide (OC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quilibrium composition of a raw synthesis gas from a Texaco gasifier, and how the composition changes kinetically as the gas is cooled. It is confirmed that H2S should always be the dominant sulphur species in cold syngas, with about 5% of sulphur appearing as OCS.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very high cooling rates can cause significant conversion of the sulphur to elemental 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