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周期注水的适用条件和评价注水油田转为周期注水的可行性计算公式;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油层越不均质、毛管力适中时、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为0.5时,周期注水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应用不对称的短注长采交替工作制度,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进行,目前新探明的地质储量有很多属于低渗透油藏,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该类油藏在一般情况下都含有较多的裂缝。针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开采特点,人们开始尝试运用周期注水开采方式取代常规注水。近年来,尽管周期注水理论研究和矿场试验都取得重要进展,但许多问题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如渗透率差异、润湿性差异等。从地质影响因素和技术政策方面总结出周期注水开发规律和实施方法,为周期注水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给出了其适用条件和评价常规注水转为周期注水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全面分析了对周期注水效果影响的因素,并总结出周期注水越早越好,但最佳时机需进行数值模拟;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地层弹性越差;周期注水的周期越短;油层越不均质,周期注水的注水效果越好;毛管力适中时.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采用不对称的短注长采的注水和采油交替进行的工作制度,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周期注水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给出了其适用条件和评价常规注水转为周期注水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全面分析了对周期注水效果影响的因素,并总结出周期注水越早越好,但最佳时机需进行数值模拟;渗透率越小周期注水的周期越长,地层弹性越差;周期注水的周期越短;油层越不均质,周期注水的注水效果越好;毛管力适中时.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采用不对称的短注长采的注水和采油交替进行的工作制度,周期注水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于采用一套直井注采井网开发的碎屑岩油藏,受各小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影响,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井注水层段内各小层吸水不均,高渗层强吸水,对应同层位油井见效快,易水窜,低渗层吸水量小或不吸水,导致水驱控制储量动用程度差,影响油藏开发效果。通过对M油藏注水效果分析,结合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含油饱和度等动态监测资料,利用渗透率极差、非均质系数以及变异体系数值大小,提出了注水井段内各小层细分重组方法,指导现场注水井段优化调整20井次,新增水驱动用储量146万吨,阶段注水累增油2.5t,取得较好效果,可为其他油藏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田具有非均质性的特征,在油田开采中对采收率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渗透率级差、层间压力等因素对层间干扰的作用效果。采用三种评价层间干扰系数方法评价其层间干扰。进一步,建立油藏开发物理模型主要研究渗透率级差对层间干扰的影响,模拟分析含水率、采出程度变化。利用实验途径对层间干扰作出评价,得出分层注水,分层开采;多层合采,精细注采;设置合理开采,可以减小层间干扰影响,提高采收率。在现场实际开发中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期注水主要是利用毛管力的自吸作用,使低渗透层的油流入高渗透层,如此反复,低渗透层的油不断被采出,从而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在常规数值模拟中,相对渗透率是饱和度的函数,与时间无关。然而,实际周期注水的吸入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非平衡过程,相对渗透率不但是饱和度的函数,还是时间的函数。而常规周期注水工艺和数值模拟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个影响,导致周期注水效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基于Barenblatt的非平衡模型,本文研究了非平衡自吸过程对周期注水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非平衡自吸过程后,周期注水提高采收率的程度比常规数值模拟周期注水所预期的要差,特别是在高含水期,非平衡自吸过程的影响会更加突出。这为我们选择和使用周期注水这一工艺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据油藏地质特点将大庆外围台1区块扶余油层已开发井区分为三类,并结合开发动态特征分析了各类井区的注水开发效果,评价了各类井区历年层段调整、周期注水及注采系统调整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各类井区的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油藏开发过程原油性质及其变化是影响挥发性油藏原油产量下降快、注水难度大、采收率低的重要因素,利用数模、物模方法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研究得出地层压力下降使得轻组分溢出,粘度增大,水油流度比增大,加剧了含水率的上升;当地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以下时,原油中气体的挥发,使油相渗透率下降。因此在注水开发挥发性油藏时,必须保持地层压力在饱和压力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王力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10):134-135
朝阳沟油田是一个受断层、构造、岩性多种因素控制的复合型特低渗透油藏,油层非均质严重。随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近年来油井含水上升较快,个别区块已全面进入中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难度越来越大。周期注水及化学调剖技术作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两项重要措施,在油田开发中起着较大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周期注水及调剖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间注与调剖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严重非均质油藏来说,由于层间渗透率级差大,各层的启动压力差别很大,注水开发后矛盾十分突出。本文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不同渗透率组合启动压力影响吸水量规律,研制了马寨非均质油藏小层吸水的渗透率界限。  相似文献   

12.
考虑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的特点,基于流管法和变截面Buckley-Leverett非活塞驱油理论,推导并建立了一套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采指标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渗流阻力确定注水劈分系数,利用非活塞水驱油理论预测各层的开发动态,能够定量的分析各层注采指标和水驱波及状况。实例分析表明,渗透率高的层吸水产液能力远大于渗透率小的层,随着渗透率高的层注入水快速突破,渗流阻力越来越小,逐渐形成高速渗透通道,而渗透率低的层越来越难动用,甚至在综合含水大于98%时,渗透率低的层仍未见水,即纵向驱替越来越不均衡,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该方法真实准确的反映了多层油藏五点井网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可用于指导油田进行细分层系、分层注水和调剖堵水等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砂砾岩油藏中高含水期周期注水提高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通过扎实开展以注够水、注好水、有效注水为核心的各项工作,水驱注水质量不断提高。尽管如此,由于受水质、洗井及层间干扰等问题的影响,目前水驱分层注水合格率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仍存在部分分层测试成果显示分层注水合格,但同位素吸水剖面显示有高强度注水层段和未动用层段,实际层段注水合格率低,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层段性质和水量长期得不到调整,势必影响开发效果。为此,有必要开展周期注水的做法,力求通过注水井注水量的周期性变化,使油层压力场产生较大扰动,从而有效调整纵向和平面压力场,提高注水方案符合率,同时节约注水量,提高注入水的效率,最终达到控制含水上升率、自然递减率和低效无效注水量、产液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梅蓉 《化工设计通讯》2023,(11):34-36+83
板桥油田发育多套高气液比轻质油藏,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储层虽为低孔低渗,但开发初期均具有较好的自喷能力;二是由于气液比高,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快,近井地带易产生储层压敏,导致储层渗透率大幅度下降;三是储层水敏性较强,注水开发效果差,稳产基础薄弱,自然递减大。此类油藏地质储量约千万吨,急需探索新的技术途径,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敖古拉油田塔3井区是油水同层发育的低渗透油田,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差。通过对周期注水机理及适用条件的研究,针对该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提出应用周期注水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方案。实施周期注水两年来,取得了稳油控水的良好效果。说明应用周期注水可以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胡状集油田分层注水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胡状集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严重非均质,为此开展了多层水驱油室内试验及分层启动压力测试,提出开发层系层间渗透率级差控制在6倍以内,对不同的渗透率级差及启动压力差值的井、层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不断提高水驱动用储量,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上油田笼统注水开发条件下产生的层间干扰问题,开展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中采用30 cm×30 cm×4.5 cm的三维平板物理模型,对比笼统注水和分层注水的开发效果,并利用岩心内置的微电极对实验过程中岩心含油饱和度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注水开发条件下的低渗层、中渗层、高渗层吸水量分别为0.42、0.44、0.53PV,吸水量比值接近1∶1∶1.2,各渗透率层得到了有效开发,动用贡献率分别是22.50%、27.35%、50.15%,采出程度分别是7.11%、7.82%、10.94%,总体开发采收率为25.87%。笼统注水开发条件下,三个储层渗透率的差异带来的层间干扰影响相对严重,尤其是油井见水后,高渗透率储层吸水量逐渐增大,对中低渗透率储层吸水量的影响也逐渐增大,最终低渗层、中渗层、高渗层吸水量分别为0.02、0.28、0.80 PV,高渗层吸水量相对低渗层吸水量的比值高达40∶1,各渗透率层动用贡献率分别是1.19%、30.46%、68.35%,采出程度分别是1.83%、6.82%、11.16%,总体开发采收率为19.81%,较分层注水开发低了6.06个百分点,可见采用笼统注水方式中、低渗透率层开发程度有限,尤其是低渗透率层,未形成有效的水驱波及范围,导致动用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萨南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低效或无效循环带逐渐形成,为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在2002-2010年先后对基础井、一次加密注水井及高台子井网采用周期注水方法,通过在油层中形成不稳定压力场,在不同的渗透率小层间产生不稳定交渗流动,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减少注水的低效或无效循环。在不同油层的周期注水方法及工作制度的选择上,结合了各井网的地质特点,充分考虑纵向上平面上的矛盾,结合油层发育状况,层系间的相互影响,优化周期注水方法,并取得较好效果,实现了稳油控水、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周期注水是在常规注水效果变差、注水利用系数降低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注水方法。它主要通过改变注水量或注水方向使不同渗透性的地层间产生压力差,导致油水重新分配,充分发挥驱动压力、弹性力、重力和毛管力的综合作用来提高中低渗透层和岩块的生产潜力,从而提高注水波及系数和最终采收率。本文在文献所建立的二层周期注水模型的基础上,综述地层非均质性、水动力不连通程度、油水粘度比和毛管力润湿性等地质因素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本文总结了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