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交、直流交替氧化的方法,改变3005铝合金在硫酸介质中阳极氧化膜的结构与组成,探讨其对膜层电解着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直流氧化的顺序及相关电解着色参数对电解着色膜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最佳氧化及着色工艺条件为:直流氧化电流密度1~2A/dm2,交流氧化电压15~20V,着色电压5~7V,着色温度20~30℃,着色时间2~7min。由此可获得浅茶色、桃红色、朱红色、紫黑色等一系列具有高装饰性的铝阳极氧化着色膜。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氧化电解着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合金在氧化液中氧化一段时间后,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较厚、带有多孔状的氧化膜,具有较大的电阻,在低电压的电解液中很难着色,但这并不妨碍膜的生成和化学溶解,经稍短时间的氧化和溶解,但主要是膜的溶解,这样原氧化膜较薄的孔底最先被电压击穿,在孔里发生了电解着色反应,再由于孔的活性影响,克服了极化作用,保证了反应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铝的阳极氧化膜采用电解方法着色,是Caboni于1936年开始获得专利(意大利)的,但直到1960年Asada(日本专利)提出能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电解着色工艺以后,应用才开始广泛。关于工艺和理论都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交流电解着色时,常发生氧化膜剥落的问题。尤其在使用镍盐、铜盐、钴盐作为着色电解液时,这种缺陷更为明显。一般认为,着色时氧化膜的剥落,是由于以下一些原因造成:氢的过量析出、长时间的着色、阻挡层厚度不均匀(或过薄)或膜层的局部电阻不同。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纯度的铝片为阳极,以铂网为阴极,在3%~5%草酸溶液中,电压在30~70V,温度控制在17~25℃范围内进行恒压阳极氧化制备氧化铝膜,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孔形貌,金相显微镜测量氧化膜厚度。研究了电解电压、电解液浓度、温度等条件对氧化铝多孔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膜形成速度、纳米孔孔径、胞径、孔壁厚度、氧化膜厚度受电解电压影响显著,随着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的增大,氧化膜生长速度加快,纳米孔孔径、孔壁厚度等都随之增大,在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氧化膜厚度增大。  相似文献   

5.
交流扩孔对铝氧化膜电解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磷酸溶液交流扩孔对铝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交流扩孔后氧化膜的电解着色性能发生了明显变化。改变交流扩孔的工艺条件,可获得黄色、灰色、绿色、古铜色、蓝色等多种色调的氧化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经磷酸溶液交流扩孔后,多孔氧化膜孔径可增大一倍以上,电解着色并未引起膜表面微观形貌的明显变化。所得最佳扩孔工艺条件为:磷酸90~110g/L,电流密度1.5~1.75A/dm2,电压5~10V,时间8~12min,温度20~30°C。  相似文献   

6.
用微分李沙育法考察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Ni-Zn盐电解着色液中的交流电解着色过程,研究了电解着色时间、电压、着色液中镍、锌盐的浓度及铝基体材料对电解着色阳极电流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铝表面直流电氧化后交流电解着色,交流电联合氧化着色,以及脉冲电流联合氧化着色3种工艺。研究了交流电联合氧化着色工艺着色膜色调随溶液成分,时间,电压的变化以及氧化膜厚度与时间的关系,初步结果肯定交流电联合氧化着色工艺值得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小型试产。  相似文献   

8.
这一部分介绍了两种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上的着色工艺。一种是古铜系列的复合着色工艺,它乃是将阳极氧化后的铝和铝合金首先通过锡盐电解液电解着色得到浅的、中等的或深色的青铜色作为底色,再用耐光性好的有机染料酸性黑ATT和TY匀染剂染成需要的颜色。另一种是金黄系列复合着色工艺,它采用银盐中性电解液作电解着色,再用茜素红及GY匀染剂制作有机染色。复合着色工艺综合了电解着色的耐蚀、持久和染料着色的色泽鲜艳.品种多等优点而克服了二者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电解着色的各种工艺条件,其中包括外加电压,温度,时间,pH值,SnSO4浓度假和络合剂BY-X的浓度,得出了铝阳极氧化膜着色速度和着色均匀性相对于各种工艺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阳极氧化铝在锡基电解液中的交流电解着色。从阳极化、着色条件等各种实验参数阐明在欧洲广泛采用这类电解液的理由,以及美国已开始使用锡基电解液两步阳极化和着色工艺获得耐腐蚀、耐磨和耐光的着色膜。这类电解液对许多常见的污染离子具有较高的容限。此种着色方法同自然着色工艺相比,电能耗用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1.
这里电解着色指交流电解着色法,也称二段电解着色法或浅田法。优点是着色古朴、典雅,并具良好的耐光、耐热,耐磨和耐蚀性。适用于铝建材、车辆、家具及五金零件等表面处理。而以在建材上着古铜及赤褐色应用最为广泛。着古铜色可使用镍盐、着赤褐色可使用铜盐电解液。这些电解液性能稳定,着色性能良好。但缺点是着深色时易发生氧化膜的剥落和击穿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铝阳极氧化着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草酸、硼酸和磺基水杨酸为主盐的复合电解液对铝进行阳极氧化着色研究,结果表明:当电压控制在50~60V,溶液温度20~60℃时,可在铝表面形成一层黄色、灰色或香槟色系的阳极氧化膜,氧化膜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电解液组成、阳极氧化峰值电流以及溶液搅拌强度对氧化过程和氧化膜的性能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常规的草酸阳极氧化膜(氧化电压为50~60伏)不能在NiSO_4溶液中电解着色.事实上,在任何电压(电解着色电压)都不上色.大约在35伏交流电压便使膜击穿,产生所谓"剥落".也就是说,镍不能沉积在氧化膜的微孔中.然而,实验发现:低阳极氧化电压(直流7~8伏)形成的草酸阳极氧化膜着色均匀并呈现深古铜色.此外,1微米以下的薄氧化膜能全着色.例如:能得到蓝、黄、绿和紫红等色.3微米以上的厚膜着色呈古铜色.白光照射到全着色膜时,入射光在电镀镍针的针尖和微孔底部(金属界面)产生反射,两股反射光都发生干涉,随着镍针的上升,可以看出各种颜色的干涉光束.在此情况下,不仅阻挡层、多孔层的厚度,而且在微孔中镍针高度的一致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光学理论,镍针高度约为可见光波长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用李沙育图形法研究铝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用李沙育图形法研究GKC青铜色系电解着色液组份的作用机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并探索控制着色的可能性。作者的结论是:1)施加于铝阳极氧化膜的交流电压,所引起的交流电流由法拉第和非法拉第电流组成,以法拉第电流占主导。正常着色电压下,阻挡层的整流作用很明显;电压过高,失去整流作用,膜层随之剥落。2)观察和分析通电初期李沙育图形之变化、I-t曲线及膜层外观,提出了电解着色初期有一个“前置反应”期的看法。3)证实了锡和镍共存时能发生共析。作者认为,李沙育图形法是研究交流电解着色的一种简便方法,可用以判断并分析电解着色过程,工业上可监视着色正常与否。  相似文献   

15.
以工业纯铝L2为实验材料,采用硫酸直流电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工艺在铝合金表面制备黑色膜层.着重分析着色电压对黑色膜层表观颜色、厚度、硬度的影响.通过SEM表征、EDS测试及性能测试表明:在优化后的电解着色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与工业纯铝L2基体结合力良好,且耐蚀性、耐热性、吸光性均较好的黑色膜层.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 铝阳极电解着色为何可能产生色差?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时,有时膜表面不能获得均匀的色调.使阳极氧化膜表面均匀地着色,在技术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着色不均匀俗称"色差".造成色差的原因虽然随情况不同而异,但有两个主要原因:(1)阳极氧化膜本身不均匀造成的色差;(2)电解着色时,电流分布不匀造成的色差.用大电解槽进行阳极氧化时,铝制品边沿部分与中间部分氧化膜多孔层厚度和阻挡层厚度有差  相似文献   

17.
铝阳极氧化膜交流电解着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铝的阳极氧化膜在SnSO_4和AgNO_3溶液中交流电解着色时,着色剂的浓度和着色电压等因素对正向和反向峰值电流密度随着色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影响。证实了析氫反应与交流电的交互作用对膜的阻挡层的活化是着色物质在孔底部沉积的必要条件;升高电压有利于加速活化过程和沉积物在孔底形核,但电压超过一定值后沉积物又发生溶解。用缺陷理论解释了阳极氧化膜的整流特性,并进一步阐明了正负半周的离子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结构特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性电解液中采用电化学方法可在铝表面形成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研究了影响膜孔径和膜厚的关键因素,包括电解液、氧化电压、温度和时间。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形成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结构特性依赖于采用的氧化条件、电解液、氧化时间和电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发明请求的范围 1.把生成了阳极氧化膜后的铝或铝合金,在溶解有铜盐,pH1.5以下的电解液中,使用初期电压,然后用比初期电压高的电压交流电解为特征的铝或铝合金的电解着色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封闭等工艺参数和实施方法;对自润滑氧化膜,蓝、绿、土黄等电解着色,冷封闭作了论述;对当前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和着色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