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竹红菌乙素对人红细胞膜蛋白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人红细胞膜蛋白内源荧光(主要指色氨酸),经加入不同的竹红菌乙素之后,引起了荧光猝灭现象,根据荧光猝灭原理分别从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稳态变温实验和瞬态荧光等技术分析了上述的猝灭过程,实验证明:该猝灭是以动态碰撞过程为主要作用机理,据此作者提出了乙素可以用于生物膜体系的蛋白质荧光猝灭剂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对硝酮化合物猝灭9-氰蒽荧光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9-氰蒽/硝酮体系可能经历包括电子转移、能量转移及竞争吸收等不同的猝灭过程。其中α,N-二苯基硝酮对荧光猝灭遵循电子转移机制,分别形成猝灭剂和敏化剂的离子自由基,但硝酮正离子自由基不能导致环化反应发生,结果还表明:硝酮化合物的四π电子1,3偶极结构在猝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当光环化反应破环1,3偶极结构生成氧氮丙啶时,即失去其原有的猝灭能力,导致已被猝灭的荧光重新回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聚四乙二醇柔性链将9-氨基吖啶和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酸酯连接起来,合成了一类新型二元分子体系,对各种体系中9-氨基吖啶和电子转移荧光猝灭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稳态荧光猝灭计算了体系中的荧光猝灭效率和荧光猝灭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对硝酮化合物猝灭-氰蒽荧光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9-氰蒽/硝酮体系可能经历包括电子转移,能量转移及竞争吸收等不同的猝灭过程,其中α,N-二苯基硝酮对荧光猝灭遵循电子转移机制,分别形成猝灭剂和敏化剂的离子自由基,但硝酮正离子自由不能导致环化反应发生。结果还表明:硝酮化合物的四π电子1,3偶极结构在猝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当光环化反应破环1,3偶极结构生成氧氮丙啶时,即失去其原有的猝灭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聚四乙二醇柔性链将9-氨基啶和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酸酯连接起来,合成了一类新型二元分子体系。对各体系中9-氨基啶的电子转移荧光猝灭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稳态荧光猝灭计算了体系中的荧光猝灭效率和荧光猝灭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对两种不同的2-芳基苯并 唑化合物溶液荧光被四氯化碳所猝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表明该猝灭过程具有光诱导电子转移性质,工作还利用此电子转移所形成的活泼自由基来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得到了有一定聚合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对两种不同的2-芳基苯并恶唑化合物溶液荧光被四氯化碳所猝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多种途径研究表明该猝灭过程具有光诱导电子转移性质。工作还利用此电子转移所形成的活泼自由基来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得到了有一定聚合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dS、ZnS两种超微粒对两亲性卟啉5,10,15,20-四-(4-N-十六烷基吡啶基)卟啉溴化物(TC16PyP(4))的光物理性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C16PyP(4)的甲醇溶液中加入CdS、ZnS两种胶体超微粒后,TC16PyP(4)吸附在胶体超微粒表面上,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红移;其荧光明显地被猝灭.这些变化与卟啉在两种纳米粒子表面形成复合物有关,荧光猝灭过程以静态猝灭为主.在5×10-6mol/L的TC16PyP(4)甲醇溶液中分别加入6.8×10-4mol/L、8.1×10-4mol/L的CdS、ZnS两种超微粒后,其荧光猝灭效率都达到90%以上.通过荧光猝灭曲线计算得TC16PyP(4)与CdS、ZnS两种超微粒之间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1.42×103(mol/L)-1、1.07×103(mol/L)-1.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在不同溶剂中蒈烯对9,10—二腈基蒽(DCA)荧光猝灭的光物理特性及溶剂极性对猝灭速度的影响,温度效应的测定及其在乙腈中双分子猝灭速率常数κ_q值与计算所得自由能的变化(△G)之间的关系符合 RehmWeller关系,证明了菇烯对DCA荧光的猝灭是一个电子转移的动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综合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了抗肿瘤药物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和邻菲咯啉混合配体的铜(Ⅱ)配合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表明铜(Ⅱ)配合物能有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过程同时表现出动态猝灭特征和静态猝灭特征,猝灭机制为混合机制。圆二色谱结果表明随着铜配物的加入,能引起BSA的构象发生改变,其α-螺旋含量有所减少,肽链结构有所伸展。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提取方法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葛宜掌  金红 《精细化工》1994,11(4):52-5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现有茶多酚提取方法的现状以及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这将有助于中低档茶的综合利用和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摩托车油箱外观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销售的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改进工艺后的油箱涂装,该涂装体系提高了油箱外观的丰满度,降低了油箱涂装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导出了一个计入剪力时梁的挠曲线的微分方程式。为了估计剪力对梁变形的影响,在集中力作用下梁内剪力用一个单值连续的反三角函数表示。由能量法确定了截面因子数值之后,定量地给出计入剪力时梁变形的分析结果。其结果和弹性力学的结来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酚醛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热失重非等温法对不同甲醛,苯酚魔鬼洋比的酚树脂进行了热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甲醛,苯酚摩尔比为1.5时,酚醛树旨的热发活化能最高。耐热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A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sedimentation from a suspension of two particle species of unequal densities and of different sizes.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thickness of various layers in the sediments are predicted using graph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The model predictions we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when the particle size ratio was ≥ 108. When size ratio of the particles was 2.60 and 4.31 the agreement occurred in about 50 percent of the cases.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technique serves to monitor instantaneous rates of loss of a volatile solute from a suspended drop during drying. A highly sensitive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is used to monitor concentrations of SF6 released into a flowing gas stream from a suspended, drying drop. Simultaneously, the appearance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drop are monitored with a video camera. This provides the wherewithal of relating instantaneous rates of loss of the volatile solute to particular event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cle morphology.

Initial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with drops of aqueous solutions of glucose, sucrose, maltodextrin and coffee extract. The results clearly display the onset of the volatiles-retentive selective diffusion phenomenon. There is also substantial loss of the volatile component later in the drying process, when the drops undergo repeated ex ansion, bursting and cratering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f bubbles. These experiments appear to be the first quantitative demonstration of major losses accompanying changes in drop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17.
用两个形状指数表征粉煤灰颗粒形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厚根  马魁 《硅酸盐学报》1992,20(4):293-301
引用两个形状指数表征颗粒形状的概念,即先将颗粒形状近似为椭圆,再将椭圆图像分离:以圆为基准的颗粒宏观形状指数δ;以光滑椭圆为基准的颗粒轮廓凹凸度,即微观形状指数ζ。分析和发展了近似椭圆模型。并运用图像分析仪对粉煤灰、水泥样品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颗粒的两个形状指数δ和ζ都大于水泥颗粒。证明粉煤灰颗粒的球形度、表面光滑度优于水泥,而且,随着粒径增大,δ和ζ呈下降趋势,表明磨制颗粒越粗。(?)粒形状越不规则。文中还运用近似椭圆模型再现了颗粒的模拟图像。  相似文献   

18.
顾Fan 《煤炭转化》1993,16(4):62-67
本文以三种典型煤的碳燃烧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简单一维沉降燃烧方式和等温加热燃烧方式,实验研究了煤在快速加热条件下,其碳的初期和中,后期燃烧过程。以实验为基础,建立了煤的碳燃烧模型,变工况数值模拟了煤的碳燃烧过程,揭示了煤不同条件下的单颗粒碳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19.
The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propo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gypsum have been subjected to an experimental test. A combination method, consisting of a fusion with KHCO3 and determination of CaO by KMnO4 titration, the SO3 by Andrews method of titration of BaCrO4 has been found to give very reliable results with the least consumption of time.  相似文献   

20.
ONACCURACYOFANALYSISOFOFHYDROGEN1前言我公司目前应用的氢气纯度分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爆炸反应法,另一种是焦性没食子酸吸收法。几年来,人们对两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曾有过褒贬不一的评论。这里我们也谈谈自己粗浅的观点。2爆炸法测定氢气纯度一定量的氢气样品与适量的空气之均匀混合物因反应后生成液体水而引起气体体积减少,减少的体积等于参加反应气体体积之和。其中l/3为氧气,2/3为氢气。根据氢气取样量和反应前后混气体体积之差,以及氢气在反应中的体积比例关系,可计算出样品的氢气纯度。计算公式式中:A一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