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HIPS/SBS/增强剂S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BS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及硬度下降,缺口冲击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提高;适量的增强剂S的加入可弥补因SBS的引入使HIPS的某些性能的下降。当HIPS/SBS/增强剂S=100/20/4时,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共混物综合性能优异,可替代ABS工程塑料在某些领域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SBS或SBR或BR改进HIPS的冲击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机械共混法,在弹性体用量为5% ̄25%时,研究了SBS,SBR,BR分别对HIPS的增韧效果。SBS可使HIPS的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并随SBS含量增加显著上升。SBR也能提高HIPS的冲击韧性,但幅度不大。BR的加入使HIPS的冲击韧性下降。前两者的冲击试样断面平整而光洁,有明显的应力发白现象,属韧性断裂,后者的断面粗糙不平,无应力发白现象,属脆性断裂。改性HIPS的形态随着弹性体的不同以及  相似文献   

3.
导电PAN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镀镍和首先化学镀铜然后再电镀镍二种方法制备出导电的聚丙烯腈(PAN)纤维。分别以此纤维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熔融共混制备了HIPS—PAN/Ni—P和HIPS—PAN/Cu/Ni两种类型复合材料。对导电纤维和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工艺条件,如纤维填充量、混炼时间及偶联剂的加入等对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弹性体SBS为主对HIPS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一定含量的SBS可提高HIPS的缺口冲击强度,使其接近ABS水平。而对HIPS的其它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热性能影响不大,可替代ABS应用于TV前壳的注塑成型。  相似文献   

5.
HIPS对不同PVC体系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了HIPS对不同改性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PVC/PE-C基体,添加少量的HIPS后,共混体系塑化行为改善,缺口 冲击强度明显的提高,拉伸强度下降不大;而对于改性PVC和改性PVC/MBS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没有提高,且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SiC—Al2O3基复相陶瓷的N2—HI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热压SiC-Al2O3复合材料进行了N2-HIP后处理,制备得到Si3N4-AlN=SiC-Al2O3梯度材料,经N2-HIP处理后,材料抗弯强度提高35%-95%,并得到经强度达1030MPa的SieN4-AlN/SiCp-SiCW-Al2O3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耿耀宗  耿星 《涂料技术》1995,(3):27-29,22
利用重量分析法研究了LIPN PS/PBA LIPN PBA/PS、LIPN PEA/PS等反应过程的表观动力学,考察了不同种子,交联剂用量,对各步反应速度的影响,测定了各步反应的活化能,初步探讨了LIPN合成过程的表面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8.
汽车水箱面罩用改性聚丙烯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聚乙烯、弹性体SBS、高分子改性剂PM和无机填料滑石粉对聚丙烯进行改性,结果表明:聚乙烯、弹性体SBS的加入,可提高PP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高分子改性剂改善了PP和滑石粉(talc)之间的粘合力,无机填料滑石粉可控制PP复合材料的成型收缩率和密度。对于配比为PP:PE:SBS:PM:talc=(30 ̄70):(10 ̄20):(5 ̄10):5 ̄10):(10 ̄30)的改性聚丙烯,可用于模塑成  相似文献   

9.
氯磺化聚乙烯/SBR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的氯磺化聚乙烯(CSM)/SBR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组分、混炼温度和混炼时间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SM/SBR的共混比为20/80时,共混物的扯断伸长率达到最佳值;共混比为80/2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共混条件以70℃×10min为宜。橡胶通过简单的机械共混,经分别交联后可形成较理想的非典型IPN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11套高抗冲聚苯乙烯生产装置,其能力达到30万t/a。以6%-9%的橡胶加入量计,需增韧用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1.8万-2.7万t/a。为开发HIPS用镍系HCBR的生产技术,笔者对国外增韧用HCBR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的,并提出了在技术开发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增容PA1010/HIPS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磺化聚苯乙烯离体增容PA1010/HIPS共混体系,通过SEM、DMA偏光显微镜和冲击试验考究了离体对PA1010/HIPS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中和的磺化聚乙烯具有最明显的增容效果,其加入量不超过HIPS量的20%时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国内溶聚SBR和低顺式BR的市场及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溶聚SBR和低顺式BR的市场及生产技术许秋华,刘同金,王凤菊,陈铃山,张红兵(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橡胶厂,淄博,255438)1市场前景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改性用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目前,我国聚苯乙烯(PS)生产能力达21万t/a,其...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组成、共混方法、温度、切变速平等因素对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热塑性IPN熔体随着SBS含量的增加,流动活化能降低;在不同的切变速率下,其表现粘度高于母体聚合物,也高于组成相似的由机械共混制备的热塑性IPN;当SBS含量为40%时,其表观粘度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本体-悬浮法研究了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所用橡胶的结构及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橡胶中乙烯结构含量的增加,HIPS橡胶接枝率增加;低顺胶HIPS橡胶相与PS相的相容性较差,高顺胶HIPS橡胶相与PS相的相容性好;从力学性能看,各交的HIPS拉伸性能相似,高顺胶的HIPS冲击性最好,低右线型胶次之,低顺星型胶较差。聚合过程中搅拌速度、橡胶用量及引发剂地HIPS的结构及性能也有一  相似文献   

15.
HIPS生产工艺及其专用橡胶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产HIPS的机械共混和本体接枝共聚合工艺,以及生产HIPS专用橡胶的性能进行了简评,建议国内尽快开发HIPS专用镍系顺丁橡胶生产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换热器最大管程传热特性比的稳健性选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热器最大管程传热特性比的稳健性选型方法THEROBUSTDESIGNMETHODSFORSELECTINGAHEATEXCHANGERATMAXIMUMK/PIRATIOINSIDEPIPES范明舫,谭良1引言在评价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的指标中,Smy...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组成,共混方法,温度,切变速率等因素对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热塑性IPN熔体随着SBS含量的增加,流动活化能降低;在不同的切变速率下,其表观粘度高于母体聚合物,也高于组成相似的由机械共混制备的热塑性IPN;当SBS含量为40%时,其表观粘度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系列聚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缓蚀阻垢性能的评定,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中羧基基团对阻碳酸钙垢起主要作用;含有AMPS单体的聚合物对磷酸钙有着非常好的阻垢效果;聚合物中的单体(官能团)对其阻碳酸钙垢的贡献大小顺序为η[AA(COOH)]>η[IPPA[PO(OH)2]]>η[AMPS(CONH2和-SO3H)];含有IPPA单体的聚合物(如AA/AMPS/IPPA、AA/IPPA等)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化学气相渗(CVI)C/SiC复合材料性能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永良  刘文川 《炭素》1996,(3):12-17
本研究用化学气相渗技术制备了四种C/SiC复合材料:在CH3SiCl3+H2(普通)+Ar(高纯)系统中制各了两种材料:材料A为1K炭布层叠无热解炭界面层,材料B为1K炭布层叠有热解炭界面层;在CH3SiCl3+H2(高纯)+Ar(高纯)系统中制备了另两种材料:材料C和材料D分别为1K、T300炭布层叠有热解炭界面层.分别对其中每两种材料进行了相互比较,研究了骨架纤维、界面层及基体对整个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上述三方面因素可以对C/SiC复合材料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从而控制其材料最终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硫化剂体系、炭黑、滑石粉对PP/LDPE/HDPE三元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硫磺(S)的配比对共混物熔体中粘度有明显影响。当DCP/S为08/03时,共混物的熔体粘度相对较低;当DCP/S为03/03时,粘度相对较高。炭黑和滑石粉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更不利于共混物熔体的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