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测定几种常用炼焦煤的基氏流动度,分析了不同煤种的基氏流动度曲线差异与特性指标不同的原因.结合粘结指数G值,对应用基氏流动度作为配煤指标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基氏流动度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曹贵杰 《煤化工》2020,48(2):60-63
针对迁安中化炼焦煤采用常规煤质指标分析出现的单种煤常规指标较好,配煤炼焦后焦炭强度下降的问题,采用基氏流动度分析了常用两种中强黏结性炼焦煤A煤和B煤的煤质,探讨了其与常规煤质指标的关系,介绍了基氏流动度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结果发现,A煤和B煤的常规煤质指标接近,最大基氏流动度分别为7209 ddpm和829 ddpm,可以较好区分两种煤;基氏流动度特征指标中的软化温度、塑性温度区间及最大流动度可反映炼焦煤的基本性质;炼焦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在2.2~3.0、挥发分在23%~27%时,焦炭M40>87%、M10<7%。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基氏流动度指标在韶钢的应用,通过小焦炉炼焦试验及实际生产应用的对比分析,指出炼焦煤基氏流动度指标能反映一般常规指标难以表征的煤质特点,但需结合图谱以及煤岩分析与焦炭显微结构分析才能全面指导炼焦配煤生产.  相似文献   

4.
采用煤岩反射率检测、基氏流动度检测、单种煤炼焦试验、配煤炼焦试验等手段对A焦煤综合分析,发现A焦煤的G值、Y值、工业分析指标等与其他同类焦煤相近甚至更好,但其显微组分异常,活惰比高达19.2,最大流动度仅32ddpm,单种煤炼焦所得焦炭的热强度低至5.26%。  相似文献   

5.
针对气煤配用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通过来自不同产地4种气煤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检测并将气煤按一定比例进行配煤炼焦实验,考察了其变质程度、基式流动度及碱度催化指数对焦炭热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煤的变质程度及基式流动度特征指标对焦炭热态性能影响较大,碱度催化指数影响次之。为炼焦配煤选择气煤品种和制定配煤比例提供了技术依据,对实际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炼焦煤黏结指数(G)和基氏流动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研究配合煤G值和基氏流动度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相同煤种间配合煤的G值和最大流动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不同煤种间加和性差;增加低流动度煤种的配入比例,会导致配合煤软化温度升高,软固区间变窄;配合煤样的G值与lgMF呈线性关系和二次曲线关系的加成.  相似文献   

7.
煤的基氏流动度测定标准及测定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国和地区采用基氏塑性仪测定煤的流动度的相关标准进行了研究,美国、日本等国和地区的研究较为完善。比较分析了各国煤的基氏流动度测定标准的不同之处,除部件精确度要求有差别外,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为煤甑坩埚底部中心凹槽坡口角度不同,这就产生了搅拌桨与坩埚底部的不同接触方式。总结了中国煤的基氏流动度测定标准以及基氏流动度测定仪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发展现状。研究表明,基氏流动度的测定尚未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而国内测定仪多为国外进口,国内研制的设备精度不高,检测效率较低;在煤的流动度指标应用上,日本等国将其用于指导配煤炼焦、预测焦炭质量,而中国也在这些方面逐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气肥煤工业指标、反射率指标、基氏流动度、奥亚膨胀度、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和与无烟煤成焦的焦炭光学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与常用肥煤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气肥煤变质程度较低,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以细粒镶嵌结构为主,不利于其在配煤炼焦中的配用.但气肥煤胶质体丰富,流动性好,形成的胶质体在煤粒间的铺展性好,可促进煤粒间的黏结,有利于改善焦炭质量,在配煤炼焦中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乌海煤的煤质及结焦特性,实验研究了乌海煤的常规煤质指标及煤岩参数,分析了乌海煤的奥亚膨胀度和基氏流动度等黏结性指标,研究了乌海煤小焦炉配煤炼焦试验和工业化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乌海煤的煤岩均质镜质体含量较高,且在热态下呈现出较宽的胶质体塑性温度区间和较高的最大流动度;除其硫含量较高外,乌海煤在邯郸钢铁集团大型焦炉生产实践应用表明,用6%乌海煤替代6%南关肥煤,不但能有效降低焦炭生产成本,还能保证焦炭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矿点气煤的煤质指标进行分析,比较G值、Y值相近的气煤间煤质差异,并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研究气煤在配煤炼焦性能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焦炭热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煤的煤岩反射率、流动度对数值以及流动度的塑性区间。对于胶质体含量丰富并具有一定流动性、煤岩反射率高的气煤,在配煤炼焦中可适当提高其配用比例。  相似文献   

11.
对汾西矿业不同煤化程度焦煤、肥煤的煤质指标、基氏流动度、奥亚膨胀度和镜质体最大反射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的焦、肥煤具有明显不同的煤质特征,低变质程度肥煤具有高挥发分、高流动度和高膨胀的特点;高变质程度肥煤具有低挥发分、低流动度和低膨胀的特点。同时,通过焦、肥煤的焦炭强度分析,为各焦化和钢厂的配煤炼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印尼某企业做6m焦炉开工配煤炼焦试验。首先对其提供的两种炼焦原料煤AKT煤与German Creek煤进行了煤质分析与小焦炉炼焦试验,然后根据两种煤的结焦特性,做了5个配煤方案进行炼焦试验,经综合评价选出较好的配煤方案。此外,还着重对AKT煤镜质组含量高、活惰比高、哈氏可磨指数高及膨胀度大等特殊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印尼某企业合理配用AKT煤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NMR法评价煤粘结性与焦炭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藤  健次 《燃料与化工》2009,40(1):60-63
在炼焦过程中,煤在焦炉中干馏软化熔融后再次固化,形成焦炭组织。煤的粘结性是表示软化熔融现象的指标,测定煤粘结性的方法主要有采用基氏塑性仪的流动度试验方法和采用膨胀计的膨胀度试验方法,并且成为试验标准(JIS M 8801)。此外。对流动度极低的非、弱粘结煤通常采用罗加试验法(JIS M 8801)和粘结力系数测定其粘结性。  相似文献   

14.
以煤的基氏流动度实验作为研究胶质体性质的出发点,提出以加权平均流动度lgF_(wa)和最大流动度lgF_m分别代表整个阶段胶质体所体现的平均质量和最佳质量,并提出以软固温度区间T_r-T_s表征胶质体数量.在此基础上,以因子分析为综合评价胶质体性质的模型,建立一个全面表征胶质体性质的新指标——流动指数F,发现流动指数F较lgF_m与煤工艺性质有更密切的联系,具有更好的加和性,预测焦炭质量更准确,表明流动指数F作为黏结性指标可以全面反映胶质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张文成  王春花 《煤化工》2012,40(3):26-28
通过对炼焦煤基氏流动度指标、黏结性指标、镜质组反射率和挥发分等质量指标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煤种基氏流动度指标与其他黏结性指标和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基氏流动度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炼焦煤的黏结特性,基氏流动度指标的最大流动度温度与炼焦煤变质程度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可为炼焦煤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炼焦最佳配合煤质量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配煤炼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配合煤质量最佳煤化度指标范围和最佳粘结性、结焦性指标范围。对指导配煤炼焦、炼制优质焦炭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的配煤技术对于焦化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炼焦配煤技术的核心在于对原料煤煤质特性的深入认知。影响炼焦煤性质的主要因素包括变质程度、煤岩组成及第三成因因素,故煤岩学对炼焦配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本文论述了经验配煤、煤岩配煤及人工智能配煤3种炼焦配煤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凝练了炼焦配煤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研究实际,重点梳理了煤岩学指标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现状。在注重煤岩特征的同时,也需兼顾工艺指标等相关参数对炼焦煤优劣的表征。在实际应用中,各项指标参数的选择和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参数适配范围并尊重该指标与炼焦煤特性的真实对应关系。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了关联成煤时代、产地等地质因素和黏结指数、胶质层指数等工艺指标的整体思路,实现焦炭性能与原料煤特性的科学、深入关联,构建“本源-过程-结果”一体的优化配煤技术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市焦化能源有限公司推进煤资源结构调整,引进澳大利亚伊拉瓦拉焦煤提质降本,澳大利亚伊拉瓦拉焦煤的煤质分析以及配合煤试验表明,伊拉瓦拉焦煤属低灰低硫焦煤,在配煤炼焦时,澳大利亚伊拉瓦拉焦煤直接替代国内WG焦煤,焦炭质量下降.通过对澳大利亚伊拉瓦拉焦煤煤质流动度指标、煤岩指标以及各煤种的铁箱试验进一步对比研究,优化配煤...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2015,(5)
为研究影响炼焦煤结焦性的内在原因,对大量常用炼焦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R軍max、高温塑性和成焦光学组织结构进行了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高温塑性相同或接近的炼焦煤成焦光学组织结构中,粗粒镶嵌组分含量与其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832以上,其中最大基氏流动度范围在1 000 ddpm~10 000 ddpm的炼焦煤成焦粗粒镶嵌组分含量随变质程度线性变化相关系数相对较高。得到的炼焦煤结焦性随变质程度的变化规律,可供炼焦配煤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吉氏流动度指标在煤炭焦化领域的有效应用,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用于表征炼焦煤黏结性能的吉氏流动度指标测试方法、标准及主要设备应用情况;探讨了吉氏流动度指标在异常炼焦煤判别、对同类别炼焦煤黏结性精准识别、判别易氧化煤黏结性变化、对焦炭质量准确把握等煤炭焦化领域的应用;概述了最大流动度与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组合形成用于气化焦生产的α_(max)-R配煤方法。提出了煤炭焦化领域应充分认识吉氏流动度指标对炼焦煤黏结特性表征的独特优势并科学运用该指标指导炼焦煤的合理应用,指出我国应重视适合国内煤质特性及测定标准的吉氏流动度测定仪的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