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家门钧窑瓷器胎釉成分的EDXRF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分析了河南省禹州市刘家门窑址出土钧瓷、青瓷的胎、釉成分,探讨了钧瓷与青瓷在胎、釉原料配方上的差异。分析表明,刘家门窑址出土的钧瓷和青瓷,它们的瓷胎具有相同的原料配方。与青瓷相比,钧瓷瓷釉的Al2O3含量较低,SiO2含量较高,但二者的助熔剂含量相近。钧瓷瓷釉的成分落在K2O-Na2O-CaO-MgO-Al2O3-SiO2系釉的分相区域,因而产生了异于普通青瓷的蓝色乳光效果。分析还发现,不同时期的钧窑瓷器,其主、次量元素含量变化甚微,这暗示在长期的烧制过程中,刘家门窑瓷器胎、釉的原料配方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生料石灰碱釉为基础,通过三角配料法,确定了钧瓷窑变釉的最佳配方。以同一配方釉在同一窑炉中烧制出紫红色、蓝紫色的窑变釉。利用色度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仿钧瓷窑变釉的形成及呈色机理。结果表明:同一配方样品在窑中摆放的位置不同,表现为温度以及气氛不同,导致其微观结构以及着色元素价态不同,从而形成钧瓷窑变釉;此外,窑变釉的成色原因是氧化铁和氧化铜共同参与形成的,其中不仅仅只有离子着色,还有结构成色的参与。成功的解释了钧瓷窑变釉的形成原因及呈色机理,为钧瓷窑变釉的复仿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生料石灰碱釉为基础,通过三角配料法,确定了钧瓷窑变釉的最佳配方。以同一配方釉在同一窑炉中烧制出紫红色、蓝紫色的窑变釉。利用色度仪、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仿钧瓷窑变釉的形成及呈色机理。结果表明:同一配方样品在窑中摆放的位置不同,表现为温度以及气氛不同,导致其微观结构以及着色元素价态不同,从而形成钧瓷窑变釉;此外,窑变釉的成色原因是氧化铁和氧化铜共同参与形成的,其中不仅仅只有离子着色,还有结构成色的参与。成功的解释了钧瓷窑变釉的形成原因及呈色机理,为钧瓷窑变釉的复仿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钧瓷窑变釉色是以被称作珍珠点、鱼子纹、兔丝缕、冰裂纹、蚯蚓走泥纹的红、蓝、灰、白等色,以色线,色带,色点构成的钧瓷窑变纹理画面,为基本基调,釉面有明快的流动感,其中又以最早形成于宋代钧台窑的蚯蚓走泥纹最为著名。是鉴别宋代官钧真伪的特有标志。因为历史原因,从宋代到文革之前,蚯蚓走泥纹一直是一段技术谜团。本论文从钧瓷的配方、施釉、以及烧成三个工艺方面诠释了钧瓷蚯蚓走泥纹窑变釉色形成的工艺原理,并给出了二组参考配方。  相似文献   

5.
用中子活化分析(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es, NAA)技术测定了一组古钧官瓷和3个不同窑口现代高档钧瓷样品中25种元素的含量,从这些元素中筛选出能比较好的区分古钧官瓷和现代高档钧瓷的指纹元素,对这些指纹元素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古钧官瓷的胎料来源比较集中,古钧官瓷胎和现代高档钧瓷胎的原料来源和分类关系明显不同;古钧官瓷釉和现代高档钧瓷釉的原料来源、配方和分类关系也明显不同,用NAA和指纹元素散布分析可以区分古钧官瓷和现代高档钧瓷样品.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古钧官瓷和不同窑口现代高档钧瓷的原料来源、分类关系、鉴别以及提高仿古钧瓷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宋徽宗时曾定钧瓷为御用珍品,地方官吏为讨好皇帝,不惜一切代价广收艺人,并在釉料配方中引进了虎骨、玛瑙和玉石等珍贵物品。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科学条件的限制,烧造十分困难,有十窑九空之说,平添了古老钧瓷的神秘色彩。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河南禹州市钧瓷二厂科研所,大胆利用本地资源,仿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宜兴清代仿钧(宜钧)样品、宋元钧瓷(古钧瓷)样品以及广州清代仿钧(广钧)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了它们的胎釉元素组成,并探讨了它们胎釉配方的特点。分析表明:宜钧、古钧瓷和广钧釉中的助熔剂有所差异;它们呈色元素皆为Fe和Cu;Zn O的加入是促使宜钧和广钧产生类似于古钧瓷的乳光效果的原因之一;三个窑口的胎体成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器之一,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方、"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而景德镇依然是中国南方的制瓷中心,在当代,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和差异?如何能互补和促进彼此的发展?笔者从产业和人才的角度做了一些分析,得出了钧瓷比景德镇陶瓷的发展模式单一,但景德镇陶瓷可以向钧瓷学习文化特色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瓷器与首饰     
对瓷器的价值评价,因生产的难易,设计人员水平与知名度,手工以及机械化程度高低,历史背景和批量大小等原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和评估。例如在我国宋代谚语有云:“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的昂贵由此可想而知。在国外,欧洲生产瓷器始于十八世纪,开始在法国时也只有皇室才能掌握配方,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瓷器,价  相似文献   

10.
钧瓷独特的美学境界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为现代钧瓷设计带来诸多启迪.本文提出传承钧瓷文化,要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进行设计和生产,并将钧瓷美学特性引进其它设计领域,探索钧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从而实现钧瓷艺术的审美创造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从化学组成上区分宋代汝瓷与民窑钧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景康  黄瑞福 《陶瓷学报》1999,20(3):153-157
应用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技术测定了一组宋代汝瓷和一组宋代民窑钧瓷瓷片的化学组成及浓度,对汝瓷与民窑钧瓷的主量,次量化学组成和痕量化学组成进行了比较,应用模式识别方法加以研究,得到了区分宋代汝瓷和民窑钧瓷的可视分类图和数学判据。  相似文献   

12.
南宋官窑是中国宋代"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一。宋朝南迁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南宋朝廷出于朝廷政治和宫廷生活上的需要,建立了官家瓷窑,史称南宋官窑。南宋官窑瓷造型庄重而高贵,大气而高雅,端庄稳重的文化艺术气质透露出一种宫廷御瓷高贵的身份。南宋官窑采用最优质的制瓷原料及细腻的原料加工方式、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制坯工艺、多次素烧多次施釉的厚釉技术和阶段性轻重还原焰烧瓷工艺,从而使作品具备"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薄胎厚釉"四大文化特色。我们从流传在世的南宋官窑作品看到南宋官窑的文化艺术内涵,从南宋官窑的遗址寻找南宋官窑优秀的烧制技艺和文化工艺内涵。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临安天目窑黑釉瓷的科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治 《陶瓷学报》1997,18(4):185-194
研究了近来在浙江临安天目山地区发现的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带有兔毫纹的黑釉盏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讨论了这些黑釉瓷的命名问题,胎、釉的特点及其与建阳窑、吉州窑黑釉瓷的区别和某些瓷片中兔毫纹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试析越窑衰落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亚松 《陶瓷学报》2011,32(2):294-301
越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青瓷名窑之一,它的衰落不仅有自身的原因,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对其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揭示历史真相,并给当今的陶瓷业界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长北 《中国生漆》2007,26(2):66-68
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螺钿漆器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6.
采用GB/T 13173-2008《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实验方法》中7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对已知配比的有机酸、无机酸、表面活性剂等复配的卫生洁具清洗剂进行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检测,测量值均远高于配方理论值,文章分析了检测误差的原因,提出了优化检测方案。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测量误差低,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钧瓷的兴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及古代钧窑遗址出土的许多钧瓷残片证明,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窑源于唐代,研制于五代,成熟于北宋初期,兴盛于北宋中晚期。经历了由民窑到官窑,又民窑再官窑的发展阶段,开辟了我国陶瓷颜色釉的先河,为瓷器的装饰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韩以政 《陶瓷》2008,(2):31-32
研究了无机和有机稀释剂对卫生陶瓷浇注泥浆流变性能的影响.添加多磷酸钠和含磷成分可以降低泥浆的粘度,提高坯体的排浆速度,缩短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千年中国陶瓷洁具造型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祥 《陶瓷学报》2002,23(1):41-49
分析了中国市场上的国内外陶瓷洁具产品造型特点及设计理念,重点就中国陶瓷洁具设计思维及今后审美取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就洁具造型所涉及的功能、工艺技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论鹧鸪斑建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达 《陶瓷学报》1998,19(2):97-104
本文根据建窑的特点,提出判断建盏珍品的首要条件,并从工艺难度,实物存量,斑纹的本质与艺术效果三个方面的论述,否定了黑釉白斑盏是建窑珍品鹧鸪斑的观点,再从宋代建盏分类问题的探讨和建窑油滴斑点的形成机理二个方面论证了建窑油滴即鹧鸪斑的结论。文中也详细介绍了建窑油滴与华北油滴的区别,并对中日两国古籍中建盏名称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