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研究了丁二烯在三异丁基铝-环烷酸镨钕富集物—氯二异丁基铝催化体系中的聚合。考察了各种聚合条件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通过调整催化剂用量、单体浓度、聚合温度等因素,可使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在3—10之间变化,而且发现催化剂浓度及单体浓度均与聚合物分子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欣  聂雅玲 《辽宁化工》2007,36(6):384-386
丙烯酰胺溶液通过聚合反应制备了分子量大于2100万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聚合反应最佳条件为:单体须经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EDTA浓度为0.1mg/L,单体浓度为25%~30%,引发剂浓度为15mg/L,引发温度在15-20℃,聚合体系适宜的pH值范围7.5~8.5之间。探讨了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下研究了丙烯腈与丙烯酸乙酯的乳液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浓度和分子量调节剂浓度对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温度升高 ,乳化剂浓度增大 ,单体转化率和分子量增大 ,乳液更稳定 ;链转移剂十二烷基硫醇浓度增加 ,分子量显著降低 ,转化率有所降低 ,表明十二烷基硫醇在调节分子量的同时也起着缓聚剂的作用。用激光粒径分析仪考察了 2 0℃时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大小的变化 ,发现聚合过程的成核和增长均在胶束中进行的。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醇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发现聚合时加入分子量调节剂 ,活性链寿命较短并呈单峰分布 :聚合时不加入分子量调节剂 ,活性链寿命较长并呈双峰分布。 DSC结果表明 ,随聚合体系中软单体含量增加 ,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量和阳离子度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共聚合成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聚合物(CPAM),考察了反应温度、酸碱度、引发剂、单体及阳离子单体浓度等因素对CPAM分子量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分子量和阳离子度CPAM的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单体浓度为35%,阳离子单体的含量约15%,引发剂0.4%,反应体系温度35℃,pH值为6左右。  相似文献   

5.
链转移剂调控DMDAAC均聚物分子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业级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反应单体、甲酸钠或甲醇为链转移剂,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得到分子量在800~9000的PDMDAAC.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体系pH值、引发剂用量、还原剂用量和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产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了链转移剂对PDMDAAC分子量的调控作用及其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张红星  黄丽芳 《弹性体》2002,12(2):27-29
从聚合物的分子量、合成方法、聚合配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单体反应浓度等方面探讨了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塑料》2016,(5)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具有经典自由基聚合不同的特征。文章以碘仿为链转移剂,比较了等离子体及过氧化物引发丙烯酸(AAc)的衰减链转移(DT)聚合动力学。结果表明:碘仿对过氧化物引发体系聚合速率的抑制较等离子体体系明显,同时过氧化物引发DT聚合的分子量更接近于理论值,也更容易在单体转化率较低时得到窄分子量分布(PDI)的聚合物。两种方法引发DT聚合的分子量均与单体转化率呈正比关系,其PDI分别低至1.48、1.64,符合可控/活性聚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程德书  罗菊香 《广州化工》2020,48(6):20-23,26
众所周知,普通自由基聚合制备的含氟聚合物具有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聚合物结构不易控制等缺点;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可以有效克服以上缺点,成为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设计与合成的重要工具。综述了近年来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RAFT聚合研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可见光诱导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RAFT聚合以及聚合诱导的自组装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制备中分子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分子量的大小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用途。该类聚合物的合成一般采用自由基聚合,聚合反应中通过控制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聚合反应温度可以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另外,通过选择引发体系、聚合工艺、适度交联以及添加链转移剂也可以达到控制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分子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9):1952-1956
综述了单体纯度、引发体系、合成途径和聚合方法对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可用于缓控释肥包膜材料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K32)的合成.研究了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PVP K32的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引发剂、聚合工艺等对合成PVP K32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残留单体含量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获得一种分子量分布窄、残单含量低的PVP K32的聚合工艺,并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2.
AM/DMDAAC/AA型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为单体,用溶液共聚法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两性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及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2S2O8-NaHSO3(质量比1∶1)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为0.88%,单体用量为24.5%,聚合温度为55℃,溶液pH值为6,单体摩尔比为n(AM)∶n(DMDAAC)∶n(AA)=1∶0.3∶0.5,聚合时间为4 h,得到的产品综合性能最佳,且具有良好的絮凝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3.
段铃丽  张洪涛  陈莉 《化学与粘合》2006,28(5):330-332,337
介绍了超浓乳液的三个主要特点。从体系状态,单体含量,聚合速度,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形态和设备利用率方面比较了超浓乳液聚合与传统乳液聚合及本体聚合的区别。指出超浓乳液聚合中使用热分解引发剂所产生的问题及使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的原因。还简单介绍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分类,回顾了前人在超浓乳液聚合工作中不同单体体系使用的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情况,总结了不同单体体系中氧化剂还原剂的最佳配比,以及它们对动力学、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超浓乳液聚合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The polymerization of butadiene with nickel (II) stearate–Et2AlCl catalyst has been studied in a batch reactor. The rate of polymerization is fir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monomer and increases with the addition of water. In this system, no appreciable termination reaction has been found and the chain transfer to monomer dictates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polymer products. Molecular weight increases with conversion and water content. The cis-1,4 content was found to be a function of the extent of 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度为50%,相对分子质量100000~200000的低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研究了单体配比、投加浓度、聚合温度、引发体系等对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加入质量分数0.5%的抗交联剂CPL和螯合剂EDTA·2Na.采用三元复合引发体系可以将聚合反应不饱和单体的转化率提高到96%以上,并且通过控制分子质量调节剂SF的用量可以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的阳离子聚合物.该产品对高含水原油采出液有独特的预脱水性能,可提高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设备的效率和油水分离效果,与反相破乳剂、净水剂等配合使用还可以提高其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胜兵  刘玥  杨俊峰 《广东化工》2010,37(11):60-61
使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制备马丙共聚物。通过对分子量分布的表征研究了投料方式、滴加时间、起始温度、聚合温度、搅拌速度等聚合条件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丙烯酸混合滴加可使分子量分布均匀;单体及引发剂滴加时间为3h时多分散系数较小,平均分子量容易调节到应用要求;滴加起始温度应与聚合温度一致,适宜选在95~100℃。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Living polystyrene microparticles with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s varying between 0.5 and 3.8 m were obtained via sec-butyl lithium-initated anionic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 n-hexane diluent when polystyrene-block-poly(4-trimethyl-silylstyrene) was added as dispersing agent. The influence of block copolymer molecular architecture and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monomer concentration and THF addition on polystyrene particle size,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to anionic styrene polymerization in cyclohexane solution, the anionic styrene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in n-hexane was markedly slower.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二硫代苯甲酸苄基酯(BDB)、二硫代苯甲酸苯乙基酯(PEDB)及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基酯(CDB)三种RAFT试剂作为链转移剂的苯乙烯本体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当BDB及PEDB浓度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浓度同时增大时,AIBN浓度提高所导致的聚合反应速率提高起主导作用:当CDB和AIBN浓度同时提高时,CDB浓度提高所导致的聚合速率降低作用影响更显著。对CDB体系,随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分布变宽。对BDB体系,当其浓度较高时,随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分布变窄;当其浓度较低时,不利于实现可控,活性聚合,反应后期分子量分布变宽。动力学和GPC分析均表明以BDB为链转移剂时苯乙烯本体聚合的可控性最好。在同时考虑链转移剂和引发剂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的聚合物分子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可有效预测以双硫酯为链转移剂的苯乙烯RAFT聚合体系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19.
在5L聚合釜中合成了偏氯乙烯(VDC)-氯乙烯(VC)悬浮共聚树脂,研究了聚合温度、转化率、单体配比和助剂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树脂的分子质量与聚合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其综合活化能为-32.877kJ/mol;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在高转化率阶段基本不变;分子质量随着单体配比中V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子质量分布也有一定的波动;聚合前加入助剂对共聚树脂的分子质量及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