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氮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作者研究了潜流水平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湿地进水TN负荷与出水TN负荷去除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TN去除率也升高,停留时间为4d时,芦苇湿地和菖蒲湿地的脱氮效率可以达到60%以上。从脱氮效果看,芦苇湿地的略好于菖蒲湿地的,有植物系统明显好于无植物系统。在进水NO2^--N浓度小于0.062mg/L、NO3^--N浓度小于1.982mg/L的情况下,无论是连续运行还是间歇运行,大多数情况下,出水浓度都分别低于0.631mg/L和1.00mg/L,两者一般不会有较大的积累。试验分析了湿地脱氮的途径,微生物硝化/反硝化是人工湿地脱氮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存储仅占湿地总氮去除量的10%左右,但是植物的存在间接地影响湿地脱氮的其它途径,对提高湿地氮去除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国华 《上海化工》2009,34(8):12-14
介绍了由美国易道公司设计建设的上海化学工业区自然处理系统(NTS)生态湿地项目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建设这一生态湿地项目的基本设想。该项目作为化工区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保护杭州湾的生态环境和创建绿色化工企业基地作出重要贡献。上海化学工业区生态湿地系统将成为中国当今最宏伟的工业自然生态湿地处理系统之一,必将为建设节约型的世界级石油化工基地创出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建成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化工区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湿地构建中基质填料对其综合且持久发挥效能具有关键作用。生物炭可以通过吸附、分配等作用固定水中污染物,填充于湿地基质中能发挥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巨大潜力。该文开展了生物炭基湿地水质净化效能、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与机制等研究,揭示了生物炭种类和物化特性对水生植物生长、微生物群落繁衍和固碳减排等方面的作用机理,为生物炭的施用和湿地建设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对提升水生态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水生态保护和再生水回用的日益重视,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水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利用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尾水已被广泛推广,明晰人工湿地各单元中污染物去除过程和机制对出水水质提升和湿地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合三维荧光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各单元尾水中主要污染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对尾水中主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Cr、TN、NO-3-N、TP去除率分别约为93.5%、87.1%、85.4%、100%。组合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降解主要集中在曝气好氧塘单元,而预处理塘单元对污染物降解能力较弱。分析结果表明,水体DOM中主要为外源性组分,进入湿地后内源性组分逐渐升高,湿地系统对类腐殖质组分降解效果显著。湿地中水体和表面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丛毛单胞菌(Comamonas)、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和马赛菌(Massilia)等具有氮、磷转化功能的微生物在曝气好氧塘单元水体和生物膜中富集。RDA分析显示,水体中的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城市河道面临雨天反复污染问题,泵站雨天溢流是影响城市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的重要原因。结合河道护坡地形,将潜流人工湿地构造为护坡湿地,研究不同运行工况和进出水构造条件下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去除机理。结果表明,护坡湿地在垂直流工况下,进水管水平长度为3.6 m(占污水处理区水平长度的90%),出水管高度为0.65 m(占污水处理区高度的81.25%)为最优进出水构造,在该进出水构造下湿地对CODCr、氨氮、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45.0%、91.5%、42.6%、44.3%。护坡湿地按水平流工况运行时,对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低于垂直流工况,但去除负荷有显著提升。在同时设置底部和出水高度处集水的最优出水构造下,护坡湿地对CODCr、氨氮、TN、TP的去除负荷分别为103.0、46.79、15.64、0.41 g/(m2·d)。  相似文献   

6.
正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的《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城市湿地应纳入城市绿线划定范围,严禁破坏城市湿地水体水系资源。城市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办法指出,城市湿地保护是生态公益事业,应遵循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办法,城市湿地公园及保护地带的重要地段不得设  相似文献   

7.
三段式潜流湿地污水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水平流湿地加以改造,形成三段式潜流湿地,并采用自然接触富氧和微曝气强化供氧。比较了传统水平流湿地、三段式自然富氧潜流湿地及三段式微曝气潜流湿地的DO分布及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段式自然富氧潜流湿地由于改善了湿地供氧状况,COD、NH4^+-N和TN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92%、70%、56%,优于传统水平流湿地;采用微曝气进一步强化供氧可有效改善系统溶氧分布,延展最佳HRT的控制范围,COD、NH4^+-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83%、65%,而且土壤脲酶活性明显提高,在较低运行水位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但新型湿地除磷效果提高不明显。三段式微曝气潜流湿地的研究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范立维  海热提  卢泽湘 《化工学报》2007,58(12):3024-3032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Fluent Inc. ,Version 6. 2. 16)中的多孔介质模型对潜流人工湿地进行了模拟,并引入颗粒轨道模型讨论了潜流人工湿地层式和护管式两种集水区结构对其水力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考察条件下,平均停留时间相差不大,散度成为人工湿地水力学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集水区为层式结构时,净化区与集水区阻力比越小,其变化对湿地水力学效能影响越大;集水区高度增加,水流散度增大,湿地水力学效能减小。集水区为护管式结构时,减小集水区宽度有利于提高湿地水力学效能和明显减小阻力比对湿地水力学效能的影响;集水区高度的增加对湿地水力学效能影响不大。与层式集水区结构相比,护管式集水区结构的潜流人工湿地水力学效能更高,而且可以通过减小集水区宽度显著提高湿地水力学效能和逐步减小阻力比对其水力学效能的影响,因此护管式集水区结构优于层式结构。  相似文献   

9.
郑州黄河湿地公园拥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是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分析郑州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1)加强立法,提高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2)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工程;(3)建立湿地物种资源信息数据库,为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和监测体系;(5)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湿地生态补偿及其运行机制,做了简单的论述,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湿地保护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湿地生态补偿和运行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从实际运行情况来说,其作用尚未被全面发挥,因此还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特定的滨江城市水环境问题,利用湿地植物风车草、草蒲、菱、金鱼藻、轮叶黑藻和亚洲苦草构建的湿地植物生态物理模型进行了含沙水体泥沙净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系统对不同悬浮泥沙含量的水体具有不同的净化效果,净化效果最好的湿地植物分别是钓鱼藻、黑藻、菱、菖蒲和风车草。随水体含沙量增加净化效果有所增强。不同粒径的悬浮泥沙在湿地植物群落中的沉降、吸附和过滤的效果不同,因而在湿地植物群落中的去除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孙玉萍  巴慧子  贾芦 《中国化工贸易》2012,(11):129-129,162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水”,“文明的发源地”。湿地对调解气候,涵养水源,抵御洪水,调解劲流,蓄洪防汗,放浪固岸,防止土壤沙化。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保护多样性特色,促进湿地综合利用广开筹资渠道,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植物根际效应对根部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植物具有分泌氧气和根系分泌物的根际效应,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湿地植物种类、光照条件、基质特性等对植物根际效应的影响,进一步阐释分析了湿地植物对根际微生物活性、降解性能和种群组成的影响机理。众多研究表明,湿地植物的根际效应所提供的氧气和分泌物为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与能量,对根际微生物活性、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以及营养元素等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效果。因此,在人工湿地工艺设计中,通过筛选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和优化工艺条件来强化人工湿地植物根际效应,有助于提高人工湿地工艺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人工湿地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及系统基质中微生物的种群和活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航运的迅速发展,航道水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湿地生态系统由基质、微生物、湿地植物共同组成。在航道水域中,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模拟航道湿地生态系统,探究污染物质去除及机理。研究发现,湿地系统对有机物以及氮素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当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在一定范围内时,湿地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净化能力将污染物质除去,部分污染物质还可以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水生植物和底泥中微生物的增长。但是污染物质较多时,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因此要尽量保证航道水域的污染物质排放在一定范围内,加强污染物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益的绿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和雨水处理。而在人工湿地众多应用领域中,脱氮对于水环境保护以及废水的回收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湿地的脱氮机理,氨化、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分析了人工湿地脱氮的主要外在和内在影响因素如温度、水力停留时间、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等;探讨了在人工湿地的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人工湿地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溶解氧和碳源的主要来源及两者对人工湿地脱氮产生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间歇增氧及补充碳源对湿地碳氧水平的促进机制。认为调控碳氧水平成为促进人工湿地脱氮的有效手段,但亟需经济高效的方法提升人工湿地的碳氧水平。利用藻塘出水可生态调控人工湿地中的碳氧水平,提升湿地脱氮效能。开发利用藻类物质将为优化人工湿地脱氮提供新的研究点,相关技术方法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贤波  王俭 《安徽化工》2017,43(6):18-21
人工湿地是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具有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景观效果好等优点,是污水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从工程技术和环境保护角度,重点介绍了各类型人工生态湿地的特点,分析了各类型湿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展望了人工湿地技术深化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溶解氧和碳源在人工湿地脱氮中的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化-反硝化过程是人工湿地脱氮的主要途径。如何同时保障硝化-反硝化这一重要脱氮机制的畅通是提高湿地脱氮效率的关键。对溶解氧和碳源在人工湿地脱氮中的作用及其主要来源进行了描述,重点论述并分析了溶解氧和碳源在人工湿地脱氮中的耦合关系,合理调整进水中的碳氮比被认为是提高湿地脱氮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以某人工生态湿地改造项目为例,分析了该生态湿地现状水质净化效果,探讨了湿地方案设计、运行及管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原方案认真研究及现场实际查勘,分别从工艺、植物配置、结构、湿地运维等方面优化设计方案,并强调应加强湿地后期维护与管理,使湿地长期、有效、稳定发挥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