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统的荧光分子多数会有聚集诱导淬灭效应(Aggregation Caused Quenching,ACQ),限制了其应用。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荧光分子不同于传统的荧光分子,在聚集的条件下产生荧光,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背景荧光较低等特点。在生化分析中应用AIE分子,可以免去在细胞、细菌等荧光定位中多次洗涤去除背景荧光的步骤,还可以实现快速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制一种具有荧光功能特性的高固低黏羟基丙烯酸树脂。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IE)出发,将具有 AIE性质的二对丙烯酸四苯乙烯酯荧光分子通过自由基共聚连接于聚合物链段。由于聚合物链段对荧光分子化学键固定以及聚合物链的包裹束缚作用,导致荧光分子运动受限,从而实现涂层在紫外灯下荧光发光。通过荧光光谱的实时跟踪,探索高固低黏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以及固化规律。此外,由于聚合物链段对外界刺激具有实时响应性,从而间接影响了所连接的荧光分子的荧光发光行为。因此,文中也探索了涂层在外界温度与化学气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荧光变化的规律,以探索其在功能涂层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萘二酰亚胺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强烈荧光的芳香烃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光、热、化学稳定性,以及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FQY)为经典的聚集诱导发光体系。萘二酰亚胺(NDI)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在探索实际生活应用中,被认为是最通用的荧光团单元之一。本文从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研究进展、萘二酰亚胺(NDIS)化合物的合成、相关性质测试方面着手,介绍了两种含二苯并噻吩单元的萘二酰亚胺衍生物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的聚集诱导发光物质,将其负载于氧化石墨烯上制备成新型荧光探针对肝素进行检测。通过改进的维蒂希反应(Wittig reaction)合成3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分别为含有羟基、卤素基团(溴)烷基链和氨基正离子侧链的有机物,并进行核磁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提纯后均得到了纯净的产品。通过荧光发射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了这3种化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将其中含有氨基正离子侧链的化合物负载于氧化石墨烯,利用这种荧光探针对肝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荧光淬灭作用,与带有正电荷的聚集诱导发光物质通过静电作用复合,使其表面修饰正电,荧光淬灭。当加入肝素钠后,由于肝素钠电负性更强,使得两者脱离,荧光显著增强,从而可通过此方法对肝素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氟硅丙烯酸酯乳液(氟硅),然后将钠基蒙脱土(钠土)分散于其中,制成复合乳胶涂层并涂覆在Q235钢上。研究了乳液种类和钠土用量对涂层防腐性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氟硅丙烯酸酯乳液和涂层。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量和中性盐雾试验探讨了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乳胶粒子呈核壳结构,涂层连续、致密,钠土在涂层中分散均匀。当钠土用量为4%时,复合涂层的耐蚀性最好,水接触角达到102.4°,附着力为0级,电化学阻抗达到104.4Ω,腐蚀速率仅为4.3×10-5 mm/a,盐雾试验240 h后膜下金属未发生腐蚀扩散。  相似文献   

6.
传统荧光分子由于具有聚集诱导猝灭效应,其在高浓度或固态状态下荧光消失,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克服这一缺陷,研究合成基于丙烯酸树脂的离子聚合物并将罗丹明 B荧光分子原位掺杂于聚合物体系中。利用聚合物链段上的离子与荧光分子之间的电荷作用抑制荧光分子在体系中的聚集,设计合成了不同罗丹明 B掺杂量和不同玻璃化温度下的荧光树脂,探讨了罗丹明 B掺杂量、玻璃化温度、聚合物质量百分浓度、不同溶剂以及环境温度对荧光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电荷的吸引作用,利用聚合物链段的吸附和阻隔,可促进荧光分子的有效分散,从而实现固化涂膜的有效发光。  相似文献   

7.
5 有机—无机复合乳液技术发展乳胶涂料 新品种 乳胶涂料是以高分子乳液为成膜物质,加入各种颜、填料配制而成,由于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乳液具有各种优异性能,故而可以配制成具有各种性能的乳胶涂料。现举例如下:5.1 超耐久性涂料 日本专利昭60—63262报道了一种超耐久性涂料组成物,是具有优良的通用性和疏水性的涂料。以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乳胶及含胶体二氧化硅的水性树脂组成物为涂层材料。在此涂层材料100重量份(固态重)中加入约10—100重量份的硅类反应型疏水剂,再在此混合物中以固态重为基准,加入300—1000重量的无机物而组成。专利中报道的使涂料具有疏水性所用的特定材料是具有反应基团的硅烷衍生物。其实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机械共混的方式将水性环氧树脂与硅丙乳胶进行复配,并添加防腐颜料、填料及各种助剂制备出一种自分层水性轻防腐涂料.将制得的环氧–硅丙复合涂层进行表征,发现纯环氧涂层的水接触角为56°、纯硅丙涂层的水接触角为91°,而环氧树脂与硅丙乳胶经过2:1、1:1、1:2这3个不同比例复配所得的涂层的水接触角分别为87°、89°、...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合成了以碗烯为荧光母核的D-π-A构型的荧光分子.以1,6-二溴-2,5-二甲基碗烯为关键中间体,经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二苯胺-6-溴-2,5-二甲基碗烯,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二苯胺为给电子体构建的新型荧光分子将量子产率提高至22.4%,荧光发射波长红移至496 nm,斯托克斯位移高达201 nm.D-π-A构型的荧光分子展示出溶剂致色变效应,在正己烷与二氯甲烷中荧光性质具有显著变化.该新型荧光分子的发光机制为分子内电荷转移和聚集诱导发光的有机结合,有效抑制了聚集诱导淬灭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丙三醇处理纳米SiOx,研究了纳米SiOx在天然乳胶及PVA复合天然乳胶体系中的均匀分散技术;性能测试结果及SEM照片表明:①采用多羟基有机化合物作为表面处理剂,可以使纳米SiOx在胶膜中分散均匀.并有效防止其在体系中的聚集。②多数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高于添加常规补强剂(白炭黑或炭黑)的试样。③采用一缩二乙二醇作为纳米SiOx表面处理剂的天然乳胶膜,其拉伸强度为59.44MPa,撕裂强度为27.66N/mm,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分别比添加白炭黑的试样提高了44.6%和33.2%。  相似文献   

11.
<正> 环氧树脂改性的丙烯酸酯水乳胶,由于环氧树脂的接枝和固化,降低了树脂的成膜温度,提高了涂膜硬度,改善了乳胶漆的回粘性。由它与硅溶胶配制的复合涂料,由于硅溶胶粒径细(<100毫微米)极易侵入到基层内部,而环丙乳胶粒径大(约200~300毫微米)覆盖在涂层表面。涂膜干燥时,由于硅溶胶的硅羟基缩合脱水反应,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及聚丙烯酸酯的成膜过程同时进行,涂层中环氧树  相似文献   

12.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涂层成膜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及磷酸酯乳化剂含量对环氧丙烯酸酯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胶粒子呈均匀的球形结构,且平均粒径分布在150 nm左右。当固化温度为120℃、固化时间为2 h、磷酸酯乳化剂含量为3%时,涂层的耐腐蚀性较好。研究了复合乳液的成膜过程和防腐蚀机理,通过复合乳液与金属底材形成致密的钝化膜,阻隔水分子和无机离子的浸入,提高了涂层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及磷酸酯乳化剂含量对环氧丙烯酸酯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胶粒子呈均匀的球形结构,且平均粒径分布在150 nm左右。当固化温度为120℃、固化时间为2 h、磷酸酯乳化剂含量为3%时,涂层的耐腐蚀性较好。研究了复合乳液的成膜过程和防腐蚀机理,通过复合乳液与金属底材形成致密的钝化膜,阻隔水分子和无机离子的浸入,提高了涂层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工程应用。介绍了香港城市大学先进涂层应用研究实验室(ACARL)近10年来在硬质涂层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金刚石薄膜和纳米复合涂层在香港制造业的应用研究,超硬纳米复合涂层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研究,以及以脉冲磁控溅射为基础的新型大面积涂层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应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纳米SiO2复合涂层,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涂层的结构、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TFE及ETFE/纳米SiO2粉末在火焰喷涂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或降解反应,表明火焰喷涂法适宜制备ETFE及ETFE/纳米SiO2复合涂层;DSC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涂层的结晶速率,结晶温度提高约2 oC,而且使复合涂层的熔融峰温度高于纯ETFE涂层。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具有成核剂的作用,诱导ETFE大分子结晶,使其结晶能力及结晶的完善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熊锐  钟勇强 《硅酸盐通报》2021,40(7):2209-2214
采用四种表面涂层,以吸水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混凝土试件涂刷表面涂层后吸水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涂层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试件吸水率,其中聚氨酯涂层效果最佳,乳胶涂层效果最差,氟碳涂层、桥梁涂层效果介于聚氨酯涂层与乳胶涂层之间。混凝土试件的吸水率随着涂层涂刷遍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而降低幅度在减小,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从经济性角度选择适当的涂刷遍数。空白件及涂刷涂层的混凝土试件吸水率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申琪  薛雨源  杨涛伟  张妍  李胜任 《化工进展》2022,41(5):2672-2685
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荧光的主要来源,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荧光材料,但木质素的荧光机理和调控机制不明确,制约了其荧光特性的高值利用。本文从木质素荧光团化学结构的筛选和木质素荧光团间聚集耦合态的研究两方面出发,系统地综述了木质素荧光的研究现状,并分别对其研究思路和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凝练。分析表明,首先,由于木质素的自吸收效应和荧光淬灭剂的存在,仅从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两方面筛选与真实木质素荧光相近的模型物作为其荧光团的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木质素荧光团间存在相互作用,单独分析木质素荧光团的化学结构意义有限,木质素真实发光基团是这些荧光团间的聚集耦合态;再次,在木质素微结构聚集行为研究和聚集诱导发光理论的基础上,已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木质素胶团间和胶团内两种基本聚集行为对其荧光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今后的研究应完善木质素聚集荧光行为的关联模型,并从微观分子层面深入揭示木质素荧光团间的耦合机制;最后,木质素荧光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光物理性质研究,更是一个由木质素化学结构解析、木质素微结构调控、木质素激发态能量转移等多方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课题,揭示木质素荧光机制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进而会对木质素其他方向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11):2167-2169
简要介绍了手性化学中的手性合成、手性拆分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1新型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拆分及应用;2聚集诱导荧光在手性化学中的应用;3手性化学在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手性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16,(11):2167-2169
简要介绍了手性化学中的手性合成、手性拆分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1新型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拆分及应用;2聚集诱导荧光在手性化学中的应用;3手性化学在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手性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魏国 《广州化工》2015,43(3):87-89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改性聚乙烯醇,改性的聚乙烯醇与苯丙乳胶进行共混作为化纤地毯背衬的复合苯丙乳胶,在提高其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苯丙乳胶的使用成本。通过正交实验检验各因素对复合苯丙乳胶的剪切强度影响,确定其改性工艺优化条件。通过检测,复合苯丙乳胶固含量为24%,粘度为98×10-3Pa·s,p H值为8,剪切强度为3.82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