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感病毒的裂解、纯化及抗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摘 要]目的 研究适于大规模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剂、裂解和纯化方法。方法 使用不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去氧胆酸钠)、不同浓度和时间进行裂解,通过电镜进行裂解效果观察。裂解后经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并进行抗原性试验。结果 Triton X100的裂解效果优于去氧胆酸钠,应用 1.0% Triton X100裂解 90min效果较好。裂解率达90%以上。裂解后纯化的样品抗原性与进口疫苗类似。结论 该工艺适于流感裂解疫苗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大规模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纯化及裂解工艺。方法比较凝胶层析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纯化效果,以及TritonX-100和去氧胆酸钠两种裂解剂在不同条件下的裂解效果。结果层析法纯度稍高于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而蔗糖密度区带超速离心法的收率优于层析法。TritonX-100的裂解效果优于去氧胆酸钠,裂解剂浓度为0.5%或0.8%,裂解3或4h,裂解率达90%以上。疫苗在4℃保存1年后,所有检测项目均合格,4℃保存18个月和37℃保存28d后,HA含量仍保持在30μg/ml以上。结论已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规模生产的纯化及裂解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流感病毒裂解的因素,优化流感病毒裂解工艺。方法分别在不同裂解时间(Triton X-100裂解1、2、3和4 h)、不同终浓度的裂解剂(终浓度为0.5%、0.6%、0.7%和0.8%的Triton X-100)、不同总蛋白浓度(2 000、3 000和4 000μg/ml)及不同的离子强度[终浓度为0.01、0.05、0.1和0.5 mol/L的PBS(p H 7.2)]下,对流感病毒进行裂解,电镜下观察病毒裂解效果,同时采用免疫单扩散法检测血凝素含量,Lowry法检测总蛋白含量,计算蛋白含量/血凝素含量比值(裂解后病毒纯度)及血凝素回收率,确定最佳裂解工艺参数。结果当裂解前病毒纯化液蛋白含量范围为2 000~3 000μg/ml,PBS终浓度为0.1 mol/L时,利用终浓度为0.7%~0.8%的Triton X-100裂解流感病毒2 h,可获得最佳裂解效果。结论确定了流感病毒最佳裂解参数,优化了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中的裂解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的裂解条件进行初步探索,为研制HRSV裂解纯化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的裂解剂,以不同浓度和温度对HRSV裂解不同时间,以HRSV的F及G蛋白为目标蛋白,对得到的蛋白进行还原蛋白电泳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电镜观察验证裂解效果。结果1%浓度的TritonX-100在4℃作用90min,对HRSV的裂解效果优于其他裂解剂。电镜观察可见病毒样品呈云絮状裂解;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特异性条带为HRSV的F蛋白。结论已初步筛选出HRSV的裂解条件,其对HRSV的裂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流感病毒的工艺参数。方法在不同进样量(600、700和800 ml)时,检测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各紫外检测峰的糖浓度、血凝滴度及卵清蛋白含量,并对血凝滴度大于1∶480的检测峰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和血凝素含量检测,确定最佳收峰位置、糖度范围及病毒浓缩液进样量;在不同比例的30%和50%的蔗糖溶液、不同离心时间(2、3和4 h)条件下对流感病毒浓缩液进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检测纯化后的病毒纯化液蛋白质、血凝素及卵清蛋白含量,计算蛋白质含量与血凝素含量比值及血凝素回收率,确定最佳离心时间。结果确定最佳收峰位置为第三峰,糖度范围为30%~50%之间;当病毒浓缩液进样量为600~700 ml时,30%蔗糖溶液进液量为450~550 ml,55%蔗糖溶液进液量为400~500 ml,转速为90 639×g离心3 h后,可获得最佳纯化效果。结论确定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流感病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一步提高流感病毒的纯化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工艺制备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形态,筛选最佳裂解工艺,为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对4种不同裂解工艺制备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进行形态观察,采用中和试验分析其免疫原性,异常毒性试验分析其安全性。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4种样品均无完整病毒,样品1裂解程度最大,囊膜破裂,多数为病毒碎片;样品2大多数囊膜未破损,缺少纤突;样品3较完整的病毒颗粒略小(约30~40 nm),纤突清晰;样品4大多数病毒颗粒保留着纤突,但纤突已不整齐清晰。样品2组小鼠中和抗体滴度最低,而样品1、3、4组较高,与样品2组相比,差异明显,其中以样品3组最高;样品2组小鼠、豚鼠体重增加不明显,而样品1、3、4组小鼠、豚鼠体重增加明显,与样品2组相比差异显著,其中以样品3组最明显。结论电镜观察可直观反映疫苗裂解程度;3种裂解工艺均可用于疫苗生产,其中样品3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工艺可作为最佳裂解工艺用于后续疫苗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低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流感病毒的条件,为开发Vero细胞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在DMEM/F12和SLM-199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血清,培养Vero细胞,观察细胞连续传代的生长状态;接种流感病毒后,检测病毒培养液不同pH值、不同浓度TPCK-胰酶和病毒不同接种量对病毒血凝效价的影响。结果用SLM-199在1.0%血清浓度下培养的Vero细胞接种流感病毒血凝效价较高,病毒培养液pH值为7.2,TPCK-胰酶含量为1.0μg/ml,接种病毒MOI为1.0时,72h收获的病毒血凝效价最高。结论已筛选出低血清培养Vero细胞和流感病毒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纯化B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菠萝蛋白酶酶切B型流感病毒HA,超速离心获得含HA的上清后,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纯化,HPLC分子筛分析纯化效果。纯化后的蛋白经糖苷酶PNGaseF处理后,切取丰度较高的蛋白条带,进行质谱鉴定。结果病毒蛋白与菠萝蛋白酶蛋白含量的最佳比例为40∶1;5%~30%梯度浓度的蔗糖能很好地去除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流感病毒内丰度较高的NP及M蛋白得到很好的去除;纯化的HA蛋白的纯度大于90%,且HPLC分析显示仅有1个主峰,均一性良好。结论优化了B型流感病毒HA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方法,获得了高纯度的HA蛋白,为制备HA标准抗血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噬菌体PhMASA-WJ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小鼠败血症的疗效,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MRSA(USA300)为宿主菌,从地下污水中分离筛选出1株噬菌体PhMASA-WJ,双层琼脂平板培养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点滴法测定噬菌体裂解谱,确定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提取噬菌体全基因组并进行酶切鉴定,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并检测噬菌体的体外裂解效果、安全性及其对小鼠败血症的疗效。结果 PhMASA-WJ在USA300菌苔上形成直径1~2 mm的圆形、透明且边界清晰的噬菌斑,PhMASA-WJ效价为7. 1×10~8 PFU/m L,其为专一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最佳MOI为0. 001,属于RNA病毒,基因组大小约23 000 bp。电镜观察显示,PhMASA-WJ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动物实验证实,PhMASA-WJ对小鼠无毒副作用,败血症小鼠经PhMASA-WJ治疗后存活率为60%,对照组全部死亡,PhMASA-WJ治疗显著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P 0. 001)。结论 PhMASA-WJ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裂解谱窄且裂解能力强,能显著提高败血症小鼠的存活率,为临床治疗MRSA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转瓶培养Vero细胞制备流感病毒疫苗。方法将流感病毒接种于Vero细胞上培养,优化培养条件,收获的病毒液经灭活、超滤浓缩和层析纯化,检测病毒的血凝素(HA)滴度及血凝素含量。按此工艺制备流感疫苗,根据血凝素含量稀释为不同浓度,免疫小鼠,观察不良反应,并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抗体水平。结果Vero细胞培养流感病毒的最佳条件为:维持液中胰酶浓度12.5~15μg/ml,pH值7.4~7.6,Vero细胞经多次洗换后再接种病毒,病毒在细胞上培养72~96h收毒。所有免疫小鼠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小鼠抗体阳转率均为100%,HI抗体滴度均不低于同剂量的阳性对照组。结论Vero细胞可用于流感病毒的培养和制备疫苗。  相似文献   

11.
间硝基苯磺酸钠助催化硫酸水解制备芦苇浆纳米纤维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间硝基苯磺酸钠(SMS)为助催化剂,质量分数 55% 硫酸水解芦苇浆制备纳米纤维素(NCC)。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SMS添加量对NCC的产率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NCC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 50℃,反应时间 3.0 h,间硝基苯磺酸钠添加量10%(以芦苇浆质量计)。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NCC为纤维素类物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分析表明以SMS为助催化剂制备的的NCC形貌更规整,呈棒状。相同NCC制备工艺条件下,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硫酸铜(CuSO4)两种助催化剂相比,助催化剂SMS制备的NCC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环戊二烯(CPD)、金属钠和一氯甲烷为原料合成甲基环戊二烯,包括制备环戊二烯钠和环戊二烯钠甲基化两步反应。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及环戊二烯与钠的摩尔比对甲基环戊二烯的收率影响显著。双环戊二烯的最佳解聚温度为250℃,对于CPD与钠的反应,反应初期温度应控制在较低的温度,以减少CPD二聚反应;反应后期可将温度升高至28℃,以加快CPD与钠的反应速率。最佳的CPD与钠摩尔比为2.2,此时甲基环戊二烯的收率达86%。  相似文献   

13.
以月桂酸和N-甲基牛磺酸钠为原料,经直接缩合一步反应合成了月桂酰基甲基牛磺酸钠。考察了直接法缩合工艺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和用量、投料比、溶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条件为:月桂酸与N-甲基牛磺酸钠投料摩尔比为1.3∶1,催化剂硼酸用量为月桂酸质量的2%,溶剂用量为月桂酸质量的40%,215℃反应6 h。在上述条件下,N-甲基牛磺酸钠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粗产品经重结晶及干燥处理后纯度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2-环己氧基乙酸烯丙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摩尔比为1∶1.15的环己醇钠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在135~145℃下反应合成了环己氧基乙酸钠,反应时间为2.5h,收率约为81%,再将环己氧基乙酸钠用盐酸酸化制得中间体环己氧基乙酸。后者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与烯丙醇经酯化反应制得标题化合物,收率为87.1%。最佳工艺条件是:环己氧基乙酸∶烯丙醇=1∶5.5(摩尔比),催化剂加入量为0.18mol/mol酸,反应温度为115~120℃,反应时间为6h。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poly (acrylic acid)/sodium humate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by graft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of acrylic acid (AA) on sodium humate micropowder using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 (MBA) as a crosslinker and potassium peroxydisulfate (KPS) as an initiator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effects on water absorbency of factors 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 initial monomer concentration, and degree of neutralization of AA, amount of crosslinker, initiator, and sodium huma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of AA on sodium humate micropowder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oscopy.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water absorbency of the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synthesiz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for synthesis with a sodium humate content of 5.3% exhibited absorption of 684 g H2O/g sample in distilled water. Water‐retention in soil is enhanced by the use of the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The effect of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on the growth of corn is reported. The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may be of use as water management materials for agriculture purposes in desert and drought‐prone areas.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2: 5137–5143, 2006  相似文献   

16.
脱硫石膏是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的固体废弃物,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为提高脱硫石膏的附加值,以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盐溶液法制备半水石膏晶须,研究了氯化钠浓度、温度、液固比、pH对转化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柠檬酸的含量对形貌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制备的半水石膏晶须做了表征,并研究了柠檬酸对形貌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当氯化钠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为100 ℃、液固比为5∶1、反应时间为2 h、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0.25% 时,可制备出长度为50~100 μm、长径比为(30~50)∶1的半水石膏晶须。  相似文献   

17.
朱平  郭肖青  王炳  张传杰  张吉强 《合成纤维》2007,36(7):27-29,37
将海藻酸钠与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出改性海藻酸钠,并以改性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湿法纺丝制备海藻纤维,利用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测试了改性海藻纤维的断裂强力,并研究了改性海藻酸钠纤维制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环氧氯丙烷用量占海藻酸钠干重8%、pH值为10、温度50℃、时间2.5h的条件下制备的海藻酸钠,纺丝成形后纤维的强力比改性前提高33.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