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二倍稀释法确定了六氢β-酸环糊精包合物对7种测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活性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6.25 mg/L)和阪崎肠杆菌(MIC为32.5 mg/L)为指示菌,考察了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外,包合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白色念珠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Na_2SO_3会提高对阪崎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金属离子中Ca~(2+)、K~+、Na~+、Mg~(2+)、Zn~(2+)及食品添加剂中Na NO_2、苯甲酸钠对包合物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Fe~(2+)/Fe~(3+)、Cu~(2+)会使HBA/M-β-CD包合物对两种指示菌的抑菌活性减弱,并呈负相关性。山梨酸钾和H_2O_2在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4和0.5 g/L时,包合物对阪崎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有所下降;随着KMnO_4添加浓度的增大,包合物对两种测试菌的抑制活性逐渐减弱,至0.38 g/L时失去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研究六氢β-酸环糊精包合物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7种环糊精包合物抑菌活性,二倍稀释法测定六氢β-酸-2,6二甲基-β-CD、六氢β-酸-2-甲基-β-CD和六氢β-酸-羟丙基-β-CD包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研究了温度、pH、紫外线对前述3种包合物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环糊精包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六氢β-酸-2,6二甲基-β-CD、六氢β-酸-2-甲基-β-CD和六氢β-酸-羟丙基-β-CD包合物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均为8.0 μg/mL。经酸碱处理后,与未处理组比较,在pH>6的条件下,3种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增强,在pH<6的条件下,其抑菌活性减弱;温度和紫外线对3种包合物抑菌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测试了六氢β-酸环糊精包合物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7种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六氢β-酸-2,6-二甲基-β-CD、六氢β-酸-2-甲基-β-CD和六氢β-酸-羟丙基-β-CD包合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并考察了温度、p H、紫外线对上述3种包合物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环糊精包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六氢β-酸-2,6-二甲基-β-CD、六氢β-酸-2-甲基-β-CD和六氢β-酸-羟丙基-β-CD包合物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8 mg/L。在p H6条件下,3种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增强,在p H6条件下,其抑菌活性减弱;温度(20~120℃)和紫外线(辐照180min以内)对3种包合物抑菌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壳聚糖席夫碱反应合成了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用合成产物对黄连素进行了包合.研究了合成产物、包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和包合物的抑菌活性较壳聚糖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与二氯亚砜制备脱氢枞酰氯,再以无水碳酸钠作缚酸剂,脱氢枞酰氯与脱氢枞胺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回流生成双脱氢枞基酰胺化合物,收率46.3%.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红外光谱确证.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产物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6个菌种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双脱氢枞基酰胺化合物对6个菌种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128μg/mL,其中,对肺炎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8μg/mL.  相似文献   

6.
黄连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正交实验法制备了黄连素β 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了环糊精用量、反应时间和黄连素用量等因素对包合物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和包结比,并对包合物与黄连素的抑菌能力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黄连素用量为0 030g,β 环糊精2 0g,包合时间90min,包合物收率可达68%以上。包合物的溶解度为4 826g/100ml水,包结比为1∶2,抑菌试验表明:包合物的抑菌能力比黄连素稍有增强。  相似文献   

7.
用抑菌圈法考察了田基黄总黄酮浓度、pH和处理温度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1.562 5 μg/mL.总黄酮浓度为12.5 μg/mL的田基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在pH为8,7~8和5抑菌活性最大.总黄酮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能,在20℃和80℃加热处理30 min后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2.8,10.2,11.3 mm和12.0,10.0,10.8 mm.  相似文献   

8.
制备以链霉亲和素——生物素介导偶联的免疫磁珠,通过偶联条件和捕获条件的优化,建立高效、特异富集阪崎肠杆菌的方法。结果表明,按照100μg SA/mg磁珠制备链霉亲和素磁珠,以抗体与磁珠表面链霉亲和素物质的量比为3∶1,37℃偶联30 min,可获得抗体结合量为386.6μg/mg免疫磁珠。在1 mL体系中添加粒径为80 nm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0.3 mg室温孵育30 min,纯培养条件下对阪崎肠杆菌捕获效率在80.5%以上,人工污染样品条件下捕获效率可达61.1%以上,非特异性低于5.0%。该免疫磁珠为富集阪崎肠杆菌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捕获效率高、特异性好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取代肼与乙酰丙酮在室温下反应直接合成了3种3,5-二甲基吡唑衍生物a~c,收率分别为45.6%~65.8%,目标产物经IR、~1H NMR、~(13)C NMR表证。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6个菌种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c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4μg/mL。  相似文献   

10.
参加盲样考核,比较传统国标法、VETIK及荧光PCR法检测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效果。文章参考GB/T 4789.4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阪崎肠杆菌检验》和SN/T 1632.3-2013《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检验方法》,对10份盲样采用传统国标法、VETIK及荧光PCR法比较验证。结果表明3种检测方法结果吻合,10份样品中有四份检测阪崎肠杆菌,编号分别为#2、#4、#5和#8,其他6份样品未检出。三种方法检测时效比较,荧光PCR法VITEK传统国标法,荧光PCR检测方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可以作为传统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1.
梅林 《牙膏工业》2009,19(3):20-22
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方法和抑茵活性试验,考察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以及含药血清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为: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5μg绿质酸/mL和0.25峭绿原酸/mL;含药血清抑菌活性为高敏。  相似文献   

12.
β-环糊精(β-CD)是一类环状低聚糖,价格低廉且易得,因有独特的空腔结构而常被当作宿主分子,与其他物质形成包合物。β-环糊精包合物常被作为一种药物制剂的中间体,可大量用于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稳定性、液体药物固体化、降低刺激性等。β-环糊精包合物也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应用广泛。综述了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条件、影响因数及应用,并在β-环糊精包合物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松香为起始原料,经歧化、提纯得脱氢枞酸、二氢枞酸;经Diels-Alder双烯加成得丙烯海松酸和马来海松酸。4种酸与硫代氨基脲关环得到4个新型氨基噻二唑衍生物化合物。通过红外、MS、1HNM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对目标产物的抑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初步的结果显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特别是化合物5-脱氢枞基-2-氨基-1,3,4-噻二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活性,对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4 mg/L,而且比脱氢枞酸的活性高。  相似文献   

14.
雷玲  徐汉虹  邓业成  胡林 《农药》2006,45(12):818-820
制备出苏云金芽孢杆菌(B.t.)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包合物进行了差热分析,证明B.t.原粉被β-环糊精包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当B.t.原粉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0.5:2时,包合物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杀虫活性最高,确定包合物中B.t.原粉与肛环糊精的最佳质量比为0.5:2。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当B.t.原粉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与B.t.原粉和B.t.制剂相比,对小菜蛾的防效明显提高。药剂处理后1、3、7d,B.t.环糊精包合物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41.67%、61.54%和60.00%,而B.t.原粉和制剂的防效分别为23.61%、38.46%、32.00%和31.94%、52.31%、46.00%。  相似文献   

15.
以β-蒎烯为原料经选择性氧化制得的诺蒎酮,再经羟醛缩合、酰腙化和环化反应得到15个的诺蒎酮-噻唑腙类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 和 HR-MS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索了所合成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2-{6,6-二甲基-3-(4-硝基苯亚甲基)二环[3.1.1]庚-2-亚基}肼基}-4-(4-氟苯基)噻唑(Ⅲe)、4-{2-{2-{6,6-二甲基-3-(4-硝基苯亚甲基)二环[3.1.1]庚-2-亚基}肼基}噻唑-4-基}苯酚(Ⅲf)、2-{2-{3-(4-氟亚苄基)-6,6-二甲基双环[3.1.1]庚-2-亚基}肼基}-4-苯基噻唑(Ⅲg)和2-{2-{6,6-二甲基-3-(4-甲基亚苄基)二环[3.1.1]庚-2-亚基}肼基}-4-苯基噻唑(Ⅲj)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51 μg/L、0.88 μg/L、7.03 μg/L和3.52 μg/L;化合物4-{2-{2-(3-亚苄基-6,6-二甲基二环[3.1.1]庚烷-2-亚基)肼基}噻唑-4-基}苯酚(Ⅲc)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28.12 μg/L;所有目标化合物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效果并不显著。从构效关系看:R1和R2上取代基的不同对化合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当R1为强吸电子基团时能显著提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Ⅲ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与硫酸卡纳霉素的抑制效果相当,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蒎烯;诺蒎酮;噻唑腙;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绿豆蔻精油的化学成分以及抑菌活性,本文采用水蒸气盐析辅助蒸馏法提取绿豆蔻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绿豆蔻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并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供菌种,测定绿豆蔻精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绿豆蔻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 Cl浓度为5%,液料比为12∶1(m L∶g),提取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精油的提取率最高可达5.6%;对绿豆蔻精油进行GC-MS分析,检测出20种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18种;进一步的抑菌活性研究显示,绿豆蔻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新型吲哚类防污剂抑菌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含TBG衍生结构的N-取代吲哚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各吲哚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供试菌株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明显优于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其中ClG-BP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 mg/mL、0.01 mg/mL。各化合物抑菌性能相对大小为:ClG-BP>ClG>BrG-BP>ClG-MP>BrG>BrG-MP。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10):2073-2076
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法制备多棘海盘车多肽,并对多肽分级纯化,获得不同分子量分布范围的样品Pe1、Pe3、Pe5、Pe8、Pr14。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4种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5种样品的抑菌活性,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样品对每种供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Pe1、Pe3、Pe5、Pe8、Pr14对供试菌种均具有抑制作用,Pr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表现最佳,最低抑菌浓度为0.156 mg/m L;Pe1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活性表现最佳,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12,0.625 mg/m L;Pe8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表现最佳,最低抑菌浓度为0.625 mg/m L。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17,(10):2073-2076
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法制备多棘海盘车多肽,并对多肽分级纯化,获得不同分子量分布范围的样品Pe1、Pe3、Pe5、Pe8、Pr14。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4种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5种样品的抑菌活性,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样品对每种供试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Pe1、Pe3、Pe5、Pe8、Pr14对供试菌种均具有抑制作用,Pr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表现最佳,最低抑菌浓度为0.156 mg/m L;Pe1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活性表现最佳,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12,0.625 mg/m L;Pe8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表现最佳,最低抑菌浓度为0.625 mg/m L。  相似文献   

20.
茶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包合物产率和包合率为筛选指标,以茶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和无水乙醇与茶树油的体积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茶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是茶树油:β-环糊精为1∶8(mL∶g),包合时间为4 h,包合温度为50℃,无水乙醇:茶树油为1∶1(mL∶mL)。经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确实形成了茶树油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