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塑料》2016,(4)
为了提高氟乐灵的光稳定性和药效,以聚羟基烷酸酯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氟乐灵微胶囊,并讨论芯壁比、分散剂质量分数、剪切时间和速度、油水相体积比对氟乐灵微胶囊成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芯壁比为1∶5,油水相比为20∶100~30∶90,聚乙烯醇(PVA-1788)的质量分数为1%,剪切时间为3 min,剪切速度为8000 r/min,所得氟乐灵微胶囊呈球形,平均粒径在6.23~7.57μm,包封率为83.36%,载药量为14.62%。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出辛酰溴苯腈新剂型,提高其防治效果,降低施用量,本研究以聚羟基丁酸酯(PHB)为壁材,辛酰溴苯腈为芯材,三氯甲烷为溶剂,聚乙烯醇(PVA)为乳化剂,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及L9(34)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分布、缓释性能和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辛酰溴苯腈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芯壁材质量比为1∶5,油水体积比为1∶5,PVA质量分数为2%,剪切速率为12 000 r/min,其制备的微胶囊中位粒径D50值为24.82μm,分散均匀,载药量为18.38%,包封率达91.90%。该微胶囊释放性能良好,148 h累积释放率达83%;辛酰溴苯腈微胶囊有效成分360 g/hm2药后7 d对藜的株防效为95.83%,与商用乳油制剂有效成分450 g/hm2的株防效无显著差异。制备的辛酰溴苯腈微胶囊能有效减少辛酰溴苯腈使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氟乐灵的光稳定性和药效,以聚羟基烷酸酯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氟乐灵微胶囊,并讨论芯壁比、分散剂质量分数、剪切时间和速度、油水相体积比对氟乐灵微胶囊成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芯壁比为1∶5,油水相比为(20∶100)~(30∶90),聚乙烯醇(PVA-1788)的质量分数为1%,剪切时间为3 min,剪切速度为8000 r/min,所得氟乐灵微胶囊呈球形,平均粒径在6.23~7.57μm,包封率为83.36%,载药量为14.62%。  相似文献   

4.
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毒死蜱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毒死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利用FTIR、SEM和DSC表征了微胶囊的结构和形貌以及毒死蜱的分布形态,运用单因素法考察芯材比、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PV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比和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并探究芯材比和PVA质量分数对微胶囊的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具有较为致密的球形结构,而毒死蜱以结晶态分布于微胶囊中。当芯材比为2∶3、PVA质量分数为1.5%、PVA与SDS质量比为3∶2和转速为1500r/min,其载药量和包封率相对较好,分别为44.41%和82.42%。该载药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其释药行为可用Korsmeyer-Peppas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且药物释放受Fickian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聚脲为囊壁材料的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考察了囊芯溶剂种类、乳化剂种类、芯壁比、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等因素对微囊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对所制备的微囊悬浮剂进行性能表征测定。以斑马鱼作为试验对象,对制剂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囊芯溶剂选用150#溶剂油,乳化剂选用SP-7125,用量为水相质量的2.5%;芯壁比为100:3;固化温度65℃,固化时间6.5 h。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微囊表面光滑,形态圆整,平均粒径2.5μm,包封率大于90%,贮存稳定性合格。与悬浮剂相比,所制备的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5,(7)
[目的]优化固化条件以制备包封率高、粒度均一、形貌和强度优良的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方法]以吐温80(Tween-80)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混配为乳化剂,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结果]固化阶段搅拌速度主要影响微囊的粒径和形貌;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影响微囊的包封率和强度。[结论]选择60℃的固化温度,在600 r/min的搅拌速度下固化90 min,有助于制备性能良好的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  相似文献   

7.
吡唑醚菌酯及与生物农药复配防治桃枝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及与生物农药复配防治桃枝枯病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吡唑醚菌酯对桃枝枯病的防效,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吡唑醚菌酯与生物农药复配对枝枯病菌的生物活性及对病害的抑制效果.[结果]吡唑醚菌酯对桃枝枯病的防效为72.99%,明显优于多菌灵和咪鲜胺等;吡唑醚菌酯与中生菌素或申嗪霉素复配对枝枯病菌...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5,(3)
[目的]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有效杀菌剂及其混剂,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杀菌剂及4种药剂的5个配比对稻瘟病菌的毒力,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吡唑醚菌酯、三环唑、戊唑醇、咪鲜胺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EC50值分别为0.46、1.92、5.23、7.14 mg/L。将其4种药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三环唑质量比为1颐3时对水稻稻瘟病菌的作用效果较好,EC50值为0.23 mg/L,增效系数为2.1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将吡唑醚菌酯与三环唑按质量比1颐3制成25%吡唑醚菌酯·三环唑WP,在40 g a.i./hm2剂量下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为92.9%。[结论]吡唑醚菌酯及其增效混剂对水稻稻瘟病有优异的防效,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治水稻稻瘟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2016,(6)
[目的]针对目前稻瘟病抗药性增强、传统药剂防效降低的现象,评价不同药剂防治稻瘟病的效果,增加其药剂的可选性。[方法]以新型高效杀菌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为材料,进行水稻穗颈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制剂用量900 m L/hm~2,在水稻破口5%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对水稻穗颈瘟、纹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穗颈瘟防效90.7%,对纹枯病防效89.4%,较对照药剂75%肟菌酯·戊唑醇WG和75%三环唑WP的防效均有明显的提高;该药剂对水稻高度安全,能让水稻株型紧凑收敛、光合作用增强,从而达到增产作用,增产率达到26.7%。[结论]新型杀菌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能有效防治水稻穗颈瘟并提高水稻产量,值得推广、选择、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以阿司匹林为囊芯,壳聚糖和明胶为壁材,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明胶-壳聚糖微胶囊,考察了芯壁比、水油体积比、乳化剂用量、交联时间等因素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微胶囊的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性能.研究发现,当芯壁比为1∶1,水油体积比为1∶3,乳化剂Span-80用量为5%,交联时间为2h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形状规整,载药量为47.99%,包封率为83.18%,且在人工肠液中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