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日本东少公司对沸石功能材料的有效性进行了广泛研究.最近,日本长崎大学的鹿川修一教授、北海道大学的岩本正和教授在开发Cu-ZSM-5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成功地研制出实验室除去NOx的新型催化剂-沸石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即使在氧过剩的情况下也能十分有效地除去NOx,并且在高温条件下几乎丝毫不会使活性变坏,同时具有优越的耐热性.现在,关于排气中除去NOx的问题,工厂方面所采用的是氨还原法;在汽车方面采用的是三元催化剂法.但是,对节能有利的稀薄燃烧方式的发动机来说,由于排气中的氧含量为百分之几至十几,因此不能使用三元催化剂法,而氨还原法作为汽车用的催化剂,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是不行的,因而不能实用.这次东少公司开发的沸石催化剂,由于发现了替代催化剂中Cu成分的Co等其它成分,通  相似文献   

2.
催化脱硝是催化研究领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介绍了催化脱除氮氧化物(NOx)的几种方法:NOx直接催化分解法、NOx储存还原法(NSR)以及使用不同还原剂(碳烟尘、烃(HC))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讨论了NSR的反应原理和载体、贵金属、储存材料、SO2、H2O以及反应条件对整个催化作用的影响,同时论述了HC-SCR的两种反应机理,在机理讨论的基础上还分析了一些对HC-SCR反应活性有影响的因素:催化剂载体、金属负载量、焙烧温度、催化剂预处理方法、O2、还原剂、H2O和SO2。  相似文献   

3.
<正>SNCR脱硝技术是用氨水、尿素溶液等还原剂喷入分解炉内850~1 100℃的区域与烟气中NOx进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将NOx转化成无污染的N2和H2O,从而达到降低NOx排放的目的。理论上,在分解炉内喷入液态还原剂后,还原剂中水分的蒸发会吸收一定的热量,而还原剂中氨基与烟气中NOx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同时还原剂带入的水分和反应生成的气体(包括N2、H2O等)导致炉内烟气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02,31(6):47-47
开发高效率合成酯的催化剂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的田边阳教授等开发了高效率合成用作 (医 )药品和化妆品、纤维等原料的酯的催化剂 ,收率由现在最高 80 %大致提高到 10 0 %。反应后仅排出水 ,对环境影响小。这种催化剂是称为ジフエニルアンモニウムトリフラ -ト (DPAT)的有机高分子 ,可使酯的原料———醇和羧酸大致完全反应。译自 化学と工业 ,2 0 0 1,5 4 (12 ) :1381可以机械加工的陶瓷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的引地康夫教授等开发了制造可容易钻孔等的机械加工的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的技术 ,其耐热温度是现有机械加工用陶瓷制品的大约 2倍…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01,30(5)
用微生物使PCB无害化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多氯联苯(PCB)的无害化处理装置 ,最近通过厚生省认可。在水、CO2 和食盐中 ,用微生物分解PCB ,由于在常温、常压下操作 ,故安全性高。装置首先用紫外线照射PCB ,进行光分解作用除去氯 ,接着投入微生物 ,它以无氯的联苯为营养素。联苯在微生物代谢作用下分解为水、CO2 等物质。译自 フア インケミカル ,2 0 0 1,30 (1) :93用铪催化剂高效率合成酯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院的山本尚教授的科研组开发了高效率合成酯的方法。通过铪盐和四氢呋喃作为路易氏酸催化剂使用 ,用原方法…  相似文献   

6.
《工业催化》2005,13(5):18-18
催化裂化(FCC)是炼油厂中排放的最大污染源,排放的NOx占炼厂的一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脱除FCC装置烟气中NOx的高效技术。NOx通过由均一材料挤压制成的流通式峰窝状催化剂除去,只需在SCR上游喷人NH3,无需外加动力,无污水产生,适用于宽范围的烟气温度。控制FCC再生器烟气的NOx排放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在氧化催化剂作用下,NH3与NOx反应生成氮气与水蒸汽。  相似文献   

7.
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催化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氢化合物为还原剂选择性还原汽车尾气中的NOx是研究较早且较多的一种方法。以NH3或尿素为还原剂催化还原NOx,NOx储存还原型三效催化剂以及NOx直接催化分解等净化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低温等离子体,以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前体的催化剂以及利用改性碳纤维作还原剂等是近几年新发展的净化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和NOx储存还原型三效催化剂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指出今后应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ホソカヮミヮコシ、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毡厂家フシュ-和泰国朱拉隆宫大学等日泰产学共同研究集团,开发了对应浮游性粒子状物质中粒径2.51.tm以下微粒(PM2.5)的高温集尘用陶瓷滤材。它用于化工厂内柴油发动机等废气处理的新开发材料,实现了将陶瓷控制粒状和纤维状  相似文献   

9.
林晨  张曜  于娟  冯帆  张忠孝 《洁净煤技术》2020,26(3):114-119
随着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控制NOx排放的相关环保标准也日益严格。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但受限于反应温度窗口狭窄,在流化床中的脱硝效率有限。研究表明H2、碳氢化合物和CO作为添加剂时,可以拓宽SNCR的反应温度窗口,促使低温下的脱硝反应得以进行;但在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系统上,鲜有使用工业副产品如煤气化合成气作为添加剂,分析H2、碳氢化合物和CO共存时对SNCR产生的影响效果。为了探究合成气与氨构成的混合还原剂对脱硝反应的影响,在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系统上,对比了合成气与氨水构成的混合还原剂和氨水的脱硝效果,同时考虑了反应温度、NSR、添加剂浓度、添加剂喷射位置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840℃低温下,使用氨还原剂的SNCR反应已经失效,还会增加NOx排放量。混合还原剂可大幅提高低温区的脱硝效率,添加合成气能促使SNCR反应在此较低温度下进行。840℃时,脱硝效率从0提升至44%~62%。在氨氮摩尔比较低的情况下,如NSR=0.5或1.0、合成气为120×10-6时,合成气喷射位置的不同对NOx排放量影响不大;但当氨过量时(NSR1.0),将合成气喷射至分离器前温度较低的烟气管道中,能增强氨的选择性,进一步降低NOx排放量。当NSR=1.5时,NOx的排放量达到了最低101~110 mg/m3,相比炉膛出口处喷射降低了约60 mg/m3。独立喷射氨水与合成气使其在炉内混合的方式,比氨气与合成气预混后喷射方式好,NOx排放量会降低60 mg/m3左右。合成气添加剂与氨存在很强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作用,合成气可以提高氨还原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从NOx储存-还原催化剂性能影响,硫中毒失活和再生机理,硫中毒失活处理对策等方面评述了SO2对NOx储存-还原催化剂的影响研究进展。SO2与贵金属(Pt)形成PtS物种,PtS物种向体相转移,导致活性位损失,NOx氧化、还原活性降你或丧失。SO2与储存组分反应生成硫酸盐,占据NOx储存位,阻塞贵金属到邻近吸附位的表面扩散和脱付-再吸收通道,导致催化剂的NOx储存功能丧失。高温或还原剂可以使硫中毒催化剂活性部分恢复,周期性瞬间的富燃气体原位再生,添加衡上或过渡金属,提高催化剂的耐硫性能是抵抗硫中毒,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为适应东京都出台的强化柴油机汽车尾气环保法规的方针 ,开始详细研究扩大尾气过滤器(DPF)用Tirrano纤维年生产能力至数十吨的设备增强计划。为确保柴柴油机汽车尾气中所含粒子物质 (PM)去除效率达 80 %以上和长期稳定地去除含碳、煤、烃和硫酸钙的粒子状物质 ,纤维直径细、高温耐久性优良的含锆Tirrano纤维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材料。Tirrano纤维是宇部兴产公司与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共同开发的耐热性优良、具有半导体性质、纤细、柔软而有弹性的碳化硅系无机纤维。正在开发实用于航天航空用塑料…  相似文献   

12.
1.日本的化学和化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1839年,日本著名学者宇田川榕庵出版了《舍密开宗》(日本原来没有“化学”一词,化学在日本称之为“舍密”),它标志着日本近代化学的开始。《舍密开宗》(化学导论)主要是通过翻译和参考英国化学家W.Henry(1775—1836)的化学教科书写成的。随后,介绍欧洲近代化学的成果,读物和教科书是通过日本江户时代创立的《蕃书调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of Foreign Books),用荷兰语翻译,并大量地引入了日本的。1861年,日本学者川本幸民出版了《化学新书》时,第一次用“化学”一词取代了日本古代“舍密”一词。 1868年,日本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推动了日本“求知识于世界”的步伐。日本的有识之士和杰出青年开始走出国门,留学欧美,加速了日本近代科学的引进。1881年东京开成学校(现东京大学)正式聘任欧美留学回国的松井直吉、樱井锭二为该校化学科(系)教授,标志着日本有了自己的化学教授。而在此之前,日本只有来自国外的化学教师。东京大学(当时称帝国大学)成为近代日本化学家和化学教授育成的摇篮。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北海道大学和九州大学化学科(系)的教授多数来自于东京大学。  相似文献   

13.
1 实验1 .1 原料及测试方法聚乙二醇 (PEG)相对分子质量 40 0 ,工业品 ,上海试剂三厂产 ;环氧乙烷 ,工业级 ,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产 ;催化剂 (含Ba ,Zn) ,自制 ( 2 0 0目 )。  PE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按GB7384—87;灰分测定按GB9345— 88A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 :GPC标样 :苯乙烯。1 .2 实验步骤将催化剂放入 2L高压釜中 ,用氮气置换 3次。抽真空 ,然后吸进规定量的环氧乙烷 ,加料结束后向釜内充氮气至表压 0 .0 5MPa ,在搅拌下缓慢升温并维持一定的温度 ,反应结束用氮气置换1次 ,放空 ,抽滤即得PEG(相对分子质量 2 0 0 0 )。2…  相似文献   

14.
杜明利 《应用化工》2006,35(3):237-239
某厂采用一套设备稀释98%的浓硝酸,配制65%、40%和25%等浓度的稀硝酸,硝酸配稀时产生的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危害工人健康。本系统采用带夹套的配酸贮槽来减少NOx的生成,同时用尿素溶液作还原剂吸收NOx;采用引射式吸收器作为吸收设备,使NOx反应生成的CO2和N2可直接排放,处理后的NOx含量在(100~300)×10-6之间,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要求,企业也实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炭循环原料研究中心的岡崎健教授、(曲立)桥技术科学大学和东京电力公司,共同不用催化剂,而用等离子区由甲烷直接合成甲醇的试验获得成功。开发了即使在常温常压下也能产生等离子区特殊放电技术,在等离子区甲烷和氧反应合成甲醇。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一种新型的电催化氧化技术??电晕放电自由基簇射技术进行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重点分析了SO2和NOx脱除的反应特性和相互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0.042 L(min(1的氨气注入下,50%的SO2在放电前被脱除,但放电过程仍对SO2的脱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NOx的脱除取决于放电过程,放电前的脱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脱除过程中,适量的SO2能够提高NOx的脱除,最大能使NOx脱除率提高25%,但过高的SO2又使NOx的脱除趋于减少.不同SO2初始浓度下NOx脱除率的变化主要归因于SO2和NO2之间的反应.NO初始浓度的变化对SO2的脱除影响较小.烟气成分的变化对SO2和NOx的脱除影响也不明显.在脱硫脱硝过程中,观察到的白色晶体状物质主要成分是硫酸铵和硝酸铵.  相似文献   

17.
<正>1前言水泥窑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是通过对窑尾分解炉的温度场、流场和化学反应及分解炉结构、煤粉分级燃烧等的综合研究,实现降低NOx排放浓度的有效方法。其减排效率可以达到30%左右,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年减排NOx量可达到1100t左右。减少污染物排放可获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同时优化回转窑的运行条件(减少煅烧系统引入干扰),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可大量减少额外的非碳系还原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发表了同时能除去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工艺方法的发展情况。已经发明了许多的除去硫氧化物的工艺方法。对于氮的氧化物,也已发明了将这些化合物与亚硫酸钠反应变成氮气的工艺过程。但是由于这种反应速度慢,且尚未经工业化的实践。昭和电工公司工艺方法是采用了一种特制的催化剂,它能将反应速率增加20~30倍。在这种情况下,氮的氧化物就与亚硫酸钠反应。用亚硫酸钠吸收硫的氧化物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游志学 《聚酯工业》2002,15(5):56-58
0 前言  氮气干燥塔是SSP(SolidStatePolycondensation固相缩聚 )生产装置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最终产品瓶级切片的特殊性 ,在SSP生产过程的预热段和反应段必须用氮气作为传热介质 ,对切片进行加热或冷却。但一般来说 ,氮气的成本是较高的 ,在生产过程中 ,任何厂家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采用新鲜氮气进行生产 ,而是采用部分氮气循环使用、辅以不断添加适量新鲜氮气的方式进行生产。循环氮气中的杂质和水分是影响固相缩聚的反应速率和瓶级切片乙醛含量的重要因素。用过的氮气必须经过净化—冷却—干燥—…  相似文献   

20.
《上海化工》2005,30(5):36-36
日本化学工业公司最近开发成功一种表面处理级三价铬盐(snrface treatment—grade Irivalent chramium salt),据称可以使汽车部件或其他表面处理部件摆脱对六价铬盐的依赖。公司称:通过还原剂的选择和反应顺序最佳化等措施,在镀锌钢板和类似材料的铬酸盐处理中,使用表面处理级的三价铬盐可以取代六价铬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