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1 .2 .5 冷捣糊 (coldrammingpaste)冷捣糊是一种可在室温下砌筑施工的阴极糊 ,这种阴极糊的骨料与普通阴极糊 (也称热捣糊 )相同 ,如普煅无烟煤或电煅无烟煤、冶金焦、石墨碎等。粘结剂为低软化点的混合粘结剂 ,一般为中温煤沥青与蒽油或煤焦油混合使用 ,其软化点为 (2 0± 5)℃。冷捣糊的软化点低 ,挥发分高 ,包装应用编织袋、塑料袋双层包装 ,其保质期为 6~ 9个月。冷捣糊的施工温度为 2 5~ 50℃ ,夏季可在环境温度下施工 ;春秋季可以通过焖糊来弥补环境温度低带来的影响 ,焖糊温度为 4 0~ 50℃ ;北方冬天筑炉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的铝电解槽冷捣糊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电煅煤和石墨为骨料,制成了施工温度(20±5)℃下的铝用冷捣糊. 性能检测显示,该冷捣糊具有低电阻率(58.25 mW×m)和高强度(28.05 MPa)等良好性能,明显优于国内厂家生产的冷捣糊,略好于国外厂家. 利用红外和差热-热重技术分析了不同碳化温度下酚醛树脂的官能团变化和冷捣糊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及热量变化,结果表明,碳化温度越高,树脂官能团消失得越完全,最后生成多苯稠环;冷捣糊热重曲线较复杂,可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1.2.5 冷捣糊(cold ramming paste) 冷捣糊是一种可在室温下砌筑施工的阴极糊,这种阴极糊的骨料与普通阴极糊(也称热捣糊)相同,如普煅无烟煤或电煅无烟煤、冶金焦、石墨碎等.粘结剂为低软化点的混合粘结剂,一般为中温煤沥青与蒽油或煤焦油混合使用,其软化点为(20±5)℃.  相似文献   

4.
路忠胜 《炭素科技》2002,12(3):19-21
中国阴极内衬结构决定必须使用阴极糊(又称捣固糊或扎固糊),阴极糊经历热捣糊、冷捣糊与热捣糊并存和以冷捣糊为主导地位三个阶段;捣固糊的骨料由煅烧石油焦到以煅烧无烟煤与石墨为主导地位二个阶段;捣固糊性能检测指标也应向国际标准接轨。捣固糊按捣固温度或施工温度分类可分为:冷捣糊(≤25℃);中温糊(25-50℃);热捣糊(约100℃)。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铝电解槽用冷捣糊材料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主要应用类型和生产工艺,归纳阐述了几种铝电解槽阴极材料的制作方法,并研究讨论了冷捣糊的发展趋势。系统比较了传统炭砖筑炉工艺及冷捣糊整体筑炉工艺的各项指标,提出我国铝电解槽炉衬成型的方式正在朝整体筑炉的方向发展,冷捣糊的发展方向是整体炉衬用冷捣糊。  相似文献   

6.
对冷捣糊材料进行了简要概述,总结了2011年至今,我国铝用冷捣糊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的研究,探讨我国铝电解用冷捣糊的主要发展方向。发现用树脂系冷捣糊材料填充铝电解槽阴极炭块之间的缝隙,能够提高电解槽寿命,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从而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以电煅煤、沥青焦、熟碎为骨料,热塑性、热固性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制备铝电解用冷捣糊材料,分析了酚醛树脂种类和用量对冷捣糊体积密度、电阻率、耐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捣固糊收缩测试仪和扫描电镜对冷捣糊膨胀/收缩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热塑性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制备的冷捣糊在基本性能、膨胀/收缩过程以及微观结构致密程度上表现更为优异。随着热塑性酚醛树脂含量的增加,冷捣糊的体积密度逐渐降低,耐压强度和导电性能不断提高,膨胀/收缩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热塑性酚醛树脂含量为15.5%时,冷捣糊具备致密的结构和较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自行制作捣糊机,对冷捣糊样品进行捣固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可捣性指数,利用可捣性指数可以准确判定冷捣糊的可捣性。只要黏结剂黏度调制适当,骨料粒度组成选择合适,不管是用人造石墨还是电煅煤做骨料,也不管是用煤焦油或沥青和蒽油的混合物还是用树脂做黏结剂,都能得到可捣性良好的冷捣糊。研究表明,当可捣性指数在15~25时,冷捣糊具有良好的可捣性。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提高大型预焙电解槽筑炉质量及减少工作环境污染的需要,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施工温度34-38℃,超过国家行业标准的铝用阴极高石墨质冷捣糊.该铝用阴极高石墨质冷捣糊在240 kA大型预焙电解槽上的筑炉应用、焙烧启动和电解槽的实际使用证明,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低温用冷捣糊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低温用半石墨质冷捣糊的生产工艺与条件,为炭素厂生产冷捣糊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与传统的以煤沥青为黏结剂制备的热捣糊和温捣糊对比分析,根据进口黏结剂的特性和强力混捏系统的工艺特点,优化配方和混捏生产工艺参数,成功研制生产了常温环保铝用冷捣糊,制品性能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批量生产常温环保铝用冷捣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冷捣糊的实验和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L_4(2~3)正交试验法,讨论了石墨粉添加量、油量、复合粘结剂组成对冷捣糊焙烧试样的电阻率、抗压强度、体积密度的影响,并得出了冷捣糊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3.
铝用阴极冷捣糊料的实验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制备含不同石墨质冷捣糊的配料比和工艺条件,对制品主要技术指标的分析表明:含30~40%人造石墨的冷捣糊优于传统底糊,糊料中配入适量天然石墨可改善制品性能。  相似文献   

14.
耐火材料高温弯曲应力-应变关系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耐火材料弯曲应力-应变测试仪的基本构成以及对试验炉、加荷装置、变形量测量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各构件的要求;重点介绍了使用该仪器研究耐火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方法以及影响测试结果的相关的因素。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耐火材料在高温下承受弯曲应力时的变形问题,确定耐火材料在各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测试和判断耐火材料的弹性、塑性和粘滞流动的温度范围,并根据应力-应变关系计算耐火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5.
软硬混编预制体增强沥青基4D-C/C材料弯曲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z向穿插炭棒、x-y向铺层纤维束法编织的软硬混编4D炭纤维预制体为增强体,采用沥青液相浸渍/炭化法制备了4D-C/C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z向(炭棒方向)高温弯曲行为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2 100℃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4D-C/C复合材料z向弯曲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室温~1 800℃时弯曲强度呈现增加的趋势,1 800℃后随着温度升高弯曲强度开始逐渐降低,但当温度达到2 100℃时其弯曲强度仍比室温下稍高。在室温~2 100℃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软硬混编预制体增强沥青基4D-C/C复合材料z向弯曲断裂应变一直呈增加的趋势,而弯曲弹性模量总体呈减小的趋势。室温下4D-C/C应力-应变曲线几乎为线性关系,高温下4D-C/C复合材料z向弯曲破坏更加趋向于非线性的破坏模式。损伤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破坏时的最大损伤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炼钢用高铝质耐火泥在高温下的应力-应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室温、600℃、1 000℃、1 200℃和1 400℃下对样品进行了测试,通过观察XRD图谱、DTA曲线、膨胀曲线、TGA曲线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等,得出了高铝质耐火泥在高温下理化性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配制了3种不同浓度的罗丹明B(Rh B)水溶液,分别测量其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无论在低温过程或高温过程,罗丹明B水溶液的荧光强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之增加。由低温5℃升至室温过程中,荧光强度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在由高温60℃降至室温过程中,60~40℃和40~30℃两个温度区间,温度与荧光强度呈现两种不同的关系,40~30℃温度区间内是线性关系。但高温自然降温至室温的罗丹明B溶液与低温自然升温至室温的罗丹明B溶液荧光光强会发生突变,这表明罗丹明B在低温(0℃)和高温(70℃)下保温时发生了部分不可逆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讲述了高温条件下实验应力分析、高温应变测量发展及高温条件下的应变测量方法,介绍了几种高温应变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偏铌酸铅高温压电陶瓷,属于陶瓷制备领域。其特点是在配方Pb1-xMexNb2O6+y wt%中,x、y的量较小,而工艺性良好;其压电性能优于纯的PbNb2O6陶瓷;居里温度为555~570℃,接近或等于纯PbNb2O6居里温度(570℃);不需要用特殊的工艺与技术(如热压与淬冷等),即可制得各种形状与大小(线度为0.2~200mm)的压电元件;并可以在室温400℃范围内反复或长期使用。该材料可作成各种压电传感器,在高温条件下的测量与自动控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先驱体转化-热压单向Cf/SiC复合材料的高温弯曲力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采用先驱体转化-热压烧结制备的单向C1/SiC复合材料室温,1573,1723,1923K温度下力学行为,并从显微结构的特征分析了单向Cf/SiC复合材料高温力学行为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C1/SiC复合的室温,1573,1723,1923K温度下弯曲强度分别为550,392,394,574MPa,弯曲模量分别为157,148,132,83GPa,Cf/SiC复合材料破坏时,其破坏方式将从室温和573K的分层断裂向1723K,1923K的脆性断裂转化,Cf/SiC显微结构的分析表明,在纤维周围和大晶粒间存在着大量的有一定结晶程度的玻璃相,它在高温时的软化对Cf/SiC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和弯曲模量变化规律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