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DQ—V—01催化剂生产抗冲聚丙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DQ-V-01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63.90 m~2/g、孔体积为0.37 cm~3/g,较DQ-Ⅲ催化剂大幅度增加。采用DQ-V-01催化剂在Spher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共聚产品EPS30R,在气相反应压力低于1.1 MPa、气相反应器料位为50%时,共聚产品中的乙烯质量分数大于10%.其常温冲击强度由原来的512 J/m提高到634 J/m,低温冲击强度由原来的62 J/m提高到73 J/m,而弯曲模量基本不变,达到理想的刚韧平衡,产品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5):1315-1319
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TiCl_4/Al(i-Bu)_3下合成超高分子量聚辛烯,探索了催化剂、溶剂、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合成高分子量聚辛烯的条件为:主催化剂相对单体浓度1.0 mg/mL,助催化剂为三异丁基铝TIBA,Al-Ti比为80,溶剂为环己烷,单体与溶剂体积比为1∶1.5,聚合温度为0℃,聚合时间为48 h,产物特性粘度能达到13.7 dL/g,在柴油中添加量为10 mg/L时,减阻率16.7%,接近国外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3.
多孔有机聚合物广泛应用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本文采用分散聚合工艺,中试制备得到形貌及流动性良好的POP3120T和POP3100载体,POP3120T载体堆密度为0.29g/cm3,比表面积为282m2/g,与无机硅胶载体相当,颗粒粒径23.4μm,粒径分布1.00;POP3100载体堆密度为0.34g/cm3,比表面积约503m2/g,均高于无机硅胶载体,颗粒粒径36.0μm,粒径分布0.93。负载的POP型Z-N聚丙烯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丙烯聚合活性,其活性可达到1.0×107g/(mol·h)以上。得到的聚合物堆密度可以达到0.36g/cm3,聚合物细粉含量小于1%,达到商业催化剂的水平,此外负载的POP型Z-N聚丙烯催化剂具有高的立构规整选择性及宽的分子量分布,采用DIBP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备的催化剂,丙烯聚合制备的聚合物等规度可达97.5%以上,分子量分布可达11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上,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了均聚聚丙烯MPP6006。结果表明:聚合过程平稳,聚合物粒子为类球形,大小均匀,细粉含量少,粒子间无团聚或粘连,聚合物粒子粒径为1~2 mm,粉料表观密度不小于4.0 g/cm~3;MPP6006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0~7.0 g/10 min,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23℃)不小于68 kJ/m~2,雾度小于7%。与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相比,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具有卓越的抗冲击性能和透明性。  相似文献   

5.
DQ-Ⅴ-01催化剂生产抗冲聚丙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DQ-Ⅴ-01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63.90 m2/g、孔体积为0.37 cm3/g,较DQ-Ⅲ催化剂大幅度增加.采用DQ-Ⅴ-01催化剂在Spher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共聚产品EPS30R,在气相反应压力低于1.1 MPa、气相反应器料位为50% 时,共聚产品中的乙烯质量分数大于10%,其常温冲击强度由原来的512 J/m提高到634 J/m,低温冲击强度由原来的62 J/m提高到73 J/m,而弯曲模量基本不变,达到理想的刚韧平衡,产品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化学和机械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勇  范庆荣 《合成纤维》1990,19(2):7-12
本文研究了化学和机械降解对聚丙烯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原始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与聚合过程中氢调量、催化剂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氢调量增加,原始树脂的分子量变小、分子量分布变宽。但是,由原始聚丙烯树脂降解的产物在熔体流动指数(MFI)相同的条件下,氢调量多则降解树脂的分子量大、分子量分布宽,从高效催化聚丙烯得到的降解树脂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都明显低于用普通催化剂产生的降解树脂。通过调节聚合过程中的氢调量、催化剂及聚合后的化学降解程度,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于纺制优质聚丙烯纤维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7.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UHMWPP)是一种黏均分子量百万以上,具有超高的强度、超高的耐磨性、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可用于制备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抗冲击、耐应力开裂的聚丙烯产品。本工作的目的在于制备出分子量超过200万的聚丙烯,将其用作3D打印材料来解决由于分子链较长引起高熔体黏度和低流动性而导致加工难成型问题。本工作基于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对主催化剂进行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负载,通过控制丙烯的链转移来控制聚丙烯的分子量,并且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不加入氢气(带有活性氢的物质),以防止其成为聚合反应的终止剂。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聚合反应时间、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分子量的影响。采用黏度法、升温淋洗分级法等表征了制备的聚丙烯分子量。通过聚合工艺优化,在聚合反应温度70℃、聚合反应时间60min、助催化剂三异丁基铝、外给电子体P Donor下,最终制备出了黏均分子量超过204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  相似文献   

8.
《塑料工业》2001,29(2)
高含固量聚醚砜 在聚合体系中加入适量粘度调解剂有机硅化合物 ,使树脂合成体系的含固量由原来的 2 5 %~ 3 0 %提高到 40 %~ 5 0 % ,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时间 ,在相同容积反应器中提高产品收率 1/3。 /CN12 685 2 6A ,2 0 0 0 -10 -0 4高分子量无规聚丙烯 使用由单环戊基钛化合物和聚铝氧烷组成的催化剂在工业适宜的温度下使丙烯聚合 ,可合成具有高度无规性和高分子量的聚丙烯弹性体材料。 /CN12 693 67A ,2 0 0 0 -10 -11高刚度高韧性聚丙烯 该聚丙烯组合物 ,包括一种特定的丙烯聚合物 (A)和一种丙烯嵌段共聚物 (B)…  相似文献   

9.
吴剑波  刘鹏  李杨  杨革生  邵惠丽 《应用化工》2012,(11):1872-1876
以L-丙交酯为原料,辛酸亚锡和三苯基膦为催化体系,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快速制备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研究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螺杆转速以及催化剂含量对聚合产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螺杆转速110 r/min,聚合温度170℃,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为2 000:1条件下,聚合1.5 h,能获得粘均分子量约为4.9万、光学纯度达到93%的聚乳酸。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5种以烷氧基镁为载体的负载型BCM系列催化剂,粒径可在25.0~70.0μm调整,且用其制备的聚丙烯(PP)粉料的颗粒形态优良,流动性好。与NG型催化剂相比,BCM-100和BCM-200催化剂活性高20%以上且氢调敏感性相当,BCM-300催化剂活性高40%以上且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BCM-400催化剂活性高50%以上且氢调敏感性好。与用NG型催化剂制备的PP(简称NG-PP)相比:用BCM-300催化剂所制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宽30%;用BCM-400催化剂所制PP的Mw/Mn和重均分子量(Mw)都低约20%、等规指数接近98.0%、熔体流动速率(MFR)可达53.1 g/10 min,而NG-PP的MFR为22.0 g/10 min;用BCM-500催化剂所制PP的Mw高,Mw/Mn宽。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双螺杆挤出过程中加入降解剂进行化学降解,以此方法制备可控流变性能聚丙烯(CRPP)材料。研究降解剂对聚丙烯流动特性、力学性能、综合热性能、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添加0.47%时,聚丙烯树脂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达到1 910 g/10min,熔体流动活化能降低到33.71 kJ/mol,聚丙烯拉伸强度降低到9.60MPa,弯曲强度降低到31.60 MPa,冲击强度降低到1.60 kJ/m~2。随着DTBP用量增加,材料结晶行为出现"单峰"—"双峰"—"单峰"的转变。同时聚丙烯分子量出现先降低后增加,分子量分布出现先缩窄后变宽现象。聚丙烯分子链出现一定交联增长,拉伸与弯曲性能有小幅回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熔聚丙烯纤维专用料S2040存在的加工可纺性较差和气味较大等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优化的工艺技术。结果表明,采用以熔体流动速率为2.0~5.0 g/10min的聚丙烯粉料为基料和使用固体过氧化物为降解剂,聚丙烯树脂S2040的相对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Mw/Mn)由5.0降低至4.7,挥发组分降低29%,加工性能和气味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塑料》2016,(2)
采用亚磷酸三苯酯(TPPi)为扩链剂,通过扩链反应来提高回收的共聚酯(r-PETG)的分子量,增加其特性黏度。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熔融指数仪和红外光谱(IR)考察了TPPi的用量、扩链反应温度和混炼转速对r-PETG扩链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TPPi为2.0%、温度200℃、转速60 r/min)下,r-PETG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由12.83 g/10 min降低到4.24 g/10min;数均分子量(M_n)由2.52×10~4g/mol提高到3.35×10~4g/mol,提高了33.3%;拉伸强度从41.2 MPa增加到了62.3 MPa;而无缺口冲击强度从38.4 k J/m~2大幅度提高至66.8 k J/m~2。红外光谱证实了扩链反应前、后r-PETG的分子结构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外给电子体对DQ-Ⅳ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Q-Ⅳ催化剂,在4 L丙烯聚合反应釜进行聚合实验,考察了C-Donor和D-Donor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D-Donor作为助催化剂与使用C-Donor相比,催化剂平均活性提高20%~30%,聚丙烯等规度提高平均约1%,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降低,聚丙烯结晶温度和熔点显著提高,分子量提高,分子量分布基本未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两种复合型氧基硅烷内给电子体:二甲基二(2-酚基乙氧基)硅烷(IED1)和二甲基二(2-氯乙氧基)硅烷(IED2),将两种内给电子体配置Ziegler-Natta催化剂并进行乙烯的催化聚合以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考察了两种内给电子体加入对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载钛量、催化剂活性、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及聚合物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并考察催化剂加入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助催化剂加入量对PE-UHMW聚合效果的影响。由于IED1结构中含有4个含氧基团,电子云密度高于IED2,因此IED1对催化剂活性以及聚合物分子量影响较大。最终确定PE-UHMW聚合工艺条件为:以IED1为内给电子体,催化剂加入量为12 mg/L,IED1与载体氯化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聚合温度为75℃,聚合时间为2 h,催化剂中Al/Ti物质的量之比为80。在此工艺条件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为17.1 kg/(g·h),催化剂载钛量为5.8%,PE-UHMW堆密度为0.3 g/cm3,PE-UHMW分子量为4.0×106。  相似文献   

16.
刘义  竺栋荣  张长军  亢萍 《广州化工》2012,40(22):58-60
分析了国内外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专用料的物性及其分子结构,讨论了兰州石化公司生产的BOPP专用料T38F的工艺优化情况。结果表明,BOPP专用料的生产指标最佳控制值为:熔体流动速率2.9~3.1 g/10 min,等规度95.5%~97.0%,灰分质量分数不大0.020%,分子量分布4.0~5.5。优化助催化剂三乙基铝、给电子体、氢气加入量以及第一环管反应器、第二环管反应器聚合分配率等工艺条件,可以显著提高BOPP专用料T38F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1-丁烯(PB)/聚丙烯(PP)合金,考察了聚合时间对聚合物形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对合金的形态和物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1-丁烯本体聚合相比,原位聚合可改善PB的形态,有效地降低PB粒子间的粘连,使PB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丙烯聚合时间为40 min时,催化剂活性最高,达11.7 kg/g,PB/PP合金粉料的堆密度为0.44 g/cm3;原位聚合可有效地缩短PB由不稳定晶型Ⅱ向稳定晶型Ⅰ转变的周期。  相似文献   

18.
丙烯液相本体聚合中,以Ziegler-Natta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9,9-二(甲氧基甲基)芴(BMF)为外给电子体,利用氢调法制备了高熔体流动速率(MFR)的聚丙烯(PP)。结果表明:BMF具有很高的氢调敏感性,氢气与丙烯摩尔比从2.16×10-3增加到8.62×10-3时,PP的MFR从11 g/10 min增至67 g/10 min;PP熔体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在剪切速率相同的情况下,高MFR的PP具有更低的剪切黏度;随着PP的MFR升高,其熔融温度从165.7℃降至162.7℃,而结晶温度则从115.3℃降至109.3℃;PP的力学性能受MFR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在Hypol工艺聚丙烯中试装置上,通过调节外给电子体与主催化剂的进料比例。探讨了Si/Ti对聚合物等规指灵敏,性能,灰分,流动性及催化剂活性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TK-240催化剂生产聚丙烯时,聚合物的等规指灵敏是可调的;等规指数大于95.0%时,粉料流动良好。该聚合物熔体流动指数(2.16kg负荷)为2-4g/10min。等规指数值为95.0%-97.5%。分子量分布宽度为6-8,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满足双向拉伸聚丙烯专用树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采用共研磨法制备丙烯聚合用TiCl_4/MgCl_2系高效催化剂的实验结果。所研制的催化剂在常压条件下催化丙烯聚合的效率高达11600克聚丙烯/克钛(反应1.5小时),等规度95.4%。2立升釜本体聚合催化效率达12.8万克聚丙烯/克钛。4米~3釜生产试验反应1小时,催化效率达10万克聚丙烯/克钛,等规度均高于90%。文中着重介绍了常压聚合条件下载钛量、C_6H_5COOC_2H_5(以下简写为E.B)、硅化合物及助剂三异丁基铝对催化剂性能及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