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机膜处理乳化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除去废水中的乳化油,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对乳化废水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乳化液废水经孔径为200 nm的无机陶瓷膜处理后,透过液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在最佳操作压力0.16 MPa下,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20 h以上,平均膜通量为272 L/(m2·h);化学清洗30 min后,可使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5%;平均料液运行成本为4.49元/m3.用无机陶瓷膜处理乳化液废水是一种经济、技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滤膜处理油田采出污水,通过陶瓷膜和篮式过滤器上无机垢的组成及陶瓷膜SEM形貌分析,研究了陶瓷膜清洗过程中药剂及离子浓度的变化、跨膜压差的变化等参数,考察了膜运行过程中的跨膜压差和产水量的变化情况.确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碱洗-络合剂洗-氧化剂洗三步法清洗对污染的ZrO2陶瓷膜进行40℃低温清洗.中试试验结果表明清洗后,...  相似文献   

3.
无机陶瓷膜澄清食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除去老陈醋中的细菌和沉淀物,采用无机陶瓷膜对含有菌体和沉淀物的老陈醋进行过滤实验研究。通过研究无机陶瓷膜平均孔径、跨膜压差、膜面流速、操作温度、料液浓缩比、流动状态等操作条件对老陈醋过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分离条件:膜孔径100 nm、室温(30℃以下)、跨膜压差0.14 MPa、雷诺数5 000、膜面流速2.0 m/s、最大浓缩倍数为9。在适宜的工艺分离条件下,平均通量可达40 L/(m2.h);过滤后食醋的理化和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放置2年后无沉淀现象。因此,采用无机陶瓷膜澄清食醋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几种高分子膜和无机陶瓷膜的应用现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清洗、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分析了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中无机陶瓷膜污染物组成,进行了化学反冲洗实验。结果表明,造成无机陶瓷膜堵的主要原因是TS-1催化剂溶解流失,而催化剂主要成分中的Ti、Si化合物停留在膜管支撑体表面和膜表面。提出了防止膜污染的方法,实际生产表明,对无机陶瓷膜进行酸、碱反冲洗,可将膜通量从污染时的只有新膜通量的20%提升至95%,延长了膜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为除去废水中的乳化油,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对乳化废水进行中试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乳化液废水经孔径为200nm的无机陶瓷膜处理后,透过液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在最佳操作压力0.16MPa下,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20h以上,平均膜通量为272L.m-2.h-1;化学清洗30min后,可使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5%。经初步经济分析,平均单位(m3)料液运行成本为4.49元,实验结果表明,用无机陶瓷膜处理乳化液废水是一种经济、技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陶瓷膜微滤的影响因素及膜污染再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盛  傅金祥  李慧 《辽宁化工》2010,39(1):55-57,60
对无机陶瓷膜这种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无机陶瓷膜较有机膜及一般分离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环保,化工,医药,食品饮料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各个因素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膜过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膜污染,利用单一或复合清洗剂使被污染膜恢复膜通量。  相似文献   

8.
试验利用无机陶瓷膜的截留作用来处理南方某水厂的待滤水,研究了陶瓷膜净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提出了用陶瓷膜净水工艺替代传统的过滤工艺的水处理系统。考查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陶瓷膜对浊度的去除以及陶瓷膜工艺对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陶瓷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陶瓷膜工作机理分析,结合环己酮氨肟化工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用于氨肟化工艺中无机陶瓷膜的选择要求,讨论了无机陶瓷膜在70 kt/a己内酰胺氨肟化工艺装置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孔径为120 nm、厚度为20μm、孔隙率为30%的非对称无机陶瓷膜,可有效实现平均粒径为200 nm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与反应清液的分离,完全满足氨肟化工艺过滤系统的要求;在工业装置中,控制陶瓷膜的临界压力0. 2 MPa、装置操作压力0. 08~0. 12 MPa、反应错流速度3~4 m/s、减少膜污染,可有效提高膜通量;通过优化运行工艺和操作条件,可有效防止陶瓷膜膜管的泄露、断裂及膜管通道堵塞,成功实现了无机陶瓷膜在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中的工业应用,且使用寿命达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陶瓷膜因其具有耐高温高压、耐腐蚀、耐有机溶剂、膜通量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水处理、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子以及环保等领域.但陶瓷膜的污染尤其是生物污染成为制约其实际运用的-个重要因素,因此陶瓷膜的抑菌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论述了陶瓷膜生物污染过程及其控制方法,介绍了常见的无机抑菌材料和目前抑菌陶瓷膜的相关研究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叶茂盛  杨凤林  王江伟  马慧 《化工学报》2008,59(12):3158-3164
采用静电自组装和过滤预涂技术将表面富含羟基、具有强亲水性和电负性的聚乙烯醇微球(polyvinyl alcohol micro-sphere, PVA-MS)与工业滤布基膜相结合,分别制备无滤饼标准型和完全堵塞型PVA-MS动态膜。对膜的表征和性能的对比研究表明, PVA-MS组成的动态膜结构能明显改善基膜的亲水性、负电性。自组装PVA-MS动态膜的有效过滤孔径为2.1 μm, 清水阻力为1.02×1010 m-1, 对基膜的截留性能基本没有提高, 预涂PVA-MS动态膜的有效过滤孔径为0.4 μm, 清水阻力为1.07×1011 m-1, 对浊度为21.34 NTU和TOC为18.3 mg•L-1的上清液过滤出水为0.23 NTU和9.4 mg•L-1, 分别提高基膜截留效果20%和30%。动态膜不可逆污染的去除性能研究表明, 自组装PVA-MS动态膜在化学清洗后能保持大部分PVA-MS的存在,预涂PVA-MS动态膜利用物理反冲洗可完全去除不可逆膜污染,再预涂后即再生。  相似文献   

12.
界面聚合表面改性法制备高效抗污染油水分离复合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 言油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染 ,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危害极大 .膜分离法则是对含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1] .在使用膜分离法理含油污水时 ,膜污染是影响分离过程的最主要问题 .提高膜表面的亲水性能有效缓解膜分离含油污水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2 ,3] .目前处  相似文献   

13.
陈恒志  李洪钟 《化工学报》2005,56(3):455-461
在一套内径为80 mm,高5.6 m的新型下行循环流化床内,以硅胶、FCC催化剂以及玻璃珠等颗粒为实验物料,在颗粒循环流率最高达600 kg•m-2•s-1,床层颗粒平均浓度达14%的条件下,进行了低气速、高浓度下行床内气固流动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下颗粒浓度的波动特性与低密度的有所差异.在低浓度操作条件下,颗粒浓度的概率分布曲线为单峰,而在高浓度下,概率密度分布曲线近似为水平直线;床层颗粒浓度随固体颗粒循环流率的增加而提高,颗粒直径及密度小的物料容易达到高的床层浓度,密度大而流动性好的物料容易达到高的颗粒循环流率;在低密度操作条件下,下行床内气固沿轴向流动过程可分为两个区域:加速区以及恒速区;而在高浓度操作条件下,可分为3个区域:加速区、恒速区以及出口受限区.  相似文献   

14.
一体化陶瓷外膜乳化装置制备O/W型乳状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 言膜乳化技术是将分散相以很小的压力压过膜孔 ,在膜表面形成微小的液滴 ,并通过剪切力的作用使小液滴从膜表面脱落而进入连续相的新型乳化技术 .该方法具有低能耗、低剪切力、需要表面活性剂较少、生成的乳液颗粒均匀等特性[1,2 ] ,所用的膜主要有微孔玻璃膜[3] 和陶瓷膜两种[4 ] .微孔玻璃膜的孔径分布较窄 ,通常在小于平均孔径±15 %的范围内变化 ,因此制备出的乳状液粒径分布较窄 ,但对称膜固有的高阻力导致膜的通量较小(通常在 2~ 4 0L·m- 2 ·h- 1) ,制约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而陶瓷膜由于具有较高的通量被较多地用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5.
硅橡胶复合膜用于含酚水溶液渗透萃取传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敏  周集体  王英刚  王黎 《化工学报》2008,59(8):1942-1949
以苯酚为模型污染物,以氢氧化钠溶液为萃取液,利用平板复合膜[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偏氟乙烯(PVDF)]构造渗透萃取体系,系统地研究了该体系渗透萃取含酚水溶液的传质过程与特性。探讨了料液与萃取液的浓度及流量、运行温度等操作条件及活性层厚度对渗透萃取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13时,总传质系数Kov不随萃取液流量及浓度变化而变化;苯酚的液膜传质系数kf与膜面流动Reynolds数Re0.46呈正比,传质通量与温度符合Arrhenius方程。在苯酚初始浓度5.0~15.0 g•L-1范围内,Kov为定值。活性皮层厚度为4、6、8 μm的膜扩散传质系数分别为15.0×10-7、9.9×10-7及7.5×10-7m•s-1(323.2 K),较均质膜提高了2~4倍。苯酚在复合膜中的传质仍属膜阻控制的传质。  相似文献   

16.
界面聚合工艺条件对反渗透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实  吴礼光  张林  陈欢林  高从堦 《化工学报》2008,59(8):2027-2034
以聚砜超滤膜为支撑膜,间苯二胺(MPD)为水相功能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功能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反渗透复合膜。研究了功能单体浓度、界面聚合反应时间、界面聚合成膜后热处理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对在水相中添加相转移催化剂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和相转移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在单因素实验条件下确定工艺条件的优化范围,然后经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油相中TMC浓度为3 g•L-1、水相中MPD浓度为20 g•L-1、界面聚合反应时间为30 s、界面聚合成膜后热处理温度为90 ℃、后处理时间15 min时,所制备的反渗透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性能,通量达14.91 L•m-2•h-1,截留率为0.951(测试条件: 压力1.6 MPa, 温度25 ℃, NaCl浓度20000 mg•L-1);当水相中MPD浓度较低时,加入适量的相转移催化剂,能有效地改善膜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7.
季铵盐烷基醚化阳离子聚乙烯醇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 渗透汽化膜分离法可分离恒沸物、热不稳定体系、节能环保,日益被重视.渗透汽化过程的核心是分离膜,膜材料的选择、改性及制备是影响膜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聚电解质复合物(polyelectrolyte complex,PEC)渗透汽化膜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PEC是将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通过库仑力结合形成的[1].PEC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对水及水溶性小分子表现出高透过性[1].本文以聚乙烯醇(PVA)、(3-氯-2-羟丙基)-3-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一种QAPVA新型聚阳离子电解质.将其与POAPVA聚阴离子电解质制备PEC膜,用于分离醇/水体系,取得了满意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液膜法分离富集对氨基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对氨基酚 (PAP)含有两性官能团 ,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精细化工中间体 .PAP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物质 ,难以自然降解[1] ,并在食物链中形成积累 .因此 ,将含PAP的废水进行处理 ,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含PAP的废水可生化性很差 ,且一般的混凝法和化学氧化法均难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乳状液膜法在用于分离某些物质时具有快速、高效、选择性好的特点 ,尤其是对低浓度物质的分离富集更具优势 .该方法已被应用于湿法冶金[2 ] 、医药化工[3] 和环境保护[4 ] 等研究领域 .因此 ,若将乳状液膜法用于…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乙烯基胺(PVAm)/聚乙二醇(PEG)和PVAm/聚N-乙烯基-γ-氨基丁酸钠(PVSA)共混聚合物.分别以这两种共混聚合物为分离层,以聚醚砜超滤膜为支撑层制备了用于分离CO2的固定载体复合膜.研究了共混组成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可以改善固定载体膜的透过分离性能.PEG质量含量为10%的PVAm/PEG共混膜具有整体最优的透过分离性能,当温度为25℃、压力为125kPa时,纯CO2渗透速率为4.34×10-9cm3(STP)•cm-2•s-1•Pa-1,CO2/CH4理想分离因子为63.5;对PVAm/PVSA共混膜,PVSA质量含量为33.3%的膜具有最高的CO2/CH4理想分离因子,而PVSA质量含量为50%的膜具有最高纯CO2渗透速率.  相似文献   

20.
PVAm/PAN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CO2/CH4的分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董传明  吕强  王世昌 《化工学报》2003,54(8):1188-1191
New polymeric membrane materials——polyvinyl amine (PVAm) with different primary amine contents were synthesized.By covering polyacrylonitrile(PA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with PVAm, the PVAm/PAN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CO2/CH4 separation were prepared.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containing more primary amino groups have higher selectivity for CO2/CH4.The cross-linking of acid or glutaradehyde could improve the gas permsele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With decreasing CO2 content in the feed gas, the CO2/CH4 separation factor increased.When the feed gas was 25%(vol) CO2 and 75%(vol) CH4, the CO2 permeation rate was 4.1×10-9cm3(STP) •cm-2•Pa-1•s-1, and the CO2/CH4 separation factor was 1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