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以可再生资源蓖麻油制备的蓖麻油甲酯、己二酸、乙二醇为原料,钛酸四正丁酯为催化剂,经酯化、缩聚合成蓖麻油酸基聚酯多元醇,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蓖麻油甲酯对聚酯多元醇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凝胶色谱(GPC)、红外光谱仪(IR)、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蓖麻油酸基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实验表明,在醇酸(己二酸∶乙二醇)比为1.15、催化剂质量分数0.04%~0.05%、温度180℃,真空缩聚2h的条件下,制得相对分子质量为2600~3800、分布指数(PDI)为1.89~2.44的不同蓖麻油酸含量的聚酯多元醇,蓖麻油酸基聚酯多元醇的熔点随着蓖麻油酸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刘飞虎  洪哲  王忠  陈夫山  李学兵 《工业催化》2018,26(10):120-123
先用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合成蓖麻油酸甲酯,再对蓖麻油酸甲酯进行高温裂解制备十一碳烯酸,探讨各种因素对蓖麻油酸甲酯合成和裂解的影响,得到较为适宜的反应条件。合成蓖麻油酸甲酯适宜的条件为:系统真空度0.095 MPa,反应时间4 h,甲醇钠催化剂质量为蓖麻油质量的3.00%,反应温度35 ℃,醇油物质的量比18∶1,该条件下,蓖麻油酸甲酯收率为86.4%;550 ℃裂解蓖麻油酸甲酯为最佳温度,十一碳烯酸收率为44.15%。  相似文献   

3.
在釜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氨基磺酸催化甲醛和甲酸甲酯偶联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乙醇酸甲酯和甲氧基乙酸甲酯生成量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150~160 ℃,反应时间4 h,n(甲醛):n(甲酸甲酯)=05,在此条件下得到最大的乙醇酸甲酯和甲氧基乙酸甲酯的生成量,总生成量达到2134 mmol·(g-cat)-1。与其他催化剂的性能进行对比发现,氨基磺酸对催化甲醛和甲酸甲酯偶联反应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自制了keggin型磷钨酸(H_3[PW_(12)O_(40)]·21H_2O),并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以乙醇酸甲酯为反应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酸甲酯水解的最佳条件为:n(H_3[PW_(12)O_(40)]·21H_2O)∶n(乙醇酸甲酯)∶n(H_2O)=1∶200∶800(mol)、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80℃,此时乙醇酸甲酯的转化率为56.34%,乙醇酸的选择性为98.66%。  相似文献   

5.
谢友利  周永红 《精细化工》2012,29(11):1053-1055,1060
以蓖麻油酸甲酯为起始原料,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和溴化苄、溴乙烷通过酰胺化反应和季铵化反应生成了新型蓖麻油基季铵盐,其结构经FTIR、1HNMR、13CNMR及ESI-MS进行了确证。采用抑菌圈直径法对目标产物的抑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季铵盐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N,N-二甲基-N-乙基-蓖麻油酸酰胺丙基溴化铵的抑菌活性略强于N,N-二甲基-N-苄基-蓖麻油酸酰胺丙基溴化铵。  相似文献   

6.
C22-二元酸单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籽油甲酯为原料,将非共轭的亚油酸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共轭亚油酸甲酯,同时与富马酸发生Diels-Alder反应,生成C22-二元酸单甲酯,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投料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富马酸加入量按照n(富马酸)∶n(亚油酸甲酯)=1.1∶1投料,反应温度选择在200~210°C,催化剂碘的用量在0.3%(质量分数),反应控制在2h,转化率相对于亚油酸甲酯为98%。此工艺易于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张漪  崔建兰  唐昌盛  郭文龙 《应用化工》2006,35(11):861-863
采用微波技术对二氯菊酸甲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为二氯菊酸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促进下最佳水解条件为:反应温度90℃,功率100 W,反应时间10 m in,物质的量比n(二氯菊酸甲酯)∶n(C2H5OH)∶n(NaOH)=1∶4∶1.5,重结晶后收率高达99.6%。与传统条件相比,时间缩短30倍,收率提高24.6%,无水乙醇用量减少60%,NaOH用量减少17%。并用红外光谱和熔点对二氯菊酸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2-酮基-L-古龙酸经过甲酯化转化为维生素C钠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甲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0 min,最佳醇酸配比为无水甲醇∶2-酮基-L-古龙酸(mL∶g)为5∶ 1;2-酮基-L-古龙酸甲酯转化为维生素C钠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40 min,碳酸氢钠∶2-酮基-L-古龙酸甲酯(物质的量)最佳配比为1.1∶1.  相似文献   

9.
去氢枞酸甲酯选择性硝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深入研究了去氢枞酸甲酯在HNO3-Ac2O-AcOH体系中选择性硝化的反应条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获得去氢枞酸甲酯选择性硝化的较优反应条件如下:n(硝酸):n(去氢枞酸甲酯)为3:1、混合溶剂中乙酐与乙酸的体积比为7:1、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时12-硝基去氢枞酸甲酯和14-硝基去氢枞酸甲酯的总产率由50%提高到84.6%,其中12-硝基去氢枞酸甲酯的产率达到64.0%、14-硝基去氢枞酸甲酯的产率达到20.6%,二者的产率比约为3.1:1.12-硝基去氢枞酸甲酯的反应产率和选择性都明显高于文献报道值.  相似文献   

10.
以顺-3-己烯酸甲酯为原料,探究不同反应体系对叶醇合成收率的影响。并优化了以顺-3-己烯酸甲酯、乙醇、氯化钙为原料的还原体系工艺条件,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顺-3-己烯酸甲酯用量为38.4g,m(95%乙醇):m(顺-3-己烯酸甲酯)=6;n(CaCl2):n(顺-3-己烯酸甲酯)=0.8;n(NaBH4):n(顺-3-己烯酸甲酯)=1.2,反应温度20℃,反应1h,叶醇收率为80.92%,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公斤级反应,最终得到叶醇收率为80%以上,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蓖麻油酸(RA)、聚乙二醇(600)为原料,马来酸酐为连接基,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MARAPEG-15,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对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的影响,并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马来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3%,n(酸酐)∶n(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为3.1∶2,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4 h;硼酸酯键水解时间为1.5 h。产物的表面张力及其临界胶束浓度为γCMC=35.73 mN/m,CMC=1.96×10-5mol/L。  相似文献   

12.
A number of ester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reaction of acid chlorides with ricinoleic acid polymers and screened for anti-rust propertie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in spent coolants of water-based cutting fluids. Aqueous solutions of triethanolamine salts with decanoic acid, undecanoic acid and oleic acid esters of ricinoleic acid dimer, trimer, tetramer and hexamer showed good anti-rust properties for water-based cutting fluids. Dehydrates of ricinoleic acid polymers also showed good anti-rust properties for water-based cutting fluids.  相似文献   

13.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硬脂酸甲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对甲苯磺酸催化硬脂酸和甲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了硬脂酸甲酯,研究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对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当硬脂酸与甲醇的摩尔比为1∶3.5,对甲苯磺酸用量为硬脂酸质量的1.2%,于回流温度反应4 h,硬脂酸的转化率大于98.5%,产品酸值小于3.0 mg KOH/g。  相似文献   

14.
以碱性化合物CT作为催化剂,采用甲基葡萄糖苷和十八酸为原料合成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对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IR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产品的组成,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为:n(甲基葡萄糖苷)∶n(十八酸)=1∶1.4,催化剂CT用量为甲基葡萄糖苷质量的0.6%,反应温度控制在150℃左右,反应压力0.01MPa,产品收率可以达到85%,颜色较浅。  相似文献   

15.
甲基磺酸催化合成苯甲醛VC缩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安顺  宋兴良 《应用化工》2009,38(6):840-841,846
以苯甲醛与VC为原料,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甲基磺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合成了苯甲醛VC缩醛。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回流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最佳条件为:苯甲醛、VC与甲基磺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5∶0.25(摩尔比),溶剂用量0.75 L,回流温度120℃,反应时间4.0 h。产物结构用IR、熔点测定和元素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6.
用廉价、无毒、易得的氨基磺酸作为催化剂,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用芳香、杂环及脂肪1,2-二酮分别与1,2-二胺在室温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喹噁啉衍生物。考察了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二酮)∶n(二胺)∶n(氨基磺酸)=1∶1∶0.15,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6 h,产物最终收率均超过75%。该反应放大200倍后,即在1 L溶剂中,用1 mol的反应物反应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产率仍然可以达到70%。氨基磺酸可以循环使用5次而产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氨基磺酸的水-甲醇溶液中,芳香醛、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对甲苯亚磺酸钠缩合,随后于饱和NaHCO3水溶液-二氯甲烷两相中进行碱消除反应,即可制得芳香醛邻苯二甲酰腙。最佳工艺条件为:n(芳香醛)∶n(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对甲苯亚磺酸钠)n∶(氨基磺酸)=1∶1∶1.3∶2.0,反应在室温进行,产率均为70%以上。在制备公斤级芳香醛邻苯二甲酰腙(芳香醛用量10 mol)时,5种产品产率均在70%以上。目标化合物通过1HNMR,IR确认。  相似文献   

18.
CLA production from ricinoleic acid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ability to produce CLA from ricinoleic acid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lactic acid bacteria. Washed cell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JCM 1551 were selected as a potential catalyst for CLA production from ricinoleic acid. Cells cultivated in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a mixture of α-linolen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showed enhanced CLA productivity. Under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with the free acid form of ricinoleic acid as the substrate and washed cells of L. plantarum as the catalyst, 2.4 mg/mL CLA was produced from 3.4 mg/mL ricinoleic acid in 90 h, with a molar yield with respect to ricinoleic acid of 71%. The CLA produced, which was obtained in the FFA form, consisted of a mixture of two CLA isomers, cis-9,trans-11-octadecadienoic acid (21% of total CLA) and trans-9,trans-11-octadecadienoic acid (79% of total CLA), and accounted for 72% of the total FA obtained.  相似文献   

19.
周喜阳  康保安  杨卉艳  武华萍  孙晋源 《应用化工》2011,40(8):1408-1411,1415
研究了以磷钨酸-D1821(磷钨酸双十八烷基季铵盐)作催化剂,二氯甲烷作溶剂,30%过氧化氢存在下油酸甲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油酸甲酯环氧反应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m(30%过氧化氢)∶m(油酸甲酯)=1∶1,m(二氯甲烷)∶m(油酸甲酯)=1.5∶1,m(催化剂)∶m(油酸甲酯)=25‰。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环氧油酸甲酯的碘值在4.3 g I2/100 g左右,环氧值在3.95 g/100 g左右,酸值在0.2 mg KOH/g左右,均达到了一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