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与纤维成物理结合的染料类别、染色对象、染色原理与染色性能现状;详细论述了与纤维成化学结合的反应性染料染色原理和染色性能及其发展,包括反应基团类型、单反应基团反应性染料、双反应基团反应性染料、发色体结构对双反应基团反应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简介了大分子交联染料的分子结构及适应现代纤维数码喷墨印花需求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纤维染色中,染料可以分为反应性高分子染料,分散高分子染料及酸性高分子染料等。这些染料具有各自鲜明的染色性能特点,如反应性高分子染料可与纤维以共价键结合而染色,分散性高分子染料与纤维有很好的相容性,酸性高分子染料可与相应的单体染料具有相同的染色性能但热稳定性更好。本文介绍了各类高分子染料的结构特点及在纤维染色中的应用情况。有24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3.
唐淑娟  张宇  宋晓峰 《染料与染色》2006,43(3):29-30,48
大豆蛋白纤维的分子结构中有多种极性基团,这些基团各有吸色性,使其显示出介于纤维素纤维与化学纤维之间的染色性能。本文着重其结构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现阶段那些染料适合对其染色,分析了大豆纤维染色用染料的适用性(如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中性络合染料、酸性染料)。  相似文献   

4.
林诗钦 《上海染料》2004,32(1):42-44
酸性染料是含有负电荷基团的,如磺酸基等阴离子性染料。酸性染料的名称源于酸性浴的使用。鉴于磺酸基的强酸性,它在水中实际上是完全电离的。染浴中使用酸的范围从硫酸至醋酸铵盐,羊毛纤维吸收酸并使纤维的氨基质子化了。因此,染色过程包括了离子的交换过程,并在染浴中产生羊毛纤维上的铵离子与染料阴离子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几种常见纤维的特点及染色原理,介绍了天然植物染料在常见纤维上的染色情况。对改善各种纤维染色性能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归纳,如优化染色工艺、采用媒染法、对天然染料或者纤维进行改性、采用一些特殊辅助方法进行染色等,从而提高天然染料的染色牢度、得色量浅等问题。此外,列举了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后织物的一些特殊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天然染料的应用范围。最后展望了天然织物染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介绍了金属配位染料的分类、结构特征、染色原理和性能,以及在各类纤维、皮革等染色上的应用.前言金属配位染料是一门边缘学科,从分子结构上看,它是配合物中一个重要分支,即螯合物。  相似文献   

7.
缩聚染料     
活性染料的研究,近年来正蓬勃开展。结合树脂整理的原理,最近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染料类型,结构上不含活性基团,而能与纤维起化学结合,文献上已从活性染料中划出而命名为缩聚染料(日本称为“共重合染料”)。本来,染料与纤维起化学反应结合着色,在70年前就有人研究成功。但方法繁复,条件剧烈,缺乏实用价值。反应性树脂整理虽在1925年开始,但一直未与染色考虑在一起。1956年活性染料发明后,因结构上具有活性基团,与纤维能起化学反应,染法简单,牢度较好,色泽鲜艳,因此发展极快。活性染料树脂印花法的成功,更使人联想到把活性染料与树脂整理结合在一起,这样就逐步形成了新类型的缩聚染料。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国染料学科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刚  孙朝晖 《染料与染色》2005,42(1):1-4,19
综述了近年我国染料科学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关于染料与纤维着色包括超分子化学理论、化学交联染色和通用染料的概念以及纤维表面结构生色、仿生染料;运用量子化学理论对染料分子进行计算,预测染料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用于指导染料分子的设计;根据染色动力学,建立染色过程的数学模型;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可用于硝基物控制还原、卫生整理、染料和印染污水的降解。这些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核心就是提高资源的优化程度和环境保护,必将有力促进我国染料工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所合成的三类含羟甲基的棉用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提出了这些染料在有氯化铵或双氰胺存在下的弱酸性介质中能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化学结合,而羟甲基与染料之间联接基不同,活性染料的反应性也不同;增加染料分子中羟甲基个数,将提高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的固色率.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染料种类、染料质量分数、氯化钠质量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等5个因素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上染率的影响,分析了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对纤维素纤维染色性能较好的染料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也有很好的染色性能.运用直接染料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进行染色,得到的最佳工艺为:染料质量分数1% (omf)、氯化钠质量浓度12 g/L、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50 min.  相似文献   

11.
三只通用染料对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染色实验中发现分子量相近的一只吡唑啉酮型通用染料和两支萘系通用染料对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却差别很大为了能从染料分子结构的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法在HF/3-21G水平上对这三只通用染料的分子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染料分子的最稳定构型:再通过Hyperchem程序计算出染料分子的空间体积结果表明,三只染料对涤纶纤维染色性能的差异不是由染料分子本身体积差异所致,而是由染料分子亲水性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2.
活性染料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活性染料中活性基团结构类型、染色反应类型与多活性基团可发生的反应,论述提高活性染料最终固色方法的国际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活性染料分子结构中水溶性基团和染料母体亲和力对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影响,讨论了将棉纤维胺化改变纤维电荷性质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以及新型活性染料印花浆料对活性染料印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活性染料中活性基团结构类型、染色反应类型与多活性基团可发生的反应,论述提高活性染料最终固色方法的国际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活性染料分子结构中水溶性基团和染料母体亲和力对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影响,讨论了将棉纤维胺化改变纤维电荷性质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以及新型活性染料印花浆料对活性染料印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纤维染色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系统介绍了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型型合成纤维(海岛型超细纤维、PLA、PTT和聚氨酯纤维)、新型天然和再生纤维(竹纤维、Lyocell、Carbace11、大豆蛋白和蚕蛹蛋白纤维),以及转基因纤维(蜘蛛丝)的结构和染色性能。新纤维的发展,要求染色技术有相应的发展超细纤维比表面积大,染色起始温度低,匀染性和色牢度较差,对染料的各项应用性能要求较高,新型天然和再生纤维染色的主要染料为活性、酸性和直接染料,并需要相应的助剂和与之相适应的染色工艺,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复合制成纺织品是发展趋势,而这类纺织品的染色和所使用的染料将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新型纤维及其染色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介绍了目前出现的新型合成纤维、再生纤维、改性纤维、多组份纤维、功能性纤维的结构和染色性能,分析了它们染色存在问题和注意点,并指出配套用的染料和助剂特点,最后简要地分析了新型纤维染色的染料、助剂和工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新刊导读     
染料及有机颜料活性染料及其染色的近年进展(一)/宋心远等//印染.2002,281(2).-45~49.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活性染料的发展,包括发色体、活性基,特别是双活性基染料的生态染色性能与结构的关系,例如染料的发色强度、耐氯、耐汗和耐日光牢度,染料的直接性、反应性与深染性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染料的拼混和后加工与染料的颜色、深染性、洗涤性及牢度等关系,指出合理拼混染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不仅对染料生产,而且对染料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后半部分重点评述了染色技术的发展,包括亲和力与低盐染色、匀染性与受控染色、深染性与深色品种染色、坚牢性与坚牢品种染色的关系;最后重点介绍了新纤维、非纤维素纤维及多组分纤维纺织品的染色。文中还介绍了笔者近年来某些相关研究成果。活性染料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类染料,应该不断研究、改进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活性染料用固色剂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活性染料是一类含有活性基团的可溶性染料。这种活性基团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蛋白质纤维上的氨基或锦纶纤维上的酰胺基发生反应而生成共价键,使染料成为纤维分子的一部分。因此,采用活性染料染色的织物,其牢度基本上是牢固的。也可以说,活性染料的性能是否能充分发挥,与染色后的皂洗有很大关系。在皂洗过程中,如能将浮色充分洗净,那么自然能获得优良的牢度。但实事上要完全去除未反应的以及水解的染料是有困难的,一般都要用固色剂来弥补皂洗的不足。固色剂的作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阳离子染料可染型共聚酯(CDP)纤维的发展概况 制备刚离子染料可染型共聚酯(CDP)纤维是解决涤纶不易上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CDP纤维中含有磺酸基团或磷酸基团,故对阳离子染料具有良好的亲和性能,其染色纤维颜色鲜艳、色谱齐全、并可深染。因而,  相似文献   

19.
新型纤维及其染色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心远 《染料工业》2001,38(3):19-25
本文较系统介绍了目前出现的新型合成纤维、再生纤维、改性纤维、多组份纤维、功能性纤维的结构和染色性能,分析了它们染色存在问题和注意点,并指出配套用的染料和助剂特点,最后简要地分析了新型纤维染色的染料、助剂和工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腈纤维是由链状分子上的氢原子和相邻链状分子的氰基借氢链的结合而组成。由于其结构中氢键生成了架桥,因此对染料的扩散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其表面的负电荷比其他一般纤维高,所以很难用一般通用的染料染色。1953年玛尼埃(Meunier)在叙述各种染料对聚丙烯腈纤维的可染性时谈到了该种纤维可以用碱性染料染色。后来有很多学者曾对这些染色的原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碱性染料所以能够染聚丙烯腈纤维是因为大部分聚丙烯腈纤维合有磺酸基团,这些磺酸基团大都是由于在聚合时加入了含硫的引发剂所形成的。劳西斯(Laucius)、克拉克(Cla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