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理的注采压力系统是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南堡油田1号构造南堡1-5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受储层发育条件及构造影响,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后采油速度降低,水驱开发效果不理想,断块间开发水平差异较大。本文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及采油工艺基本原理对不同开发阶段合理油井流压、合理地层压力、合理注水井井底流压进行研究并建立评价体系,得出各断块合理的注采压力系统及调整方案,认为合理的注采系统随开发阶段的不同变化,需要根据开发特征与目标动态调整。本次研究对提升区块各开发阶段的开发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油井出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遇到的普遍现象,特别是水驱油田,油井出水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油层的开发方案和开采措施的不当和非均质性等原因会使水的推进不均匀,造成个别井层过早水淹及油田综合含水的迅速上升,从而降低产量和采收率。因此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及时注意油井出水动向,利用各种找水方法,确定出水层位,采取相应堵水调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受本身地质油藏条件,以及开发方式、工艺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生产井的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含水逐步上升,油田低产低效生产井数逐年增加。对BZ25-1S油田低产低效井成因进行分析,探讨治理低产低效井的技术对策,并对低产低效井及与之相关的注水井采取了上返补孔、开关层、注水井酸化、调剖、转注等调整措施,油井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油田的低产低效井治理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南梁油田南部的午86区长4+5油藏规模上产后,部分低产低效井增多,含水上升加快,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益。通过对该区块的产量因素展开分析,认为单井产量与油层厚度和渗流能力、地层压力、注采比存在关联,也与注采完善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制定合理的注采比、注水强度、流压等开发技术政策,完善注采井网,强化注水井剖面治理,以及开展高含水井治理等治理对策,为下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朝阳沟油田属裂缝性特低渗透油田,主体区块投入开发后,采取了早期注水,保持较高的注采比注水,使油井保持了较高的生产能力,根据裂缝发育状况,在注水井排油井含水上升较快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放大生产压差。近三年来,为了解决平面、层间矛盾,对注水井排油井进行了注采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晓龙 《辽宁化工》2013,42(5):467-470
针对开发后期油井出水,采取相应的堵水技术来增加油井产量。讨论了吉林油田不同井况油井堵水技术概况,并做了简要分析。随着吉林油田已开发生产年限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油井已进入或将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由于大部分油井采用注水开发,再加上有些油田天然边、底水的影响,在开发后期就会产生油井出水,严重时可形成油井水淹。油井产水后降低了产油量,甚至损失储量。目前,吉林油田大部分油井中已处于中、高含水期,产水已成了影响原油生产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油井堵水研究,解决水驱油田后期开发的高含水问题,提高油井产量,最终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切6区E_3~1油藏整体注水见效,但油井工作制度及注水的调整对含水变化影响明显,合理确定注采比难度大,近年受边水、注入水突进影响,目前油藏进去中高含水期,产量低、递减快、油井含水上升快,导致油井稳产难度加大,因此有必要对该油藏进行开发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8.
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 1-5 3单元于2010年3月1日投注。目前单元油井开井106口,日液水平5596.2t,日油水平470.4t,含水91.6%,采油速度1.34%;水井开井70口,平均注入压力11.2MPa,日注水平5440m3,月注采比O.96。本文针对目前六区馆上段31-5。单元注采井网不完善、砂体发育差的突出矛盾,通过前置段塞和目前二元主体段塞的注入情况,分析注聚见效的动态特征,总结出动态变化规律,以便应用于指导现场生产,为扩大注聚增油上产阵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大量的产出水给地面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了生产操作成本。井下油水分离及同井回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管柱组合,结合FB-79井先导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降低地面含水率,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井生命周期,提高油藏采收率,在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肇油田古636区块反九点法注采井网开发初期表现出的油井见水快、产量递减快、地层压力分布不均衡的裂缝性油田注水开发特征,2004-2006年实施了注采系统调整,形成线性注采井网。通过实施线性注水,有效地减缓了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快的矛盾。本文从采油速度、递减率、地层压力、存水率等开发指标对古636区块线性注水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L油田是大庆外围投入开发较早的中渗透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随着采出程度的加深,A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平面及层间矛盾突出,油井产量递减加快,为此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改善区块开发效果。通过配套优化注采系统后的跟踪调整,分阶段、按不同砂体类型对新老水井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受效情况,对油井进行挖潜,有效的提高了井区采收率,其跟踪调整做法也为后续注采系统调整油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合理注采比是表征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平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产液量、注入量与地层压力之间存在的关系,为研究合理注采规模提供重要依据。在高含水期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合理注采规模研究对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为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控制含水上升速度,以当前产量规模进行预测,对注采状况进行评价,以定产配注为原则,基于利用物质平衡方程确定的合理注采比,对注入量进行调整,从而确定合理的注采规模。  相似文献   

13.
狮子沟油田为岩性构造油藏,近年随边水推进和注入水的增加,部分井含水大幅度升高,综合含水上升加剧,自然递减快,油田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为了改善开发效果,通过开展油藏地质研究。分析油田生产现状,提出了钻调整井、油井转注、水井分注及调剖、油井补孔等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海上油田以高渗为主,对低渗透油田井网优化设计的研究较少,注采井网优化设计是油田开发的关键。本文以X油田为例,对1×10~(-3)μm~2渗透率储层进行了井排距优选和注采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特低渗透油藏条件下(1×10~(-3)μm~2),对于1×10~(-3)μm~2储层,300×250 m井排距效果好。注采比保持在1.2左右,开发效果较好,既能保证较高的采出程度,还能使油井的含水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南堡陆地老爷庙油田M25-7井组NgⅢ4小层属于高孔中渗储层,投入注水开发后,注入水在平面上舌进,造成注入水在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单向流动,形成无效注水,降低了驱油效率。而调剖能起到封堵大孔道的目的,在平面调整,挖潜剩余油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近三年来,在该井组共实施三轮调剖,累计注入调剖剂16600m3,调剖后对应油井含水率下降,产油量上升,调剖后累计增油3200t。  相似文献   

16.
1概况文南油田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含水逐年上升,层间矛盾日益突出。为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实施分注工艺,目前文南油田共有注水井235口,开井144口,开井率61.27%。全油田平均日注13724m3,平均单井日注92m3,平均注水压力36.7M Pa,常压井2口,高压井233口。笼统注水井开井73口,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杏子川油田杏2005井区作为研究对象,精细开发层系划分,从开发特征、注采比、水驱状况分析三个方面评价研究区的注水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井投产初期产量高,稳产时间短,采油速度较稳定,后期含水上升率变慢;累积注采比在1~5之间的井组有26个,数量最多,占总数的63%,研究区总的注采对应率为72%,主力产层3号砂体注采对应率最高,达94.4%,水驱动用程度为71.7%。研究成果为该区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大庆头台油田茂503区块位于试验区南部,属于扶余油层特地渗透储层,由于储层物性差,在212m排距下注水不受效,2003-2005年在该区块进行了70m排距的加密注采系统调整。加密调整后,由于排距缩小,部分井区有含水上升的趋势,为了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采取了限压注水政策,控制非东西向裂缝的开启,减缓油井含水上升速度。通过限压注水,区块地层压力基本保持稳定,油井含水上升率得到控制,保持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切六E1+2油藏是昆北油田原油油质较差油藏,常温开采后期原油粘度较大,在油田2009年试注水后至2013年部分油井出现含水上升液面下降,先后有12个注采井组46口采油井出现了这个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为水油流度比较大,注入流体的波及系数很低,注水开发后一段时间内油井出现含水上升现象;原油中沥青质沉积是造成油藏润湿反转的主要原因之一,切六E1+2油藏储层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地层低渗的孔喉沥青堵塞作用形成,使油井供液能力减弱。至此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液面下降的现象全面形成。结合油田原油性质及油层岩性调配较适应的降粘剂,以综合解堵前置液形式吞吐入地层,在外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形成了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及沥青质分散得到最优配方,实现堵水过油的目的。经现场十井次试用得到了较好效果年增油7600多吨,投入产出比达到1:3.6。  相似文献   

20.
芳17区块是宋芳屯北部已投入开发的6个区块之一,由于开发时间长、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且经过多次注采系统和注水结构调整以及压裂改造等措施,具有该油田砂体分布零散、油井流动压力高、累计耗水高,波及系数低的典型开发特征。因此,以芳17区块为典型区块,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注采比优化研究。在含水率为60%、70%、80%、85%、90%五个开发阶段开展了注采比优化研究,确定60%~90%之间的合理注采比范围为1.3~1.7;开展了反九点井网和五点井网注采比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井网加密调整后可以采用较低注采比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