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倩  宋春敏  王云芳 《当代化工》2010,39(5):512-515
以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ZSM-MCM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型吸附剂Fe/ZSM-MCM。结果表明其活性组分为Fe2O3,负载型吸附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0.2 mol/L,浸渍时间10 h,干燥温度100℃,550℃焙烧4 h。最佳吸附条件:常温、常压,吸附时间1 h,剂油质量比1︰60,在该条件下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为36.46 mg/g。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污泥的资源化,通过微波热解与化学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污泥吸附剂。采用亚甲基蓝吸附值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活化剂浓度、干污泥与活化剂浸渍液的固液比、微波辐射功率和微波辐射时间对污泥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为:在活化剂Zn Cl2浓度为40%、固液比1:2、微波辐射功率650W和微波辐射时间10min的条件下,所制备污泥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达到最佳效果,其亚甲基蓝吸附量为53.21mg·g-1,比表面积为130.364m2·g-1。  相似文献   

3.
朱伟强  杜永杰 《广州化工》2020,48(17):44-46,85
以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容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银的燃油深度脱硫复合吸附材料。研究了Ag/Y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对噻吩类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剂进行了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浸渍液的浓度为0.1 mol/L,浸渍时间为6 h,并于100℃条件下干燥2 h后于550℃焙烧2 h,是制备Ag/Y复合吸附剂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KOH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并用于脱除低浓度羰基硫(COS),利用氮气物理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CO_2程序升温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浸渍液质量分数及吸附条件对改性活性炭脱除COS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再生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浸渍液质量分数为10%时吸附剂的穿透吸附量最大,为40. 64 mg/g;在一定范围内,吸附效果与原料气流速成反比,与吸附温度成正比; COS在吸附剂表面反应主要生成了硫酸盐和硫单质;经过4次再生后,10OH/AC吸附剂的穿透吸附量仍达34. 32 mg/g,表明10OH/AC吸附剂具备一定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以活化树脂为载体,利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过渡金属铁、镍、铜制备吸附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表征方法对吸附剂进行分析。在固-液全混流反应器内对煤焦油进行脱氮实验,考察不同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剂油质量比对吸附剂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负载Ni2+的改性树脂吸附剂吸附脱除煤焦油中氮化物的效果最好,在金属负载量为3.8%,吸附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90 min,剂油质量比为1∶10的条件下,氮化物脱除率可达61.74%,煤焦油收率为84.67%。  相似文献   

6.
铬离子(Ⅵ)是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质之一,因此,解决其污染问题刻不容缓。以活性氧化铝为吸附材料,采用氢氧化钠浸渍法对其进行改性,获得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铬离子(Ⅵ)吸附剂。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改性剂浓度、固液比和浸渍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性能的影响~([1])。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氧化铝对铬离子(Ⅵ)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2])。氢氧化钠改性活性氧化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时间2 h、焙烧温度500℃、氢氧化钠的浓度10 g/L、固液比1 g∶5 mL、改性时间0.5 h。此时,铬离子(Ⅵ)吸附率高达96%。该铬离子(Ⅵ)吸附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河道底泥和粉煤灰为原料制备复合吸附剂,通过正交实验对吸附剂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氨氮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及温度对复合吸附剂吸附氨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氨氮比吸附量为衡量指标,吸附剂最佳制备条件为:河道底泥与粉煤灰原料配比7:2,烧结温度900oC,烧结时间20 min,添加剂类型为CaO。复合吸附剂对氨氮的吸附过程分三个阶段(快速吸附、缓慢吸附和吸附平衡),且吸附速率随氨氮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变大;复合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大会提高氨氮去除率,但会导致比吸附量降低;复合吸附剂具有酸性缓冲能力,能创造有利于吸附过程的碱性环境;温度对复合吸附剂吸附过程的影响程度与氨氮初始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焦剑  吕盼盼  亓璐  淡少敏  汪雷 《化学工程》2015,43(2):25-29,78
采用D2000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在中性的条件下合成了具有较大孔径的蠕虫型介孔SiO2(MSU-J),并采用四乙烯五胺(TEPA)通过物理浸渍的方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TEPA改性的MSU-J,得到具有高吸附量的CO2吸附剂。利用FT-IR,N2吸附/脱附及TG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CO2的吸附试验是在不同氨基质量分数(20%,30%,50%,70%)以及不同温度下测试。吸附实验表明,浸渍TEPA后,吸附剂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以氨基为活性中心的化学吸附,且随着TEPA浸渍含量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加后降低,当TEPA负载量(质量分数)为50%时,吸附量可达到164.3 mg/g。温度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最佳的吸附温度为25℃,这与吸附机理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向解吸附方向移动。循环性试验表明,所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材料重复使用6次,对CO2吸附性能只有少量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TEPA的挥发或者部分分解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以煤系高岭土酸处理后得到的物料为硅源,采用固相法和浸渍沉淀法制备硅酸锂基吸附剂,并通过浸渍沉淀法,添加不同比例的埃洛石纳米管,合成出可在500~650℃吸附CO_2的硅酸锂基吸附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等温吸附脱附分别观察和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形貌特征及比表面积,并使用差热-热重联重分析仪(DTA-TG)研究了样品对CO_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的硅酸锂基吸附剂,颗粒较小、分布均匀,表面积较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其最大吸附量(质量分数,下同)可达35.74%,吸附效率为97.33%,明显优于固相法;通过掺杂适量的埃洛石纳米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吸附剂在500~650℃的吸附性能,当掺杂量为x=1.04%时所得吸附剂在500~650℃的吸附性能最佳,540℃时吸附量为12.78%,是未掺杂时的2.39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磷酸浸渍棕榈壳制备的活性炭用于吸附NH_3。考察了活化温度、H_3PO_4浓度和浸渍时间对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影响。本活性炭的氨吸附量不仅仅取决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不同于蒸汽法制备的活性炭。在宽温环境下的吸附和解吸实验证明同时发生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所导致的氨吸附量与吸附剂表面的氧含量密切相关,化学吸附是由于氨和活性炭表面的一些含氧官能团通过氢键作用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磷酸浸渍和化学吸附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的新型吸附剂从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吸附分离氯化钠,确定了吸附时间、碱液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浓碱溶液中的氯化钠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效果,且容易洗脱,重复使用10次以上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2.
范立  沈健 《陕西化工》2014,(2):284-287,29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与过量浸渍法制备TiO2-SBA-15,以FCC汽油为原料,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对其吸附脱硫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过量浸渍法制备的TiO2分散度较好,比表面积大;TiO2负载量(质量比)为20%,焙烧温度为500℃,吸附剂具有最高的吸附脱硫率,达42.54%,经3次再生,脱硫率仍在35%左右.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间歇法研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浓度、固液比、粒径、pH),选用的粘土对Sr2+、Cs+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Sr2+、Cs+溶液浓度和固液比对红粘土的吸附性能影响较大;红粘土对Cs+的吸附性能优于对Sr2+的吸附性能,当浓度为10 mg/L时,粘土对Cs+的吸附效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14.
桑枝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多环芳烃菲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姗  巴淑萍  刘强  唐玉斌 《净水技术》2013,(6):64-68,78
以废弃桑枝为原料,以磷酸氢二铵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考察了浸渍比、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桑枝基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桑枝基活性炭对水中多环芳烃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渍比为2:1、炭化温度为400℃、炭化时间为90min、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20min。制备的活性炭对多环芳烃菲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初始浓度为1000μg/L的菲在桑枝活性炭上吸附去除率可达71.7%,吸附平衡时间为240min。Freundlich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菲在桑枝基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菲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较易进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竹炭对溶液中Cu2+、Cd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温度和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活性炭对Cu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Cu2+、Cd2+,且单位吸附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在14 h左右达到平衡,吸附速度快于活性炭;相同pH值条件下,竹炭的单位吸附量明显高于活性炭,吸附效果最佳的pH值分别为3.8左右和7.5左右;当吸附温度为15,25,45℃时,竹炭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3,4.45,4.23 mg/g,而竹炭对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81,1.05,2.01 mg/g。竹炭对Cu2+、Cd2+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6.
以生物质炭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积微孔生物质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与活化时间等条件对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生物质活性炭表面微观结构、形貌特征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生物质活性炭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浸渍比为3,活化剂质量分数为40%,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90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生物质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值为213mg/g,超过国家水处理用活性炭一级品标准。经测试生物质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高达631.2m2/g,平均孔径2.23nm,总孔容为0.352cm3/g;孔隙结构发达,孔径分布狭窄,孔形状为排列整齐的蜂窝状结构,含有大量的微孔,84.4%的孔集中在2nm以内;表面存在醇羟基、羰基、醚、酚等含氧官能团。  相似文献   

17.
用于乙醇脱水的生物质吸附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华  袁希钢  曾爱武 《化工学报》2004,55(2):309-312
The adsorption capability of paddy flour and maize flour for gaseous phase selective adsorption for ethanol dehydration was investigated via a bench-test fixed-bed adsorber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Ethanol concentration in the feed was 93.4% (mass) and each of the dried biomass was used as adsorbent, and breakthrough curves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adsorptive bed were obtained for different bed depths,superficial velocities, granularities of adsorbent and temperatures. Bed pressure drop curves for different bed depths and superficial velocities were also measured. A product of ethanol purity of 99.5% (mass) could be obtained through both kinds of biomass adsorbent. When 99.5% (mass) of ethanol purity is defined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for either adsorbent was within 0.0915-0.2256 (gram product/gram adsorbent). Tests on pure ethanol adsorption were also performed to extrapolate the selectivity of both adsorbents.  相似文献   

18.
赵勤  叶红齐  钱学仁  蒯勤  李进中 《应用化工》2010,39(7):1028-1032
为了脱除水中的苯甲酸根,以苯甲酸作为吸附质,研究了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的吸附作用。考察了吸附剂的镁铝摩尔比、初始pH值、苯甲酸浓度、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比考察水滑石和焙烧水滑石对苯甲酸的吸附。结果表明,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苯甲酸的最优吸附条件均为酸性环境下,镁铝摩尔比3∶1,吸附质浓度220 mg/L,吸附剂的量0.06 g;水滑石吸附时间20 h,吸附温度为60℃时,对苯甲酸的去除效果最好;而焙烧水滑石在室温下吸附苯甲酸8 h达到最高去除率;在同样条件下,水滑石焙烧产物比水滑石对苯甲酸的吸附大得多。  相似文献   

19.
凹凸棒石基吸附剂的制备及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甘肃产凹凸棒石与活性氧化铝复配所制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原料配比、焙烧温度对该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剂改性后的吸附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了吸附剂的原料配方,其中凹凸棒石占总质量的55%-70%,活性氧化铝占总质量的25%~40%。研究发现,在此配比及焙烧温度为600—700℃时.该吸附剂具有高吸附性;采用浓度为1.0mol/L的硫酸改性1.0h可使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