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河南油田转入后续水驱后,现有分注工艺存在耐高压性能差、多级解封难、验封、分采工艺存在寿命短的问题,进行了聚驱后油藏水驱分注分采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完善了防返吐分注分采工艺技术,形成了适合多种井况的可验封耐高压防返吐分注工艺管柱,具有防返吐与验封两种功能,实现了分注管柱使用寿命及测试效率的大幅提升。完成了多级分注防返吐测调一体化配套工具应用研究,设计了防倒流阀,研制出防返吐井下同心测调配水器,解决了井下同心测调配水器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层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动用不均匀,剩余油挖潜进一步加大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对聚驱后泡沫驱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区块实际情况,通过评价泡沫高度、泡沫的半衰期和泡沫综合值方法,对泡沫驱起泡剂种类、起泡剂浓度和稳泡剂浓度进行了优选,考察了不同渗透率岩心、不同气液比和不同注入速度条件下泡沫的封堵能力,确定了泡沫驱的气液比和注入速度,进行了聚驱后泡沫驱的驱油实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聚驱达到含水98%后注入0.4PV泡沫驱能够在聚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8%左右。  相似文献   

3.
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大庆油田已工业化应用。三元复合驱由于聚合物的注入,采出液粘度变大,导致抽油机交变载荷变大,增加了系统能耗。同时三元复合驱由于碱的加入,导致采油井管柱结垢问题严重,抽油泵检修周期越来越短,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多级软柱塞抽油泵利用液力胀封原理,上冲程时柱塞上的多级软密封环胀开与泵筒紧密贴合,下冲程收回,具有减小运行阻力,交变载荷低;多级皮碗结构具有泵效高延长工作寿命;柱塞表面喷涂防垢涂层具有耐垢性好等优点[1-3]。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室内长岩心氮气泡沫驱替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注入方式、注入速度、气液比和注入量条件下的驱替压差和原油采收率,分析了低渗油藏氮气泡沫在不同注入条件下驱替时泡沫的封堵能力和驱油效率,为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方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泡沫的封堵能力和提高采收率效果与泡沫的注入参数联系紧密,经过综合对比分析,优选出了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替注入参数:在注入速度为0.20 mL/min、气液比为1︰1的条件下进行驱替,泡沫的封堵能力和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且随注入量的增大,封堵能力和驱油效率都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5.
该装置将单流、过滤功能融合为一体,安装在注水井井口来水管线上,来水先经过滤后再进入单流阀内,顶起阀球经联接头注入井内。一方面能有效过滤回注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另一方面在注入压力波动时,能有效关闭井口,防止地层返吐,具有结构简单、承压高、清理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渤海某油田油层厚度大、井距大等问题导致高渗层注入水突进、纵向吸水不均,注水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本研究以N油田目标井组为对象,开展氮气泡沫调驱注入参数敏感性分析以及驱油方案预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目标区块油藏条件下,发泡剂浓度、注入速率、注入段塞体积、气液比、注入方式存在合理范围。当注入段塞体积为0.2PV,注入浓度为0.45%~0.55%,气液比为1.5∶1,采用地下起泡的方式注入氮气泡沫调驱驱油效率、经济性等综合指标最优。动态驱替流线图显示,水驱阶段出现的水窜通道能够通过泡沫段塞实现调剖扩大纵向波及,后续注入泡沫具有遇油消泡作用使得氮气进一步扩大低渗层微观波及实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注入水反吐是导致疏松油藏注水井油层出砂的根本原因,为此设计了一种多重防反吐防砂注水工艺管柱。现场试验表明,注水井停注后,该工艺管柱阻止了地层注入水的反吐,防止了地层出砂,保证了水井停注后的再次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
甲烷化反应器是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最主要的静设备之一,是一种同时承受变温载荷和压力载荷的反应容器。在生产过程中,持续交变的温度和压力载荷使反应器承受很大的耦合交变应力,而这引起了很多结构失效问题。对于已投产的甲烷化反应器,对其进行安全和疲劳分析可为其检修和寿命预测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各大油田陆续进入开发后期,可供开采的常规油气藏资源越来越少,提高采收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气体泡沫驱作为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油田,在现场应用中发挥了堵塞缝隙、降低出水率、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介绍了氮气泡沫驱、二氧化碳泡沫驱、空气泡沫驱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现场应用情况,对3种泡沫驱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表面活性剂作为发泡剂对提高油藏采收率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了3种泡沫驱油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我国的泡沫驱油技术还未成熟,要针对气体-泡沫注入方式以及注入时机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还要研发发泡剂和稳泡剂的配方,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空气泡沫/凝胶复合驱技术综合了凝胶和空气泡沫的双重优势,在中高温油藏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的应用较少。根据陕北地区特低渗油藏地质储层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为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凝胶和泡沫的注入顺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凝胶注入量、泡沫液注入速度、空气注入速度和泡沫总注入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水驱高含水后,优先注入凝胶段塞,再注入泡沫,调堵效果最好。空气泡沫/凝胶复合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井下偏心分注投捞测试工艺难以适应伊通地区深井高压分注的问题,从简化投捞调配入手,研制出新型深井高温高压分注工艺管柱。该管柱上部采用防返吐偏心配水、下部采用两级同心恒流配水的桥式结构,实现三段配水的同时,减少了测试投捞次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注水井分层注水对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为适应日益变化的井况和地层状况,注水井分注的工艺管柱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为提高注水的有效性和测试调配的准确性,需要对目前在用但不能验封的防返吐工艺管柱进行改进,通过研究和试验,防返吐工艺管柱验封技术在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注水井分层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层验封一次成功率100%,资料合格率100%,投捞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13.
某带夹套缩聚釜反应容器承受温度、压力交变载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严重的泄漏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试算与结果对比,发现设计缺陷并对原结构进行改进,然后对改进后的设备进行热-结构间接耦合分析,同时按不同载荷工况施加交变机械载荷,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应力及疲劳分析校核,成功解决了设备的泄漏问题。研究结果为带夹套结构容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进行化学驱,注入时应对原有允许注入压力经验公式做出调整,以适应化学驱注入状况。根据工程流体力学压力平衡原理,对注入过程压力分布进行分析,提出三个建议新增项,分别是管柱压力损失、水嘴压力损失和表皮压力损失,确定了允许注入压力建议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考虑建议新增项后,预计平均单井提高注入压力空间0.5MPa,有利于改善化学驱效果。  相似文献   

15.
风洞试验设备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文章采用理想弹塑性有限元法,借助ANSYS对试验设备中一承受交变载荷的大开孔焊制异径三通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极限载荷。依据Melan定理,通过寻找修正一个与时间无关的自平衡应力场,推导结构处于安定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状态并计算得到结构的安定载荷及安定因子。最后将安定载荷与标准数值进行比较,对大开孔异径三通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华庆油田Y-2区长6储层属于典型的超低渗油藏,平均渗透率0.3 m D,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且局部微裂缝比较发育,开发过程中具有单井产量低、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低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纵向动用程度、提高驱油效率,提出进行空气泡沫驱油。在对试验井组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泡沫驱的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泡沫注入速率为20~30m3/d,注入量为0.02~0.04 PV,气液比为1,单个泡沫段塞为0.003 3 PV,对应的单个段塞注入时间为3个月。利用优化后的注入参数进行空气泡沫驱油,预测10年末采出程度可提高4.24%,累积产油增加8.32万t,含水率可保持在50%以下。  相似文献   

17.
某油田聚合物驱油工作在先导性试验的基础上正逐渐推广,单层驱替结束后需要对该层进行机械封堵,实现预生产层的调整。本文从应用的几种封堵工具出发,通过分析封堵管柱的机械封堵性能、操作事项、验封最小夹层厚度等对聚驱上返封堵试验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泡沫堵水效果受到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较大,针对渤海油田油藏条件开展泡沫堵水技术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评价不同工艺参数对泡沫堵水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气液注入方式、气液比、注入泡沫量等,综合考虑采收率提高幅度、含水率降低幅度、驱替压力改变值等参数,对泡沫堵水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气液混合注入方式优于段塞注入工艺,当注入气液比为1:1~1.5:1、注入段塞量为0.3~0.5 PV时,泡沫堵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含水后期油田含水上升快的问题,以大庆油田喇8-182井区为例,进行了泡沫驱进行注入方式和注入参数的优选,并进行了开发效果的预测,给出了最优方案中心井区的剩余油分布。根据试验区地质特点,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优选出泡沫与水交替注入方式,注入参数为单井注气量3000m3/d,起泡剂浓度1000mg/L,交替注入半周期20d。根据预测结果,此方案到2025年泡沫驱阶段采出程度23.59%,与水驱相比,采出程度提高15.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以某项目中承受压力及温度双循环载荷的换热器为例,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管壳式换热器管板在交变的压力和温度载荷共同作用下进行应力及疲劳分析。根据其应力分布特点,分析交变的压力与温度载荷对管板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