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721人才培养模式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中,笔者重点培养工程意识和科学精神激发兴趣、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提升效率、设计创新型《物理化学实验》提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多元化721专业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环境和药学大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和方法是上述学科专门人才的重要基本素养,且该课程的强逻辑、重实践的特点对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本科阶段《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总是大面积浮现出学生学习困难的现象,这在民族院校中更为凸显。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和调查总结,剖析民族院校《物理化学》课程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物理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我们深入分析了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积极调整课程内容,利用多种模式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和讲解实验内容,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撰写实验报告,细化成绩考核,并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是"新工科教育"导向下培养化学化工类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本文结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针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立学生团队合作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并从实验平台、实验项目及考核形式三个方面提出以学生团队合作模式探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体上优化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结构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物理化学实验是我院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与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实验内容的优化、教学资源的优化、考核体系的优化及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对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优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优化后的实验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明洁 《广东化工》2007,34(9):128-130
本文探讨了在农科类《物理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课激发农科专业的学生对相关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何通过理论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验能力,使理论和实验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分析了钦州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对实验条件、教学模式、实验分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材料分析测试"实验是材料化学类专业的必修实验课程,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目前"材料分析测试"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优化实验内容、慕课辅助教学、开放实验室、多元考核模式等改革措施。以设计扫描电镜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参与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期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物理化学》是化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对于相关专业学生对化学及物理现象的深刻理解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化学》具有概念抽象、公式繁多等特点。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主要探讨问题式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问题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相互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薛敏  杨菊香  刘振 《广州化工》2013,(12):222-223
物理化学实验课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探讨了如何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一些方法和经验。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方法实施教学,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是针对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基础课。它和《环境工程原理》结合构成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依托新工科背景下促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出发,分析和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原理》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模式尝试以及该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关联交叉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和知识并进行扩展,开拓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视野,切身提高该实验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培养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工程综合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为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针对当前《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特此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思路:(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物理化学知识在药学领域的应用;(2)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入微课和雨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气氛和学习效率;(3)改革考核方式,实验部分单独设课,理论课实行课前、课中、课后多元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3.
物理化学实验在高等农业院校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针对目前在高等农林院校物理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特点,提出对物理化学实验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设备更新等相关方面的教学改革举措。将传统的单一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加以完善。旨在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善于动手、具有创新精神、符合当今科技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22,(1):133-135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能够为学生从事药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将有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作用,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制药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及药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且其在药学实际运用中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从而在整个药学专业课题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我校物理化学教学现状及学生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第一节课绪论的重要性及实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激发学生产生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丙莹  燕音  刘文杰  毛辉麾  左士祥  李霞章  姚超 《广州化工》2022,50(10):151-152+178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以及能源、材料化学等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存在理论课程难度大,学生畏学、厌学、广泛缺乏学习动力等诸多问题,笔者在从事高校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多年的基础上,对目前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并提出了相关授课思考和建议。授课过程中引入或穿插讲解学习该内容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周学酬  吕日新 《广东化工》2012,39(11):207+209-207,209
物理化学是食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理论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物理化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是学生视为最难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实例分析引入物理化学的课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通过浅析部分章节的实例,对食科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实例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一门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物理化学的教学强调学生能够用物理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探索了问题式教学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食品理化分析技术实验》是食品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实验课程。与单一实验教学模式相比,综合大实验教学具有实验安排自由、课程内容丰富、有利于学生时间统筹能力的提高等优点,同时又具有差生跟不上实验进度、"吃大锅饭"的不足。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针对食品专业特点,分析《食品理化分析技术实验》课程综合大实验教学模式的利与弊,并对其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以期达到促进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玉凤 《广东化工》2013,(16):230+218
结合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文章从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构建课程整体框架和加强与实验、实践联系以及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四个方面来尝试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以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