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近年来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常规地震勘探项目中RTK测量用旗子、油漆等标志物对点位标记的方式已明显不再符合要求,再加上高效采集对测量组施工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作业方式能够适应高效率地震采集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在地震项目应用无桩号施工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在地震项目中基于Omni Star、DSS系统和内置GPS的存储式节点仪器如何实现无桩号施工。炮检点无桩号施工技术在采集过程中,避免出现炮点或者检波点成果与实际工作点位不符的情况,保证采集地震资料的高质量,是适应目前高精度勘探的发展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刘晓红 《河北化工》2014,(2):117-119
针对邢东矿1200采区煤层埋藏深度变化较大、地层倾角大(最大达36°),陷落柱发育形式特殊、构造复杂等情况,通过在复杂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克服了地表施工条件及煤层构造极其复杂等困难,取得了良好的地震地质成果,共解释断层50条和异常区5个,为煤矿采区开拓巷道布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的地震灾害不断发生。地震这种灾害存在着无法预测、破坏性强的特点,因此地震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牢固就会有很大的要求。可见现在的建筑工程中尽量的减小地震破坏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这些年来建筑结构安全抗震理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思路也在不断更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建筑设计中对抗震防灾方面内容的分析,具体环节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施工方案,以及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三维精细地震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更好将地震处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真正成为指导油田井网部署及剩余油挖潜可靠依据,基于地震技术本身存在方法缺陷,造成处理成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失真性,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交叉验证地震处理构造,具备经济实用性,对同类精细地震勘探处理成果验证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可指导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5.
复杂的地表障碍造成地震勘探物理点偏移,激发接收条件变差,直接影响了资料品质或造成资料的缺失。本文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探讨分析了复杂地表条件下的6种三维地震采集变观方法。勘探成果表明,以上多项变观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复杂障碍区三维地震采集难度。  相似文献   

6.
五间房煤田西一井田通过三维地震工作发现井田内存在91条断层,应业主要求对三维地震解释成果进行验证,通过分析西一井田岩煤层对比结果及三维地震成果,最终合理的制定及选择验证方法,总结验证经验,给我们在今后的地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对地层岩性和储层进行精确预测,可以为水平井的初步部署提供精确的地层深度及倾角数据,储层精细预测可为地质靶点优选提供可靠目标,三维地震层位和储层空间雕刻有利于水平井轨迹的设计。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将地震解释成果、反演数据体、三维建模成果及井地质录井、测井信息和LWD随钻数据集成在一起,协同研究,在钻井过程中实时开展井震对比综合研究,能够准确、快速、有效地对水平井钻探进行实时导向,优化轨迹。实钻情况表明,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可以有效提高水平井地质导向的成功率和储层钻遇率。  相似文献   

8.
张营  杨立英 《山东化工》2015,(4):95-97,101
随着地震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要求地震方法对地层结构的研究能力越来越强。利用地震资料来识别薄层地层较难,主要原因是目前地震垂向分辨率较低。本文采用反射系数反演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叠后地震反演方法,可以识别小于调谐厚度的地层,这种薄层反演方法的输出成果是反射系数剖面和反射系数体,其分辨率远高于原始地震数据,因此这种反演方法非常适用于薄层的储层解释和描述工作。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应用,该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并且较准确识别微构造等。  相似文献   

9.
征稿要求     
本刊面向国内外报道建设领域的地基基础、建筑结构、暖通空调、材料科学、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环境科学、市政工程、道桥技术等基础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先进经验,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国家、省部级等基金项目,及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文章优先刊发。  相似文献   

10.
常规的透射槽波与反射槽波探测具有不同的适宜探测角度,因此单一的槽波地震方法探测断层等地质异常常存在偏差、甚至遗漏。利用槽波地震联合探测方法可以在有限的巷道空间内收集到最大排列的槽波数据,综合透射槽波与反射槽波成果解释工作面内地质异常是目前井下槽波地震探测的最优方案。将槽波地震联合探测方法引入董家河煤矿22512工作面,综合利用透射槽波与反射槽波成果解释了一处煤层结构异常区,经回采验证该异常为挠曲构造,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对整个地震资料采集工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施工时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资料的处理、解释以及井位的制定。所以我们要加强野外地震资料勘探施工各工序的质量监控,提出有效、健全的措施,保证优质、高效的完成每个采集工程的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2.
要有效提升建筑体的抗地震倒塌能力,首先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的理念上有所更新,同时,也需要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质量上有进一步的把关。只有从这些方面综合作出改善,才能够全面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层建筑数量居世界第一,且超限高层建筑都分布在高烈度区,同时,我们国家又是地震常发的国家,高层建筑的造型、高度、结构的复杂性超出国家规范、规程规定,其中地震,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它的抗震性能,避免在发生地震时造成高层建筑结构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高层建筑结构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一定要注意结构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多层及高层建筑以往的设计经验,保证抗震结构的设计,满足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出发,讨论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设计要求和基本原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现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建筑地基的选择、高层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以及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效对策,科学合理的选择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4.
地震勘探中,施工因素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地震采集资料的品质好坏,合理的施工因素可以提升地震资料的单炮能量、频率、信噪比、分辨率最终可使地层的信息能够准确地表现在地震剖面上,为后续的处理和解释提供更有利的依据。确立地震工程采集以后,在对工程地震地质条件认识以后就需要确立最佳的激发和接收因素,如最佳的激发井深深度、合理激发药量。本文主要以SY断陷二维地震采集工程为例,以理论作为分析基础在重点选择试验点位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的激发和接收参数对地震单炮品质的影响程度,以最佳的地震资料的施工因素作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三维地震勘探山区项目野外施工往往比平原更加复杂,地表起伏较大的情况直接影响山区地震资料的采集难度和采集质量。通过对山西五阳三维地震勘探实际情况分析复杂山区野外项目现场实际施工经验分析,总结出一些针对复杂山区野外施工的特殊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野外施工成本,提高野外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许旺旺 《陶瓷》2023,(11):192-194
隔震支座技术因其较好的减震效果,在高层建筑中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旨在探讨隔震支座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设计与应用。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考察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施工流程及工程效果。研究发现,隔震支座可有效减小地震反力,保护上部结构,并已在多类工程中广泛应用。其核心在于控制水平位移、增加结构周期、改善结构延性。笔者对隔震支座的设计施工提出了深化设计、精细施工等对策,丰富了工程应用经验。研究表明,隔震支座技术行之有效,可减轻地震灾害,值得推广应用。今后可进一步扩大工程应用范围,优化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7.
无线电波透视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成熟、可靠的物探手段,而槽波地震勘探技术还没有在煤矿广泛推广和应用。通过对淮南矿区槽波地震探测成果与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成果对比分析,验证槽波地震探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槽波地震探测圈定的异常与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圈定的异常基本吻合,异常范围更准确。  相似文献   

18.
无线电波透视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成熟、可靠的物探手段,而槽波地震勘探技术还没有在煤矿广泛推广和应用。通过对淮南矿区槽波地震探测成果与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成果对比分析,验证槽波地震探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槽波地震探测圈定的异常与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圈定的异常基本吻合,异常范围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场地地震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京河西地区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环境及基岩地震动衰减规律 ,对所选取的某个典型工程软土场地 ,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 ,给出了基岩地震动参数 ;对场地的地震动效应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 5 0a及10 0a超越概率水平为 6 3%、10 %和 3%的场地地震动参数。该成果对河西地区的工程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目前精细勘探三维地震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更好将地震解释的地质构造成果及规律应用到油田开发中,使之真正成为指导油田井网部署及剩余油挖潜的可靠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