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本体聚合方法,以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引发苯乙烯、丙烯腈在聚丁二烯橡胶上接枝共聚合.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预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规律,并求出相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动力学曲线均符合一级线性关系;镍系高顺式橡胶BR9004体系的预聚合反应速率最快;增加引发剂DP275B浓度、提高引发温度、降低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700A用量和聚合搅拌速率均可加快ABS预聚合反应速率;当w(700A)为5.0%, w(DP275B)为0.021% 时,共聚单体的表观增长反应活化能为10.84 kJ/mol,频率因子为0.12 min-1.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线测定聚合反应体系黏度,取样分析相差图片中聚合物形貌、橡胶粒径,产品的TEM表征结果以及测试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等,考察了本体ABS聚合过程中,橡胶相和SAN基质相的相态变化过程、橡胶粒子的形成过程以及橡胶相态结构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黏度不断升高,经历两相转变时体系黏度急剧下降,而后逐渐升高;相转变后橡胶粒子经历从大到小的形成过程并逐步稳定,最终以包藏结构存在于ABS产品中,这种包藏结构能显著提高ABS产品的韧性,缺口冲击强度提高20%,断裂伸长率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分析表征了3种低顺丁二烯橡胶(简称低顺橡胶)的微观结构,并利用这3种橡胶进行本体聚合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通过对聚合过程监控、聚合物微观组成及相结构的表征和物理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不同低顺橡胶对ABS本体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顺橡胶的乙烯基含量及聚合体系黏度对所制备的ABS树脂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国产低顺橡胶P30AF相比于进口低顺橡胶720AX,乙烯基含量偏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类似,但相对分子质量偏大,分布偏宽;利用国产低顺橡胶制备ABS树脂时会引起ABS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拉伸强度减小,以及橡胶相的接枝率偏低、分布不均匀、粒径小,导致冲击强度明显偏低于进口橡胶。  相似文献   

4.
以镍系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为增韧剂,采用本体接枝法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考察了稀释剂乙苯用量对ABS预聚合过程、相态变化、分子结构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共聚单体转化率增加,高顺式橡胶的顺式结构含量降低;适量乙苯有利于单体的共聚合和接枝,使界面黏合力增强,材料以韧性方式断裂;乙苯过量时,链转移反应增多,笼蔽效应增强,导致接枝率下降,材料呈半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5.
本体法合成ABS树脂 Ⅲ.乙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镍系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为增韧剂,采用本体接枝法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考察了稀释剂乙苯用量对ABS预聚合过程、相态变化、分子结构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共聚单体转化率增加,高顺式橡胶的顺式结构含量降低;适量乙苯有利于单体的共聚合和接枝,使界面黏合力增强,材料以韧性方式断裂;乙苯过量时,链转移反应增多,笼蔽效应增强,导致接枝率下降,材料呈半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6.
选用5种不同型号的橡胶(包括两种丁苯橡胶1322和N212以及3种低黏度星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565T,700A和橡胶B)与单体苯乙烯、丙烯腈进行共聚反应,通过中试试验制备高流动中抗冲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在讨论各型号橡胶结构和特性的基础上,将1322分别与700A或橡胶B组合,对中试产品进行光泽度、熔体流动速率(MFR)以及力学性能等测试,通过与标准橡胶配方(1322/565T)的对比,筛选出满足ABS低成本高流动性要求的橡胶相。再以选筛出的橡胶相为基础,进一步讨论1322或N212与其的组合对AB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橡胶总质量分数均为12%且丁苯橡胶和聚丁二烯橡胶质量比为2∶1的条件下,由1322/橡胶B组合制备的ABS光泽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与由标准橡胶配方制备的ABS相差不大,冲击性能略有提高,而MFR提高了13.8%。采用廉价的国产橡胶B与丁苯橡胶1322进行组合,可完全替代进口橡胶应用于高流动中抗冲ABS的生产中,达到了降低成本并保持ABS原有性能基本不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乳聚丁苯橡胶(ESBR)、溶聚丁苯橡胶(SSBR)、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和顺丁橡胶(BR)增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研究了橡胶种类、橡胶用量、单体配比及多元复合橡胶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BR和复合橡胶作为增韧橡胶的ABS树脂,其熔体流动速率较大,熔体黏度较小。当橡胶用量小于15%(质量分数)时,随着橡胶相用量的增加,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及硬度均增加,但是维卡软化温度呈下降趋势。复合使用3种或3种以上的胶种,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及硬度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多尺度作用的D4/APAEDMS本体共聚过程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本体聚合过程中 ,体系黏度随单体转化率的增加急剧上升 ,从而带来一系列特殊的问题 :宏观层次上 ,黏度增加将导致搅拌功率消耗显著增加与聚合热难于移出 ,影响到聚合过程操作稳定性 ;微观层次上 ,体系黏度增加必然对聚合过程中微观混合和物系传递产生显著影响 ,直接影响聚合体系的动力学特性和分子特性 ,同时动力学特性和分子特性决定了聚合物系黏度 .因此 ,本体聚合的本征动力学参数不能直接应用于高转化率、高黏度的工业聚合过程 ,对本体聚合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考虑本征化学反应及聚合物系扩散过程是必要的有关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D…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增容的聚酰胺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A6/ABS)共混物,用扫描电镜(SEM)对PA6/ABS共混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SMA含量的增加,PA6/ABS共混体系的橡胶相粒径减小.橡胶颗粒的多分散系数保持不变,基体层厚度逐渐减小;PA6/ABS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温度随SMA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10.
胡文玺  张珍  陈杰  蒋马小 《塑料工业》2013,41(1):41-44,57
将不同用量的有机磷系阻燃剂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BDP)和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熔融共混制得无卤阻燃PC/ABS合金,采用扫描电镜和动态流变仪研究PC/ABS/BDP合金的微观结构和BDP用量对合金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微观结构和动态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PC/ABS合金相界面黏结性、熔体黏度呈下降趋势,且阻燃剂质量分数达到15%以后,降幅在低频时加剧;PC/ABS合金熔体在整个扫描频率区以黏性流动为主,阻燃剂的加入使其黏性特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陈媛  李宝芳 《化工学报》2000,51(4):506-511
进行了N -苯基马来酰亚胺 (PMI) /苯乙烯 (St)在聚丁二烯 (PB)存在下的半连续本体共聚合 ,研究了聚合的操作条件及配方对聚合过程中的相转变及转相后橡胶相结构的影响 .发现提高搅拌转速使相转变提前 ,升高聚合温度、增加引发剂用量、提高PMI及橡胶含量都使转相期延迟 .降低搅拌转速、提高聚合温度和橡胶含量易使橡胶相粒径增大 ,表观接枝率上升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浓度也将使接枝率上升 ,但PMI的引入不利于单体在橡胶上的接枝 .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橡胶粒子尺寸为64~420 nm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然后将其与SAN-T树脂熔融共混制备橡胶质量分数为15%的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粒子尺寸对ABS树脂力学性能影响和材料内部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粒子尺寸的增加ABS树脂的冲击韧性提高.当橡胶粒子尺寸在320 nm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ABS树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粒子尺寸在64~110 nm时,橡胶粒子在基体内部发生团聚,材料发生脆性断裂.当橡胶粒子尺寸在216~420 nm时,材料主要以韧性断裂为主,发生脆韧转变.具有双峰分布ABS-110nm/ABS-275 nm共混物大、小橡胶粒子间发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酷(RDP)和氢氧化铝复配阻燃体系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以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g-MAH)为相容剂,考察了ABS-g-MAH的用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阻燃体系可显著提高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当RDP为14份、Al(OH)3为6份时,氧指数可达到32%;相容剂的加人能够明显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用量为6%,但使体系的黏度增加,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低顺式聚丁二烯为增韧剂,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一系列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三元共聚物(ABS),探究本体聚合过程中不同类型链转移剂对ABS树脂的相转变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扭矩随时间变化曲线表明,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和二聚体对ABS树脂的相转变过程没有影响,相转变时间均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乳液接枝聚合法合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接枝粉料,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得到ABS树脂。探究丙烯腈含量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烯腈含量增加,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耗散因数、体积电阻率、维卡软化温度以及两相之间相容性上升,但熔体流动速率、表面电阻率、介电常数下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含量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以一种核-壳型共聚物硅/丙烯酸复合橡胶接枝(SAN)作为增容增韧的第三组分助剂,研究了其含量对ABS高胶粉/PMMA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高胶粉明显改善了PMMA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降低了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ABS高胶粉含量增加,体系的复数黏度和储能模量均增加。加入硅/丙烯酸复合橡胶接枝SAN,ABS高胶粉/PMMA体系的拉伸强度稍有降低,缺口冲击强度有所增加,当硅/丙烯酸复合橡胶接枝SAN含量为4份时,体系缺口冲击强度为7.57 kJ/m2,比纯PMMA的缺口冲击强度(1.38 kJ/m2)提高了450%,从SEM照片也表征,此配方体系下的共混物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主研发的四釜串联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和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了高抗冲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通过对所使用的橡胶以及制备的高抗冲ABS树脂产品进行分析和检测,考察不同复合胶种类、复合胶配比对ABS树脂冲击性能的影响,优化复合胶增韧体系,确定合适的复合胶增韧剂和最佳的复合胶配比;并通过仪器化冲击实验对橡胶的增韧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橡胶投料比为12.0%时,采用橡胶A+565T复合胶合成的样品其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达407.0 J/m,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19 g/10min(220℃,10 kg),具有冲击强度高、加工性能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接枝粉料,将制得的ABS接枝粉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制备透明ABS树脂。研究了体系橡胶含量,接枝粉料壳层组成,基体组成对透明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橡胶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大,透光率略有降低;壳层组成为75/25的共混物具有较高的韧性和透明性;随着基体PMMA/SAN组成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基本不变,而透光率先增大后减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表明,壳层组成为75/25的橡胶粒子能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  相似文献   

19.
AMPS接枝聚乙烯醇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以聚乙烯醇(PV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合成AMPS接枝聚乙烯醇高吸水树脂。考察了共聚反应的聚合温度、单体配比、中和度、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吸水率的影响。所合成的树脂吸水率达382.2 g/g,吸0.9%NaCl溶液最大为82.7 g/g。  相似文献   

20.
以五氧化二铌(Nb2O5)、一水氢氧化锂(LiOH·H2O)和钛酸四丁酯(Ti(C4H9O)4)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通过调节pH值和温度,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成功获得透明溶胶。经700℃煅烧,用化学法合成单相钛酸锂(Li2TiO3)固溶体相(Li2.06Nb0.18Ti0.76O3)粉体,其合成温度比普通固相法的低150℃左右。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表征柠檬酸盐前驱体及煅烧后粉体的性能,详细研究煅烧过程中晶相的转变过程,提出合理的转变机制。结果表明:在煅烧过程中,除Li2TiO3固溶体相外,还出现锐钛矿相TiO2和M相等中间相。随着温度进一步上升,这些中间相消失,最终在700℃得到纯Li2TiO3固溶体相。通过SEM可观察到结晶良好的棒状和块状Li2TiO3固溶体相粉体颗粒。分别研究采用sol-gel和固相法制备样品的烧结性能、显微结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sol-gel得到粉体制备的陶瓷具有特殊的大、小晶粒共存的两种Li2TiO3固溶体相的显微结构,在较低温度(825℃)即达到最大的体积密度3.456g/cm3。与固相法制备样品相比,sol-gel制备样品在同一频率的相对介电常数较小、介电损耗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