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蓄热储能多孔陶瓷材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蓄热储能材料的类型和特点,并对常用多孔陶瓷蓄热体的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蓄热材料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蓄热及多孔陶瓷蓄热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蓄热材料的分类及特点并重点分析了蓄热储能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其孔隙,性能,材料的设计与选择等.  相似文献   

3.
《合成纤维》2017,(8):1-6
以聚乙二醇为储能调温介质,通过多孔纳米材料吸附制备了形态稳定的相变材料(PCMS),然后以聚酰胺6(PA6)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纺丝制备了蓄热调温PA6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熔纺PA6/PCMs纤维储能调温焓值达到19.01 J/g,预期可在航空服、军用作战服和民用服装等领域获得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永军  王胜林 《河南化工》2010,27(23):33-35
研究利用熔融盐Na2SO4的高潜热和陶瓷材料MgO的耐腐蚀等特性,采用粉末烧结工艺制备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对制备过程工艺参数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化学热力学分析、SEM-EDS、TG-DTA检测,对所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初步分析,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兼备了固相显热蓄热材料和相变蓄热材料两者的长处,具备了快速蓄热、快速放热及蓄热密度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低温相变储能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详细研究了常见的高分子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多孔吸附法、物理共混熔融法、微胶囊封装法和交联/接枝法。此外,详细说明了低温相变储能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熔盐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熔盐在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和热电池)、太阳能热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其在生物质热裂解领域的研究动态,评价了熔盐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的工作特点、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指出了熔融碳酸盐电池是燃料电池的发展方向. 相对于高温固相法制备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熔盐法制备的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得到改善. 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高温熔盐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传热蓄热介质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介绍了熔盐热裂解生物质制取生物油或富氢气体的过程,对比了熔盐组成、裂解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分析了热裂解机理和动力学,指出熔盐裂解生物质技术的可行性. 最后对熔盐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熔盐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熔融插层法制备蒙脱石基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熔融插层法使石蜡吸附插层进有机膨润土中,制备蒙脱石基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按膨润土与石蜡的质量比2:1制备复合储能材料在高温下无液态石蜡渗出,石蜡含量为33.33%.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及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对复合相交储能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5.9℃,相...  相似文献   

8.
混合烧结法与熔融浸渍法是目前复合蓄热材料的两种基本制备方法,自发浸渍法是无机盐/多孔基体复合蓄热材料较佳的制备工艺。结合自发浸渍工艺原理的分析,对蜂窝陶瓷、添加造孔剂制备的多孔陶瓷与纤维多孔陶瓷在孔隙率、孔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纤维多孔陶瓷凶其高孔隙率(可达95%以上)、优良的连通孔结构及特殊的断裂力学性能,可用作复合蓄热材料基体。纤维多孔陶瓷用于复合蓄热材料基体可有效地解决普通多孔基体中相变材料含量低、熔融物易溢出及抗热震稳定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复合蓄热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KAl(SO4)2·12H2O为相变材料,以多孔陶瓷为基体,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此复合相变材料结合了潜热蓄热材料与显热蓄热材料的优点,并克服了无机盐相变材料相变过程无定型的缺点及陶瓷蓄热显热小的缺点。将自制的复合蓄热材料实际应用于咖啡壶加热设备中,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复合蓄热材料后的咖啡壶每小时节能率达38.8%。  相似文献   

10.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可降低环境污染,还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蓄热技术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经之一。热化学蓄热材料由于储能密度高、热损失小等优点可实现低品位热能的跨季节应用。本文对现有文献内吸附蓄热材料的蓄热性能进行总结分析,对比四类蓄热材料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储能密度、输出功率与蓄热效率等蓄热性能,并论述各类材料的典型应用案例。文中指出:溶液吸收材料脱附温度较低,但系统传热传质性能较差,实际应用中无法满足建筑供暖需求;固体吸附材料循环稳定性好,可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源使其再生,它是目前建筑供暖中具有较大潜力的蓄热材料;纯热化学反应材料储能密度最高,然而其循环稳定性差,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兼有固体吸附材料与无机盐优点的复合材料有望成为建筑内理想的蓄热材料。最后文章针对各类材料提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