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α–磷酸锆(α–Zr P)为刚性研磨介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为抗冲改性剂,聚碳酸酯(PC)作为基体材料,通过母粒法(两步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抗冲高模量复合材料。研究了PE–UHMW添加量及几种无机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UHMW含量为8份、α–Zr P含量为2份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α–Zr P的加入还使复合材料的其它力学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经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α–Zr P的加入起到了助分散的作用,促进了PE–UHMW在基体树脂中的均匀分散,所以冲击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α–烯烃的结构及定义范围,总结了分离高碳α–烯烃的技术方法,重点分析了一种高新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通过对比分析各技术方法,论述了分子蒸馏法的优势,阐明了分子蒸馏技术在烯烃分离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动态     
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2000年全塑料展览会(NPE)上,Ticona公司首次展示了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环烯烃共聚物(COC)Topas制备的新型包装薄膜  相似文献   

4.
<正> 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了一种抗冲击性和密封性能优良的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新聚合物由乙烯和α烯烃(α-Sumikathene低密度聚乙烯)制成。这种材料容易热粘着,  相似文献   

5.
世界辛烯-1及辛烯-1共聚产品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全球辛烯-1供需现状及生产技术,介绍了Dow、Nova、DSM等国外大公司以辛烯-1为共聚单体的聚乙烯生产工艺,并较详细地阐述了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密度的耐热增强聚乙烯(PE-RT)、塑性体(POP)和弹性体(POE)等的辛烯-1共聚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发展我国辛烯-1及辛烯-1共聚产品研发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红外(IR)光谱进行了聚乙烯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主要存在ν_(as)(CH_2–聚乙烯)、ν_s(CH_2–聚乙烯)、δ(CH_2–聚乙烯)和ρ(CH_2–聚乙烯)等红外吸收模式。采用变温红外(TD-IR)光谱进一步进行了聚乙烯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03~423K,聚乙烯的热稳定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共混物的超临界CO2微孔发泡行为,探讨了PE–UHMW含量、发泡温度和饱和压力对泡孔形貌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对PE–LLD及其共混物的热性质和流变性质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和分析了发泡样品的泡孔形貌。结果表明,少量PE–UHMW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PE–LLD发泡样品的孔径,增加孔密度。随着发泡温度的升高,PE–LLD样品的泡孔结构会发生塌陷现象,而加入少量PE–UHMW可以提高基体的黏度,起到支撑孔壁防止塌陷的作用,并最终得到均匀的开孔结构。另一方面,当温度一定时,饱和压力升高可以降低孔径并且得到开孔形貌的泡孔结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某煤基甲醇制烯烃公司300 kt/a气相法聚乙烯装置原料乙烯、1-丁烯和氢气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DFDA-7042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DFDA-7042密度从0.919 g/cm~3提高至0.921 g/cm~3,断裂标称应变从712%降至443%。1-丁烯产量不足需要该装置从DFDA-7042切换至高密度聚乙烯产品,导致产品熔体流动速率、密度、色粒数量,以及蛇皮和拖尾粒数量不合格。2015—2018年,切换牌号产生的过渡料使产品合格品率降低了0.4%。甲醇合成塔弛放气所制氢气供应中断频繁,影响了产品熔体流动速率控制。提出了将聚乙烯装置最高设计产能提高至360 kt/a、采用异构化技术提高1-丁烯产量、增加氢气增压和储存单元等改善产品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选用具有丰富不饱和共轭三键的桐油为原料,并通过酯交换、D–A反应对其改性合成了具有六元环结构的多酯类化合物3–正丁基–6–(9–癸烯酸甲酯–10基)–4–环己烯二酸二异辛酯(METATM),并对其改性聚氯乙烯(PVC)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桐油具有丰富的α–桐酸,其甲酯与马来酸二异辛酯合成METATM的最佳工艺为:桐油甲酯与马来酸二异辛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5 h,转化率达97.4%;其产品闪点与加热减量均优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PVC具有较好的增塑性能,但效果不及DOP,更适合作为辅助增塑剂与DOP复配使用,可有效降低非环保增塑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0.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树脂为原料,采用转矩流变仪,借助熔体拉伸法制备了具有取向结构的PE–HD膜和PE–LLD膜。利用偏光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小角激光散射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不同熔体拉伸速率下PE–HD膜和PE–LLD膜的结构与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熔体拉伸速率越高,PE–HD膜和PE–LLD膜的相对取向度越高,快速拉伸PE–HD膜和PE–LLD膜的相对取向度分别为2.043和1.556;熔体拉伸速率对PE–HD膜和PE–LLD膜的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两种膜具有显著的结晶性,PE–HD膜的结晶性更好;随熔体拉伸速率的提高,PE–HD膜和PE–LLD膜的拉伸屈服应力和拉伸弹性模量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总体上看,PE–LLD膜的断裂伸长率较PE–HD膜高,而拉伸强度较PE–HD膜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丁腈橡胶经选择性催化加氢后得到的氢化丁腈橡胶(HNBR)在钌基催化剂Zhan 1 B作用下以及有无外加低分子烯烃条件下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并用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黏度检测联用仪对HNBR的2种烯烃复分解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钌基催化剂Zhan 1 B可以有效地催化HNBR的烯烃复分解反应,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HNBR的烯烃自复分解反应(无外加烯烃)比交叉复分解反应(有外加烯烃)的效率低;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自复分解反应产物的均方旋转半径及特性黏数值均低于相应的交叉复分解反应产物,由此推断HNBR的烯烃自复分解反应产物主要为环状结构,而交叉复分解反应产物主要为线型结构。  相似文献   

12.
科技之窗     
美开发新型薄膜级聚乙烯树脂 美国诺瓦化工公司利用其现有的生产工艺开发出4个新的薄膜级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牌号Surpass系列,最近已有工业化产品上市。 诺瓦公司指出,该新树脂具有一般茂金属PE所没有的独特综合性能。据诺瓦公司烯烃和聚烯烃部总裁DaleSpiess介绍,树脂加工厂用Surpass可以提高产量和减少能耗,而且挤出成型容易,加工厂不必再担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丙烯酸(AA)接枝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PE–g–AA)高分子偶联剂,并将其用于改性PE–LLD/Al(OH)3复合材料。研究了PE–g–AA对PE–LLD/Al(OH)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流变行为、电气绝缘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和界面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E–g–AA偶联剂显著改善了Al(OH)3填料与PE–LLD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机制,不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冲击强度,而且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另外,PE–g–AA提高了Al(OH)3在聚合物基体的分散性并作为绝缘层减少了填料之间的相互接触,因而获得的复合材料的电气绝缘性能在低偶联剂的掺量下大幅提升,达到电气绝缘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使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含α–Fe_2O_3的磷酸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盐(PPMS–Fe_2O_3),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TG)、锥形量热仪测试和烟密度实验研究PPMS–Fe_2O_3对EP树脂阻燃和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MS–Fe_2O_3的阻燃和抑烟效果随纳米α–Fe_2O_3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PPMS–5%Fe2O3试样的阻燃及抑烟性能最佳。此外,相同添加量下的PPMS–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相比于PPMS与纳米α–Fe_2O_3的物理共混物具有更好的阻燃和抑烟效率。TG分析表明,添加适量的纳米α–Fe_2O_3能显著提高PPMS在EP树脂中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其中PPMS–5%Fe_2O_3阻燃EP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最佳。炭层分析表明,α–Fe_2O_3在燃烧过程中能促进形成更多的P—N—C和P—O—C网状交联结构,以增强炭层致密性,进而达到较好的协效阻燃和抑烟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镇海石化研发的DFDC-7050H各项测试结果优于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表明DFDC-7050H新产品开发取得成功。2013年,镇海石化针对公司现有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的性能不能满足高端用户的要求,决定开发高性能PE–LLD新产品。通过用户调研、产品对标、性能测试,确定了产品质量提升方向,利用产销研合作平台,加强技术交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化工》2021,49(2)
文章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分析对象,阐述其分子结构、应用分类、聚合机理等基础知识。通过比较不同专利商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工艺技术和工艺特点,并结合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及新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选型经历,提出关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应用及工艺技术选型的想法,期望可以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工艺技术的选型和产品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又称低压低密度聚乙烯,是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开发成功的。它与高、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比较如图所示。该产品的问世,引起世界有关化学公司的竞相研究,如道化学公司、加拿大杜邦公司开发了液相溶液法的 LLDPE 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聚乙烯(PE)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着重归纳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生产工艺及各种工艺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将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PE–LD)、聚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经双螺杆挤出机制成不同比例的PE–HD/PE–LD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了不同厚度下PE–HD及其PE–HD/PE–LD复合材料的聚集态结构。DSC实验表明复合材料相容性良好且形成了共晶,XRD结果则显示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其结晶度和晶粒尺寸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历史及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环状烯烃共聚物、合成润滑油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随着对有机载体性能、负载方法等研究的深入,将推进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用于高附加值聚烯烃的工业开发。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力学性能优于普通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产品质量可与乙烯-1-辛烯共聚物媲美。用茂金属催化剂可实现聚丙烯合金的可控聚合。国内应着力开发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降低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聚烯烃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