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王浩  袁进  解磊  司雷霆  刘澎 《橡胶工业》2019,66(10):0790-0794
对再生橡胶生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橡胶生产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多,本研究检测到质量浓度占比大于1%的组分有23种;有害苯系物是VOCs的主要组分,其质量浓度占比为46.6%;脱硫工序是VOCs主要排放工序,其排放的VOCs质量浓度为37.4 mg·m~(-3);建议选择颗粒物、苯系物、非甲烷总烃、二硫化碳质量浓度作为再生橡胶行业大气污染物管控指标。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研究北京市春季不同雾霾天气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征的影响。选取北京工商大学东校区西门作为采样点,使用采样吸附管和大气采样器采集空气中VOCs,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仪(TDS-GC-MS)测定空气中可挥发有机物的组分。分析数据得出:在轻度雾霾时,检测出12种VOCs,以烷烃类化合物和烯烃类化合物为主;在中度雾霾时,检测出33种VOCs,其中有少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在重度雾霾时,检测出43种VOCs,烷烃类、芳香烃类、醛类化合物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得出结论,大气中VOCs的种类与雾霾污染程度(PM_(2.5)浓度)有一定的关系,严重雾霾会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利用开路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某300 m×422 m炼化装置区域开展了VOCs排放监测工作,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完成了上下风向多组分测量;对监测结果应用主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在基于大气扩散模型的基础上选择特征污染物表征VOCs的方法对该区域VOCs年排放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开路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多组分分析,实现区域性监测;该区域上风向背景点与下风向受体点VOCs存在化学组分特征差异,计算得到该区域VOCs年排放量为158 t。  相似文献   

4.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而其中90%都是通过海上船舶运输来完成的,油船装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s,因此预防该类污染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中空纤维膜吸收法综合了吸收法适合处理高浓度和大流量VOCs特点和膜法低能耗优点,在用于回收油船排放的VOCs的回收率可达97.50%,净化后排放的VOCs尾气达到《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于采用抽真空方式进行吸收剂再生,使得VOCs轻质组分比重质组分更容易从吸收剂中脱除,而不容易达到饱和浓度,最后VOCs轻质组分的回收率大于重质组分。  相似文献   

5.
利用VOCs在线监测和空气站数据,分析了典型污染过程NOX、O3浓度变化及VOCs浓度、组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VOCs前期浓度较低,中后期上升;不同阶段均以烷烃、芳香烃和卤代烃为主,占67.1%~75.2%,中心城区受机动车尾气和有机溶剂挥发等影响;芳香烃、烷烃、天然源(异戊二烯)是OFP主要贡献种类,占76.8%~79.9%;OFP贡献主要物种是异戊二烯、间-对二甲苯、甲苯、己醛、正丁烷等,主要来源于植物排放、有机溶剂挥发和机动车排放等。  相似文献   

6.
张荣庆 《当代化工》2021,50(3):518-521,525
为了明确化工企业VOCs活性物种和特征污染物的转化及其形成机理,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化工企业VOCs源排放清单进行了估算,结合相关资料及分析结果,最终优选出了5个典型的排污量较大的化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C×GC方法对NMHC、OVOCs和HXC等进行了分析检测.结合臭氧生成潜势,筛选出企业排放的优控VOCs,采用量子化学机理分析了该地区VOCs形成机理,并进行了治理路径的选取及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典型VOCs排放行业之间总体类别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源排放成分特征存在明显区别;无组织排放与有组织排放方式对这些工业、工艺类别的VOCs排放类别组分影响不大;在所有化工企业中含氧VOCs始终是重要的排污成分;根据OFP值筛选出企业优控污染物主要为芳香烃和含硫/氧有机物;应充分结合待处理废气的排放特征,综合分析环境、技术、经济性能,选择出最佳的治理路径技术或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时空分辨率的VOCs走航监测系统围绕某石化厂区及厂界开展日常走航监测工作,旨在全面掌握区域VOCs污染分布特征、捕捉异常点位、锁定污染区域、分析关键组分,为污染源头的追溯、管控、后评估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石化工业区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高度集中的区域,且组分复杂,建立源谱是开展基于受体观测以溯源的基础。该研究对文献报道的石化工业区VOCs排放源谱进行了调研比较,阐述了石化工业区VOCs源谱构建方法和源解析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内石化行业的VOCs源谱实测工作以炼油装置为主,储罐和部分化工装置的排放为辅,但涉及的点位并不多。实测的物种主要是烷烃、烯烃、芳烃和卤代烃,最新的报道发现有机硫和含氧VOCs被逐渐纳入源谱,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源谱的构建也开始得到重视。虽然当前的国内外源解析模型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石化工业区溯源中的应用很少,因此提出在石化行业可采用"风向锁定——物理方法溯源——化学组分溯源"的三步模式以提高溯源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针对石化企业VOCs排放组分及不同组分对周边环境空气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却少有报道。本文以我国某典型石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其正常工况运行条件下,在其厂界周围选取5个监测点位,开展了7天的VOCs采样与监测工作。通过对采集VOCs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本次研究中检测出的VOCs的浓度范围为11.5~148.8μg/m~3,VOCs组分种类主要为烷烃、烯烃和芳香烃,其中烷烃占60%以上,是该石化企业排放VOCs的主要组分。进一步通过对VOCs各组分的臭氧(O_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烯烃是该石化企业排放的VOCs组分中对O_3贡献的关键前体物质,贡献率为50%~70%左右;芳香烃是SOA的主要前体物质,贡献率达80%以上,VOCs全部组分对SOA的贡献量为2.5046μg/m~3。本研究对石化企业VOCs的防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建伦  吕森伟  吴电  项艳  吴小东 《广东化工》2023,(9):154-156+195
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大气中的浓度水平会直接影响光化学污染物臭氧的水平。从2019年至2022年,在丽水市区,在臭氧浓度较高的重点月份(4~10月)采用苏玛罐采样的方式对空气中PAMs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21年和2022年较2019和2020年,整体PAMs浓度水平出现大幅度升高。丽水市区浓度含量较高的VOCs污染物种类为烷烃类物质,主要的污染物为丙烷、甲苯、正丁烷、异戊烷、乙烯、异丁烷等。6,7,8月整体浓度水平较其余月份偏低。烯炔烃类和芳香烃类物质对O3生成潜势贡献较大。根据物种来源进行来源分析,丽水市区大气中VOCs的来源主要为汽车尾气。  相似文献   

11.
There is an emergent need to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tox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to the atmosphere. One strategy to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VOCs from point sources is to use air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on the sources' discharge strea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activated carbon cloth (ACC) adsorption system that is integrated with cryogenic vapor recovery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VOCs emitted to the atmosphere from point sources and provide for reuse of the VOCs that are recovered. Electrical current is used to regenerate the ACC. ACC adsorption followed by electrothermal regeneration results in formation of a concentrated organic vapor which is cryogenically condensed from the gas phase. Electrothermal desorption allows for careful control of the desorption time and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 of the desorbed VOC to allow minimal use of cryogen. Adsorption, followed by cryogenic treatment enables VOC sources to meet air quality control regulations while providing a high quality liquid VOC product for reuse.  相似文献   

12.
冷凝和吸附集成技术回收有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维秋  石莉  胡志伦  郑宗能 《化学工程》2012,40(6):13-17,71
有机废气治理的难度在于石化、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工艺不同,导致排放的废气组分及浓度相差很大。根据有机废气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有效治理并实现资源回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冷凝和吸附集成工艺回收有机废气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冷凝法回收有机废气应用于高浓度场合,尤其适合应用在集成工艺的前端。吸附法回收技术更适合于低浓度油气吸附,作为集成技术的后端处理。有机废气冷凝和吸附集成技术,既发挥冷凝法在冷凝高浓度油气方面高效的优势,以及吸附法在吸附低浓度油气时可以将油气浓度控制在很低范围的优势,同时又可避免单纯冷凝技术由于低温冷凝而引起的成本及操作费用剧增,以及吸附法由于吸附高浓度油气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冷凝和吸附段的工艺及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及吸附剂,以期最终达到回收率、设备投资、运行能耗及安全性等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储油罐中的原油及汽油等轻质油品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部分轻组分蒸发产生多种对大气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油气回收的终端环节,常采用活性炭对VOCs进行充分吸附达标后排放至大气。对吸附VOCs饱和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既可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又可减少固体废弃物处理量。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方法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的热再生法固有的缺陷,被认为是目前有前途的再生活性炭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的机理研究现状,总结了机理研究的关键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VOCs在超临界CO2作用下脱附的微观机理及脱附后的VOCs在活性炭中相关传质系数的计算模型为今后机理研究的关键突破口,为超临界CO2再生活性炭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利娴  谢芳  刘育 《广东化工》2014,(18):129-130
我国印刷行业目前使用的原材料以溶剂型为主,会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到空气中,污染车间环境和引发大气污染问题。文章分析了印刷业VOCs的排放环节及排放特点,研究提出了印刷行业开展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别是在对空气中低含量的VOCs的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的基本原理及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及和催化剂联合作用在处理VOCs中的应用;并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危害人体健康。催化氧化法是消除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手段,其核心是高效催化剂,新型、高活性、高稳定性催化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简要综述近年来负载Au、Pd和Pt贵金属催化剂对VOCs氧化消除的催化性能,分析VOCs氧化在典型催化剂表面形成的活性物种及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展望VOCs催化氧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VOCs无组织排放估算方法和控制标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组织排放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入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控制难度也最大。对当前VOCs无组织排放的估算模型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对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津津  陈扉然  马修卫  张智  杨林军 《化工进展》2019,38(12):5539-5547
有机污染物排放是导致大气复合型污染、诱发雾霾、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诱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燃煤是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燃煤有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包括燃煤有机物的排放浓度及主要组分,影响燃煤有机物生成的因素,指出燃煤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苯系物是其重要组成之一。分析了烟气系统中有机物的迁移转化以及烟气处理设施(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湿法脱硫、电除尘、湿式电除尘、低低温电除尘)的协同去除作用。最后基于吸附技术和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燃煤有机污染物控制的研究方向为:结合现有设备的协同去除作用,优化工艺条件,开发适合燃煤有机物的高效吸附剂和催化剂,开发集高效吸附/氧化/烟气协同净化技术于一体的燃煤有机物高效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杨亮  宋执环  宋春跃 《化工进展》2006,25(2):223-226
综述了基于催化燃烧方法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指出该系统的控制对象为流向变换反应器,采用PLC控制系统完成控制功能。介绍了这种处理方法的理论依据,并提出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以及对该处理过程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和程序设计。最后以实例说明该处理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200MW级IGCC系统变工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成熟的商业软件Thermoflex对IGCC系统进行模拟,建立了200MW级IGCC系统并对其进行物质和热平衡的核算。分析了导致IGCC系统变工况的原因,得出了机组负荷的变化、大气环境条件的变化和部件性能的变化是导致IGCC系统变工况的主要原因。并对其中的燃机负荷波动和大气条件(环境温度、大气压力)变化引起的系统的变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系统的效率、功率、燃机效率、功率和蒸汽侧主要参数在IGCC系统变工况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