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临床各科上报的ADR报告190例,并将患者性别、年龄、导致ADR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各项情况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岁人群ADR发病最高(占26.86%);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76.84%);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占68.42%);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76.84%)等。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及时分析ADR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草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广东化工》2021,48(1)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240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历,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预防使用率、使用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机及术后使用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部分病例无预防用药指征,总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2.9%,涉及6种抗菌药物,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使用率较高,分别为44%、47%,55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34例(61.8%),其中,适应症不适宜10例(18.2%),药物选择不适宜5例(9.1%),联合用药不适宜4例(7.3%),用药时机不当2例(3.6%),使用疗程长8例(14.5%)。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仍存部分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加强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将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0%,共涉及五大类19种。合理15例,占15.0%,基本合理63例,占63.0%,不合理22例,占22.0%。结论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管理,以延缓细菌耐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121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1例不良反应发生涉及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最多。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本类药物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关注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应重视其不良反应,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临床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机制,为临床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临床大肠杆菌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K-B法检测大肠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同时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灭活酶和美罗培南主动外排泵(effuxpump)进行鉴定。结果:所检测的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6株临床分离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4株,产高产C类头孢(Ampcβ-lactamases,Ampc-BLA)的3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共3株,产碳青霉烯酶的共2株,存在美罗培南主动外排泵机制的1株。结论:某医院临床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耐药情况较严重,且均为多重耐药菌株;不同菌株的耐药机制不尽相同,有的菌株存在多种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平顶山三家医院临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减少类似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门诊的328例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而引发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计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40岁左右发生率最高(P0.05);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大于口服(P0.05);使用左氧氟沙星引起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P0.05),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系统。20~40岁间的患者恢复速度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需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我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变化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2月本院临床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进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从2051份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1557株,致病菌生长的阳性率75.91%,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4.01%,真菌占32.63%,革兰阴性菌占13.36%;检出率居前8位的是:白丝酵母菌292株(19.08%)、D群链球菌209株(13.42%)、无乳链球菌174株(11.18%)、化脓链球菌112株(7.19%)、表皮葡萄球菌106株(6.81%)、金黄色葡萄球菌82株(5.27%)、咽峡炎链球菌34株(2.18%)、铜绿假单胞菌27株(1.73%)、肺炎克雷伯菌27株(1.73%)。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敏感率较低,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小于90%,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各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依然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抗菌药物引起肠道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总结2006年5月~2007年12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抗菌药物种类、联合用药与否等因素有关。以头孢三代抗菌药物所致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最高。结论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择,尽量缩短疗程,减少联合用药,避免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机理,探讨合理用药途径。方法:根据某医院2010年3月-2012年9月间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中150例不良反应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与时间关系。结果:150例不良反应主要涉及七种药物,损害主要以皮疹、瘙瘁、腹痛恶心呕吐、头昏头痛和静脉炎为主要表现,患者身体全身系统有累及情况。结论:临床应用中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注意其不良反应,对于减少毒性反应发生率和对患者的伤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成药126例不良反应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126例ADR报告,按年龄、性别、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的结果 ,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ADR比例最高达到88.9%;其他制剂仅占11.1%。临床多以皮肤及其附件的症状最多。结论合理应用中成药ADR的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分析临床分离的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现状。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间住院患者送检培养标本,接种科玛嘉真菌显色培养基分离及鉴定真菌或用梅里埃ATBID32C进行鉴定。用ATBFungus3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649株真菌中居前三位为白色假丝酵母245株(37.7%),次为光滑假丝酵母200株(30.8%)热带假丝酵母116株(17.9%);真菌分离率较高的科室前3位的分别为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痰标本检出率最高(80.7%)次为血液(6.1%),药敏结果显示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好。结论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为主,真菌感染率有所上升,临床应及时送检疑似真菌感染标本,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强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遏制细菌耐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通过信息系统调选出我院用量较大的特殊级抗菌药物--美罗培南,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大量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美罗培南在临床抗感染的效果是肯定的;通过处方点评,发现我院使用美罗培南欠规范。通过对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和点评,进一步规范了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用药综合使用情况,旨在为儿科医生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6034张处方,对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用药所占比率及综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抗菌药物处方6034份,占处方总数的50.99%。在我院儿科门诊口服抗菌药中,使用前5位的药物:第一位为阿奇霉素、其余顺次为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羟氨苄等。结论医生选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及患儿的具体病情选用,从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至2010年1~10月间全年患者的病历各60例,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010年1~10月抗菌药物在选药、用药时机方面都较2006年合理,用药时间缩短。结论通过医院加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可以降低抗菌药物的费用,改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目录及使用制度》更改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及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我院《抗感染药物目录及使用制度》更改前后抗感染药物使用及药敏试验情况,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的排序及细菌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2007及2008年度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别对2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进行统计。结果《使用制度》更改前后抗菌药物整体用药结构基本相似。DDDs排序、构成比均无显著差异。通过严格的使用制度规范和引导医生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测定养发类化妆品中是否存在激素类和胺类禁用抗菌药物,提出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养发类化妆品中抗菌药物测定方法。以施华蔻专业修护亮泽活发护理霜为研究对象,使用甲醇作为抗菌药物测定的提取溶液,通过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在多反应检测模式下测定养发类化妆品中抗菌药物。结果表明,在施华蔻专业修护亮泽活发护理霜中,10种激素类禁用抗菌药物和3种胺类禁用抗菌药物的检出限均低于定量限,不存在激素类禁用抗菌药物和胺类禁用抗菌药物。激素类抗菌药物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4.7%~114.7%、1.8%~9.8%,胺类禁用抗菌药物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4.1%~93.9%、1.4%~5.7%。分离时长均小于2min,测定时长均小于4min,其抗菌药物的测定效率可满足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信息系统对我院使用过抗菌药物病历进行随机抽样,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连续三个月的抗菌药物病历的点评,发现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通过抗菌药物病历点评以及后续监管措施,使得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得以提升。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病例点评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和点评,进一步规范了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基层中医院感染现状和相关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成员参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住院患者的调查,应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726例,实际调查住院患者718例,调查率为98.89%,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2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首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08%,以一联用药(54.8%)和二联用药(43.94%)为主,患者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为34.19%。结论现患率调查可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本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可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病原学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长沙市基层基本药物目录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五大社区的部分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问卷,对有效回收的282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五大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方面无区域性差异,但在认知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接受调查的对象中,家中常备抗菌药物的消费者为52.9%,在平时用药过程中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消费者占了12.7%,并且只有53.9%的消费者会严格遵照医嘱使用抗菌药物。结论目前长沙市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很严重,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因此,分析社区居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是保障社区居民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的必由之路,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