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高温(高于400 ℃)热裂解与低温(低于350 ℃)浅度裂解的角度综述了废旧橡胶热裂解炭黑的再生利用现状,分析了橡胶组成对裂解热力学的影响,探讨了橡胶颗粒大小、裂解温度和裂解时间等动力学因素及设备对再生炭黑产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比较了高温热裂解炭黑与低温浅度裂解炭黑的化学组成、表面特性、结构、粒径分布及其增强性能,并展望了裂解炭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丁烯裂解的生产工艺及其催化剂的进展,比较了ZSM-5分子筛与SAPO分子筛在丁烯裂解中的不同催化特性,并从拓宽裂解原料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应用更高碳数烯烃作为裂解原料的研究现状,对不同碳数烯烃的裂解机理进行阐述,从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出发分析了在既有丁烯裂解工艺与催化剂中拓展裂解原料的可行性,并对丁烯裂解制丙烯的整体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裂解气相色谱法研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热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和生 《合成纤维》2005,34(11):15-18,22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在400 ̄700℃之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PPTA)的裂解产物组成。400℃时裂解,仅检测到8种裂解产物。随裂解温度上升,裂解产物急剧增加。在700℃时,检测到45种裂解产物,主要特征裂解产物为苯、氰苯、苯胺、苯甲酸、1,4-对苯二胺、苯甲酸N2-苯肼等。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裂解过程中,发生链剪切作用,由聚合物链断裂成单体,经重排、环化、次级反应等形成了各种裂解产物。作出了PPTA裂解过程示意图。  相似文献   

4.
高效环保型废旧轮胎裂解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治  姜莉莉  周鑫 《橡胶工业》2013,60(8):493-496
介绍高效环保型废旧轮胎裂解的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裂解设备主要由废旧轮胎裂解系统、储油控制系统、油气分离系统、固体回收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组成。废旧轮胎在热解炉中裂解,由PLC控制裂解产生的裂解油和热解气燃烧加热。裂解反应后裂解系统可自动退出裂解炭和钢丝供循环利用。通过裂解,提高了对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对废旧轮胎的高效环保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蒸汽热裂解制乙烯实验室装置上,分别进行了石脑油、拔头油和油田轻烃的单独裂解和共裂解性能试验,得到适宜的裂解操作条件和掺混比例。拔头油和油田轻烃均为优质的裂解原料,提高裂解温度对其有利,且单独裂解性能优于与石脑油的共裂解性能,宜采用单独裂解的方式;石脑油的裂解性能较差,增大水油质量比对其单独裂解有利,且也不宜采用共裂解的方式来生产乙烯。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轻烃资源缺乏,而石脑油资源相对丰富,考虑将其掺入石脑油进行共裂解。在实验室裂解装置上对油田轻烃、拔头油的分组裂解以及与石脑油共裂解的产物收率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油田轻烃、拔头油的分组裂解优于与石脑油共裂解,因此探讨了拔头油与油田轻烃共裂解的可行性,提出在原料短缺的情况下,可根据"性质相近"的原则进行共裂解,即可将油田轻烃与拔头油掺混进行共裂解。同时在工业裂解炉上进行了拔头油与石脑油共裂解标定试验,得出的结论与实验室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50年来生物质热裂解的研究成果,就三种不同的裂解模式(快速、慢速和中速裂解),从裂解反应的化学机理出发,阐述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对生物质裂解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塑料连续热裂解装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三段废旧塑料热裂解装置,这种结构的热裂解装置具有生产率高、塑料受热均匀、对零件材料高温下的强度要求降低等优点,而且与传统热裂解相比,三段式电磁感应加热裂解装置可以准确调节裂解温度,有效控制裂解产物的成分,提高裂解产物的质量。电磁感应加热裂解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高效的连续热裂解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聚烯烃塑料为裂解原料,在间歇反应釜中进行轻度热裂解,加热速率3—5℃/min,温度400℃,停留时间0—80 min;制取液相石油烃。为克服热裂解过程中的传热不均匀,提高热裂解产物轻质馏分的含量,进行了部分热裂解产物返回作为原料与聚烯烃塑料进行共裂解的实验探究,并对其裂解气相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液相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以及GC-M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400℃进行共裂解,液相产物平均收率约为90%,所得液相石油烃C数分布广,主要组分为链烷烃,其中直链烷烃所占比例44.03%。在聚烯烃塑料轻度裂解过程中部分热裂解产物返回共裂解,有利于裂解过程的传热,促进所得石油烃的轻质化且裂解过程中不会发生结焦反应。但共裂解液相产物中离心沉积物增多,主要组成为链烷烃,可作为裂解原料再次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0.
董国辉  许凌子  王珠海  时维振 《广东化工》2011,38(5):30+35-30,35
文章详细叙述了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反应机理、催化裂解催化剂的分类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影响催化裂解反应产物分布的因素,举例介绍了近十年来开发研究的新型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工艺和国内外催化裂解工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偏氟乙烯是氟化工行业重要的单体,主要由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裂解制备,本文介绍了HCFC-142b裂解制备偏氟乙烯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对HCFC-142b催化裂解工艺进行了评述和展望,综述了HCFC-142b裂解管结构改进的研究进展,对偏氟乙烯精馏分离工艺进行了评述。提出应深入研究HCFC-142b裂解机理,进一步研究裂解管材质和结构对HCFC-142b裂解过程的影响,并借鉴烃类裂解制乙烯的研究进展解决HCFC-142b裂解过程中面临的高能耗、催化剂流失、结焦等难题。  相似文献   

12.
废塑料裂解制燃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贤响  尹笃林 《化工进展》2008,27(3):348-352
介绍了废塑料裂解制燃料的4种方式:热裂解、催化裂解、热解-催化改质和催化热解-催化改质,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认为催化技术是制约该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重点阐述了废塑料裂解催化剂和裂解产物改质催化剂在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对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废塑料裂解制燃料催化剂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吸热型碳氢燃料的裂解及结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比较了燃料热裂解和催化裂解的优缺点,由于二者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使引发热裂解成为燃料目前最具优势的裂解方式,重点介绍了引发热裂解的研究进展。燃料裂解形成的碳沉积主要有丝状和无定形状2种形态,分别对它们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抑制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7,(7):31-35
研究苹果酸和柠檬酸热裂解产物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模拟苹果酸和柠檬酸在卷烟燃吸过程中产物的变化,研究不同裂解温度(300℃,600℃,900℃)条件下苹果酸和柠檬酸的裂解产物和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不同温度热裂解时,苹果酸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是乙酸,丙烯酸和2,5-呋喃二酮,柠檬酸热裂解产物主要是丙酮和柠康酸酐。苹果酸和柠檬酸的热裂解产物都产生了大量的酸性物质。相比柠檬酸,苹果酸更利于改善吸味,平衡烟气,增加烟气浓度。根据苹果酸和柠檬酸裂解生成的主要产物,对裂解原理进行了探讨,认为苹果酸可能按照三种途径发生裂解,柠檬酸可能按照两种途径发生裂解。  相似文献   

15.
煤裂解制取高附加值化学品是煤炭利用的一个新课题。围绕着如何提高总挥发性馏分和某些特定组分产率的核心,从煤的裂解技术、预处理煤的裂解、煤与其它物质的共裂解以及裂解反应器等方面综述了煤裂解技术的研究新进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君涛  刘健康  梁生荣  钟汉斌 《化工进展》2014,33(10):2644-2649
在简要介绍和比较热裂解、催化裂解、热裂解-催化改质和催化裂解-催化改质4种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废塑料裂解催化剂和废塑料裂解产物改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催化剂酸性、比表面积、孔径以及负载金属离子的类型等对废塑料催化裂解和催化改质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聚烯烃(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废塑料和聚苯乙烯废塑料热裂解和催化裂解的反应机理。最后对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采用催化裂解-催化改质组合技术是未来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过程的发展趋势,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开发具有较强酸性和有利于大分子扩散与传质性能孔道结构的分子筛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以 SL-Ⅱ型乙烯裂解炉反应管为对象,结合烯烃厂裂解工艺参数,对管内石脑油裂解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裂解反应模型采用 Kumar 提出的分子反应模型,模拟得到了管内油气流速、温度、裂解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壁层流层的存在使得管内油气径向速度、温度梯度较大,二维管内模型可以更全面地描述裂解反应过程。模拟得到的裂解产物收率与裂解炉的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裂解反应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碳氢燃料热裂解与引发裂解换热对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流动管反应器对碳氢燃料RP-3在超临界条件下的热裂解及引发裂解进行了实验,对两种条件下的燃料吸热能力及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裂解产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引发裂解降低了燃料的裂解起始温度,在一定温度区间内提高了燃料的裂解率,从而有效提高了燃料热沉,在相同热通量条件下,降低了燃料温度,并降低了加热段壁面温度。对流换热受化学反应及物性变化的影响,燃料裂解吸热可增强换热,而大量气态产物的生成会降低换热,因此,裂解反应的增强不一定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19.
废塑料裂解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废塑料的裂解是回收再利用塑料的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废塑料的选择和分离技术,裂解反应器及工艺条件,裂解催化剂,裂解产物的综合利用等。对进一步优化裂解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HFS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圆盘式裂解腔体的三维模型,对圆盘式裂解腔体电磁场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胶粉平铺厚度对裂解能耗的影响。发现当废旧橡胶平铺厚度具有最佳值,当超过微波穿透范围时,废旧橡胶的裂解性能变差。通过实验,测试裂解设备的工作性能。通过改变运行工艺参数,验证裂解腔体内场能的分布均匀性以及裂解产物质量,并为裂解设备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裂解技术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