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添加BaO、CaO、MgO对B2O3-Al2O3-SiO2系统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用DSC测试了玻璃的析晶温度,用XRD分析了玻璃析晶后的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析出晶粒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BaO、CaO均可有效促进BAS玻璃的形成,而MgO易导致玻璃分相。MO-BAS玻璃的析晶温度在770~810℃之间。添加BaO时析出的主晶相为硼酸铝(Al18B4O33)和少量勃来石(Al16B6Si2O37),以针柱状晶为主。用CaO替代BaO,析出的主晶相不变,但析晶能力增加,以细小的粒状晶为主。添加MgO时析出的主晶相为偏硼酸铝(Al4B2O9)和勃来石,晶粒较粗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子束对BaO-SrO-TiO2-SiO2(BSTS)多元玻璃系统进行辐照,研究电子束辐照对BSTS玻璃析晶性能造成的影响。采用恒温析晶工艺制得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和面衍射分析,对辐照前后BSTS系统基础玻璃的析晶性能以及微晶玻璃的析晶程度进行研究。差热分析结果表明:BSTS基础玻璃经过900kGy电子束辐照后,析晶温度由876℃降到856℃。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辐照前后,玻璃热处理析出的晶体类型相同,且在同样的析晶温度下,辐照后的玻璃更容易析晶。  相似文献   

3.
吕楠  朱玉梅 《陶瓷学报》1997,18(4):228-231
本文通过不同的热处理程序、DTA、XRD、SEM等分析手段,对ZnO-B2O3-SiO2系焊料玻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析晶过程和析晶动力学;发现该系统的析出相为ZnZSiO4和ZnB2O4,其析晶活化能分别为628kJ/mol和279kJ/mol;指出了玻璃分相是玻璃析晶的主要原因。同时,探讨了其析晶机理。  相似文献   

4.
田清波  王玥  冯立明 《硅酸盐学报》2003,31(10):1007-1010
应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氟含量在SiO2—Al2O3—MgO—K2O系玻璃陶瓷分相及析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当玻璃中不含氟时,试样在高温发生整体析晶,析出晶相为堇青石(Mg2Al4Si5O18)。当玻璃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0%的氟时,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及析晶温度都有所降低,但首先在玻璃表面析出云母晶体,玻璃内部发生分相。随着析晶温度的升高,试样内部析出相互交错条状云母晶体。当玻璃中氟的质量分数达到4.0%时,云母晶体呈针片状整体析出,而且析晶温度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熔融冷淬法制备了Al2O3-SiO2-P2O5(ASP)系统玻璃,用原位晶化法获得了磷酸盐微晶玻璃;用IR、DSC、XRD、SEM等测试方法表征了玻璃结构及析晶性能,讨论了稀土Y2O3掺杂对ASP玻璃结构和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2O3处于ASP的玻璃结构空隙中,起网络修饰体的作用,并未改变玻璃的基本结构,但Y^3+离子会加强玻璃中P-O^-键的伸缩振动。当Y2O3的掺杂量少于1.5wt%时,随着Y2O3含量的增加,玻璃的稳定性增强,析晶活化能升高;引入量为1.5wt%时,玻璃的稳定性最好,析晶活化能最大,玻璃不易析晶;掺杂量多于1.5wt%时,稳定性开始下降,析晶活化能降低。少量Y2O3掺杂并未改变玻璃析出的晶相种类,析出的主晶相仍为AlPO4,次晶相为Mg3(CO4)2,但玻璃中加入适量的Y2O3会减少次晶相Mg3(PO4)2的析出量。  相似文献   

6.
CaO—MgO—Al2O3—SiO2—P2O5—F系统玻璃的结构,分相和晶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应用IR光谱、Raman光谱、TEM、DTA、XRD和EDAX等技术,系统研究了P_2O_5对CaO-MgO-Al_2O_3-SiO_2-P_2O_5-F系统玻璃的结构、分相和晶化的影响,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阐述。实验表明,该系统中的玻璃具有二相分离结构,液滴相富含P~(5+)、Ca~(2+)、Mg~(2+)等离子,基底相富含Si~(4+)、Al~(3+)等离子,引入不同量的P_2O_5,玻璃分相的程度也不同,这对玻璃结构的聚合程度以及玻璃的晶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R2O-CaO-SiO2-F系统微晶玻璃析晶过程较为复杂,能析出多种晶相,导致性能发生改变。为获得预期的性能,必须对母体玻璃结构和析晶过程进行控制。而Al2O3质量分数的改变对母体玻璃结构和析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XRD、SEM、IR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Al2O3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析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离子以四配位参与到玻璃的硅氧网络结构中,随着Al2O3引入量的增大,母体玻璃的网络结构得到加强。当氧化铝质量分数为2.5%时,微晶玻璃晶化后析出氟化钙和a-硅碱钙石晶相,当氧化铝质量分数增大至3.5%和4%时,微晶玻璃析出的晶相转变为氟化钙和硬硅钙石,氧化铝质量分数继续升高至4.5%时,微晶玻璃析出的晶相转变为氟化钙、硬硅钙石和a-硅碱钙石晶相。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用XRD.DTA,SEM等方法对该系统微晶玻璃材料的析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晶化行为对微晶玻璃的热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取决于热处理工艺。晶化温度950~980℃段,微晶玻璃武样的致密性好,力学强度优良。  相似文献   

9.
通过烧结法制备了CaO-SiO2-R2O-F系微晶玻璃,用XED、DTA方法对微晶玻璃的析晶温度、物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SEM观察了微晶玻璃的断面形貌.讨论了热处理制度对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析晶过程有显著的影响.在晶化温度为870℃时,主晶相为枪晶石,化学式为ca4(F15(OH)05)si2O7在这个温度下,析出了大量的枪晶石晶体,还有少量的硅碱钙石及ca2SiO2F2晶体.  相似文献   

10.
CaO-Al2O3-SiO2系玻璃陶瓷的析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热分析方法(DTA)对CaO-Al2O3一SiO2体系玻璃陶瓷的析晶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该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CaO/SiO2比的增大,该系统玻璃的析晶活化能E变小,析晶动力学反应速率k(T)增大,玻璃稳定性变小.所有玻璃样品的析晶指数(n)约为1,为表面析晶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钛硅酸盐玻璃固化模拟含铯废物的配方,熔制了模拟含铯废物钛硅酸盐玻璃.用排水法测定了玻璃的密度,用XRD、IR等研究了玻璃的物相组成和结构,用PCT试验方法研究了玻璃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当Na2O在Na2O-TiO2-SiO2三元体系中的量为24~34mol%,TiO2/SiO2小于0.58,配料中废物包容量小于22.74mol%时,体系的熔制温度较低,所得样品为密度较高、软化温度较高、化学稳定性较好的均质玻璃;TiO2/SiO2较大或废物包容量较高的配料,在形成玻璃的过程中容易失透,样品的化学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2.
熔制了模拟铯废物钛硅酸盐玻璃,用IR研究了玻璃的结构,用产品一致性试验法(PCT)研究了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所选组成的配料可以在1100℃熔制得玻璃,样品的密度在3.2703.35g/cm^3之间,玻璃中Ti^4 可能以[TiO4]进入玻璃网络,玻璃的结构主要由[SiO4]和[TiO4]组成,产品一致性试验法(PC)实验的浸出液中主要有R+离子,当配料中n(TiO2):n(SiO2)为0.40-0.35时,浸出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均较低,表明玻璃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Li2O—BaO—SiO2系统电极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承遇  左忠革 《玻璃》1996,23(3):5-9
测定了Li2O-BaO-SiO2系统的玻璃形成范围和结晶相,得到了等水溶性和等膨胀系统曲线。这些图解指出高化学稳定性和低膨胀系数仅限于高SiO2含量区,增加Li2O含量,化学稳定性很快变坏。此外,还研究了玻璃电极的电阻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华彬  李春忠 《化工学报》1994,45(6):723-728
以SnCl_4-H_2O-N_2作为实验体系,采用流态化CVD技术制备了超细Al_2O_3-SnO_2复合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荧光光谱仪(XRF)、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等现代测试手段考察了SnO_2在Al_2O_3表面的分散形态及操作参数对SnO_2成膜与成核的影响.讨论了化学气相包覆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15.
合成气稀释燃烧是燃气轮机高效低污染燃烧的重要运行方式。本文以CO2、H2O和N2为稀释气体,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稀释比对不同压力下合成气(CO/H2/CH4)层流火焰速度(SL)的影响规律,并从自由基浓度变化、敏感性数值和生成速率(rate of production,ROP)三个方面解析三种气体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L随燃烧压力和稀释比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其中CO2对层流火焰速度的抑制最为显著。稀释气体的物理效应对层流火焰速度的影响远大于化学效应,但CO2和H2O的化学效应不能忽略。化学效应则是通过改变H和OH自由基浓度影响SL,其中CO2稀释降低H和OH自由基浓度,H2O稀释则是降低H自由基浓度,从而降低合成气的层流火焰速度。进一步反应动力学分析发现了H/OH浓度变化在低压、加压下的主要化学反应路径,且受H2O稀释的化学反应速率对压力较CO2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分散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主要对其化学分散方法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常见的二氧化硅化学改性方法,其改性剂主要有醇、有机硅化合物、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二氧化硅分散的影响.对纳米二氧化硅在涂料和聚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The nanometer particles of TiO2 and TiO2/SiO2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 method. The properties of TiO2 and TiO2/SiO2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BET(Brunner-EmmettTeller method), 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D(X-ray diffraction) and FTIR(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techniqu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paration route, prehydrolysis and non-prehydrolysis, on the properties of TiO2/SiO2 oxide were also exam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ure TiO2 is improved greatly when it is mixed with SiO2 in nanometer level. The composite TiO2/SiO2 oxides form Ti-O-Si chemical bonds, which creates new BrSnsted acidity sites. The acidity character is related to TiO2/SiO2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acidity of TiO2/SiO2 oxides by prehydrolysi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by non-prehydrolysis. Ti atom is rich on the surface of TiO2/SiO2.  相似文献   

18.
以Na2O-B2O3-Al2O3-SiO2系低温玻璃为基础结合剂烧制金刚石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及力学性能测试仪等对其界面结合强度、界面处元素分布及界面化学键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a2O-B2O3-Al2O3-SiO2系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颗粒界面结合强度高,790 ℃煅烧时试样抗折强度达到77.82 MPa。Si、B、Na、Zn各元素在界面位置发生扩散,而Al元素没有明显扩散,元素扩散提升了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把持力。陶瓷结合剂与金刚石在界面处形成C-O、C=O和C-B键,化学成键进一步增进界面结合。另外,790 ℃煅烧的复合材料中金刚石颗粒保存完好,而850 ℃煅烧时金刚石出现石墨化迹象。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二氧化硫烟气和稀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焦亚硫酸钠的实验方法和条件,产品经化学分析和X射线分析,Na_2S_2O_5 含量大于 96%。  相似文献   

20.
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氨基硫脲纤维对金属离子Pb2+、Ni2+、Co2+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等静态吸附性能以及影响吸附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纤维对这3种金属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等温吸附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符合Freundich方程,氨基硫脲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了离子键和配位键,化学吸附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