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油油管电加热技术在高凝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油管和套管作为发热体直接加热油管内原油的方法.电能由三相配电变压器经AC DC AC逆变电路输出传送到油管,经油管下部的油套管接触器连接到套管,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利用油管做热源体,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直接加热井筒内的液体.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电网扰动和高凝油开采油管结蜡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层热量作为去伴热方法的高凝油开采新技术,即不使用热流与电伴热等方法,利用高凝油采出液从地层带出的热量来满足开采的条件,以达到节能降耗、降低高凝油开采成本的目的.为实现去伴热开采高凝油的目的,利用SiO2纳米气凝胶毡保温油管,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保温油管的保温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进行新型保温油管的中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39站与34站油井的出油温度分别提高36%与32%,这说明SiO2气凝胶毡保温油管能够利用地层热量提高油井的出油温度;39站与34站运行电流下降明显,使用SiO2纳米气凝胶毡保温油管达到了去伴热的目的,实现了油井的低成本开采.  相似文献   

3.
生物酶强化采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实验室中,模拟井下采油条件,研究了高凝油及高稠油在石油裂解酶作用下的降凝及降粘效果,结果指出:采用石裂解酶不仅可以开采辽河油田高凝油,高稠油,而且有利于储运和集输,是一种新型,先进的采油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内高凝油一般含蜡量高、凝固点高,凝固点与地层温度接近的高凝油易产生冷伤害,开采难度大。文章针对二氧化碳吞吐开采高凝油过程中对高凝油的粘度、流动特性、凝固点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溶解后高凝油粘度大幅下降、凝固点大大降低,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二氧化碳吞吐开采高凝油可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软件设计要等到硬件设计结束后才能真正开始,这使整个开发周期变得相对漫长,成本也相对高昂.为解决这一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VC++6.0的MFC集成开发环境的单片机开发系统仿真软件中软硬件系统模块的设计方法,此方法提出了对8051单片机的硬件运行功能和汇编语言调试功能的仿真策略.此模块配合其它功能模块所组成的单片机开发系统软件能使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同时进行.软件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稠油开采系统中抽油机下冲过程存在能量回馈、中频加热给定温度不具备判断实际中频输入功率是否合理的问题,设计一种变频、中频联动电源.该电源通过变频、中频共用母线技术把抽油机回馈电能通过中频加热消耗掉,避免了变频器主电路过大的回馈冲击电流并节约了电能.同时采用中频给定温度自寻优控制,改变以往由人工经验设定加热温度而存在的电能浪费.利用频率跟踪和移相控制技术保证最佳加热效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设备成本.辽河油田实际应用表明,该设备达到了节能降耗、提高开采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运动控制系统中实现对传统PID控制的有效改进,提出了针对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二自由度PID控制算法,给出了一般和简化的二自由度控制器结构图及设计方法.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PID控制难以兼顾跟踪性能与抗扰性能的缺陷,使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器输出可以保持动态最优.对于小惯性的PMSM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系统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双闭环调速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提出变权综合型目标函数,并以此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对调速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给出优化设计模型,并进行了实例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对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的调速系统的参数选择问题,选择的参数具有综合最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3D打印过程中,需要对打印喷头和打印平台加热床进行加热,直到打印材料所需的温度才能开始打印,由于加热系统存在的时间滞后性和稳定性差的缺点,使加热过程既耗时又浪费能源。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控制打印喷头和打印平台加热床加热过程,并建立了控制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对FDM 3D打印机加热系统的控制效果优于传统PID控制方法,具有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控制效果更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Visual Basic编程工具进行离心机磁轴承试验仿真系统开发的方法,提出了整体设计思想,解决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应用程序接口和动态模拟仿真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