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这一区别也是由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的,是不同文化思维的外在体现。因此在处理英汉翻译时,应当体现句法结构上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和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2.
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这一区别也是由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的,是不同文化思维的外在体现.因此在处理英汉翻译时,应当体现句法结构上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和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3.
语序是语言成分按语法关系进行的线性的、横向的组合序列,它是表达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是言内意义在句法层的突出表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语序对于句子结构内部的语法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英汉民族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有着各具特色的思维过程和评价体系,对同一事物的表达次序有不同的安排。文章从词、短语和句子三个层面对这种不同的次序加以对比分析,以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而带来更大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思维模式差异对其语言结构及功能存在很大影响.英语属形合语言,重语言形式,在逻辑顺序上多表现为由具体到一般;而汉语是意合语言,重意义,轻形式,常表现为由一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英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转换思维模式,走出学习误区,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跟英语相比,汉语语法呈现出“意合”的特点,这跟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中国传统哲学总离不开一个经典命题:“天人合一”。梳理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特点,然后从哲学、思维、语言的关系上考察现代汉语语法的“意合”特点。结论认为,同英语相比,汉语语法具有“意合”特质,这一特质正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哲学观的映射;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与“人”是一种“构成”关系,汉语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三大基本词类也是一种“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汉民族语言词汇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形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法语与汉语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不同程度浸透着本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大量翻译实例,对法汉成语中的历史背景、宗教文化、思维模式以及日常生活等进行对比分析,剖析法汉成语翻译中的异同,并尝试归纳出较为有效的中文成语法译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决定了思维模式影响着语言表达方式。具体分析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中词汇、句子结构和篇章构建的影响,以期帮助学生排除汉语思维模式负迁移的影响,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汉语外来新词根据翻译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四类:音译词、意译词、音意兼译词、直接借用词。它们的构词理据分别表现为内部形式的消失或附会、移植或转变、残存或羡余以及借用,均体现了英汉民族在认知规律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其中共同性占主导地位。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互动观、基本范畴和隐喻思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9.
被动表现不论在日语还是汉语中都是颇受重视的一种语法现象,但是又在两种语言上体现出极大的不同,日语的间接被动句如何译为汉语一直是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日语的间接被动句为中心,对照、分析中日两种语言的被动表现,并着重分析日语间接被动句如何译为对应的汉语。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在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易出现“Chinglish”(即汉化英语),其主要原因是受母语思维定势的影响。本文试从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在实际交流中进行思维转换,及时摆脱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以便说出纯正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