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6/PVA纳米纤维.通过环氧氯丙烷法活化羟基,将纤维素酶固定于PA6/PVA纳米纤维上.考察固定化纤维素酶和自由纤维素酶的酶活,研究固定化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自由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而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比自由酶的提高了10℃;与自由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活性随pH值的变化曲线明显变宽,热稳定性显著增强;固定化纤维素酶在4℃下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CoTAPc-Fe3O4纳米复合固定化漆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CoTAPc—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该纳米复合粒子对漆酶进行了固定,研究了戊二醛浓度、固定化温度、pH值、BSA浓度、给酶量等因素对固定化漆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以此载体固定漆酶的最佳条件:戊二醛浓度为5%,固定化温度为0℃,pH值为7,BSA浓度为2.5mg/mL、给酶量为2mL。固定化漆酶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酶的固定化是提高酶的稳定及降低使用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备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复合载体,对共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固定化酶制备工艺,研究了固定化酶性质.得出制备固定化酶最佳条件为:载体比例PVA∶SA=9.0∶1.5,加酶量10mg/mL,酶活之比CAT∶GOD=10∶1.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比游离酶提高了5℃,最适反应pH没有发生变化,连续使用6次酶活保留60%.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纳米纤维(PMMA-co-PAA),利用壳聚糖(CTS)和甲基丙烯酸钠对纳米纤维改性.以该纳米纤维作为载体固定脂肪酶,研究改性纳米纤维对酶的固载量及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改性纳米纤维的亲水性和纤维直径得到提高,当甲基丙烯酸钠浓度为0.1mol/L时,酶的固载量达到165mg/g.此外,相比于游离酶,固定化脂肪酶有较高的温度和pH值稳定性,pH值在5~9,温度在20~60℃变化时,固定化酶在最低点的相对活性相比游离酶提升了325%和400%;60℃保温10h后,固定化酶的相对活性比游离酶提升170%.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A6/PVA复合纳米纤维.分析了不同质量比的PA6/PVA共混纺丝溶液的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并探讨其静电纺丝效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面张力仪等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成分相容性及亲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为19kV、纺丝距离为20cm、丝液流量为0.2mL/h的条件下,共混溶液质量比为12%∶4%时的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具有良好的形貌,复合纳米纤维中PA6与PV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有效地克服了纯纺PVA纳米纤维在水溶液中出现的过度溶胀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表面复合修饰的纳米超顺磁性Fe_3O_4颗粒聚集体为载体固定胰脂肪酶,比较分析固定化脂肪酶的固载效能及酶学特性,研究了固定化及游离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不同环境下的操作稳定性等应用特性及基本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室温下脂肪酶质量浓度为4.01 mg/mL时具有最大的固载酶量0.72 mg/10 mg,固定化脂肪酶最适作用pH为6,最适温度35℃,与游离脂肪酶相比,对酸性环境pH的变化更敏感,但具有更广泛的温度耐受性。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水解Lineweaver-Burk曲线线性相关,米氏常数K_m值为9.65 g/mL,远高于游离脂肪酶,亲和性弱于游离脂肪酶。固定化脂肪酶重复催化反应7次,相对酶活力仍剩余51.6%,半衰期为6.2次,重复操作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胃蛋白酶固定化.戊二醛质量分数为5%,载体处理温度为30℃,胃蛋白酶与壳聚糖用量比为O.Ol,pH=4.O,固定12h以上,酶活性回收率达65%~70%。固定化酶最适温度为70℃,比游离酶提高了20℃;固定化酶最适pH值为3.O,而游离酶为2.O;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Km=3.32g/L,而游离酶Km=1.5lg/L。固定化酶重复使用3次时的酶活性回收率分别为73.9%,58.4%。42.6%。2个多月重复使用,活力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铜(CuTAPc)-Fe3O4纳米复合粒子,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成功地将漆酶固定在CuTAPc-Fe3O4纳米复合粒子上。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固定化漆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10%的戊二醛与载体交联8h后,再以2 mg/mL的漆酶溶液(pH=7)于4℃下固定所得固定化漆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一种以二氧化钛(TiO2)为催化剂,聚乙烯醇(PVA)为载体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使用FE-SEM,XRD,Tg,FTIR对制备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 B)的能力。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使用静电纺丝设备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PA6纳米纤维用以研发高效低阻的纳米纤维滤膜,并利用扫描电镜(SEM)、透气性测试仪和自动滤料测试仪测试了纳米纤维复合滤膜的微观结构、透气和过滤性能.结果表明:溶液PA6质量分数和纺丝时间都对纳米纤维滤膜的透气性和过滤性产生影响,PA6纳米纤维滤膜的纤维直径随着PA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升;同一纺丝时间内制备的PA6纳米纤维滤膜的透气率随PA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升,而气阻和过滤效率随PA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同一PA6质量分数不同纺丝时间制备的PA6纳米纤维滤膜,滤膜制备时间的增加会使滤膜的透气率降低,透气性能下降,气阻和过滤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一种在包装和过滤领域有着良好应用前景的先进复合材料,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PVA/PA6复合纳米纤维,对其在静电场中的成型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的形貌变好,直径变粗;随着纺丝电压与喷丝流量的增加,纤维的平均直径变细,珠状物逐渐减少;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加,纤维的平均直径变粗,珠状物增多.  相似文献   

12.
以钛酸正丁酯(TBT)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VA/TiO2杂化膜,并将其作为载体固定化过氧化物酶,探讨了PVA质量分数、pH值,以及VTBT∶V正丁醇对反应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红外光谱检测分析表明杂化膜材料有新键形成,当掺杂TiO2的比为1%时,杂化膜的抗张强度有所提高;固定的过氧化物酶贮存和温度稳定性有所改善,且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作为反应型增容剂,采用熔体共混直接纺丝的方法制备出PA6/LDPE共混纤维,溶出LDPE基体相,获得不同直径的PA6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研究了牵伸倍数、相容剂以及混流板对共混纤维的剥离性能、PA6纳米纤维的直径以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3.5%的相容剂能使PA6超细纤维的直径降低到180 nm以下;增加混流板的组数,导致PA6纳米纤维之间粘连,不易剥离;提高共混纤维拉伸倍数,PA6纤维的直径降低且结晶度增加.在PA6质量分数为55%、相容剂质量分数为3.5%条件下,加入一组混流板,可制备出纤维平均直径在10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的PA6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4.
熔融共混制备尼龙6/纳米SiO2复合材料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熔融共混将表面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纳米SiO2与尼龙6(PA6)切片共混,以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纳米SiO2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其中,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2.5%;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数控毛细管流变仪等仪器研究了其热学性能与流变性能. 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处理的纳米SiO2分散性好,制备的尼龙6/纳米SiO2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有所改善、结晶度下降、熔体黏度的切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同时提高氧化石墨烯(GO)膜的稳定性及分离性能,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引入聚乙烯醇(PVA)和二氧化钛(TiO2),采用真空辅助过滤法制备了TiO2/GO/PVA复合膜,通过SEM、TEM、FTIR、XRD对复合膜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接触角仪、错流装置和超声实验测试膜对染料的分离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TiO2添加量的增大,TiO2/GO/PVA复合膜的层间距从0.68 nm增加到0.78 nm,水接触角由53.2°降低为48.0°;在错流过滤条件下,TiO2质量分数为2%的TiO2/GO/PVA复合膜分离性能最优,且在长时间连续运行过程中表现稳定,对苋菜红和甲基蓝的截留率保持在99.4%以上,通量最高可达12.14 L/(m2·h·bar)(1 bar=0.1 MPa),且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纺丝液中铈浓度为0.1mol/L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PVP/(NH4)2Ce(NO3)6,并优化了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随着铈含量的增大单位长度上的电压值升高,推进设备的推进速度降低;静电纺丝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酸,将溶胶凝胶体系的pH控制在1.5~2.5可以明显提高纺丝液的可纺性。复合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铈浓度的提高而增大:铈浓度为0.005mol/L时纤维平均直径为366nm,铈浓度为0.1mol/L时纤维平均直径为415nm;XRD结果表明复合纤维中铈盐为非结晶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检测结果显示,PVP/(NH4)2Ce(NO3)6静电纺丝制得的纳米纤维薄膜具有较好的可见光透过性与较强的紫外光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海绵的性能,在聚乙烯醇与甲醛的缩醛化反应过程中加入壳聚糖,并使其与其他原料反应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海绵. 分别改变配方中发泡剂和壳聚糖的含量,合成了一系列组分不同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海绵,研究了发泡剂含量和壳聚糖含量对复合海绵结构、吸水能力和膨胀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海绵的结构与微观形貌进行表征,测试了改性海绵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曲拉通X-405作为发泡剂,当壳聚糖含量为聚乙烯醇质量的10%时,所制备的复合海绵效果最佳,复合海绵具有明显的蜂窝状多孔结构,其吸水率可达到858%. 抗菌实验证明,与纯的聚乙烯醇海绵相比,复合海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烯醇为载体,利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得到交联球型聚乙烯醇,再通过环氧氯丙烷环氧化反应,偶联配基L-色氨酸合成了一种新型免疫球蛋白(IgG)吸附剂。研究了色氨酸用量、pH值等参数对偶联量的影响。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某试验条件下该聚乙烯醇偶联色氨酸吸附剂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量为19.12 mg/g,对IgG的吸附量为22.63 mg/g;对血清进行体外吸附试验时,IgG的减少量在84%以上,而白蛋白的减少在10%以内,表明偶联L-色氨酸吸附介质对IgG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