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建筑与环境建设中高等教育理念的融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建筑的环境有着深刻的教学学和文化学的意义,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大学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承载了大学的历史,见证了教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历程。因而,大学建筑与环境中要体现大学之“大”,以大楼之“大”用“大气”之恢弘气象去承载“大家”、“大师”和“大成”之历史功绩和活动轨迹。大学建筑与环境要体现大学之“这”,大学这“学”在于对高深学问的探索和学术自由,这一特性内在地决定了校园建筑与环境的外在形式要与其相一致,要有利于师生的自由之思想不被环境所阻碍,发明与创造的灵感不被高大的建筑所淹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术为本的校园核心价值在宽松,和谐,自由,休闲的校园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相似文献   

2.
孟子“仁政”的核心是“亲民”,“亲民”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还体现在制度安排上。孟子之所以提出如此之“仁政”,是基于“义”的原则来变革当时的社会制度,以求使社会达到公正、有序。“仁政”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而“不忍人之心”是一种“本源情感”,正是本源情感的“不忍人之心”使孟子的“仁政”成为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些,重新研究“仁政”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产品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风格之处主要体现在装饰形态的转换。就产品装饰而言,“无装饰的装饰”代表了现代主义装饰的特征。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的功用不仅体现为“装饰性”,还体现为“文化性”,本文尝试从造型、功能、材料和审美趣味等四个方面,阐述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无饰之美”。  相似文献   

4.
王志惠 《饰》2007,(3):4-5
“龙”图形纹样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并承载出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意蕴,他是道家文化的集合性产物。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期,也是龙的形象得以长足发展时期,由杂多而整合,由粗简而趋美,反映出融合之根本。就龙自身来说,也体现了一个“合”字,它是中国古人对蛇、兽、鹰、马、鹿、鱼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龙”的形象准确,深刻体现出在千差万别的宇宙万物中,事物的自然本性以及“和而不同”的自然本性是事物间和谐共存的根本之道。龙的精神就是体现着融合、团结凝聚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李栋  沈飞 《饰》2012,(2)
在杉浦康平先生的设计思想中,书籍既具有有形的“血脉”之物质层面,又具有无形的“气脉”之精神层面;先生借用佛教用语称之为“一即二即多即一”。其代表作之一《全宇宙志》,将其对书籍的理解以及书籍设计的哲学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身体与书皆具有生命和宇宙的表征,从内容、文字、结构到创新设计无不包含着“书之脉动”的设计方法与哲学。  相似文献   

6.
关汉卿关于士妓之恋的作品《救风尘》反映了元代社会中下层关于婚姻的各种风俗习尚。其中包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婚姻中的作用;婚仪之制的体现;“七出”与“休书”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舞蹈服饰的角度,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舞服的审美特征。首先,以长袖飘带、裙襦细腰和云冠锦屣为主体的宫廷“女乐”舞服,体现女性的“阴柔之美”;第二,唐代宫廷舞服受到异族舞服的影响,形成了中西结合的“交融之美”;第三,古代礼宾、祭祀仪式的舞服,具有“质朴为尊”和“以羽为仪”的审美意识,显示出“庄严之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亚细亚”式的历史道路决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礼制模式、礼仪文化的形成。在殷周宗法制的背景下,礼制的完善直接促成了中国古代冠服制度的确立。基于《周礼》的早期冠服礼制体现了效法“天地之德”的伦理精神。“礼”文化在春秋后期的内在转向(从“礼仪”到“礼政”)进一步对古代服饰提出了“人伦之德”的德行要求。从而影响了古代服饰成为一种政治统治的工具,一种思想道德的附庸,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体现其办学价值,是其“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时代新模式之一。从地方高校办学的内外在条件因素,分析指出了该类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优弱势,并从“培育协同创新体”、“夯实协同创新基础”、“增强科研导向性”三大方面,提出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践行路径之思考。  相似文献   

10.
日常言语交际中的误解有“无意误解”与“有意误解”之分。虽然这两者具有相似的理解失误表征,但 它们却蕴含着不同的产生机制,即“误解”体现为作出者主观的“无意性”与“有意性”。然而,在喜剧小品幽 默性的语言呈现过程中,它们均体现为作出者主观的“有意性”,因此同被视为以制造一定“笑果”的艺术手法。 本文试从语用认知的角度出发,以2013 年央视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为例来探讨此类艺术手法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1.
民俗公园是城市公园的构成要素,对展现城市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园林城市建设中对民俗风情园的探索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临朐民俗风情园景观规划设计定位为潍坊市“千里民俗游览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对设计范围内的环境现状,以临胸当地民俗民风为依据,展示和发掘临朐民俗文化及历史内涵,将民俗风情园规划为“一条主线、二个广场、六个专题园区”的景观设计结构,通过塑造鸢飞的小品以及鱼形广场,突出鸢飞鱼跃的主题,将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市民活动需求、生态要求等要素结合起来,规划设计出一个风景秀丽、文化内涵深厚的风情园。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林纾和魏易翻译了兰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后来林纾、陈家麟主要从奎勒一库奇《莎士比亚历史故事集》翻译了4个莎士比亚历史剧,但是《亨利第六遗事》包含了不分行的、文言散文体的戏剧片段的翻译,有较多的汉化文言改写,而且林纾对莎士比亚的了解比现在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东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东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生命之源"为主题,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法,将自然文化资源与生态要求相结合,规划出中心景观区、文化教育区、生态休闲区、植物观赏区和体育健身区五个功能分区,形成"一轴、两环、五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文化和生态特色的城市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最邻近点指数、集聚分形维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这四种集聚特征模型,对重庆都市圈旅游景区系统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庆都市圈旅游景区系统在空间上表现出内密外疏的状态,都市核心区是人文景点的集聚区,自然景点则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以森林公园、温泉等为主。提出了"疏通文化景区脉络,打造环城观景走廊",实行"藤结瓜"型旅游景区集聚发展格局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卢新燕  童友军 《饰》2014,(2):48-52
蟳埔女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生活在东海之滨蟳埔村的蟳埔女,有着"行走的花园"之美誉的"簪花围"头饰,"骨针安发"的"活化石"传说,身着"大裾衫"和"宽腿裤",耳饰辈分象征的"丁勾"耳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蟳埔,独特民俗风情让世人为之瞩目,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习俗,海洋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的蟳埔女服饰文化,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利用SWOT分析法,围绕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钻石模型”的六个要素,分析鞍山高新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机遇和竞争。阐述了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效整合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发展要素,从产业政策、政府服务职能、专业产业园区、技术和制度创新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加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林纾是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学家。《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旗下最为重要的综合性刊物,在它的早期刊发了林纾大量的译作和诗文,成为林纾作品发表的重要阵地。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林纾与《东方杂志》都受到了陈独秀等激进派的严厉批判。林纾致力于译介西学,最终落得个“守旧”之名;《东方杂志》以理性之态度启导国民,介绍西学,也同样落得个不新不旧的“杂乱派”之恶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物流园区成为我国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和区域将物流产业纳入重点扶持发展产业,物流园区的建设也逐步纳入社会城市整体规划中。与此同时,物流园区的整体规划与规范运作被提到了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常德市地处湘鄂川黔渝边境,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是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地和西部大开发前沿阵地,在湖南省经济发展和物流业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通过分析常德市发展物流产业现状的优势和瓶颈,提出发展常德物流产业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湖公园”是长春市区内面积最大、环境最优美的一座水面一林带型公园.从1937年建成至今,一直是长春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最佳场所.近年来,因入湖水量减少,水质污染和经营理念缺乏新意,公园昔日的诱人魅力正日渐衰退.笔者论证了南湖公园建成国内一流城市公园的优越条件,建议以“休闲健身”作为公园的发展定位,对公园的发展规划、休闲健身环境布局、入湖水量和水质改善措施,以及经营和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世界公园是一种新型园林,本文通过北京世界公园规划的设计工作,谈园林创作的个性追求。议风景建筑特色的形成,如园林布局、空间形态、环境尺度等,以及它们的组成与塑造;探索现代城市公园与民族传统的结合,刻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