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提高两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该分层控制策略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层、补偿横摆力矩制定层和驱动力分配层,将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偏差作为控制量,利用模糊算法计算得出两侧车轮的驱动力矩.在前期仿真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实车快速控制原型试验,验证控制策略的实车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在过弯时能够对驱动轮转矩进行合理分配,在不影响车辆动力性的同时,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线控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车集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角度,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对线控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车进行主动转向(AFS)、直接横摆力矩(DYC)和主动悬架(AS)的集成控制研究。采用分层集成控制结构,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研究了驱动力矩控制分配规则和AS控制方法,实现了AFS/DYC的水平集成控制和AFS/DYC/AS的全局集成控制,并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集成控制算法能够实现车辆有效跟踪期望值,提高车辆极限工况的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电动轮自卸车在左右附着系数不同的路面进行紧急制动时,会产生干扰横摆力矩,导致自卸车侧滑跑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横摆力矩控制的电动轮自卸车制动力分配策略,该策略采用参数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根据横摆角速度偏差值分别调整制动时自卸车左轮和右轮的滑移率,自动分配左轮和右轮的制动力来直接实现横摆力矩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电动轮自卸车制动力的合理分配;采用制动力分配策略后,最大侧滑距离从8.9 m减小为0.72 m。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稳定性控制问题,首先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质心侧偏角观测器以解决车辆质心侧偏角难以获取及准确性问题,其次针对车辆转矩分配策略提出了一种分层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利用滑模变控制结构计算车辆维持稳定时所需主动横摆力矩大小,下层控制器利用主动横摆力矩结合整车动力学模型构建以最小轮胎负荷率为目标的约束矩阵,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转矩优化分配.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搭建了七自由度整车模型、二自由度线性模型以及魔术轮胎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可以很好地跟随侧偏角、横摆角速度期望值,并具有较低的轮胎负荷率,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电动轮驱动式电动汽车是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型式,电子差速是其一项关键的技术。针对两前轮独立驱动的电动轮汽车,在利用Ackermann&Jeantand转向模型对其转向时的两前轮差速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确定了不同方向盘转角时的两前轮差速关系,据此设计了两前轮电子差速模拟试验台架,并采用一驱动电机力矩控制,另一驱动电机速度控制的PID闭环控制模式实现两前轮的电子差速。台架模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两前轮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系统难以实时测得纵向车速和道路坡道信息这一问题,结合四轮独立驱动车辆纵向驱动力矩可实时准确获取的特点,运用最优状态参数估计理论,提出一种渐消记忆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融合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两种方法,仅根据纵向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即可实现对纵向车速和道路坡度的联合估计。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均表明,所提算法估计精度较高,收敛速度快,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集成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DYC)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集成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层集成控制结构,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研究了二次规划轮胎力分配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算法能够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具有可行性;采用二次规划轮胎力分配法相对于单轮制动轮胎力分配法可扩大稳定性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车辆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能,设计了基于分层控制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系统的上层控制器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采用模糊PID算法计算出车辆维持稳定所需的横摆力矩;下层控制器根据上层输出的所需横摆力矩计算得出被控车轮的滑移率变化量,然后采用变参数PID算法对车轮进行滑移率控制,从而实现车辆所需的横摆力矩。最后,应用Matlab/Simulink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并将该算法移植到单片机做冬季实车场地试验,单移线和双移线工况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动横摆力矩优化分配的车辆底盘集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设计了车辆底盘集成控制器,开发了基于二次规划法的主动横摆力矩优化分配算法。针对阶跃转向和单移线转向行驶两种典型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底盘集成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能够明显地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开发的主动横摆力矩优化分配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各个执行机构,使得在主动转向角和主动制动压力等输入都较小的情况下,能获得较好的车辆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二级半转机构原理设计1种新型类四足移动机构,该机构主要由车体支架、轮腿和轮腿支架三部分组成,其轮腿的各腿杆关节采用舵机直接驱动。针对该类四足移动机构的平地行走、垂直越障和原地转向运动的典型工况,建立相应的腿杆坐标系,分别对其轮腿的一级转臂、二级转臂和跨步杆进行受力分析,基于动静法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并对各驱动关节所需驱动力矩进行仿真。仿真获得不同工况下轮腿机构各腿杆关节驱动力矩变化曲线,其中腿杆关节所需驱动力矩的最大值为0.645 5 N·m,通过计算得出原地转向时转向舵机所需驱动力矩为0.177 0 N·m。这些数据为以后驱动舵机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传动方式──牵引传动的传动机理和应用前景,并对牵引传动中油膜压力、油膜厚度及剪应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从液压传动与电气传动的自身特点、基本原理、基本元件、基本回路等四方面入手,详细地阐述了液压传动与电气驱动两之间的诸多相似之处。并且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类比法教学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The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以下简称SRD),是由磁阻电机与控制器组成的机电一体化的新型调速系统。本文对四相8/6结构的SRD进行机理分析研究,旨在认识并开发这种新型的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14.
SRD是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新型调速系统,本文介绍了用8098单片机实现的SRD,实验证明该系统简单、可靠、调速性能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以电磁铁作为驱动通过解耦控制两驱动腿实现划水运动的仿水黾机器人新构型,研究了仿水黾机器人的电磁驱动特性,分析电磁铁的电流、电压、弹簧等特性参数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特性及机器人速度性能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样机的实验来验证分析的正确性,从而实现了仿水黾机器人用电磁铁二元逻辑控制替代电机复杂伺服驱动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磁传动密封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磙传动密封的原理、结构形式、特点及应用;并对同轴磁力联轴器的动作机理加以说明,同时就磁传动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其将来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设计由微型机构成的工业控制器时,必须认真考虑CPU的驱动能力。本文以Z-80CPU为例,阐述了对其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的驱动方法,并给出了具体驱动电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稳定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增加一个动力吸振器进行耦合,再选择合适的参数,使得非混沌系统产生了混沌.同时,利用Mdnikov方法对耦合后的Duffing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混沌出现的阀值条件.仿真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该混沌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0INTRODUCTIONToroidaldrivewasinventedbyU.S.scholarM.R.Kuhenlein1966[l].Itconsistsof(l)centralinputworm,(2)wormWheelplanet,(3)statorwithtoroidalshapetooth,(4)centraloutputrotor,and(5)meshingrollers(Fig.I).Whileworking,tLhewormisadrivingelement,andthewormwheelplanetisadrivenelement.Themeshingoftheplanettothewonnandtheplanettothestatoriscompletedbytherollerswhicharedistributedunifolmlyarotindthecircleoftheplanet.Toroidaldrivehasthepropel-tiesofcompactnessandhigherefficiency,andhas,theref…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场序制彩色原理,对800×600点阵灰度微型显示器 MD800G6的驱动控制电路进行了研究,提出一套24位真彩色 SVGA 微显示器完整方案.方案综合运用了现代 EDA 设计方法,利用新型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 实现了系统的关键控制电路架构、简化了硬件电路,使微型显示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并为系统进一步微型化集成打下了基础.该微型显示器已在穿戴式计算机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