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重磁资料分析和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前人对周缘地区NW向构造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断层特征,揭示了该盆地陆地部分和海域部分NW构造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海域内NW向断层对油气成藏具有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拗期南五凹存在3个沉积中心,NW向断层拉张率12%~14%,断层最大活动速率170m/Ma,控制了阜宁组烃源岩的发育.陆上隐伏有3条NW向的构造转换带,错断和限制了NE向7个控凹断层和建湖隆起的展布;海域3条显现的NW向断层控制了南二凹和南五凹的平面形态,以及南四凹、南六凹和南七凹的雁行式排列.海域成藏受到NW向构造的控制,预测油气主要分布在阜宁组的沉积中心附近.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高邮凹陷古近系现今地层水化学、水动力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高邮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对高邮凹陷古近系地下水动力的成因和演化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预测了下一步有利勘探区.结果表明:高邮凹陷上含油系统南断阶和北部柘垛低凸起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深凹带发育泥岩压实水离心流;中含油系统大气水下渗影响范围变小,泥岩压实水离心流区向北偏移,影响范围进一步减小,越流泄水区范围扩大.油气的运移、聚集、成藏与地下水动力密切相关.南断阶、北部柘垛低凸起及局部隆起区在构造抬升剥蚀期,断裂活动、开启,大气水沿断裂带下渗,同时油气通过浮力沿断层再分配或者散失,油气不断运移调整、油气藏遭受破坏;而高邮凹陷内斜坡、永安-富民西部地区、南部断阶带真②断裂下盘及周庄-陈堡地区水动力条件优越,为较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根据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和剖面,描述了该凹陷的构造特征,讨论了该凹陷西斜坡构造演化阶段,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金湖凹陷西斜坡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大部分断层弧形弯曲,断层以小级别断层为主,断层组合以拉张型为主,断块圈闭发育;西斜坡在新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斜坡发育阶段(古新世阜宁期)、差异抬升阶段(始新世戴南期—三垛期)、逆冲褶断阶段(始新世三垛期末)、构造稳定阶段(新近纪和第四纪)等4个阶段;新生代构造活动强弱交替,断层活动差异性明显,古新世阜宁期和始新世三垛期断层活动规模和活动强度较大,新生代整体持续西抬东降,有利于聚集来自斜坡东部深部凹陷的油气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在探讨高邮凹陷断层发育时期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分布特点,分析了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类型,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依据断层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环节中的作用,把断层分为控源断层、供烃断层、改向断层、成圈断层和调整破坏断层。控源断层控制有效烃源岩展布和生烃时期的早晚,高邮凹陷控源断层下降盘为有效烃源岩分布区,而且西部地区早于东部地区生烃; 供烃断层控制油气主运移通道的走势,其陡断面和凸断面为高邮凹陷断裂带油气的主运移通道; 改向断层影响油气的富集层位和油气富集区的位置,其对高邮凹陷油气分布的影响存在“分散”和“富集”两种效应; 成圈断层控制圈闭的类型及分布; 调整破坏断层导致圈闭充满程度和原油物性的改变,高邮凹陷调整破坏断层为盐城期和三垛期活动断层。高邮凹陷断层的多期性和多样性导致断层体系中各断层封闭性在时空上的差异性和多变性,从而形成对油气控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蠡县斜坡位于饶阳凹陷的西部,整体为SE倾向、NE走向的单斜构造.斜坡断裂十分发育,断裂走向多为NE或NEE向,与斜坡倾向大致垂直.断裂样式主要为雁列式阶梯状断裂和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构成的Y字型、反Y字型、树枝状组合断裂,反映所受拉张和张扭应力作用较强烈.斜坡由高阳、雁翎和西柳三个构造带组成,雁翎构造带多发育断块和小型断层鼻状构造,高阳构造带发育较大规模的断层鼻状构造,西柳构造带发育小型的地堑式断槽构造,断块和小型断层鼻状构造发育.斜坡发育期主要位于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喜马拉雅早期构造运动对斜坡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沙河街组中、下部沉积期属于深层古隆起构造背景上的继承性披覆发育期.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科学山地区侏罗系地层发育典型的区域性叠加褶皱,记录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演化过程。在区域性构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构造解析,确定了两期构造缩短变形过程; 同时运用层间滑动断层运动学分析,结合构造筛分,获得两期同构造缩短变形的挤压构造应力场; 综合区域构造与构造年代学,提出科学山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两期构造演化过程。中—晚侏罗世(J2—J3)受NW—SE向构造挤压作用控制,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科学山地区发生NW—SE向构造缩短变形,形成NE—SW向的褶皱构造与相关的逆冲断层,同时控制了中—上侏罗统沉积。这期构造缩短变形可能是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汇聚与太平洋板块NW向俯冲联合作用的结果。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晚期(N21—N2)挤压构造应力场转变为NE—SW向构造挤压,导致NW—SE向褶皱构造发育,并叠加在早期NE—SW向构造之上,形成区域性叠加褶皱。区域构造分析表明,这期构造缩短变形是青藏高原NE向扩展的构造响应。上述研究为重建鄂尔多斯地块西缘陆内变形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印支-燕山期复杂构造及其叠合过程对深层油气勘探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的重要性,以黄骅坳陷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三维地震、岩心、薄片和火山岩测年资料,明确了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伴生的火山岩特征,认为印支-燕山期黄骅坳陷经历了多方向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叠合演化过程,提出深层油气勘探2个优势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挤压构造样式发育于印支期晚期、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走滑构造样式形成于燕山期;伸展构造样式及伴生火山活动(133 Ma到114.8±2.8 Ma)集中于燕山中期.2)盆地演化经历了印支期(T_3)近SN向挤压逆冲,逆冲断裂平均活动速率为-24.4 m/Ma;燕山早期(J_(1+2))中北区近SN向、南区NW向多向挤压逆冲,近EW向和NE向逆冲断层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7.6 m/Ma和-11 m/Ma;燕山中期(K_1)NW-SE向张扭性负反转,断层平均活动速率为22.8 m/Ma;和燕山晚期(K_2)区域挤压抬升4个演化阶段.3)与周边地区对比,印支期黄骅坳陷发育近EW向大型背斜,济阳坳陷发育NW向逆断层;燕山早期黄骅坳陷发育NE向逆冲断层,与燕山褶皱带类似;燕山中期,黄骅坳陷发育NE伸展断层,济阳坳陷发育NW向伸展断层.中、北区"新生-古储型"油气区和南区"古生-古储型"油气区为深层油气勘探的2个优势区带.  相似文献   

8.
由于黄土塬二维地震静校正问题造成假构造现象,长期以来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不发育断层。利用二维地震剖面层拉平和横向压缩技术,发现多个断距小且大多近于直立的断裂,经过断层组合,确认北东向断层的存在,并认为发育北东向断裂带。该北东向断层可能是基底断裂在燕山期右旋扭动应力场作用下重新活动并在中生界产生的撕裂断层,很可能在全盆地中都有发育。通过断层展布与油藏分布的叠合对比,显示出中生界油藏分布与断层位置有关,该断层可能是油气成藏的重要运移通道。进一步推论认为,中生界高陡断裂带的分布对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岩心裂缝描述和3700测井曲线资料,对大民屯凹陷曹台潜山储层裂缝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划分出高角度缝、斜交缝、水平缝、网状缝四种裂缝类型;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地质成因法、构造裂缝平面分布3种方法预测裂缝的空间分布,总结出该区裂缝发育,以NE向和NW向为主,工区北部、西部裂缝密度达50条/m,工区南部、东部裂缝密度20条/m左右,裂缝总体上是北部比南部好,西部比东部好;断层尖端及其延长部位、潜山构造高部位是裂缝发育的有利区,而构造低部位是裂缝欠发育区。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的构造演化历程和厘清走滑作用对盆地形成演化的控制和影响,利用最新的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地层年代学资料,通过对断裂时空演化及其沉积响应的精细刻画,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局部应力特征分析,对盆地内以往认为具有走滑成因的马尾状构造进行了再研究,认为该马尾状构造为区域应力场旋转背景下不同期次断裂叠加的产物,受控于周缘板块重组所诱导的区域应力场转变,基底先存断裂的差异性活动控制了裂陷盆地的发育演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构造的发育特征体现了伸展作用与走滑作用的叠加效应,并控制了古近纪盆地3幕显著差异的裂陷过程.断裂体系优势展布方向经历了由NE向(76.8°)→NEE向(82.8°)→近EW向(85.1°)的转型,主干断裂活动强度峰值经历了200→100→140 m/Ma的转换,次级断裂数量经历了由306→103→389条的转变,不同幕次沉积中心厚度经历了5 000→1 800→2 000 m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古近纪早期NE向优势断裂体系在应力场旋转的背景下向NEE向转型,古近纪晚期形成的NW向和NEE向共轭走滑断裂体系对构造格局进行了强烈改造.明确了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产生的NNW-SSE向区域伸展背景下,NE向基底断裂的强烈张扭性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先存断裂的斜向伸展和隐性断裂的走滑复活效应导致了盆内显著的走滑变形特征,决定了盆地现今复杂的构造面貌.受断裂分期和分段发育的控制,在陡坡带源岩内发育的各类扇体可以成为源内勘探的有利目标,NW向隐性走滑断裂带控制的压扭背斜应成为今后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潍北凹陷断裂系统复杂且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密切,前人较少涉及凹陷整体断裂系统及其对油气成藏作用的研究。为此,基于地震及地球化学资料,系统研究了该区断裂的展布特征和活动特征,探讨了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根据断裂走向将潍北凹陷断裂划分为北西西向、北西向、利渔-灶户、北北东向4组断裂系统;4组断裂系统主要有断阶型、反“Y”字型、“Y”字型以及负花状等多种断裂组合样式,主要形成于凹陷拉张断陷期,并且受到走滑挤压的影响。结论认为,断裂系统中不同走向的断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明显,深大断裂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北西向、北北东向断裂系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利渔-灶户断裂系统控制了凹陷最主要的含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脱为主的盐上下古生界、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的上古生界和新生界4个构造层,自盐上下古生界至新生界构造变形总体逐渐减弱;平面上,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更为强烈,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密集分布,而玉北地区中西部冲断作用较弱,以逆冲滑脱、高角度逆冲构造为主,次级断裂不太发育,相对分散分布;断裂演化时间上,加里东中期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强,中西部断裂活动较弱,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东部断裂相对稳定,中西部断裂活动相对较强,反映断裂活动自东向西的迁移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位置、走向和分布受先存基底构造、构造应力场背景和膏盐岩滑脱层等共同控制;加里东中期断裂主要密集发育于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受SE向挤压应力控制,断裂沿中、下寒武统由NW向朝SE向被动逆冲,形成多排NE向差异分布的逆冲断裂带。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研究地层水化学、地层压力及流体势分布特征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发育、沉积相分布特征,采用流体化学、动力学分析方法,将高邮凹陷许庄、真武和曹庄油田由南向北划分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越流泄水区和泥岩压实排水离心流区3个局部水动力单元.压实流汇聚形成的越流泄水区及压实流与大气水下渗向心流汇合形成的越流泄水区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而以大气水下渗为主的地区,总体上不利于油气的保存和聚集.高邮凹陷许庄 真武 曹庄地区北部为烃源岩中心,发育泥岩压实排水离心流,油气在离心流运移路径中遇到合适圈闭,即可成藏;南部许庄地区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断裂发育,地层开启性好,大气水沿断裂下渗,油气成藏条件较差;中部越流泄水区为北部泥岩压实排水离心流和南部大气水下渗向心流的共同指向区,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研究区已探明油田多数位于该越流泄水区.本研究有利于指导研究区的下一步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渤中凹陷西斜坡新近系油气勘探相继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深入挖潜的重要区带。在对渤中凹陷西斜坡新近系油气分布和油源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斜坡新近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源岩发育特征?断裂展布特征以及圈闭类型主控了油气分布;研究区西部多洼共生,沙河街组烃源岩发育,并且被长期活动性油源断裂深切洼陷,为新近系浅层油气成藏提供了优越条件;研究区南部由于缺乏深切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大断裂,难以将油气运移至浅层,不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因此,渤中凹陷西斜坡应该遵循“环洼选区、主断控带”的勘探理念,重视次洼周边的勘探,以寻找生烃次洼周边有效的运移断层为工作重点,研究区西北部为新近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5.
川西拗陷上三叠统断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裂缝充填物、碳氧同位素、声发射、包体均一温度测定等方法确定川西拗陷上三叠统断层形成期次,研究其与油气演化的匹配关系;用钻井、流体性质、地层压力、断层面剖面图、断裂带地面调查等多种方法和资料,综合研究该区内断层的纵向、横向及有效封闭性。并进行区域评价,指出了封闭条件差、中等、好、极好的地区,为提高勘探效益提供了直接铱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重点采用相干体技术与断裂解释结合的方法,研究桩南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发现桩南断裂带三段式分布规律及弧形弯曲的特征;并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合理解释其动力学机制:沾化凹陷内部两条主要边界断裂(长堤断层、埕东断层)活动引发了桩南断裂带东、西两侧断裂的发育;边界断裂的活动强弱的差异性造成桩南断裂带发生弯曲变形;对桩南断裂带内部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Polygonal faults,generally distributed in fine-grained sediments,are layer-bound faults and are important i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Using 3D seismic data,we analyzed the plane and profile features of faults developed in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of the Sanzhao sag.We identified these faults as having typical features of polygonal faults:1) layer-bound;2) normal faults;3)slight fault displacements and steep in dip angles;4) multi-directional in strike and 5) a single fault has a short horizontal extension.In addition,these faults intersect each other and form polygons.These polygonal faults are the result from the combined action of compaction,volume contraction and episodic hydraulic fracturing,conditions favorable for oil/gas accumulation.They are the dominant channels for migration of fluids in the Qingshankou mudstone,forming a large number of fault-lithologic oil traps.Polygonal faults improve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