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条分法的计算原理,并考虑支护和支撑的作用,通过搜索潜在滑动面及圆心位置,编制了适用于基坑稳定的分析程序,而且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温度作用下的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理论推导,给出了其计算方法。本计算方法简单适用,对于三道以内的支撑可以用手算,再多可以用电算。  相似文献   

3.
建筑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有重力式、悬壁式、桩(墙)拉锚、桩(墙)内支撑、拱形和喷锚等多种形式。悬壁式,桩(墙)锚护支护是最常用的支护结构。挡土桩多为钻孔灌注桩。喷锚支护具有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的优点,它不仅适应地下水位低,也适应于地下水补给充分的深基坑支护,是有发展前途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相似文献   

4.
地质较差地段的隧道施工一般采用CRD工法,进行二次模筑前要对临时支撑进行拆除,拆除顺序对隧道衬砌的受力影响较大.在对CRD工法施工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分析围岩及衬砌结构的内力,并按不同顺序对临时支撑拆除进行了变形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了临时支撑的拆除顺序.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在复杂地质环境中某旋流沉淀池运用地下连续墙支护,进行大直径地下结构无内支撑逆作法施工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基坑支护的两种方案入手,并对其中桩锚支护体系的设计、加固及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基坑支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了基坑支护“动态”设计的概念,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某深基坑工程为例,为保证基坑施工正常进行,并且不对周边原有建筑物及地下市政设施等产生过大影响,同时满足安全、经济及合理的要求,在支护方案选型上,重点考虑基坑的变形控制,最终采用了桩锚-支撑联合支护方案。实施结果和监测数据表明,该支护方案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对基坑的变形控制,满足安全、经济和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施工时为了控制开挖影响,第一道支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但这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本文通过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GTS,对合肥地铁某基坑部分预留混凝土支撑用钢支撑代替的支撑体系以及围护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用钢支撑代替部分钢筋混凝土支撑其围护结构变形为最终弯矩增大2%,最终水平位移减小了3.4%,得出围护结构最大位移发生在0.5~0.7H(H为基坑深度),从而为施工方案的更改提供理论依据,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
桩锚支护结构性能优良,具有施工方便、支护结构简单、受力分析明确、经济适用等特点,在其支护结构中有的设置内支撑,有的不设置内支撑.为了研究特定条件下内支撑的设置对桩锚支护结构下的基坑变形的影响,本文利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两个除内支撑外,其余条件均相同的二维桩锚支护结构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在有无内支撑两种不同情况下各自的变形特征.通过对两个模型变形的对比分析,得出在有内支撑的情况下更易于控制基坑变形.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地连墙前型钢的受力性能及其使用情况下是否存在浪费现象,利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天津文化中心三标段一部分地连墙单支撑支护结构的土压力进行分析,得出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并计算出在静态情况下型钢所受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型钢所受力小于其极限承载力,即型钢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但型钢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墙板内置无黏结支撑钢框架结构大侧移下利用内置支撑大幅屈服耗能,而钢框架在支撑连接区域处于弹性,通过有限元分析重点考察了支撑形式、支撑连接位置等对连接区域传力机制的影响,以及框架在连接处的加强构造.分析表明,1/50侧移角范围内时,梁端贴板加强后加强段基本处于弹性,非加强梁段的塑性铰位置与加强段端部间水平距离约为梁高的一半,塑性铰处翼缘轻微屈曲或无屈曲时钢梁截面的最大弯矩均接近塑性弯矩.据此,再结合支撑的连接位置和轴力便可确定出梁端内力,并进行节点域抗剪验算.分析还表明,节点域两侧的梁端弯矩按翼缘和腹板的抗弯刚度比例分配后传给节点域,而不是按现行设计规范中仅通过两翼缘的方式进行传递.节点域的柱腹板在剪切屈服后剪切变形大幅增加,增大了结构层间侧移.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钢梁翼缘和腹板以及节点域柱腹板的贴板厚度等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墙板内置无黏结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研究梁柱节点形式、加强方式等对墙板内置无黏结支撑钢框架结构滞回性能的影响,对3个结构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墙板内置支撑构件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确定出了体现往复作用下支撑钢材强化特性的参数取值.总体上,数值分析得到的结构滞回曲线、构件的屈服或局部屈曲机制等均与试验结果较一致,试验和模拟中支撑分别在层间侧移角约1/463~1/350和1/416~1/305范围内发生屈服,框架在1/50层间侧移角之前塑性发展较少,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良好,实现了结构1/50侧移角内主要利用支撑屈服耗能的设计意图.1/30侧移角内,框架承载力出现退化前,梁柱刚接结构的骨架曲线呈三折线,可分别由支撑和框架的两折线骨架曲线叠加得到;梁柱铰接的结构在破坏前骨架曲线呈双折线,框架塑性发展甚少.梁端补贴钢板加强后梁端塑性区外移,确保了梁柱刚接节点的强度和框架稳定耗能.人字形支撑铰接框架中一根支撑较早局部破坏后被撑梁大幅弯曲屈服,整个结构的抗侧承载力未出现退化.给出了采用梁、杆单元简化模拟墙板内置支撑钢框架结构滞回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墙板内置无粘结钢支撑抗冲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墙板内置单斜形无粘结钢板支撑中墙板的抗冲切性能,用开孔槽钢来抗冲切,并将钢板支撑端部的加劲肋立放设置.采用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构造对试件滞回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探讨了墙板的抗冲切设计方法.试验表明:与支撑周围采用加密拉结筋的抗冲切构造相比,采用开孔槽钢可避免墙板局部冲切破坏,墙板局部冲切开裂程度大幅降低;与支撑端部加劲肋平放设置相比,加劲肋立放时可减小加劲肋端墙板与支撑间空隙的宽度,从而减小端部钢板支撑对墙板的冲切作用力;试件最终发生了墙板局部冲切破坏或支撑受拉断裂,破坏前试件滞回曲线饱满稳定;依据墙板可能的冲切破坏模式,给出了抗冲切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使用PPM2008软件设计了一榀12层5跨的纯混凝土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4榀不同支撑布置的Y型偏心支撑框架试件。采用SAP2000.V14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这5种试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楼层柱承担的总剪力随支撑布置的跨数增加有所下降;每层耗能段承担的剪力占楼层总剪力的比重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变化,且这个比重随支撑布置跨数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李沧区书院路人防工程为青岛市首次采用型钢支柱盖挖法进行施工的地下结构工程,地下2层,全长547m.该工程利用工字型钢作为土方开挖时的支护结构和竖向支撑结构,结构的梁板作为水平支撑,土方开挖是工程总体部署的关键工序.结合工程实际与设计要求,介绍了土方开挖的尺寸,临时支撑的支设,以及遵循"分层、分区、对称、流水"的土方开挖顺序.结果显示,土方开挖与地下结构施工同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跨中截面有侧向偏心支撑的双轴对称截面压杆的屈曲问题,重点讨论了支撑偏心大小变化对压杆承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如压杆侧向无支撑时发生弯曲屈曲,那么为提高压杆承载力而设置带有偏心的侧向支撑是不利的;反之,如压杆无侧向支撑时发生扭转屈曲,那么,偏心支撑比中心支撑能更有效地提高压杆的屈曲荷载。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Hartford体育馆网架倒塌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事故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中,桥梁双柱式排架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抗震问题被广泛关注。作者基于结构“保险丝”的损伤控制理念,在双柱式桥梁排架墩中设置屈曲约束支撑(BRB),以提高横桥向的抗震性能。建立了考虑墩柱弹塑性、梁体与挡块碰撞和支座滑动效应的单个排架墩动力分析模型,通过输入远场地震动、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研究了BRB与排架墩水平刚度比、水平屈服位移比、BRB布置形式和排架墩形式等参数对桥梁排架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BRB能有效地减小规则和不规则排架墩的地震损伤,BRB与排架墩水平刚度比和水平屈服位移比的合理取值范围分别为0.5~2.0和0.5~1.5。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实践中,已建RC框架所在地区由于设防烈度提高,需要重新设计加固,以保证抗侧刚度满足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提出Y型偏心钢支撑加固RC框架的简化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的抗震加固提供设计依据.应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原RC框架与加固后RC框架的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得出,加固后的RC框架自振周期、顶层位移、各层位移与层间位移均减小,基底剪力增大;但剪重比仍满足规范要求,加固方法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的可行域;总结了导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指出了曲柄滑块机构中固定铰链的所在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