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平板硫化机液压缸圆筒部分的强度条件,推导出液压缸外径为极小值时,液压缸材料的许用应力与工作液压力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平板硫化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最佳工作液压力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主研发的金属内腔挤压成型机,按传统油缸设计理论对短行程主油缸部件尺寸计算,并运用有限元方法与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和优化。与理论计算相比,短行程油缸外缸体的最大应力小28%,最大变形小34%,内缸体的最大应力小19%,最大变形小35%。将高压液压油密闭在更短的行程内,油缸主密封尽可能接近油腔体可有效减小油缸部件的应力应变,提高油缸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考虑随机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50 MN三梁四柱式锻造液压机工作缸缸体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ANSYS/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缸体三维参数化模型;根据应力-强度干涉原理,建立缸体可靠性模型;将缸体的几何参数、载荷及屈服强度等参数设为服从一定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运用ANSYS/PDS模块,采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对其进行可靠性仿真,给出了缸体的可靠度数值;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各不确定性变量对缸体可靠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实心圆轴扭转试验标定大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时客观应力导数的影响问题.给出了在实心圆轴扭转试验中,几种常用旋率的具体形式.应用等向强化的J2流动塑性理论,建立了以扭转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基准的,分别由Oldroyd、广义Jaumann应力导数和相对于变形率标架旋率的应力导数表述的大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所得各本构关系中的塑性刚度函数与由Jaumann客观应力导数给出的塑性刚度函数形式相同,说明用扭转试验标定大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时,塑性刚度函数不受客观应力导数的影响,本构形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多缸并行驱动液压系统多参数耦合作用规律,采用解析法建立了液压机驱动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利用变步长Runge-Kutta法探讨了粘性阻尼系数、油液有效弹性模量、管道内径、运动部件质量以及负载刚度等参数对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粘性阻尼系数增大或减小运动部件质量使系统瞬态振荡幅度减弱;油液有效弹性模量增大或管道内径减小,系统响应速度加快;随着负载刚度增大,主缸稳定压力值增大,开环系统稳态误差增大。液压机在快降过程中不宜采取主动同步控制方式。液压机空载或工件处于塑性变形阶段应重点关注系统稳定性,而工件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时,则应着重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研究结果可为液压机驱动系统设计和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ANSYS建立了铰链梁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在理想情况下,即工作缸传递的载荷均匀加载于铰链梁的上台面和下台面,且不考虑实际工作缸变形对铰链梁的侧向力,对六面顶液压机铰链梁的受力进行分析计算。模型计算表明:铰链梁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凸耳通孔处,最大应力值为243 MPa;铰链梁轴向最大相对位移出现在铰链梁的底部,长期工作后,铰链梁底部会沿y轴反方向发生微凸,是铰链梁凸耳和底部可能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液压支护装置能够有效地撑压在孔壁上,提出了液压支护装置的结构及支护液压缸布置参数.采用几何分析、受力状态分析方法研究了无钻杆钻具支护液压缸布置参数对支撑有效性和土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构的机械强度和液压支护装置作用下孔壁土剪切破坏计算分析表明,按照所给出的支护液压缸布置参数布置支护液压缸即可保证支护装置有效地支撑在孔壁上,同时孔壁土体也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8.
望远镜主镜支撑用液压缸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支撑系统作为大型望远镜的主镜支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支撑液压缸是液压支撑系统的关键技术,而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又是液压缸设计的关键参数。本文给出一款利用滚动薄膜作为密封件的液压缸设计,并对液压缸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得到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关于各个设计参数的理论表达。并分析了各个设计参数对液压缸刚度的影响。发现液压缸的轴向刚度只是和滚动薄膜的各项参数有关,和滚动薄膜的弹性模量成正比,且受滚动薄膜几何参数如薄膜的厚度、高度、内外圈半径等影响。  相似文献   

9.
整体性是全预紧组合结构液压机本体设计的关键和共性问题。本文以某厂120 MN全预紧组合结构自由锻造液压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1∶15模型实验测试,分析了液压机上横梁和立柱弯曲变形与机架整体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上横梁和立柱的弯曲变形对机架整体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横梁与立柱的弯曲变形对全预紧组合液压机本体结构的整体性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通常情况下,若忽略弯曲变形的影响,临界预紧力计算值明显偏小,不能满足满负荷工况对液压机整体工作性的技术要求。通过引入弯曲变形加权因子,建立了考虑弯曲变形的全预紧机架临界预紧力计算公式,且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将组分及物理指标一致的自制垃圾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加速降解,分别采用大尺寸三轴渗透试验和常水头渗透试验测试不同降解龄期自制垃圾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饱和渗透系数,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孔隙比、降解龄期、有效应力、测试方法等因素对垃圾渗透性的影响,与成都、苏州填埋场现场取样测得的垃圾三轴渗透系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填埋体的压实和埋深对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大,渗透系数的对数随孔隙比线性增长,渗透系数的倒数与有效应力线性相关.在相同孔隙比的前提下,渗透系数随降解龄期略有减小.采用不同测试方法对渗透试验结果的影响显著,三轴渗透试验的渗透性结果明显低于常水头试验结果.自制降解垃圾的三轴渗透性与现场取样的试验结果相符,能够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评估.  相似文献   

11.
适当减小液压缸法兰支承面的面积,可以提高液压缸的工作油压,进而增大液压机的压制力,本文介绍了这种增载技术的原理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液压矫直机液压伺服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矫直机矫直原理和矫直工艺要求设计了全液压矫直机液压伺服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非对称伺服阀加位移传感器控制非对称液压缸位移的方法达到了矫直钢板的目的。通过求解出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的系统传递函数和非对称阀控制恒背压液压缸系统的传递函数,用Hyvos软件仿真分析液压缸两种位置控制效果。通过仿真可以发现: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非对称阀控制背压缸。同时通过现场生产样机的液压缸位置控制精度和钢板平直度证实该液压系统的设计是先进的。研究结果对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设计、仿真及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网架结构杆件安装应力的分布特征,对跨度为4、5、6 m各3个,共9个网架模型进行了安装应力试验测量。为说明安装应力对网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对跨度6 m的试验模型进行了极限承载力试验,并将结果与基于理想弹塑性、马歇尔压杆模型的Abaqus非线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安装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少数杆件安装应力接近甚至超过稳定应力。承载力对比表明:试验承载力比理论承载力下降了17.9%,结构安全储备仅为1.25。安装应力通过破坏结构原有对称性、产生杆件初弯曲、促使压杆提前失稳等方式影响网架结构性能,危害网架结构的安全。网架设计特别是满应力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安装应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应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强度、刚度着手,对660t双面腭式平板压力机的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确认该机发生破坏的原因是它的四根立柱的强度、刚度不够,兼之每根立柱独立承载而未连成整体,致使立柱根部产生较大裂纹,降低压力机吨位,影响产品质量。针对它的强度、刚度不足的原因,结合该机实际结构和生产情况,作者提出在压力机的四个悬臂梁的自由端固结在横梁上,即将压力机的悬臂式结构变为龙门式结构,以防止因强度、刚度不够而产生较大的变形和破坏。  相似文献   

15.
利用SolidWorks对80 MN速锻造液压机工作缸和机身结构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了静力分析,计算出了其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和应力分布云图,分析总结了机身结构设计的力学特点,为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使车辆垂直平稳进出地下车库,减少上下坡道占地面积,设计了一种新型地下车库液压升降机,通过由3组钢丝绳滑轮传动、2组链轮链条传动构成的钢索提升系统及单个液压缸间接顶起载车板的传动方式,解决了单个液压缸举升大面积平台受力不均的问题,避开了多缸同步举升大面积平台不同步的弊端,实现了升降高度为液压缸行程二倍的效果;所设计的液压系统成本低,功率利用合理。  相似文献   

17.
大型水轮机分瓣转轮焊接应力是转轮产生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了用X射线测量大型水轮机分瓣转轮焊接应力的新方法,给出了二滩水电站用该方法测量的结果,并指出大型水轮机分瓣转轮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上冠和下环的联接方式,采用卡栓联接的分瓣转轮易于产生较大的残余焊接应力,卡栓联结工艺不利于转输整体退火工艺的采用,将其应用于大型水轮机分瓣转轮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平稳地举升大中型雷达天线,提出了以液压为动力的驱动系统的设计.通过对液压驱动系统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计算,确定了油缸的缸径尺寸和驱动电机的功率.经过样机调试,该液压驱动机构的举升过程平稳,可推广应用到其他需要架高工作的设备中.  相似文献   

19.
应用拉梅公式对液压机工作缸由内压引起的筒壁径向位移作了分析,并以组合筒为力学模型,对于因缸筒与梁孔间出现过盈而产生的装配应力进行了分析和推导。在理论上为液压机工作缸与横梁间配合间隙的正确选择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型液压升船机的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内陆河流船舶通行坝区的能力和效率, 对国内外的垂直升船机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垂直升船机的现有技术, 提出了全新的液压升船机的设计方法, 采用液压机械手原理, 有效地突破了液压油缸有限行程无法完成大高度升降、长距离运行的技术难题;采用液压调速控制, 改善了系统低速性能, 实现了大范围内无级调速;采用动态驱动解析冗余容错技术, 实现了局部故障下的自恢复功能, 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运用液压同步性能的优势, 消除了电气拖动多吊点易偏载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