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发挥常规公交的优势,切实提高哈尔滨公共交通运输效率,基于哈尔滨市目前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哈尔滨南站─哈尔滨东站),分析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分布、线路重复情况等现状,并采用四阶段法对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哈尔滨的实际交通状况,提出地铁1号线直接影响的常规公交线路的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案建议,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线路调整后平均换乘时间、乘客换乘系数、营运协调程度、运能匹配程度、线路重复系数等指标均能达到标准参考值,其中平均换乘时间要大大高于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常规公交与地铁1号线重复率,提高常规公交为地铁1号线服务效率,对哈尔滨地铁1号线服务范围内公交换乘线路、早晚高峰客流量、日客运人数进行调査。并基于换乘方式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细化调整原则,拟定调整方案,根据评价指标的原则建立常规公交换乘协调性评价体系,主要依据线路重复系数、运能协调度、平均换乘时间等常规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调整后的总线网络有利于地铁1号线的运营,其评价指标均能达到标准参考值,仅平均换乘时间略高于标准参考值,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程咨询》2011,(11):61-61
本刊讯 目前,南京市已经建成开通地铁1号线、1号线南沿线和2号线,总里程达到85公里,位列全国第四。未来五年内,将建成开通3号线一期、10号线、机场线、11号线首期、4号线一期和12号线计6条轨道交通线路。届时,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近300公里。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常规公交和地铁拥挤度对两种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一种运营时间内车内最大拥挤度计算方法.选择哈尔滨市71条常规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和3号线开展人工客流调查,获得高峰时段最大断面乘客数,计算得出拥挤度.将RP调查与SP调查相结合,建立拥挤度实测数据与乘客主观感知对应关系.对行程时间、拥挤度和出行费用详细分级,组合设计公共交通出行选择情境,建立常规公交和地铁出行方式选择离散Log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拥挤度对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最大,出行费用次之,行程时间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轨道站点客流时空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以西安市地铁1—6号线为例,结合多源数据构建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定量分析建成环境及用地特征、交通接驳设施及站点自身属性因素对高峰时段进出站客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安市轨道站点客流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同最小二乘(OLS)模型相比,MGWR模型拟合优度更高,能够精确刻画客流与各因素的时空影响关系;公交线路数、居住用地面积、商业用地面积是轨道站点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受高峰时段和出行行为的影响,不同变量的回归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各影响因素对客流的影响效果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对未来轨道交通周边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托北京地铁14号线十里河站与10号线十里河站3条暗挖换乘通道下穿十里河桥引桥工程,研究了地铁连拱换乘通道下穿引桥施工沉降控制问题.采用MIDAS-GTS NX建立连拱换乘通道的三维实体模型,分析通道开挖施工在原始土层、全断面深孔注浆加固和全断面深孔注浆加固+超前小导管3种加固工况下的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及对引桥的影响.根据地表沉降随换乘通道开挖步序的变化规律,提出4种沉降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全断面深孔注浆加固+超前小导管支护的土体加固措施能有效减少地表沉降和降低对引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规划或者建设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线的客流资料和客流特征则是轨道规划设计的基础数据和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北京地铁轨道13号线客流调查数据及相关的问卷调查获得的基础数据分析,总结13号线的数据特征和成长规律,为提高13号线的交通接驳效率、运输效率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北京地铁的站点建设和交通线路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咨询》2010,(9):48-48
本刊讯 武汉地铁1号线一期于2004年开通运营。1号线二期也已竣工,7月中旬已经过专家评审,认为基本具备试运营条件。特别是二期的信号控制功能,经过调试已具备无人驾驶全自动控制的功能,其技术已达到国内顶级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换乘决策机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出行者角度出发分析了换乘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换乘决策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式选择法确定各因子对不同方式选择的敏感性。以辽阳市综合客运枢纽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来解析乘客的换乘行为,体现了出行者个体差异性对换乘方式选择的影响,便于更加精确地预测枢纽内各交通方式间换乘量,可为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末,北京地铁实行新的调价政策.为分析票价变化因素对轨道交通出行者的影响,采用SP方法构建票价影响模型,选取了北京市地铁2号线阜成门站、5号线天通苑北站、昌平线南邵站高峰时段乘客为问询对象,对票价调整对乘客出行方式选择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查,并建立票价变化与出行方式选择之间的量化影响函数.票价调整后乘客改变情况和分析结果相一致,实证了这种量化分析方法可以有效预测票价调整方案的实施效果.最后,提出了票价进一步调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据互补的方法,融合智能卡数据和公交车GPS轨迹数据,获取了公交和地铁乘客在地铁新线路开通前后的乘客个体出行信息。利用居民空间行为指标——“出行质心”对地铁乘客的公交出行质心定位,并分析了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的距离对乘客地铁站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有86.15%的乘客选择距离他们公交出行质心更近的地铁站点,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的距离是影响乘客出行站点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发现,建立Logit模型对乘客是否会选择新地铁站点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特异性分别为83.87%、 84.23%、83.66%和84.09%,预测结果表现良好。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估计划新建的地铁站点对邻近既有站点的影响,有助于地铁营运计划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以天津市地铁1号线为例,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了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对其沿线住宅价值的影响。选取了16个变量,收集到了地铁1号线沿线2 km范围内的120个小区的有效数据,通过反复试算,建立了回归效果较好的特征价格方程,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5个,即距离市中心距离、建筑年限、建筑平均总层数、教育环境、距离地铁距离。结果表明:天津地铁1号线对其2 km范围内住宅价格有平均5.02%的提升作用,增值量平均为828.9元/m2。  相似文献   

13.
监测工作对保证地铁主体施工和周边构建筑物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监测地面沉降对周边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影响,结合徐州地铁1号线监测项目,在对地铁施工监测控制网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监测数据,对地铁施工现场及周边建筑物进行了相应的安全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的短时客流情况,提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方法。首先,针对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确定短时客流影响因素;然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划分高、中、低客流量三类轨道站点,分析客流时空分布规律及高峰时间段;最后,采用分别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短时客流预测方法,预测不同类型站点在不同时段的客流。实验结果表明:5 min为预测的最佳时间粒度,在此时间粒度下GRU模型整体性能优于LSTM模型。  相似文献   

15.
公交网络客流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分析出行特性为基础,分析了公共交通客流分配的特性,建大了网络路径和联线客流分配模型;针对混合交通中机动车与公共交通相互影响的特征,建立起网络联线上客流时间费用函数;并运用迭代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多路径网络客流分配。该方法具有较大适用性,可用于模拟现状客流和预测未来客流。通过调整模型中有限的系数和迭代次数可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骨干作用以及接运公交的集散作用,提出了配合城市轨道交通的接运公交车区域布设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接运公交之间的关系,提出边际出行距离的概念,即选择常规公交直达以及选择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换乘所消耗的广义成本,其中特别考虑了服务水平对乘客选择的影响。并对居民收入水平、轨道交通的票价设置以及乘常规公交距离与出行总距离的比值大小对于边际出行距离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进而考虑各站点的OD分布,建立以全部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值为目标,以边际出行距离为约束条件的区域布设模型并设计算法求解。最后通过对北京市5号线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汽车之间衔接的数值实例进行分析,显示了该模型符合实际情况,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程咨询》2008,(3):44-44
去年年底前,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北起劲松南至石榴庄)、6号线(西起五路东到通州新城)、8号线二期(昌平霍营北站至东城区沙滩站)、亦庄线(亦称12号线,起自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终至亦庄火车站)、大兴线(起自4号线马家楼站南侧,终点位于南兆路站)等五条地铁线路同时开工,加上先前开工的9号线,目前有六条地铁线路在施工中。到2015年前,北京地铁将建成19条线路,总里程将达到561公里,将有420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就有60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轨道交通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公交支持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下,运用主轨道有效影响因子对研究区域进行梯度分级;提出了基于路段客流、广义票价费用、服务时间及环境费用的四维有效因子,并构建基于供需平衡与乘客出行有效费用的双层优化模型,利用考虑约束条件遗传算法对上层模型进行求解,并用该模型及其算法对基于地铁1、2号线的成都市公交线网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小噪声在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中的干扰,提出了 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SSA)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模型的短时客流预测方法.该模型利用SSA对原始客流数据进行嵌入、分解、分组、重组,重新划分为趋势、周期、残差三部分,其中残差部分即视为噪声,将去噪后的两个部分作为LSTM模型的输入.并利用上海地铁1号线进出站...  相似文献   

20.
公交网络客流OD是公交线路规划和调整的重要依据。直接进行OD调查过程复杂,且数据精准度受抽样率影响较大。传统模型忽略公交换乘和道路拥堵对OD推算路径的影响,推算结果不理想。根据公交站点上下客流数据,提出以公交网络阻抗为基础,建立广义最小二乘法和交通分配相结合的双层优化模型,考虑公交换乘和道路拥堵对OD推算路径的影响,设计相应的收敛计算规则,并运用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与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的结果证明该公交客流OD推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