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Mg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镁和尿素为原料,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氢氧化镁,并将其煅烧制得纳米MgO.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对氢氧化镁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氢氧化镁工艺;用视比容分析方法确定了制备纳米MgO煅烧工艺;并通过SEM对纳米MgO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均粒径为50 nm分散较好的纳米MgO.实验合成氢氧化镁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5h;反应物配比(尿素/Mg(NO3)2.6H2O)为6:1;最佳煅烧工艺为:温度500℃,时间2h.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规模化合成氧化镁纳米棒的新方法,通过氨水沉淀硫酸镁制备了花状氢氧化镁前驱体,探索了前驱体热分解过程中副产物硫酸铵的存在和煅烧温度对产物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吸附硫酸铵的花状氢氧化镁800℃煅烧2 h再洗涤,可以得到长度1~2μm、直径30~100 nm的氧化镁纳米棒;沉淀产物花状氢氧化镁经洗涤后再在600~800℃煅烧2 h,可以获得平均直径2μm的氧化镁纳米花;副产物硫酸铵对氧化镁纳米棒形成起了结构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尿素为沉淀剂、六水合氯化镁为金属盐溶液、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得氢氧化镁,并将其煅烧制得纳米氧化镁.分别讨论了分散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前驱物氢氧化镁的煅烧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纳米氧化镁的粒径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分别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及扫描电镜(SEM)对该纳米晶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加入量为溶液质量的0.5‰,尿素与六水合氯化镁摩尔比为6∶1时,于100℃反应4 h,在500℃煅烧1.5 h得到纳米氧化镁粉体,平均粒径为50 nm.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Zn(CH3COO)2.2H2O和NaOH为原料,糊精为形貌控制剂,在120℃条件下合成了纳米ZnO样品.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的ZnO样品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ZnO样品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且样品中含有大量由ZnO纳米片组装而成的"花状"分级结构纳米颗粒,花状分级结构中纳米片的平均厚度约5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花状分级结构纳米ZnO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沉淀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不同粒径NiFe2O4纳米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XRD结果表明,所制样品为尖晶石结构NiFe2O4.TEM照片清晰地显示所制备的铁酸镍纳米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选用NaOH溶液作为沉淀剂时,其粒径约为16 nm;使用尿素溶液作为沉淀剂时,其粒径约为50 nm.  相似文献   

6.
以暴露高能面(001)面的TiO2纳米片为载体,NaBr和CTAB分别为溴源,通过浸渍-沉积法合成AgBr/TiO2(001)纳米片复合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λ〉420nm)的辐照下,通过降解甲基橙来评价合成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探讨AgNO3的用量、不同溴源和F-在TiO2纳米片表面残留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Br为溴源制备Ag/AgBr@TiO2复合催化材料,当AgNO3添加量为0.313 5g时,其综合效果最优;而以CTAB为溴源制备的样品其催化活性明显高于以NaBr为溴源制备的样品;TiO2纳米片表面残留F-离子对活性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溶剂热法制备了SnSe2纳米片,用XRD、EDS、SEM等手段对SnSe2纳米片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亚硒酸钠为硒源,以乙二醇为溶剂,乙二胺为辅助溶剂,在180℃反应3 h制得花瓣状的厚度约为30 nm的SnSe2纳米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纳米片的厚度增加;而采用硒粉为硒源,在180℃反应5 h制得厚度达60 nm的SnSe2纳米片;反应温度对合成晶体的形貌有重要影响,在180℃反应有利于形成结晶良好的纳米片。  相似文献   

8.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正辛烷/水微乳体系制备出KMgF3,KMgF3:Eu和KMgF3:Ce纳米微粒.对样品进行了IR测试,观察其杂质情况;运用XRD确认了制备所得样品为KMgF3立方晶系,由谢乐(Debye-Scherrer)公式d=0.89λ/Bcosθ计算颗粒平均尺寸约为20nm~25nm;制备所得的KMgF3:Eu2+纳米粒子的尖峰发射位于360nm,而KMgF3:Eu2+纳米粒子宽带激发峰最大值位于250nm,与体相的多晶粉末和单晶相比分别蓝移了62nm和80nm;对纳米KMgF3:Ce的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KMgF3:Ce纳米粒子的发射带最大峰值位于330nm,激发带最大峰值位于260nm附近.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步电沉积法在导电玻璃表面成功制备了二氧化锰/普鲁士蓝纳米复合薄膜。首先,以四水乙酸锰和无水硫酸钠为原料配制电解质溶液,通过电沉积法直接在导电玻璃表面沉积纳米二氧化锰薄膜。其次,以铁氰化钾、氯化钾和无水氯化铁为原料配制电解质溶液,沉积普鲁士蓝薄膜,表征了复合薄膜的结构,分析了复合薄膜的电致变色特性。结果表明,电沉积得到的二氧化锰为片状结构,且片的厚度小于10 nm,沉积在二氧化锰纳米片上的普鲁士蓝呈球状结构,直径约200 nm,形成了致密的、有裂纹的膜层。所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在400~800 nm的可见光范围平均光调制幅度达到52%,着色时间和褪色时间分别为4.3 s和3.6 s,着色效率达到68.4 cm2/C。  相似文献   

10.
利用老卤通过氢氧化钠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然后再煅烧制取高活性纳米氧化镁,考察了纳米氢氧化镁的煅烧条件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3 h,二次粒径小于106μm。在上述条件下,所制得的活性氧化镁的柠檬酸活性值(CAA值)为10.6 S,MgO的碘吸附值为147.9 mg.g-1,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96.6%,活性氧化镁的质量分数是90.97%,平均粒径约为93.70nm,粒子形状为片状。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route to produce crystalline Mg(OH)2 nanopowders from serpentinite ore distributed in the Halilovskiy array(Russia, Orenburg region). An efficient extraction route consisting of treatment on serpentinite in 40% HNO_3 at 80 °C followed by NH_4OH titration for Mg(OH)_2 precipitation was demonstrated. In this study, crystalline Mg(OH)2 nanopowder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reaction method using(Mg(NO_3)_2á6H_2O)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serpentinite, NH4 OH as a precipitator, and hydroxyethylated nonylphenol as surface-active substanc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employ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X-ray phase analysis(XRD),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OES). XRD reveals that Mg(OH)2 nanopowder with high purity has the brucite structure. It was found that crystalline Mg(OH)_2 nanopowders exclusively consist of lamellar-like structures and the sizes of Mg(OH)_2 are 30–265 nm length or width.  相似文献   

12.
含铬废水的氢氧化镁净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探讨了氢氧化镁水处理剂处理含铬酸性废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吸附产物的组成进行了粉末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镁处理酸性含铬工业废水,操作简便,去除率高,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氢氧化镁对铬的吸附为化学吸附,其饱和吸附量为0.5402g/g.氢氧化镁回收后,经轻烧处理变成氧化镁,仍可以用于处理含铬工业废水,且可以多次使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复合法制备出了油酸包覆纳米片状形貌Al(OH)3/Mg(OH)2复合阻燃剂.SEM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铝镁摩尔比可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片状复合阻燃剂.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复合阻燃剂以Al(OH)3为基体,表面成功包覆Mg(OH) 2.红外光谱(IR)结果表明,油酸以羧酸盐形式成功包覆在复合阻燃剂的表面.X射线能谱(EDS)和热重分析(TG)结果表明,油酸均匀包覆,同时Al(OH)3和Mg(OH)2按接近反应原料的配比很好地进行复合;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TA)表明,复合阻燃剂相对于Al(OH)3、Mg(OH)2、Al(OH)3和Mg(OH)2机械混合样,阻燃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聚丙烯体系的阻燃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相同质量分数氢氧化镁时 ,纳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的阻燃性能要好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 ,并在填充量为 60 %时达到 V- 0级标准 ,且发烟量少 ,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也要好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拟燃煤电厂中NH4Cl氛围,研究NH4Cl如何影响飞灰沉积引起受热面热流密度变化. 实验采用竖式炉系统模拟锅炉尾部烟道,油循环系统控制温度,探针收集积灰,实时监测探针内外表面温度,获得探针受热面热流密度,将NaOH,Mg(OH)2,Ca(OH)2作为脱除剂,研究3种碱性氢氧化物对烟气中NH4Cl的脱除效果. 研究发现,NH4Cl对灰分的黏附能力较弱,受热面热流密度降低主要由NH4Cl析出形成的沉积层引起. 在3种脱除剂中,Ca(OH)2能够改善探针顶部热流密度降低,将热流密度降低率缩小到3.61%;NaOH能够改善探针底部热流密度降低,将降低率缩小到6.46%;Mg(OH)2虽然能够减少探针顶部热流密度降低,但会引起探针底部热流密度降低加剧.  相似文献   

16.
以MoS_2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液相剥离块体MoS_2,得到了MoS_2纳米片。将其分散于乙醇中,然后旋涂至氟掺杂氧化锡(FTO)导电玻璃上,煅烧后得到MoO_3薄膜,并组装成电致变色器件,研究了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MoO_3纳米片的厚度约为50~60 nm,所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在580 nm波长处,透过率调制幅度达到最大值16.2%,器件的着色时间为3.0 s,褪色时间为9.2 s。  相似文献   

17.
以氢氧化镁和草酸为原料,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制得纳米氧化镁。研究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40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烷基磷酸酯钾盐等分散剂对氧化镁产品粒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氧化镁产物的物相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通过研磨方式合成出草酸镁前驱体,在600℃煅烧1 h,可制得粒度均匀的球形纳米氧化镁粒子。样品经XRD分析为MgO纯相,TEM图像显示制备的MgO纳米粒子粒径为10~20 nm,颗粒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用Mg2 对LiFePO4进行掺杂,以Li3PO4为锂源、Mg(OH)2为掺杂源,采用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MgxFePO4(x=0.005、0.01、0.02和0.0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Mg掺杂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掺入少量的Mg2 ,可以减小晶胞体积,提高LiFePO4的循环性能和比容量.当Mg的掺入量为2 mol%时,以0.1C倍率充放电,Li0.98Mg0.02FePO4最大放电容量为123.6 mAh/g.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氢氧化镁/红磷无卤阻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添加红磷与不同粒径的无卤阻燃剂氢氧化镁后的聚丙烯的阻燃效果,工艺简单,结果表明:氢氧化镁与红磷二元复配物以及添加三氧化二锑后的三元复配物均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且所使用的氢氧化镁的粒径不同,其阻燃效果也不同,纳米级氢氧化镁要比微米级氢氧化镁阻燃效果佳,且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的PP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发生卷曲和熔滴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