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性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非静止轨道区域性覆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方法。针对我国区域性覆盖,理论研究、计算和总结了各种中低轨星座设计方法的结果,包括全球覆盖星座、地带性覆盖星座、极圆轨道区域性覆盖星座、倾斜圆轨道区域性覆盖星座,同时提出了我国赤道、椭圆轨道星座设计。综合比较和仿真分析,赤道轨道地带性覆盖星座(总卫星数为5颗)、段斜圆轨道区域覆盖星座(总卫星数为8颗)可作为我国区域性覆盖、非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
将多Agent技术应用于小卫星星座网络的路由和任务协作,构建了基于多Agent的卫星星座结构以解决传统IP路由技术无法满足小卫星网络移动性要求的问题;使用多Agent系统中的代理通信语言,结合小卫星网络路由的特点进行协议设计和OPNET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多Agent网络能增强小卫星之间的协作能力,从而提高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有效的中椭圆轨道卫星星座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椭圆轨道远地点特性和对地覆盖性能曲线,提出了一种纬度带连续覆盖中椭圆轨道卫星星座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个覆盖我国所在纬度区域的具有三链路的中椭圆轨道卫星星座。通过仿真分析发现,中椭圆轨道星座具有覆盖率高、覆盖重数多等特点,在未来军事通信、导航、预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性能修复型星座快速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连续多颗卫星失效组合,以最大不可视时间为评价指标,提出了调整相邻卫星、均匀相位和均匀星座3种星座重构策略;综合考虑燃料消耗和重构时间,提出了以总重构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卫星星座快速重构构型优化设计方法;仿真验证了星座快速重构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修复受损星座的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合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方法 ,结合具体问题 (覆盖东径 75~ 10 5° ,北纬 3~ 5 4°区域 ) ,分别根据区域性覆盖、地带性覆盖和全球性覆盖星座设计思想 ,利用圆极轨道和倾斜圆轨道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从中得出覆盖指定区域的中轨道全天候持续覆盖常规卫星星座的优化设计结果 ,并证明了考虑轨道间卫星相位关系的地带性星座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星座设计中的卫星备份策略与置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卫星的不可维修性和空间环境严酷性的影响,星座中卫星在运行期间可能发生故障,对星座的可靠性造成影响。为此,在星座设计中普遍采用备份卫星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星座卫星备份策略,应用冷储备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得出了备份策略置信度与卫星备份数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潜射弹道导弹早期预警能力,设计了一种低轨道Walker卫星星座。该星座利用低轨卫星对导弹预警卫星系统进行补充,实现对应急任务的快速响应。以预警探测系统的连续覆盖能力为指标,利用STK软件对该设计进行了建模仿真,并就卫星轨道参数、星座构型和覆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星座可对我国周边局部威胁海域实现97%以上的连续覆盖,并对该区域北纬26°以下的部分实现严格连续覆盖。  相似文献   

8.
一种区域卫星定位系统的星座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用静止卫星和同步椭圆轨道卫星构造的区域卫星定位系统。并以GDOP最小化为目标,对该系统的星座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仿真得到了该星座在我国的性能指标,并和GPS星座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卫星定位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半球预警卫星的应用背景和设计要求,结合椭圆轨道的覆盖特点,提出了一种由中椭圆轨道卫星和赤道圆轨道卫星组成的异构预警卫星星座设计方案,并对该预警星座的预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异构星座构形具有很好的区域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具有星际链路的低轨(LEO)和中轨(MEO)星座组网,对构建卫星信息传送网络至关重要。该文建立了一种具有星际链路的LEO/MEO双层星座模型,对MEO、LEO星座组网进行分析,设计了卫星信息传送网络LEO/MEO星座组网仿真系统。通过STK仿真,得到LEO/MEO双层星座组网的卫星星座结构、星际和星地链路通断时间、链路传输时延等数据,分析得出具有LEO/MEO双层星座组网的卫星信息传送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数据,并应用到卫星信息传送网络的构建中,为卫星信息传送网络综合性能的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σ星座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星下点轨迹特性的特殊Walker星座类型,有关σ星座设计方法的描述在众多文献中相对缺乏,许多阐述也并不完备。基于此,深入研究了地面轨迹分离数与σ星座构型的关系,建立了σ星座空间几何模型,提出了一种σ星座设计解析方法。通过STK软件仿真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σ星座在高轨通信卫星星座和预警卫星星座的设计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经典的纬度带连续覆盖星座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其局限性;然后,针对纬度带的连续单重覆盖问题,基于卫星环"覆盖带"的几何特性,提出了一种简便快捷的纬度带连续单重覆盖星座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实现步骤;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将设计结果与Rider倾斜圆轨道地带覆盖星座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一种确定性星座对地覆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星地覆盖计算精度和效率,研究了星座对地覆盖问题.首先,分析了星座对地覆盖几何特性,着重研究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的星座空间几何构形划分方法;其次,通过定义卫星的所属覆盖区域,将星座对地覆盖问题简化为单星覆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星座对任意类型地面目标覆盖能力的精确、快速计算方法;最后,比较不同覆盖目标下,所提出的方法和经典的网格点划分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正确性和高效性,且该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卫星星座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中.  相似文献   

14.
在双基站理论研究基础上,首先给出了星座对双基站覆盖性能分析时的3个定理并予以证明,然后分析了对0^。~55^。纬度带覆盖时的一种双基站星座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判断在进行星座设计时是否需要考虑星座对空间站的覆盖性能,然后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大概确定满足覆盖要求的星座构型,再根据点覆盖数值仿真方法计算具体星座参数,最后检验星座对空间站的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中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轨星座是设计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捷径,分析了各种星座设计对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的影响,论述了进行星座设计的主要算法,并根据有关的算法公式设计了我国中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星座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卫星星座通信系统中,无物理可见卫星、切换不及时和应答丢失造成正在通信的移动终端被迫掉线,掉线后的挂机申请如不能及时送至网络管理中心,则无法正常释放信道资源,导致系统阻塞率增加这一问题,提出了广播挂机申请及利用位置寻呼信息路由挂机申请的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阻塞概率,通过仿真可以验证,两种方案产生的信令开销远小于系统总的呼叫信令开销,处理时延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对地侦察需求的增长,快速设计一个最小卫星数量、低重访时间(10 min内)、具备永久性星间链路的低轨星座成为当前星座设计的热点和难点。针对最小卫星数量实现低重访时间覆盖的问题,提出一种低轨Walker-链形星座及其设计方法,与常规Walker星座的区别为具有一条或多条封闭链状构型,依据覆盖需求和传感器视场角推导了解析设计方法。以对地侦察任务为例设计了一个包含132颗卫星的低轨链形星座,并与常规Walker-δ星座、共地面轨迹星座对比分析效能,验证了其数量优势、低重访时间和永久星间链路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未来十年我国计划发射18颗陆地观测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悉,未来十年我国将发射除海洋和气象卫星外的18颗陆地观测卫星。这18颗陆地观测卫星,包括资源卫星、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等,将与气象卫星系列和海洋卫星系列组成长期稳定运行的中国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同地迹八颗IGSO卫星区域导航星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由八颗倾斜圆轨道地球同步(IGSO)卫星组成的导航星座.仿真分析表明:该星座具有只需维持覆盖区域不变,无需进行队形保持的优点.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定位精度在20 m以内,北部、西部偏远地区不超过50 m;导航性能优于八颗非同地迹ISGO卫星星座.对亚太地区多重覆盖能力远高于四颗近圆地迹轨道星座;与大椭圆轨道相比,具有卫星轨道保持消耗燃料少,用户终端技术要求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实现导航星座的自主定轨对提高星座自主性具有主要意义。分析了基于星间测距的导航星座定轨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改进Kalman滤波融合星间测距测向信息的自主定轨方法。利用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星座的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s)精密轨道模拟星间测距测向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定轨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