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 “多规合一”视角,以寿县为例,通过整合“多规”基础数据、技术要求和管控措施,构建以 ArcGIS 技术为平台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多规”管控措施对生态保护红线边界进行优化和修正,形成各部门统一共识的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线,达成空间管控的一致性,为县级城市全域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建立了生态空间的管控边界,进一步严格了生态空间的管理与限制。但2018、2019年的执行过程,暴露出生态保护红线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实施执行困难、与其他保护红线矛盾冲突等诸多问题,按照“多规合一、划管结合”的总体思路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完善管控规则,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划定权威、科学、法治、可执行的成果,为绥江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工作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对于生态系统整体性维护与国家安全格局构建具有深远的意义。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旨在以生态的整体性为基础,将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破坏恢复相融合,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与相关法律责任追究体系反映出对环境污染防治的侧重,且由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之特殊性:严格保护,严禁破坏,超越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行为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完善越线责任追究制度,以期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得以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环境科学保护领域对于"生态红线"理论和保障制度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因此本文从"生态红线"的概念展开研究,结合湖南省"生态红线"的实施现状,分析制约"生态红线"实施的影响因素,从科技划线、立法保线、管控护线、配套守线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相应红线保障制度的举措,促进湖南省"生态红线"措施更好地落地。  相似文献   

5.
工程资讯6则     
<正>三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本刊讯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近日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支持绿色能源发展,加快大型光伏基地建设,规范项目用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通知》强调做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相似文献   

6.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是"多规合一"空间要素管控的要求.针对巧家县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案例,综合运用"反规划"、"倒逼规划"、规模预测和GIS空间叠加方法,开展了"多规合一"背景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协调研究,实证表明了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主体功能区定位、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以及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结果为基础的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结果符合巧家县实际.研究中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今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最重要的部分。在最严格生态红线视角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2007—2017年全国工业各行业废水完全排放强度,再运用LMDI分解模型将工业废水流量变化分解为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探究工业废水流量变化的规律和行业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行业废水直接排放强度和完全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两者差异显著。研究期内工业减排总量为30 231万吨,其中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的减排贡献值分别为2 433 833万吨、94 072万吨、2 558 137万吨,可见经济增长是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对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有重要作用,而结构效应并没有明显的规模性,总体表现出较低的正向减排作用。最后,提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监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某生态新区为例进行智慧新区顶层设计,以5G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新区统一网络,通过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构建新区管理大脑,管理大脑通过对人/车/事/地/时间等多维度的精准分析赋能智慧全域安全、智慧交通管理、智慧生态监控、智慧旅游服务等智慧应用场景,实现生态新区的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实施固原市精准扶贫措施和中远期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主要依据和指标,确定了固原市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利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定位系统(GPS)技术,快速查清了固原市农业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分布,建立了农业土地资源精细化管理信息数据库,开展了农业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梳理了国外生态流量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其主要内容,识别了国外规定对生态流量过程的要求和河道内生态基流的确定标准;通过梳理我国生态流量相关政策、法规、导则和指南,识别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国外生态流量政策法规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完善生态流量管理指南、实施生态流量分区分类差异化管理、完善河流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加强全过程管理的建议。该研究可为生态流量红线约束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河流水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发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废水中磷的去除及其回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经过处理回收可以转变为磷资源,又可以保护水环境.对除磷技术和回收磷作了阐述.所涉及的除磷方法中,有化学除磷、生物除磷(强化生物除磷)及生态除磷,也可将各种方法联合使用,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强化的废水生态过程处理技术.MgNH_4PO_4·6H_2O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磷回收途径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绿色发展的理念,江汉油田对比分析各矿区与湖北、重庆及山东等省市境内生态保护红线,梳理出各矿区红线重叠情况,提出"探矿权在下一勘查期延续时采取全部避让,在本勘查期内以主动避让勘查为主,江汉平原和建南气田采矿权与自然资源厅协商出台相应方案,八面河采矿权在Ⅰ类红线区内分3年全部退出,Ⅱ类红线区内按油井正常寿命15年计算分年陆续退出"的处置方案,为江汉油田重叠区块的处置决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流江是广西南部独流入海诸河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受水量、水质、工程等因素影响,南流江流域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依据南流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从流域层面涉水规划、流域水量分配、用水统计方法和水资源监控、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6个方面剖析了该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流域内部各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生态服务功能、开发方式、水循环特征、水环境特征的空间差异,将流域划分为生态区、农村区、城市区3类区域,从流域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细化分解、水资源红线管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流域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考核评估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电力系统一体化电源中蓄电池组监测管理技术,本文采用Linear公司的电池监测芯片LTC6803和ST公司的32位微控制器STM32F105,提出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设计方案,同时对其硬件电路和软件进行设计,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及数据实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状态能精准的实时监测,还可以对一体化电源中蓄电池组的电压、充放电电流、温度及电池剩余量(SOC)等参数进行精确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并能在蓄电池组非正常状态时进行及时报警和保护动作,保证了电池组的安全,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激光雷达(Li DAR)技术结合三维空间地理信息系统(3DGIS)在建筑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可以弥补现有建筑存档和保护方法存在的精确度不高、信息处理效率低等不足,3DGIS中保存的建筑三维模型能够为管理、保护、修缮、整体平移及异地复原提供详尽准确的工程数据,对珍贵建筑文物价值的研究、利用、传播和共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内凤凰公馆为例,基于Li DAR实测的点云数据,利用Sketch Up软件建立了建筑的三维模型,并结合3DGIS技术实现了建筑的三维数字化信息管理,可以进行建筑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查询和分析。Li DAR和3DGI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将在建筑的研究、保护和修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3S不可移动文物管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管理方式进行革新,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3S技术(地理信息系 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融为一体,基于GIS平台建立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自 治区文物数据完全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展示模式,为政府机关、文物机构的管理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 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能源需求、新一轮科技创新及煤与共伴生资源赋存现状,为实现科学技术指导下的煤与伴生资源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提出了煤与共伴生资源精准协调开采概念及预留走廊开采技术手段.精准协调开采是以生态资源保护为前提,基于透明空间地球物理技术、多物理场耦合理论,采用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手段,精确勘探资源赋存环境,利用预留走廊开采技术手段,精准定量确定煤、油、非常规天然气、特种稀有金属、水等叠置资源开发模式,智能生成最优开采技术方案的煤与共伴生资源科学开采方法.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聚焦煤与伴生特种稀有金属精准协调开采,具体分析开采所涉及的资源间作用、地下水、地表生态、多场动态信息数字化定量与采集传输的关键科学问题,制定精准协调开采安全等级初步评价标准,进一步分析了精准协调开采关键技术,并提出相关举措及建议,对煤与共伴生资源中长期开采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学界及相关部门对工业遗产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采用适当而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进行工业遗产的清查、档案建立和保护研究成为必然的技术手段.文章旨在介绍GIS技术在工业遗产管理领域的应用,如建立资源清单、制定保护规划、开发控制应用、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以及相关技术对该领域发展的促进,并解析国外成功案例,以期对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对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多数研究对于中小城市关注度较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FLUS模型并耦合规划政策的县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本文以庐江县为研究案例,在进行2014-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和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对202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结合生态与耕地保护等相关政策指标,最终划定庐江县城镇开发边界.结果显示,(1)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结果总体精度值为0.98,Kappa系数为0.97,模型展现出较高的精度;(2)预测2025年庐江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64.9 km2,2020年至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增加13.1 km2;(3)兼顾土地利用发展自然规律与政策影响因素,城镇开发边界能有效地避免城镇用地对基本农田与生态红线的侵占,以实现三者之间良好的空间协调,可以为快速城镇化时期中小城市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九洲江流域的水域和陆域作为研究对象, 选定水域的生境结构、水生生物、生态压力和陆域的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态压力共6 类16 项指标, 构建了广西九洲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体系, 使用多指标权重法对九洲江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 (1)广西九洲江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为65. 86, 整体生态健康良好; (2)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 2005—2015 年, 城镇和农业用水大幅增加, 流域干流生态环境用水量下降了96%, 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3)流域内生态保护用地面积占比明显偏低, 禁止开发区和其他生态保护地面积占比仅为2. 63%, 不利于维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根据评价结果, 建议推进九洲江上中游水库和引水工程建设、 持续开展流域点源/ 面源水污染综合治理, 提高生态保护用地面积占比, 以保障九洲江流域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