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由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这一技术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采用钢渣矿粉来制备C30、C40强度等级大体积混凝土,实验结果表明,钢渣大体积巍凝土具有很好的抗渗性能和低收缩值;同时应用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裂缝控制理论,对阳逻电厂三期工程混凝土进行了温度应力计算分析,证明该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具有很好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通过APDL语言编写程序控制了模拟过程.分析结果与工程计算及实际测试结果相近,验证了所建模型与选取参数的正确性,保证了运用ANSYS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影响参数的可行性.分析发现:混凝土温度峰值与最大拉应力与浇筑温度呈正相关;采用低热量水泥时,可降低温度峰值、推迟峰值出现时间,并降低结构温度应力;环境温度变化时,温差成为关键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季节性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以及外界约束条件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施工中,通过温度、收缩应力计算,倒推混凝土入模温度,改善原材料、施工作业条件等方法,合理控制温升,延缓降温速率,可有效控制有害裂缝.  相似文献   

4.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由其引起的温度裂缝提出了具体的防止措施、工程实例表明,这些方法和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和论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校区结构实验室大型模拟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了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出现温度变形和开裂问题,按照配合比设计采取低水化热水泥、级配良好的砂石和合理的掺合料等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使用,施工时采用有效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方法和后期测温保温养护等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基础工程的质量安全,未出现温度变形裂缝,实际工程应用证明,这些防止裂缝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对某湖底隧道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对隧道侧壁贯穿裂缝进行了量测,采用ANSYS分析软件,对隧道温度应力、冷却管温度场、钢筋的布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在仿真分析过程中,除了沿用传统的弹性估算法、增量差分法外,还采用了弹塑性理论、混凝土松弛系数和蠕变方程、多荷载步模拟现场温升、加速收敛弧长法等方法,并运用“单元生死”方法来模拟模板的拆除对隧道温度应力的影响,通过对应力一时间曲线的分析,得出隧道混凝土在升温阶段开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温度应力场监测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发热导致混凝土在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出现升温和降温过程,并在混凝土表面和内部产生温度差,受到边界条件的约束在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温度的本质就是控制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根据某工程的特殊情况,设计了温度测点和温控方案,并对混凝土水化放热公式系数m进行修正,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龄期的非线性增长.通过分析,预测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过程及应力分布情况,并与实测数据对比,吻合较好.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开裂与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以尺寸为2 m×2 m×1.5 m的输电塔基础立柱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际和现行计算理论,建立贴合实际的有限元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ASYS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进行分析计算,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有限元软件ANASYS的计算模拟结果真实可靠。在实际工程中,结合实际工况灵活选择不同性能保温材料和混凝土浇筑时间以及在受力不均匀处配置细而密的构造钢筋,均可有效减少因水化温升导致的基础立柱开裂。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大桥承台混凝土水化热进行了仿真分析,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以及冷凝管这三个方面分析其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得出了应选择适宜的入模温度、满足要求下降低水泥含量以及根据工程实际配置合适的冷凝管均可以有效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更好的控制结构内外温差,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早期表面开裂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因水化热作用引起的早期表面开裂问题,对比分析浇筑温度、环境温度、保温材料以及位移约束条件4种因素对混凝土表面应力的影响程度.以宁波象山港公路大桥承台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6个开裂关键部位的节点,分析这些节点的应力数值在28d龄期内随4种影响因素变化的规律.模拟分析分层浇筑和水管冷却2种降温措施对于减小混凝土表面拉应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混凝土表面拉应力与浇筑温度呈正比,与环境温度呈反比;保温层对承台表面中心部位拉应力的影响大于边缘部位;提高模板的刚度对抗裂有利;分层浇筑和水管冷却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表面开裂状况.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控制混凝土中心和表面的温差,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产生裂缝。如何控制温度进行混凝土养护是大体积结构施工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考虑外界气温条件、水泥水化热、弹模、徐变等热力学和物理力学参数以及分层浇筑(利用生死单元实现分层浇筑)对闸墩温度应力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三维有限元法进行闸墩施工期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内外温差过大,内部温升温降太快是闸墩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拌合材料冷却,降低浇筑温度,采用优化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在混凝土内预埋冷却水管,选用低热水泥,使用减水剂等减小内外温差,减缓温升温降过程,以有效防止施工期表面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大粒径沥青碎石加铺层结构反射裂缝调查及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大粗粒径沥青碎石作为裂缝缓解层,利用大粒径沥青碎石的多空隙结构阻断裂缝尖端的扩展路径,消散及吸收由交通荷载及环境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应力及应变,减小接缝处加铺层的应力集中现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设置普通沥青混凝土与大粒径沥青碎石两种类型裂缝缓解层的加铺结构进行力学对比分析可知,后者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及耦合应力均小于前者的应力值.通过加铺层试验路观测与理论计算分析表明,大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可有效地防止或减缓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体积混凝土常因施工、养护等不当原因,由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度应力而导致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通过现场施工经验及查阅有关技术规范、专著等,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预控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疲劳荷载下沥青加铺层抗反射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MTS材料试验系统,进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弯拉型和剪切型反射裂缝的疲劳试验,评价了5种沥青加铺层结构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弯拉型疲劳试验和剪切型疲劳试验,普通沥青混凝土下面铺设STRATA应力吸收层、玻璃纤维格栅2种结构都具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的能力,而在水泥混凝土面板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类结构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冲断区域后续开裂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考虑水泥混凝土细观上是由胶凝材料、集料及其界面组成的非均匀材料,采用PFC2D软件从细观尺度上进行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数值模拟试验,得到水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弯拉强度;然后考虑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CRCP)冲断区域特点,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CRCP宏观受力分析模型,结合混凝土细观研究所得弹性模量和弯拉强度,对车辆荷载、湿度梯度和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冲断区域路面板后续开裂进行研究;最后分析水泥混凝土细观结构组成参数和宏观影响因素对冲断区域后续开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量、水泥强度及集料和胶凝材料界面刚度对冲断区域路面板后续开裂影响较大,车辆超载和板底脱空是冲断区域路面板后续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临淮岗船闸工程"双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系列试验研究,为该工程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18.
STRATA应力吸收层抗疲劳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柔性道面足尺试验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3种不同加铺层结构进行了裂缝开展的温度疲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STRATA应力吸收层 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抗温度疲劳反射裂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般使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而本工程因混凝土设计标号高,必须使用高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本文,合理选用原材料,用UEA外加剂代替相应水泥用量并调整配合比,对混凝土温度进行了估算,根据工程实际合理设置后浇带,不仅实现了温度控制的目标,也解决了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裂缝控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