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身份是个体的文化结构和人格的结合之后的产物。言语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文化的归属,语言是文化身份形成的基础和重要表现形式,在确认和维护文化身份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文化身份也制约着人们使用语言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文化身份是个体的文化结构和人格的结合之后的产物.言语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文化的归属,语言是文化身份形成的基础和重要表现形式,在确认和维护文化身份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文化身份也制约着人们使用语言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者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沟通素养,尊重全球不同区域文化的氛围.交际者的文化身份定位出现偏差、移情“缺位”或“越位”都会导致文化冲突,影响交流和沟通的效率.文化身份与移情尽管它们的概念有所不同,但两者却都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要素,两者之间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们正确的身份定位应该是在适当移情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坚持原有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布莱恩·弗里埃尔的代表作《翻译》被誉为爱尔兰戏剧史上的分水岭。在爱尔兰被视为一个后殖民语境的前提下,从3个方面解读该剧中的爱尔兰文化身份之重构过程:语言和文化身份塑造,(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与文化身份建构,以及重写历史与文化身份之重构。同时,指出弗里埃尔并非仅仅停留在后现代的虚无主义之上,而是通过否定和颠覆“既定”的现状积极地为爱尔兰文化身份之重构创造新的表达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文学人物形象的文化身份问题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一个重要话题,对族裔文化身份的阐释,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和当代美国小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手法。就《我爱比尔》和《最蓝的眼睛》在族裔文化身份阐释的问题上进行比较,探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的文化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后殖民理论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契合了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翻译研究再现翻译中的文化身份。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解读后殖民语境中译者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单向导入、母语文化的缺失以及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缺乏深入思考和评价的能力导致学习者出现文化身份危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一味崇尚目的语文化,二是个体文化归属感的失落。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以民族文化为本,在此基础之上适度适量地导入目的语文化;同时,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评价及整合和积...  相似文献   

8.
梳理了文化身份的定义和特征,从微观层面研究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对交际者的说话内容、交际话题、行为模式、逻辑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影片名是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传递着影片的内容。本文旨在从文化身份塑造的视角研究电影片名汉译,透过语言表现异域文化的特点,根据文化身份塑造的特点和要求来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音译意译结合和直译意译结合,以最大限度的表达电影内容的精髓,激发观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蕴藏着一种充满生机、饱含青春活力和不断创新的“少年精神”。在今天,要当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这种“少年精神”。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随着英国殖民话语权的减弱和美国文化的强势介入,生活在英国的亚裔移民面临新的文化身份选择困境.巴基斯坦裔移民作家哈雷夫·库雷西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代特点,创作了小说《黑色唱片》.分析了《黑色唱片》中二代移民在文化适应中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的策略,揭示了哈雷夫提倡的"以多样性、多元性的名义拒绝单一性和同一性"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更加重视大学的作用和发展,更加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和作为其核心的人才培养。大学文化的核心是文化育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大学教育出现了“重科学文化,轻人文文化”的倾向。要改变这种倾向,首先,应该在大学确立“全员文化育人意识”;其次,应该全方位实践文化育人的理念;再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校园建设文化。  相似文献   

13.
彭锋 《饰》2008,(2)
如何处理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有人认为,全球化时代必然导致文化冲突,也有人认为全球化时代必然带来文化欣赏.无论文化冲突论还是文化欣赏论,都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是无法克服也无须克服的,因此保持文化身份,无论对于文化冲突论还是文化欣赏论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唤一种具有国际风格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共同反应的基础上,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因素.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我们可以看到由维持文化身份向追求国际风格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世以来”,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之所在,在这一过程中,众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论,成功的现代企业必须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精心设计企业文化,以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定位对语言教学十分重要,依托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的基本理念,英语教师应具备新的文化身份定位,即全球化文化身份。这种动态的文化身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英语教学实践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对译者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全球化时代的翻译活动是不同文化间冲突和对话的过程.而译者是作为文化的调解者出现在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对话中.译者作为文化调解者必须用相应的文化道德来约束自己.包括选取文本的道德和调解文化冲突的道德.把译者视为文化调解者,有助于提高译者的身份和地位,使译者不再隐身,充分发挥主体性.在客观上既有助于传播丰富多彩的源语文化,也有助于保留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身份角度探讨莫瑞森的小说《柏油孩子》。认为小说中表现的美国黑人内部的分裂及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缺失或不完整,是居于强势地位的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对立与冲突造成的。既接受黑人身份,也接受美国人身份,是美国黑人解决内部分裂及文化身份缺失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概念做进一步梳理,在相关跨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认同为视角,来分析和阐述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而把握文化认同的变迁与形成规律,认清文化认同的现状,探究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存在的原因及表现,明确中国文化认同构建的使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认识并确立中国文化身份,不断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认同,追求文化发展的先进性,最终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繁荣共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习得的文化构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承载文化信息的语言现象和文化规则的单纯引介,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拓宽学生词汇文化和话语文化视野并灵活运用为目的.提出二语习得这种特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的实质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运用拓展了的词汇及话语文化知识去理解新的文化信息的同时,其内化的母语文化系统正在二语文化因素输入的同时重新构建,在重构过程中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孕育形成.其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文化意识、文化对比能力都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论水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化是人们认识和利用水资源,实现“以人化水”和“以水化人”的整个互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水文化建设要以确立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为核心,以加强水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现代先进水文化的弘扬为抓手,大力宣传优秀水人文精神,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护水意识,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