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麻织物聚醚型有机硅油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大麻织物的柔软性能,使用聚醚型有机硅油对大麻织物进行整理,并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分析了大麻织物有机硅整理前、后的结构,测试了大麻织物的拉伸、硬挺和白度性能。结果表明,聚醚有机硅油整理剂大分子上的活性基团和纤维素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整理后的大麻纤维耐高温性能有所增强,最大吸热峰温度升高;晶粒尺寸变小,结晶度和取向度提高。织物手感柔软,白度提高,但拉伸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选用经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60改性后的Si3N4纳米粉体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通过测定棉织物整理前、后的紫外线反射率和染色棉织物K/S值确定最佳整理方法,并用TEM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整理后棉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了棉织物的白度、硬挺度和拉伸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纳米Si3N4+壳聚糖整理棉织物,不仅能增强抗紫外线性能,而且能提高活性染料对棉织物的上染性能;经纳米Si3N4+壳聚糖整理后,棉纤维热分解率明显降低,热分解起始温度下降,且织物变得硬挺,白度降低,断裂强力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麻纤维的表观形态、孔径及结晶度测试,分析液氨处理前后大麻纤维的结构变化.测试发现:经液氨处理后,大麻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无序区增加;纵向表面条痕和裂痕减小或消失,表面变得光滑;纤维孔径分布发生变化,微孔及大孔径数量减少.液氨处理前后麻纤维结构变化导致其性能发生变化.采用直接染料对液氨处理前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对比染色结果发现,处理后的织物上染百分率低于未处理织物,大分子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不及小分子染料;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时,中温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较好;低温型染料不宜用于大麻纤维染色,经液氨处理后织物的固色率及K/S值有所改善.液氨处理后的大麻织物,吸水性和保水性减弱,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导湿性和散湿干燥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涤纶织物表面银-绦双层镀,借助SEM、EDX和TG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化学镀织物电磁波屏蔽、吸音和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涤纶织物化学镀银-镍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银-镍双层化学镀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明显好于镀镍织物,镀层的致密性和金属成分对电磁波屏蔽效能影响显著;化学镀织物的吸声性能与原织物基本相同,在高频波段,吸声系数略大于原织物;化学镀织物的拉伸曲线同时具有金属和纤维的拉伸特性,主要受金属镀层厚度影响.  相似文献   

5.
取19种不同成分与组织结构的阻燃隔热面料作为研究对象,对织物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对织物经热防护性能测试后的升温时间和质量损失率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阻燃高聚物纤维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远优于经过阻燃后整理的阻燃棉及改性腈纶织物,说明纤维种类是影响织物热防护性能的关键因素;织物厚度与其热防护性能关系密切,厚度越厚,织物与火焰接触时升温时间越长,质量损失率越小,热防护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使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碳化锆粉体进行偶联改性处理,再使用改性后的纳米碳化锆粉体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及染色.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热性能测试技术对纳米碳化锆粉体和涤纶织物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碳化锆粉体经过KH560改性之后,团聚现象明显改善,且发生了化学接枝反应,并通过KH560的桥接作用使纳米碳化锆颗粒牢固附着在涤纶纤维表面.涤纶织物经过纳米碳化锆粉体整理之后,起始和终止热分解温度均有所下降.染色之后纤维表面仍粘附有纳米碳化锆颗粒,纳米碳化锆整理对涤纶纤维染色和热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影响亚麻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不同厚度、覆盖系数和色泽的亚麻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并比较SCJ965和纳米两种整理剂对亚麻织物的抗紫外整理效果。结果表明,织物越厚、覆盖系数越大、色泽越深,其抗紫外线性能越好。经纳米整理剂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且整理后织物强力和白度有所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大,织物的透气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不同厚度、覆盖系数和色泽的亚麻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并比较SCJ965和纳米两种整理剂对亚麻织物的抗紫外整理效果。结果表明,织物越厚、覆盖系数越大、色泽越深,其抗紫外线性能越好。经纳米整理剂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且整理后织物强力和白度有所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大,织物的透气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大麻织物吸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麻织物的吸声特性,选用大麻、涤纶和棉纱线在小样织机上织造了不同规格的织物,使用化学试剂对大麻织物进行了处理,对吸声系数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后空腔距离和声波频率一定时,大麻织物吸声系数随着织物紧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织物紧度相同时,随着入射正弦声波频率的增加,大麻、涤纶和棉织物的吸声系数都呈正弦曲线变化,但大麻纤维的吸声能力要好于涤纶、棉纤维;织物组织对吸声系数有一定影响。大麻织物经过化学试剂处理吸声系数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织物中孔隙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10.
以市售桑蚕丝织物为研究对象,蚕丝样品分别在50、100、150和200℃条件下进行加速热老化,对老化丝织物样品进行了断裂强力和白度测定,利用电镜和XRD表征手段考察了热老化处理对样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丝纤维的形貌完整性和结晶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热老化处理严重时纤维表面出现裂隙,甚至断裂.由于热老化使纤维结构产生破坏和损伤,织物断裂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大麻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优良的抗菌和抗紫外线功能,是绿色健康纺织品,但还存在弹性差、手感硬挺的缺点,影响穿着的舒适性.本文选用性能较好的有机硅柔软剂SD-G50高浓缩透心硅油对大麻织物进行柔软整理,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柔软整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0,柔软剂用量为织物重量的6%,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的大麻织物,硬挺度弯曲长度降低73%,折皱回复角(急、缓)分别提高91%和77%,在柔软性和抗折皱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合成不同氨值的羟基、甲基和甲氧基封端氨基硅油乳液并将其用于纯棉、涤/棉织物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分析氨值、封端剂对整理后织物的手感、白度、强力、平均弯曲长度等指标的影响,得出D3合成氨基硅油对纺织品柔软整理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随着氨值增加,整理后织物的手感变好、平均弯曲长度变小、强力下降、白度稍有降低;具有活性封端剂的氨基硅油整理织物的柔软性要优于非活性封端剂氨基硅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环氧乙烷型有机硅(NTF—3)、氨基型有机硅及其与DMEU(二羟甲基乙烯脲)混合整理蚕丝/棉交织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整理工艺条件.测定织物的折绉弹性、白度、硬挺变、悬垂性和泛黄性,经理事后织物折绉回复性及其它性能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过醋酸漂白漂液稳定性及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过醋酸漂白中过醋酸的不稳定问题,研究了过醋酸溶液的稳定性及添加剂的影响,对不同添加剂存在条件下过醋酸漂白后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和纤维的聚合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确认稳定剂的加入对控制漂液分解、提高织物白度和减少纤维损伤的有效性,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对过醋酸漂白均有较好的稳定作用,用量以3g/L为宜。  相似文献   

15.
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并将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接枝到环氧树脂上,合成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树脂,探讨制备的优化条件,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是:乳化剂OP-10/SLS的配比为2/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5%,环氧树脂占单体总量的47.96%,KH-570占单体总量13.22%,电解质NaHCO3占总量的0.23%,引发剂占总量的0.3%,油水比为1/2。IR检测结果表明,涂膜为有机硅、丙烯酸类单体和环氧发生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乙烯基硅氧烷已接入到环氧分子骨架中。乳液及涂膜性能满足国标GB/T 20623-2006《建筑涂料用乳液》标准。  相似文献   

16.
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柠檬酸联合处理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等离子处理的时间和功率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整理后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折皱回复角和白度为主要指标,得出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最佳时间为5 min,最佳功率为50w.  相似文献   

17.
聚醚改性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丙醇为溶剂,以氨基硅油和环氧聚醚为反应物,通过氨基与环氧基的开环反应,制备可自乳化的聚醚改性氨基硅油(PMAS)。研究氨基硅油氨基与环氧聚醚环氧基的摩尔比、氨基硅油的氨值和黏度对PMAS乳液粒径及其整理棉织物柔软性、亲水性和白度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测试PMAS整理棉织物的应用性能,并与氨基硅油和市场上同类产品比较。结果表明:当氨基硅油氨基和环氧聚醚环氧基摩尔比为1∶1,氨基硅油的氨值为0.9 mmol/g、黏度约1 450 mPa.s时,所合成的聚醚改性氨基硅油具有自乳化功能且乳液稳定;相对氨基硅油,改性氨基硅油整理棉织物具有相当的柔软性,且其亲水性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表明采用环氧聚醚改性氨基硅油能在不影响氨基硅油柔软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氨基硅油亲水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镀技术对聚酰胺6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借助SEM和XRD对镀层表面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化学镀前后聚酰胺6织物的厚度、拉伸断裂强力、悬垂性、抗弯刚度、透气性、抗紫外性能以及表面电阻.结果表明:通过化学镀可以获得颗粒分布均匀的镀银层,且织物表面镀覆的是纯度很高的单质银;表面方阻开始时随着增重率的增加急剧减小,当增重率大于30%时方阻减小趋势变缓;化学镀银使织物的抗紫外性能、拉伸断裂强力、抗弯刚度及悬垂性增加,而透气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