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从音乐视角切入,剖析了中国古代音乐与审美的关系,探讨了以音乐形式及其所塑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来培养想象力的审美教育本质,以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塑造完美、健全人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从音乐视角切入,剖析了中国古代音乐与审美的关系,探讨了以音乐形式及其所塑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来培养想象力的审美教育本质,以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塑造完美、健全人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宗教观是以对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为基点的,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宗教的本质,深刻揭示了宗教产生、发展、灭亡的社会历史根源,同时还辩证地看待了宗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最后,马克思还提出了解决宗教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观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与解读,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人的本质孜孜不倦地探析是马克思探讨所有问题的源泉和依据,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与成熟的标志,它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把握。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应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考察,用系统方法去研究,以认识和实践为切入点去讨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解三种提法的深刻内涵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了马克思为求解人的本质问题提供的几点方法论启示.科学地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人的本质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个体与类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观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与解读,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人的本质孜孜不倦地探析是马克思探讨所有问题的源泉和依据,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与成熟的标志,它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把握.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应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考察,用系统方法去研究,以认识和实践为切入点去讨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后期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存在的认知、人生价值与生命本质的深深思考和探询.该作品与传统小说有着迥异的风格和美学特质.其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平等对话等都呈现了巴赫金所提出的复调小说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论是19世纪中后期以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为代表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强调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对客体情感的灌注、移置.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本体特征是"境生象外".从主客体的角度来将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而探索两者的本质,可以得出两者都是具有积极审美态度的审美主体对各自心灵世界的诗意的抒写.  相似文献   

9.
《周易》作为考察先秦山水范畴涵义的典范性文本,携带着先秦审美方式的丰富信息和后世多元审美图景的萌蘖。,由“类”的运思方式和“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方式入手,解读《周易》独特山水审美内质,是廓清传统山水审美理路的先秦成因的关键。相对于原始儒家以道德本质主义为主体的文化建构而言,传统“类”之运思方式的变革为古典美学的发展注入了审关心理和审美经验的维度,之后发生于中国传统美学领域内的一系列变化多是循此而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美学研究要实现科学化,就必须有适应现代美学研究的科学的方法论。科学主体方法就是对此所作出的探索。它以马克思的整体思维方法为主导,有机融合了西方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在美学的和历史的高度上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力求使现代美学研究走向科学、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着眼于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问题,而且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经济体制基础以及经济生态制度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社会建设问题等都具有较为广泛而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马克思有着光辉的道德品质,包括远大的人生志向、伟大的博爱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的坚定毅力,这是他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动力与支撑。马克思主义有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也有着不断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用新的实践新的语言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提出并论述了全球化的理论.近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融入了全球化的潮流.全球化进程已经在世界上显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全球化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在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同时,各民族也面临着其他领域的全球化问题,尤其是文化的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西方中心论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双重威胁.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既要积极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正视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努力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我国的文化以及整个社会获得快速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修辞格在政治哲学作品中的运用有助于增强表达效果,添加艺术感染力。但是修辞格的翻译需正确解码,运用创造性技巧以减少信息损耗。以《法兰西内战》中英版本为例,评析马克思的语义,结构与音韵修辞格运用及中央编译局的相应修辞格翻译技巧。中央编译局对《法兰西内战》文中的隐喻、拟人、反语、设问等英语修辞格的翻译处理较好。研究发现诸如头韵、典故和矛盾修饰等修辞格被译为汉语之后,原有的文体风格受到一定损耗。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 ,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 ,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 ,即一国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夺取政权 ,并开始社会主义变革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 ,即一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变革 ,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 ,但同时认为一国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 ,曲解了列宁的思想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 ,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桥梁美学已经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建筑与结构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梳理近年来桥梁美学的发展状况,从桥梁美学理论与设计方法、桥梁美学与历史文化研究、桥梁附属建筑设计与景观生态美学、桥梁建筑批评与评价、桥梁美学设计实践、桥梁美学教育等方面阐述了桥梁美学的发展成就;对将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预测,并提出了作者的建议和观点,希望对桥梁美学理论和设计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个性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对人的个性的研究和探讨从古希腊一直延续到当代。以解释学的眼光来探究个性问题,是众多个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着个性与理解之间的内在联系,奠基于康德哲学,特别是他的天才论美学思想基础之上,施莱尔马赫提出了自己的普遍的个性解释学理论,为后来的哲学解释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许多会计理论在新《会计法》中有了突破,其中会计监督理论的创新最具有代表性。创新的会计监督 理论也对会计监督实践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现代测试手段、试验技术、评估理论、结构理论、数值仿真、数学统计预测等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既有桥梁在剩余服役期内的安全性和适应性给出评判,提出维护策略及加固方法,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对基于时变理论的既有桥梁可靠性评估方法、结合工程应用的可靠度计算方法、维修加固的策略、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抗震性能及其抗震加固、桥梁加固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装备等研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从对既有结构性能衰变的认识、发展新的理论与方法、根据实际需求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等方面对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