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饮食文化具有强大的超越国界的包容性,中国饮食文化也影响了西方人的饮食生活。西方日常食俗是西方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西方日常饮食中积极吸收了一些来自中国的饮食品种,同时,一些中国的饮食器具逐步被西方人所接受和使用,丰富和方便了西方人的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2.
清代中晚期中西饮食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是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分为闭关自守和门户开放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规模和力度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交流的时间短,交流内容局限于高档菜肴和广东地方特色菜,并以西方人对东方餐饮文化的感受为交流特点;第二阶段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规模和力度空前增强,中国人接触西餐的机会明显增多,西餐的影响扩大了。同时,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广泛外传。  相似文献   

3.
《齐民要术》是迄今南北朝时期保存较完整的重要农学文献典籍,其书记载了大量的农业数据、丰富食料以及食品加工技术,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间的饮食文化交流情况,表现了饮食文化交流的通融性。《齐民要术》是记录南北朝时期历史状况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价值,该书拓展了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交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4.
两晋时期,统一局面少而战乱时期多,社会经济在不断破坏和重建中艰难地向前发展。大量人口南移,加速了南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北方,特别是中原地区,游牧民族的牧业经济同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业经济相融合,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这个背景下,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基础的两晋饮食文化展现出新的风貌。以下分别从六个方面阐述两晋饮食文化的大致状况。  相似文献   

5.
饮食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饮食内容、烹饪方式、餐具、用餐礼仪和就餐方式六个方面。对比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不仅有助于了解彼此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差异,更有助于有效应对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或冲突。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以后,成都开始受到西方饮食文化较为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西方近代食品工业产品较为普遍地进入成都人的日常饮食之中,大大丰富了成都人的副食种类;西餐馆在成都的发展使成都餐饮业增添了新的行业形态;成都人开始逐步接受西方的现代饮食营养和饮食卫生观念。西方饮食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成都人饮食生活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乳食风习传入中国之前,中古时期的华北地区乳食风尚曾经流行一时,北方民众在长期食用乳品的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了各种各样的乳制品加工方法,深入发掘了乳制品的医疗养生价值,为传统饮食文化和医疗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交流,饮食文化也必不可少的成为国际交流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众所周知,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风俗习惯造就了饮食在原料,口味以及烹饪方式上的不同。再次,在世界各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中西方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也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饮食文化在观念,内容,烹饪以及饮食方式这四个大的方面有了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交流,饮食文化也必不可少的成为国际交流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众所周知,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风俗习惯造就了饮食在原料,口味以及烹饪方式上的不同。再次,在世界各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中西方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也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饮食文化在观念,内容,烹饪以及饮食方式这四个大的方面有了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 火锅是一种饮食传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相适应的饮食文化现象。由于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习俗,使火锅具有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四川火锅在川菜中滋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孕育与走向成熟,四川火锅历经辉煌与坎坷,  相似文献   

11.
饮食文化是一个联系众多产业的大众文化,如何用文化产业的理论来整合饮食文化产业,使原本自在自为的产业发展与近于休闲的饮食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创意不断的产业体系,是扬州这类饮食文化发达区域应该考虑的问题。饮食文化产业体系是自然存在的,但近些年来,传统饮食体系在逐渐解体,而新的体系还没有完善,导致饮食文化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困境。解困之道即在于用文化来整合产业,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尤其是要注意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联合。  相似文献   

12.
火锅是一种饮食传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相适应的饮食文化现象.由于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习俗,使火锅具有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四川火锅在川菜中滋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孕育与走向成熟,四川火锅历经辉煌与坎坷,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质,融合南北,贯通东西,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市场上独具特色的"四川火锅文化现象”.近20年来,"四川火锅”这把火不仅点燃了四川饮食文化市场,漫延到国内饮食市场,甚至漂洋过海,将中华饮食文化再度推向世界,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壮大了川菜阵营.在此,笔者着重对四川火锅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火锅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饮食餐具、饮食内容、烹饪方法、进餐座次、饮食方式、饮食观念等几个方面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比较,从文化地理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探讨中西饮食的借鉴内容和融合的思路,并对中西饮食文化融合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东西方饮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融汇之际,中国烹饪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现念,将中国烹饪的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和主体内容.中国原料、大众口味、民族风格、传统与现实有机结合的中式快餐必然是中国式快餐发展的基本模式.它的发展必将加速中国烹饪的工业化、民族饮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精绝国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史料对其记载十分缺乏,对于其社会生活各方面情况更是所知寥寥。文章拟利用近百年来尼雅遗址发现的考古材料和文书,从食物品种和饮食器具两方面还原汉晋时期精绝人的饮食生活。认为古代精绝国人的饮食结构主要以麦、粟等粮食为主食,以蔓菁等蔬菜和牛羊肉为副食,水果种类丰富,善饮酒。饮食器具则以陶制、木制的碗、盆为主,使用筷子、勺子进食。这种饮食文化既体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荟萃,也显示了汉文化在当地的强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扬州的发展与运河紧密相联,其饮食也不例外.以运河发展为视角时扬州饮食史进行分期,更切合扬州城市的历史,反映扬州饮食史的发展脉络.按运河的发展阶段,扬州饮食史可分为淮夷时期、邗沟时期、隋运河时期、元运河时期以及后运河时期.淮夷时期除地理环境外,对后来的扬州饮食史没有太大影响;邗沟时期,扬州饮食深受吴楚地区的影响;隋运河时期,扬州与中原地区的食物交流较多;元运河时期,扬州饮食文化登上巅峰;后运河时期,扬州饮食文化随运河而衰落.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取得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其中,许多实物资料都与饮食、烹饪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揭示了秦汉时期饮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位于豫南的信阳,因为特殊的历史机缘,其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东西南北风味,不断吸收周边外来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饮食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9.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菜单文本类型的特殊性,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亏损和语义缺失。以《北京市餐饮业菜单英文译法(讨论稿)》为例,分析了翻译中的文化亏损现象,提出了文化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隋唐时期延续了魏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不断交往的背景下,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发展,饮食的生产生活也有所改变,其中黄河下游地区主食开始由以粟为主向以小麦为主转变最为明显。同时,食品加工技术与饮食工具的改进,为促进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